在暴君后宫佛系种田日常 第215章

作者:凌又年 标签: 宫斗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温窈截住他的话,大声道:“一个你就够我操心的了,再生个孩子,一下要操心两个,我可照顾不过来!”

  容翦:“?”

  容翦:“???”

  阿峦是在说他幼稚像个小孩子,需要她操心照顾?

  他眯眼:“皇后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乍然听到‘皇后’这个称呼,温窈一时间没太反应过来,她不解地看着容翦,直到容翦拉开案子掐住她的腰,她才反应过来,容翦刚刚那声‘皇后’是在喊她。

  她一时又新奇又有些恼羞容翦的揶揄,挣扎着要躲……

  容翦喊了这一声‘皇后’,喊得他自己也很激动,还有点亢奋。

  册后的念头,早就有了,终于到了落实的这一天,除却夙愿已久,还有就是欣喜和踏实。

  阿峦终于点头了!

  躲肯定是躲不掉的,尤其这会儿容翦正激动着。

  掐着她的腰,把人按在怀里亲了好一会儿,他才用气声跟她说:“不要那么担心,也别把自己搞的这么累,我会都处理好的,放心好了。”

  温窈有点喘:“那不行,本宫既然都要当皇后了,自然要担起肩上的责任。”

  容翦:“……”

  他轻笑了声,对她这话,特别赞同,也特别开心她这么说,笑得眼睛都弯了起来,他又追过去亲了一下:“嗯,那皇后不要太累了,朕真的心疼。”

  两人晚膳都没吃,再暖塌上闹了许久,实在饿得不行,才吩咐宫人摆膳。

  因着气氛本来就很好,再加上容翦还揪着‘生孩子’的话头,一直‘质问’她,这一晚,就有点失控。

  第二天温窈睁开眼的时候,外头明艳的阳光已经把殿内映的一片亮堂。

  她揉了揉发酸的腰,刚要问一下什么时辰了,南巧就带着伺候熟悉的宫人进来跪了一地。

  “奴婢参加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温窈刚醒,脑子还有些钝,她看了南巧一眼:“做什么呢?什么皇后?”

  容翦虽说了要封后,可不还没封的么!这要传出去,可是大罪!

  南巧还没开口呢,竹星就迫不及待地道:“皇上已经下旨了,册封主子为后!这……这是圣旨!”

  温窈:“?”

  册后的圣旨,她怎么不知道?

  竹星像是她肚子里的蛔虫,一边拿着圣旨过来,一边解释:“皇上一早就下了旨,娘娘正睡着,皇上不让扰娘娘休息,就没喊娘娘起来。”

  温窈:“……”

  头一次知道,立后诏书宣旨的时候,皇后本人在床上呼呼大睡。

  她盯着圣旨瞧了瞧,渐渐清明的灵台,缓缓闪过一个念头——容翦不会是怕她醒了不答应,故意的罢?

  容翦确实是故意的,倒不是怕她醒了不答应,而是本着,既答应了,那就尽早不尽晚,早早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先把名分确定最要紧!

  立温窈为后,这是当初散六宫的时候,满朝上下就已经预见到的,是以立后诏书昭告天下,朝臣倒也没有太大反应,相反还因着这一年来温窈做的事,由衷地称颂。

  朝臣们如何反应,容翦才不在乎,他只是想要昭告天下,顺便再炫耀一下!

  就连立后的诏书,都是他亲手写的,压根没假礼部的手!

  字字句句,都是由衷的。

  很多年后,这道立后诏书也一直都是弘成帝与其皇后两心相悦,伉俪情深的重要佐证,流传甚广……

  其实除了一道圣旨外,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温窈很清楚地感觉到,她和容翦之间的感情非常诡异地热烈起来。

  温窈不知道容翦心里的那个执念,便归咎于他们现在身份有了新的改变,所以比较新奇一些,生活也多了些激、情?

  只不过这份激、情并没能持续多久,就被一道俞陸巡抚瞒报灾情的奏章打断了。

  俞陸今秋旱灾严重,陈朝生为了政绩粉饰太平,置百姓于不顾,瞒报灾情,秋季颗粒无收,入冬后又逢雪灾,几十万人流离失所,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满朝上下皆惊,容翦更是震怒。

  温窈听到前朝传来的消息,整个人都愣了一下。

  她都那么谨慎了,原书里的剧情,果然还是发生了!

  出事的省份变了,但时间没变,依然是这年冬天,无形中,果然有一只无形的手…

  作者有话要说: 容翦:名分终于落实了(*^▽^*)

  红鲤鱼:狗男人,不套路窈窈你不能活啊?(σ`д′)σ

  玩具的商家送了个小书包,我觉得有点空,就去买了一套书,哈哈哈,书有点多,小书包撑得拉链都快裂了,但愿外甥女不会把我赶出去(#^。^#)

  ps:晚安(づ ̄3 ̄)づ╭

第134章 难关

  因为隐瞒了将近四个月,灾情严重到朝野震惊。

  换做以往,容翦第一件事就先斩了陈朝生祭天。

  不过现在,压根顾不上追责,怎么解决灾情,派谁去解决,才是要紧。

  打从折子送到御前,容翦连同朝臣就一直在议政殿议事,吃住都没挪半步,连朝臣都是太累了才在偏殿歪一会儿,醒了灌两碗参汤便继续。

  朝政上温窈着实帮不上忙,只能尽量保障后勤,一应吃食充分保证,还特意准了各府上派人来送衣物都物什。

  和朝臣相比,容翦最累,温窈虽然担心得紧,但也不好这个时候打扰他,免得他分心,便在他每顿的饭食里亲手给他做一道菜。

  饭菜虽顿顿按时送,但大多数时候,都不能按时吃,等容翦吃的时候都要再热一遍。

  无论是从赈灾经验还是身份象征,齐王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灾情严重,由皇家人出面,既可以稳住灾民情绪,也能彰显天家威严,换句话说就是能镇住场子。

  灾情如火,耽搁一天都是数不清的人命,容翦并没有犹豫太久,便下旨,封容励为钦差大臣,带着密旨和第一批赈灾粮款南下赈灾。

  温窈虽不枉前朝凑,却一直关注着这事,抛开旁的不谈,容励确实是最佳人选。

  原书里,也是容励去赈灾的,不过不同的是,现在是容翦综合考虑后下的旨,命容励前去,而原书里,则是容励主动请命的。

  结果看似相同,可过程和性质却是截然不同的。

  而且,这次他们准备充分,钱粮,尤其是口粮,秋收的时候,她鼓动容翦,京城一带的马铃薯,能收的全收了,现在户部粮食充足,就算不够,还可以同京城各家购买。

  这一年多的拼命推广种植,口粮已经不再像原书里那样短缺。

  粮食不够这个最致命的问题,已经在累积中消磨了大半,不会造成太大困扰也不会尿酿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是以,面对这样惊人相似的历史,温窈也并没有特别担心。

  她只是怕,路上千万不要出现什么不可控的外力影响——比如天灾,致使粮款出事。

  得一点儿空的时候,她就抄佛经,祈祷容励一路顺利。

  温窈也从没想到,有朝一日她迷信起来,竟是为容励祈愿。

  确定了赈灾大臣,朝堂上也并没有就此轻松,这只是第一批粮款,后续还要继续筹备各项物资,尤其现在严冬,如何让灾民安然度过这个冬天更是难事。

  容翦已经好几日没出过御书房了。

  因着之前听到过温窈心里所想,他虽从未表露过,但温窈心里担心的事,他也一直压在心里,现在灾情又如此严重,两件事压下来,容翦压力非常大,他想给她一个太平盛世,不让她被这些事情烦扰,想让她无忧无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天都能开心。

  这日一轮议事罢,刚好赶上饭点。

  无论是朝臣还是宫人,都不敢耽搁,送饭的,吃饭的,都特别默契。

  容翦看到案子上的青玉豆腐汤时,心有所感,忙起身朝外走。

  安顺正摆菜呢,被惊了下,忙要询问,就看到皇上已经大步流星出了御书房,他也顾不上问了,赶紧追出去。

  因为今儿正好赶上了,温窈刚拎着食盒过来,宫人便接了食盒去摆膳,饭菜没有再热,容翦看出来后,就赶紧出来找人。

  近来为着俞陸的事,朝臣来来往往特别频繁,温窈送了饭便走了,免得撞上朝臣,平白添麻烦。

  容翦追出来的时候,温窈刚走了没多远。

  “阿峦!”

  温窈正满怀心事地往回走,听到容翦的声音还以为自己出现幻听听错了,迟疑了一下,才转身。

  一转身就看到容翦正快步朝她走过来。

  眨眼间人就到了跟前。

  她正想说,你不是在吃饭么,怎么没吃饭就出来了,话还没出口,就被容翦拥进了怀里。

  下巴搁在容翦肩头的温窈:“……”

  她愣了一下,才松开捧着手炉的手,抱住了他。

  他没问她,为什么不进去就走,她也没解释,彼此心里都清楚得很,一时间两人都没说话,只静静抱着。

  温窈先是惊讶,过了会儿,嘴角便扬了起来,她拍了拍容翦:“好了,快回去吃饭罢,等会儿凉了再热就不好吃了。”

  容翦想她想得不得了,有满肚子的话想跟她说,但这会儿一句也说不出来。

  他轻轻嗯了一声:“让我再抱会儿。”

  温窈:“……”

  手里的手炉不知道是被哪个极有眼力见的宫人拿走,温窈干脆两手都搂住容翦的腰。

  两人就在御书房外,也没避人,更没让旁人回避,进进出出的朝臣不少都看到了这一幕。

  一个个只眼角余光瞧了一眼,就赶紧目不斜视,假装什么都没看到。

  大家都心照不宣,不提刚刚那一幕,虽然不跟同僚提,但心里难免会感慨一下的。

  没想到大梁皇室还出了个情种。

  简直让人惊讶。

  不过,皇后确实也很难得。

  如此心系百姓,识大体,独宠就独宠罢,也可避免前朝皇室内部纷争了,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