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炮灰 第88章

作者:三秒入睡 标签: 穿越重生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欠两章。)

  感谢在2020-12-1322:35:32~2020-12-1323:53: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橘子猫、哈哈大笑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8章

  “哟,这怎么突然就哭了?”

  文老师的妻子惊讶地看着他突然对着几张纸掉眼泪。

  “就……太高兴了。”文老师胡乱用袖子抹了下连,嘴角傻乎乎地扬起:“珍儿,我突然觉得,其实当老师也不是一件坏事。”

  妻子懂了:“你这是还想回去上课?”

  她以前还一直以为丈夫只是将老师当成一份工作而已,没想到他居然那么热爱这份工作吗?

  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妻子垂下眼,纠结了会儿,还是咬咬牙说:“你要是想回去就去吧,不用担心我们娘儿俩,不管你想干什么我都支持你。”

  见妻子这样,文老师轻笑声。

  “我都已经辞职了,哪里还有回去的道理,别乱想,刚刚我那些话也就是一时感慨而已。”

  至少让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位老师没有那么失败。

  文老师不是个冲动的人,既然决定辞职,自然也是经历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对于她来说,什么都比不上他的家人重要。

  走进厨房,里头正用文火慢炖着给妻子补身体的鸡汤,文老师将奶糖留下,其余的纸条连同布袋子一起丢进火堆里烧掉。

  烈火猛地涌起,又慢慢平静。

  傍晚,天色暗下。

  狭长的村口小路旁多了一道修长的身影,不断徘徊。

  三月的天,气温还未回暖,冷风料峭。

  男人顶着寒风,安静地站在村口等待许久。

  一直到道路的尽头远远地出现了一道歪歪扭扭的亮光,并随着车子的骑行逐渐靠近,他才如梦初醒一般,立即摆正了视线,向着来者望去。

  叶米打着手电筒照亮前路,哼哧哼哧,奋力地蹬着自行车回家。

  她放学先是陪着李丽丽她们折腾了一番,事后还得送陈蓉儿回家,避免同桌回家太晚被老母亲送上一顿竹笋炒肉,导致回家时间有点耽搁了。

  本来还边骑边想着回家怎么和景子恒交代,结果刚到村口就见着一个眼熟的身影。

  不由得更加卖力蹬车轮,凑近了一看。

  可不眼熟嘛,天天在家见呢。

  “你是出来等我的?”

  叶米将车子停在景子恒面前,看着男人头上被风吹起两撮呆毛直想笑。

  “再过五分钟你还没回来,我就打算走去镇上找你了。”

  景子恒上前把妻子赶去后座,自己长腿一迈,坐上了前头驾驶位,带着她慢悠悠地骑回家。

  “饿了没有?郑伯那边做了鸡炉子,叫我们过去吃。”

  叶米正抱着景子恒的腰,埋头在他背后,利用他宽阔的背给自己挡风,传出的声音闷闷的。

  “郑伯要走了吗?”

  “嗯,根据上头传来的消息,应该也就这两天的事了,到时候会有人来接。”景子恒点点头,扬起一抹笑。

  “真好。”叶米感叹。

  “真好。”景子恒附议。

  两人也不回家,直接拐道去牛棚那边。

  此时,院子里已经架起了一张东拼西凑的大桌子,中间摆着个炉子,上头的锅里咕噜噜翻滚着浓郁的鸡汤,炉子则周围摆满了各种已经洗干净的蔬菜,俨然就是一副打火锅的架势。

  不过这不叫火锅,叫鸡炉子。

  是某位教授家乡里一种有养生作用的特色吃法。

  炉子里炖着切块的鸡肉,撒上点红枣枸杞人参根须等药材,再加入玉米萝卜等配菜,还能准备其他容易熟的蔬菜边吃边下。

  又滋补又美味。

  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吃着热乎乎的鸡炉子,在这还寒冷着的三月天里正合适。

  叶米和景子恒到的时候,得到了一群老人家热烈的欢迎,两个小年轻笑着在人群里落座。

  少不得还得解释一下他们为什么晚到的原因。

  叶米只说了因为学校老师拖了点课,所以才回来晚了。

  具体是不是这样也没人去深究,反正孩子还好好儿的就成。

  “小米多吃点,怎么补了那么久,看着还是瘦不拉几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子恒不给你饭吃。”厉奶奶往叶米碗里夹了好几块鸡肉。

  炉子里一共炖着两只鸡,不怕不够吃。

  “我现在已经比以前胖了不少了,师父您可别冤枉子恒。”

  “哎哟呵,大家瞧瞧,小两口感情好,这才被人说了一句就给护上了。”方爷爷笑呵呵地打趣道。

  结果被隔壁另一位姓李的老教授给打了:“你个为老不尊的,拿小辈开什么玩笑?”

  叶米红着小脸埋头干饭,假装自己不存在。

  今天这顿饭主要是为了给郑伯送行。

  作为主角的郑伯一边吃着,一边和景子恒小声说话。

  现场太吵闹了,叶米也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只是见到景子恒的脸色似乎有些凝重。

  饭后,叶米和景子恒将这群东倒西歪的老人家们一个个地送回屋里去休息。

  很奇怪地,明明现场没有一滴酒,他们却像是喝醉了一般晕乎乎地。

  也许是高兴得醉了吧。

  帮着收拾完餐具,将一切归于原位,叶米和景子恒才一起回家。

  路上,再次察觉到男人异常沉默地状态,叶米也体贴地没有多问。

  有些事情,他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

  没必要硬去逼问一个答案。

  好在他们夫妻间很少存在什么互相隐瞒的秘密,所以一回家景子恒就跟叶米坦白了。

  “你这学期学完毕业后,就先回家吧。”

  “嗯?”叶米先是懵了下,意识到男人是什么意思后,又紧紧拧起了眉:“你是叫我先别考高中?”

  局势已经变得那么严峻了吗?

  “只是保险起见。”景子恒冷静道。

  他能感觉到,或者说从郑伯确定回去开始,这已经是一个信号。

  国家即将发生巨大转变,时代变革的巨浪即将来临。

  而在转变真正来临之前,新势力的崛起势必引发旧势力的疯狂反扑,他不确定危险性,不敢将小姑娘独自放在外头承受风浪。

  所以宁愿让她暂时终止学业。

  毕竟只要有心,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学习,没必要硬生生顶着潜在的巨大危险跑去上学。

  “好,我听你的。”

  叶米干脆利落地点头,同意对方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她本也不是个笨蛋,还跟在景子恒身边学习了那么久,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也提高了一些敏锐度。

  有些潜在的事物,她自己也有所察觉,只是没能像丈夫那样看得出来清楚罢了。

  “家里要不要写一封信去说一声?”叶米惦记着同样在上学的弟弟。

  “不用,小亦还小,这些总得来说还是大人们的事,不会影响到他。”

  “那也得写封信回去,你忘了,爸爸还不知道郑伯要平反了的消息。”

  当初景子恒就是受了父亲的委托,才会专门下乡到小田村来照顾郑伯的,如今照顾的人要回去了,怎么说都得跟人说一声。

  郑伯是景书成当兵时候的老领导,后来他退伍被分配去了机械厂工作。

  这么多年过去,消息早已不如从前灵通。

  所以他确实很可能还不知道郑伯即将平反的消息。

  “行,我回头给爸写封信。”

  景子恒想了想,点头接受妻子的建议。

  反正郑伯离开也就这两天的事,也许等他信写完还没寄出去,人就已经走了。

  这样也不怕提前泄露消息引发什么变故。

  第二天是周六,叶米不用去上学。

  她待在家里,拿着针线在给景子恒做顶帽子。

  昨天夜里那两撮被风吹得支棱起来的呆毛让她印象深刻,也确定了自家男人头上缺了顶帽子。

  今天起来比较空闲,干脆就给做上了。

  做到一半,外头传来一阵喧哗热闹,好多人似乎都跑了出去,也不知道遇见了什么。

  似有所感,叶米立即放下针线,和旁边正坐在书桌前不知道写着什么的景子恒对视一眼。

  夫妻俩均从对方眼中看出某种可能,连忙丢开手中的活,一齐冲了出去。

  外面热闹得像是在过年。

  原因是一辆大家从未见过的红旗汽车开进了纯朴落后的小田村,车子旁边还守护着一队严肃的军人,招摇过市地直奔牛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