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咸鱼本质暴露了 第26章

作者:公子六月 标签: 穿越重生

第35章 竹马 什么青梅竹马,都是靠了那不要脸……

  大召和西南诸国的恩怨由来已久, 几乎是从大召立国开始便早已存在,而西南诸国之中,势力最为强盛的当属南黎。

  和南黎断断续续地打了快不下百年的仗, 其实两国之间的恩怨说起来也很简单。

  西南之地多险峻山林沼泽之地, 一到夏季不是涝便是旱,农作物存活较为困难, 而大召地广物饶。

  所以南黎那边一旦受了灾挨了饿, 便会北上抢夺物资, 他们要抢掠那大召的百姓自然要反抗,有斗争便免不了伤亡,一来二去, 这么多年下来,两国之间大大小小的恩怨也积蓄了不少。

  堵不如疏, 这次两国议和, 拟开放通商口岸,朝中明事理大臣都知道对两边的百姓都是利大于弊,南黎的地理环境难种庄稼, 却有许多大召不曾有的珍贵药材和香料,而大召则有较丰富的生活必需资源, 两者互通有无确实必这百来年间两方大的你死我活要来得更有意义。

  南黎那边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大召这边也不马虎,这次皇帝书房会谈便是要定下大召这边通商的具体条例以及议和和尝到双方都应遵守的一些事项, 虽也没指望两国能生生世世友好共处,但众人都是希望通过此次的议和谈判至少能换来两国百年之内的平静。

  虽说议和的总则已经定下,但这次参与讨论大臣中还是有人对议和存在异议。

  不过对于这般异议,亲自指挥与南黎作战的镇南军主帅韩钊却也是反对的,连征战敌国班师归来的将军都认为当下两国的和平才是最重要。

  韩钊以自己在西南的亲身经历说话, 陈词慷慨,“臣与南黎对峙了这些年下来,不说完全知彼,但总也了解一些,南黎人倒也算爽朗,即便作战之时也少有用到卑鄙阴下作手段,并不好战,攻陷了城池也不似北边戎狄等部落那般手段残忍到处烧杀屠城,有时候就是抢了粮便跑,故此说来我们和南黎之间也并无甚不可化解之血海深仇,狡猾倒也狡猾,只是他们灾荒之时我们也不好过,这才使两国矛盾延续了这么多年。

  其实两国百姓都疲于应对,议和通商,若在入冬前打成这些议和协议,南边的守境压力可大大减小,甚至可腾出人手支援北边。”

  温溪听得连连点头,非常赞同,一直面带微笑的看着韩钊。

  韩钊又从侧面说到了两地边境民间的一些事例以此为议和条款的拟定提供依据,他从两地的民俗风情、地理风貌等入手,侃侃而谈,“其实在非战时状态下,民间亦有不少商人私下两国游走,将大召的粮带去南黎,再从南黎带回一些大召少见的药材来售贩,甚至于我军中,亦有不少产自南黎的伤药,效果也显著,他们的医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臣曾前言见证过南黎医术解过我们这边被认为沉疴杂症之病……”

  一听说到南黎的药材及医术,温溪更加来了兴致,杏眼中几乎是满满的光,一眨不眨地盯着韩钊,不愿听漏了任何一字,企图从韩钊的话抓住任何一丝关于金木犀的踪迹。

  书房里的众人也都听得认真,偶尔见能听得啜饮茶水时茶瓷的叮当脆响。

  唯有坐在小皇帝赵宸身侧的男人,从韩钊和温溪进来开始起便是一言不发的,幽黑的双眸深如寒潭,目光一直不动声色地在温溪和韩钊两人身上来回。

  韩钊又说了些什么,惹得在场的众人皆是一片低声笑开,秦敛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那个女人一眨不眨地看着韩钊,明媚的杏眼里尽是灿烂的笑意,还对着韩钊这厮说什么“韩大人还是如从前年少时那般幽默风趣”……

  小皇帝赵宸坐在男人左侧,因为从来没离京太远没到过西南边陲,听着韩钊诉说那里的风土人情听得津津有味,不知怎的,忽然浑身一个莫名其妙的寒颤,只觉得自己右半边的身子凉飕飕的,他不由自主地搓了搓自己右胳膊上浮现的鸡皮疙瘩……

  一直到夕阳落山之时,这一群大召最上层的权利执掌者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总算是最后敲定与南黎议和谈判己方条款,只待到了谈判那日再与南黎使团们你来我往之后定签下双方条款。

  这期间,温溪还命御膳房备了饭菜留这些大臣们用了晚膳,就当做是工作餐,温溪和赵宸都在。

  温溪盘算着这也算是让新帝和这些高位老臣们之间拉进距离关系的一次绝佳机会,她让大伙儿别拘谨,边吃边聊,话题也不再局限于政事,从在场人的生活琐事、最近各地发生的一些奇闻异事等等,大家天南海北地聊,一时间君臣和乐。

  待到众人从承乾宫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

  宫门口候着不少来接这些大臣们回府的车马,韩钊习惯了骑马,他的小厮也早已牵着马候在宫门口。

  韩钊走过去接过缰绳,拍拍自己爱马的头,不经意间转头,正好看到秦敛从宫门口走出来。

  秦敛也似感觉到了这视线,一抬头,两人的目光正好撞上。

  于是冲秦敛爽朗一笑,走过去拱手作揖,“秦大人,钊在西南多年,也曾听过不少秦大人的事迹,今日一见果真年轻有为,方才秦大人提出的一些见解令钊由衷敬佩。”

  然而哪怕韩钊说得再真诚,男人也并不吃这一套,只冷冷地扯了扯嘴角,同样作揖回礼,“韩将军谬赞了,本官倒也未曾预料到,韩将军竟是这般能说会道。”

  说完他直了身体,施施然从韩钊身边越过,走到自家马车边上,头也没回地就进了车厢。

  直到秦家的马车从韩钊身边经过嘚嘚走远,他也没回过神来,迷惑的搔了搔自己的头,有点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貌似,这位朝野第一人的秦阁老不怎么待见自己啊……可自己从前与他从无交集,秦敛崛起显赫朝堂之时他一直都在西南待着,印象中也没有什么得罪过他的地方啊……

  ……

  秦家马车上。

  男人满脸冰霜,随着马车行进时的震颤,他闭着眼整个人微微摇晃。

  明明什么都没做,却看得坐在边上的陈平心惊胆战的,心说这几日明明心情一直是不错的,也不知哪个没长眼的这么不惜命……

  “呵!青梅竹马……”

  男人突然开口,吐字模糊,陈平一下没听清,傻愣愣地下意识开口问道:“什么……爷您说什么?”

  秦敛蓦地睁开眼,目光直直地射向陈平,就这样如炬的黑眸盯着陈平看了许久,看得陈平小心肝抖了又抖,咕咚一声,吞咽了好大一口唾沫。

  就在陈平被盯得差点就要窒息的时候,男人终于开口了,“……我记得陈和说过,我院里的厨房里有个丫鬟是你兄弟俩同乡同村的,好似……还是你兄弟二人保举才进得府,你们……是否也算青梅竹马?”

  陈平起先一愣,而后反应过来,面上便开始泛起了红晕,他十分不自在的挠挠头,小声羞涩道:“是……是的,燕儿是我和哥哥同村一起长大的,我们两家是紧挨着的邻居,她比我俩小三岁,那时我和哥哥父母双亡,也多亏燕儿的父母时常救济才活下来,使得我兄弟二人能得以日后进府为爷效力,我们从小便相识,这应当算是青梅竹马吧。”

  男人冷冷地斜睨满脸通红的陈平一眼,眼中满满的都是嫌弃,又再次开口问道:“那你与陈和,你们谁和那丫头的感情更好些?”

  陈平抬头挺胸,拍拍自己的胸/脯,“那自然是我了,我哥那木疙瘩脑袋,最是讨人嫌了,燕儿从小便更与我亲近。”

  男人倏忽眯起了眼,“那你们可都会记得对方小时候的一些事,放到现在,时常拿出来互相……”

  男人很不情愿,硬邦邦地吐出后面的话:“互相倾诉追忆,增进感情吗?”

  陈平一说起他的燕儿,眼里都在放光,也没再注意他家爷越来越莫名其妙的情绪,满眼都是快要溢出来的爱意,嗓门都高了八度,恨不得让全世界都听到:“燕儿前几年母亲没了,她爹重病,因日子艰难才来京都投奔我哥俩想找个活计,本来好些年没见也难免生疏,就我哥那木头性子,给人保举进膳房后就再也不管了。

  还是我时常去膳房看看燕儿有没有什么难处,这就难免会料到小时候的一些事,聊着聊着幼年时的感情也就都想起来了,我们便越来越熟络了,这不一来二去的……嘿嘿。”

  陈平沉浸在爱的幸福之中,完全没注意到自己爷已经快要滴得下墨来的阴沉脸色,还在那里不怕死地滔滔不绝,“燕儿还和幼年时一样伶俐贤惠,现在她还时不时给我缝个袍子做个香包什么的,嘿嘿……不瞒爷说,我俩差不多也就想定下来了,就差……”

  “够了!”秦敛一声冷喝打断了身处爱情中的陈平。

  男人满目戾气,眯起双眼,自顾自小声在齿间狠狠地咀嚼着道:“什么青梅竹马,都是靠了那不要脸的嘴皮子!”

  陈平:……

  青梅竹马的他感觉有被狠狠地冒犯到!

  陈平犹不甘心,还想再说些什么:“……爷,燕儿真的不错,从小到大她的性情都没怎么变过,我们两小无猜知根知底 ,我保证绝不会有什么差错,我本是想找机会求爷……”

  “你闭嘴!”男人的手指都快怼到陈平的脑门上了,他恶狠狠地看着陈平,“你若再敢在我跟前提什么你和那燕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我就立马让她与陈和成亲!”

第36章 遇刺

  身后一个香软的怀抱慌乱地接……

  很快, 便到了定下来国宴的日子,这日子也刚好是出了先帝的热孝。

  国丧一直低迷气氛的禁宫,终于也算能借着这次国宴的机会好好地热闹繁华了一番。

  国宴定在了御花园的一大片空地之中, 可容得下满朝文武百官。

  还未等正式开始, 早早入席的世家朝臣、勋贵命妇们都已经摆足了头面。互相寒暄交谈着,一时间觥筹交错, 歌舞升平。

  待到温溪和赵宸入座后两人正式在宴会上受了南黎使团的朝拜。

  等到南黎公主阿蛮珠入座后, 宴会正式开始。

  宴会之上, 自然是少不了歌舞的。官乐坊的舞姬们个个身娇体软,舞姿悦目动人。

  温溪对这些无感,她做皇后的时候这般宴会也参加过不少, 一般都是场面上的应酬,舞姬奏乐起舞不过是为宴会添姿增彩, 在坐的都是见过世面的世家贵族, 也很少有人会去真正的在意观看这些舞姿优美的舞蹈,温溪甚至连这种宴会上的菜肴都很少有动筷的。

  她端了只小杯酒,一小口一小口地啜饮着, 目光一直随意地在场中逡巡。

  有人在接头交谈,有人在说笑碰杯, 表面上倒的确是一派和乐融融。

  倒是那个南黎公主阿蛮珠,自入了席后便举起了筷子,这儿夹一筷子, 那儿尝一口,脸颊鼓得像只小仓鼠,吃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她依旧身着一身色彩鲜亮活泼的南黎族传统服装,不似宴会中的大召贵妇们那般满头珠翠,她戴着南黎特有的银饰冠, 在宴会的灯火下熠熠发光,温溪打一眼瞧着便觉得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美,手上脚上也都带着小银铃的钏,随着她的动作,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既不失娇媚又尽显活泼可爱。

  阿蛮珠倒似对场中的歌舞格外感兴趣,大约是没见过大召的舞蹈,温溪注意到这姑娘对着场中舞姬们细软的腰肢、柔媚摆动的舞姿两眼放光,微张园了嘴,满目都是惊艳之色,要不是个女孩儿家家的,温溪还真怕她一会儿会开口向她儿子讨要个舞姬回去。

  阿蛮珠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翩翩起舞的舞姬们,端起手里的酒杯滋溜一下,一口喝干了一满杯的酒,喝完后还意犹未尽地砸吧砸嘴,然后抬头时无意间又正好对上了温溪的目光,于是她两颊醺红,微微歪头冲着温溪咧出一个大大的笑,笑得眉眼像弯月,她额间的银饰随着她歪头的动作发出叮叮当的轻响。

  温溪也不禁失笑,还真是个可可爱爱的姑娘,真心希望在这姑娘有生之年两国能一直平平安安地相处下去,也希望她接下来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能一直保持她这般纯真的笑。

  温溪眼中犹噙着笑意,目光游走之时对上了下首较近位置的韩钊。

  韩钊也看到了她,朝她笑笑,露出一口白牙,又冲她举了举杯。

  温溪也笑笑冲他举杯啜饮一小口。

  忽地,她敏锐地感受到了一道沉沉的视线正停驻在她身上,于是温溪调转目光寻去,不期然就对上了自己下首最近那个位子上男人的视线。

  温溪同样也回了秦敛一个微笑,也冲她举了举手中的酒杯,示意共饮。

  可谁知男人好像并没有温溪想象中的和平日里一样的笑,只是僵硬地扯起自己的嘴角,做出一个一看就很假的微笑,也对着温溪回敬了一杯,一仰头,一口就喝完了杯中的酒液。

  温溪心中一顿,不禁有些纳闷,这男人貌似这会儿心情不是很好啊……是发生了什么事吗?还是谁惹他生气了?

  正想着的时候,一曲终了,舞姬们摆完最后一个舞蹈姿势,行礼之后按规矩依次下场。

  待到场中的人清了干净之后,从贵宾席间出来一个南黎的使臣,温溪认得,这人是整个使臣团的团长。

  这使臣步出席间,站在场中央,冲着最上首的大召天子母子俩恭敬地行了个南黎的礼节,用和南黎公主一样有些生疏的大召话对着温溪母子道:“本人代表南黎使团、代表吾王向大召天子陛下、向大召太后娘娘献上恭敬问安,愿我南黎古挲婆罗真神同样庇佑大召天子、大召太后,愿我两国此后的友谊之花长存。”

  这使臣说得慷慨激昂,温溪一下子也摆正作为一国太后的官方姿态,用雍容得体的微笑看向场中间的使臣。

  赵宸作为天子,这时候适时开口,“南黎使臣客气,朕也确愿我两国能永结邦交之谊。”

  使臣接着笑道:“我们南黎带着最大的诚意为两国和平、为议和而来,也带了我南黎精心准备的礼物要献给大召天子陛下,方才大召的丝竹乐律让我们见识到了大召的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风华,而我们也准备了我们南黎的曲舞,让在座的诸位也能看看我们南黎的风土人情,愿由此彰显两国之好,让我们即将结下的友谊更加深厚。”

  “是啊大召陛下,太后娘娘,我们南黎的舞曲虽不及你们大召的这般柔美,但也很有我们自己的特色,我瞧着你们大召的舞曲动人美丽,想必你们也会觉得我们南黎的舞蹈新鲜有趣的。”

  一道清脆但响亮的声音,坐在赵宸下手位置的南黎公主阿蛮珠利索地跳起身,咧出一个灿烂的笑,冲着上首的温溪和赵宸喊道。

  温溪莞尔,“哦?哀家到也有些好奇,不知在座的的诸位是否也有兴致一观?”

  这其实就事两国外交之下的文化交流,这些都是场面上的话,在场的众人即便困得想打瞌睡不想看也是得说想看的。

  于是那使臣站在场中用力击了几下掌,就由此顺利引出了南黎的舞蹈表演时间。

  南黎的舞者及乐者都是阿蛮珠的和亲队伍里带到大召的,日后便是要随南黎公主一同生活在大召的,他们的舞蹈确与大召的有所不同。

  上场的一对舞者之中,一半是女的,另一半则是男的。大家都穿着南黎人的衣饰,上场之后立即训练有素地摆好阵势,等着奏乐声起舞。

  全场都用饶有兴趣的目光注视着场中,鼓点一起,乐曲便奏开了。

  南黎的舞曲和大召的确实很不一样,更加活泼明快。

  舞者们踩着乐点开始了表演,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明朗欢快的节奏,温溪瞧着倒是和前世华夏某少数民族的歌舞形式很像。

  因为新鲜,很快便吸引了在场所有的注意力。

  节奏更加急促欢快,只见男男女女的舞者们聚拢到一起,每个人手腕上脚腕上都带了和阿蛮珠所戴相似的银铃,手中还各自拿着一串个串成弯月型手铃。他们灵活地转动手腕,银铃发出一片叮铃铃的脆响,又和伴舞的鼓乐完美契合。

  在场的大召人瞧着,还当真是新鲜有趣,大家看得越发投入。

  而就在这时,这群聚拢在一起的舞者中间突然有三人腾空而起,极速晃动手里的月牙手铃。

  火光电石之间,手铃上串联着的小银铃脱离而出,银铃的银边掉落,露出里面泛着幽幽寒光的箭头,朝着正中间上首位置的赵宸飞射而去。

  一切都发生在转瞬之间,所有人都不及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