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拿了渣男剧本 第40章

作者:兰桂 标签: 快穿 打脸 爽文 穿越重生

  “万一哪天恢复高考了呢?我们总得怀着希望,真到了那一天,看过的知识就会变成最有用的东西了。”苏佳慧不能空口说高考的事,但她每次有机会都会劝别人。

  可是没有人对继续读书感兴趣,这么多天了,还是只有她一个人看书学习。那个知青不想说这些无聊的事,神神秘秘地说:“你刚才没在地里不知道,童家遭贼了,就是这个大队里的李强。你记得他吧?特讨厌!你猜咋地?是陶睿抓住他的!”

  “陶睿?”苏佳慧愣了愣,放下了笔,“他怎么抓的?”

  “他可真厉害,就跟中医多问了问,学了学,就能找准穴位。听说他是用弹弓打李强麻筋儿把人打倒的,他还把李强俩胳膊卸了,太牛了。刚才童燕说把李强送派出所,陶睿还又把他胳膊给接上了。那架势,跟卫生所的医生也差不多了!

  说起来他可真聪明啊,以前咋没看出来呢?对了,我记得有阵子他还来讨好你来着,后来咋不来了呢?不然说不定会给咱带点好吃的,让我们也跟你蹭蹭福气啊。

  现在好像他是看上童燕了,他还说童燕住村尾不安全,要去那边盖房子搬过去呢。”

  苏佳慧对童燕没什么印象,仔细想了想才想起来,“他喜欢童燕吗?那也挺好的。”

  知青摆摆手道:“他否认了,叫大家别胡说坏了童燕的名声。我也就跟你说说,你出去别瞎说啊。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童燕挺有福气的,对吧?陶睿分家以后确实看着是挺厉害的,靠谱。”

  苏佳慧看着面前的习题,点了下头,“他确实很厉害,也很靠谱。不管是被他喜欢还是被他帮助,应该都算有福气吧!我们别说他们的事了,万一被人听到就不好了。”

  “对,行了我要去上工了,你也多上工多赚点粮食吧。”知青又喝了几口水就急忙忙地出门去了。

  苏佳慧珍惜地摸了摸书本,笑了笑,低声道:“有福气,就该好好抓住。”

  她又专注地看了看那道难题,忽然间会做了,一笔一划认真地在上面写下了答案。

  系统说:【睿哥,她做题了,好像没多想,还做对了。】

  陶睿点点头,笑了起来,【那挺好的,心无旁骛,她一定能实现她的梦想,追求到她想要的东西,我们回去看看包子去吧。】

第38章 七零年妈宝啃老男(7)(做生意发了发了...)

  陶睿天天琢磨怎么做好吃的, 用掉了大量的精米精面,人人都觉着他浪费。不过陶睿一家和童家祖孙倒是有口福了,天天都能吃到好吃的, 还是一直吃很饱的那种,没多久就脸上有肉了,看见的人无不羡慕。

  再怎么觉得陶睿浪费, 也还是羡慕他有东西可以浪费啊。

  就在大伙儿觉得陶睿要把家底败光的时候, 陶睿开始去镇上卖货了。

  他先去供销社、国营饭店、小饭馆推销,他们当然不买,他就留下了自己摆摊的地址,告诉他们改变主意可以去找他,多订优惠。

  之后陶睿就开始在人流多的地方摆摊叫卖, 刚开始卖带来的东西少,只有一锅肉包子、一锅素包子和一箱子油盐烧饼。

  他一样拿了一个, 切成很小的块摆在盘子里, 喊道:“瞧一瞧, 看一看哎~热腾腾的包子烧饼, 独门秘制, 全国独一份儿, 吃了这个味道快活似神仙,首都都没的卖。今天新开张大减价啦~错过这村没这店,先来的免费尝一口!”

  童燕是跟着他一块儿来的,因为他推不动车。这会儿童燕在旁边听他吹牛吹上了天,脸腾地红了,忍不住在后头扯扯陶睿的衣服, 小声道:“别吹牛,不诚实。”

  陶睿回头道:“哪里不诚实了?是不是我独门秘制的?别人能做出这个味儿吗?是不是首都没的卖, 全国独一份儿?你一顿吃好几个,不是因为好吃?快活似神仙不对?”

  童燕蹙着眉头想了想,“你总是有理。”

  “我本来就有理。”陶睿说罢又扬声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今天给尝,明天减价,明天就没这好事儿了啊!”

  他这么大胆新鲜的叫卖词立马吸引了好些人的注意,这年头卖东西就卖东西,顶多喊两句自己卖的是啥,哪有像他这样的说啥神仙、首都的?

  本来大家看见是吃的主食,没想过来,就算在镇上,能吃得起包子、烧饼的也是少数,大多数人家还喝稀粥呢,可一听今天可以免费品尝,立马就有人凑过来了。

  “你这是啥肉啊?闻着还怪香的。”

  “兔肉,咱家独门秘制,肉嫩着呢,鲜美喷香,来婶子尝一口,这一块儿不要钱。”陶睿直接拿了一块包子放她手里了,这年代没那么讲究,这位婶子想都没想就吃了。

  陶睿在家实验那么多天,可不是为了浪费食材,而是在找最好吃最符合当下人口味的那个味道,掌握好了才来的,当然和别人做的不一样。

  那婶子一口包子含在嘴里,瞬间就感觉到一股肉香,让她恨不得把包子吞下去,但她这可是免费得来的一口肉包子,当然舍不得咽,硬是忍着冲动仔细品尝。这一尝就尝出不同来了,肉馅真好吃啊,都尝不出里头放了啥调料,就觉得好吃,太好吃了!

  还有那包子皮儿,跟平时吃的一点不一样,她还去市里的国营饭店吃过呢,市里最好的包子都没陶睿这个软嫩。从前要是有人跟她说面也能吃出个美味来,她肯定不信,但现在她觉得让她只吃包子皮她都愿意。

  婶子惊喜地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小伙子你这包子绝了,我活这么大岁数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呢,咋卖啊?今天大减价?”

  陶睿笑道:“谢谢婶子夸哎,肉包子三毛一个,素包子一毛一个,烧饼一毛一个。”

  婶子惊讶道:“这么贵啊?”

  “不贵啦,今天大减价,明天后天还是这个价但是不能尝,从大后天开始,肉包子就五毛,素包子和烧饼三毛。”

  “啊?你咋不去抢呢?”有个刚过来的小年轻听见了,不可置信地喊了一声。

  陶睿依旧笑眯眯的,“做买卖,一个愿卖,一个愿买,说了是独门秘制,全国独一份儿,卖便宜了我可是亏本的。说实话,就冲这味道,再卖贵点都有人买,等我以后要是去了大城市啊,你们想吃这味道都买不着了。”

  “啥味儿啊,说的这么邪乎。”有人不信,抓了一块儿肉包子吃了,还有几个好奇的或想占便宜的都过来拿东西吃。

  陶睿总共才切开两个包子一个烧饼,没两分钟就被这些人吃光了,吃完了还要吃。陶睿就笑道:“这么精贵的东西,免费的就这些,没了啊。要吃自己买,难得今天便宜,买回去一个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尝尝,不亏。有没有处对象的?送一个给对象,保管比你送雪花膏管用。”

  陶睿一顿说,还真有动心的,毕竟占便宜的心理还是很重的。这么好吃的东西今天减价呢,错过这村没这店,很快那个小年轻就买了俩肉包子,给钱的时候一脸肉疼,拿到包子又笑呵呵地说:“我这就给对象送去,她不喜欢,我回来打你啊。”

  小年轻开玩笑呢,陶睿也配合道:“不爱吃来砸我摊子,不是我说,你这俩可能都不够,明天再来啊。”

  那婶子也买了一个肉的和一个素的,还买了俩烧饼,说要拿回家给孩子吃。

  尝过味儿的有一半是没钱,在旁边不舍得走,还有一半都咬咬牙掏钱买了,这人多聚在这,路过的人自然好奇,过来闻到肉香又听那些尝过的说好吃,有人犹豫一会儿就试着买个素包子或买个烧饼,还便宜点。

  童燕看见这么多人过来买东西,心里别提多诧异了。她和乡亲们的想法都一样,觉得自家会做的主食卖这么贵肯定没人买,谁知道陶睿不光吹牛吹上天,还卖得这么好呢?

  她动作很快地帮忙收钱找钱,有个人想糊弄过去,被她眼尖地揪出来要到了足够的钱。在算账方面,谁也没她弄得明白。

  陶睿看旁边几个小伙子馋得厉害,又没钱买,看着还挺机灵的,就说:“你们想吃吗?”

  几人连忙点头,他笑道:“好多人都不知道我的吃食好吃呢,你们帮我拉客人来,只要拉到五个人买了,我就送你们一个素包子,拉来十个人,送个肉包子。”

  小伙子们一听,欢呼一声立马跑了。他们手里头是没钱,但有头脑机灵的,嘴甜拉客不在话下。

  陶睿带来的吃食还没凉呢,就全卖光了。当然他特意留下两个素包子送给两个完成任务的小伙子了。

  至于别的只拉来三个人或者攒够七个人想换肉包子的,他拿出个本子记下了他们的名字,“我以后天天来,先给你们记上数,明天继续。”

  有人迟疑,“你明天要是赖账不来了咋办?”

  陶睿一边收拾一边笑道:“我为了欠你们俩包子不来了?我卖这么火爆傻了才不卖,要是我赖账呢,砸我摊子呗,挺大的小伙子怕啥?”

  小伙子们嬉笑着就答应了,陶睿又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你们可以今天就去拉客,找人说好了,明天直接带人来买。要不万一我卖光了,你们又得等后天了。对了,我家小摊有名儿的,叫‘国秀小吃’,你们跟人说的时候别忘了啊,别明天找错地儿了。”

  陶睿第一天就卖出去20多块钱,扣除食材成本怎么也赚了20,主要人力是他和童燕,兔子还是从山里抓的,菜也是从后院摘的,他顶多就掏钱买了点面。

  陶鑫在镇上做工人,做了好几年涨了两次工资了,现在才一个月20,而他一天就赚到这个数,还是因为卖光了提前收摊,要不能赚得更多呢。

  陶睿回家把钱倒在炕上,陶国栋和吴秀芬就傻了眼了。

  两人不相信地问了陶睿好几遍,才拍着胸口说:“乖乖,老三你这是要发了啊,这一年得挣多少钱啊?我的天啊!”

  陶睿拿了个凳子坐旁边,看他们数钱,笑说:“爸,妈,低调点,别出去跟人乱说啊,叫人笑话。做生意就是这样,刚开始呢,别人没见过,新鲜,买的人多。过些天就卖不掉这么多了,谁还天天花钱吃包子啊,对吧?”

  这么一说,二老又发愁了,“那咋办?山里头那些东西也不总有,采光了就得等着长起来才能再采,那葡萄啥的再过一个月就没了,等冬天的时候,山里啥都没有,河都冻上了抓不着鱼,你咋整啊?”

  陶睿毫不在意地说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啊,我打猎的时候你们操心,我不就开始卖吃的了吗?这个要是不挣钱了,我再想办法干别的呗,主意都是人想出来的。”

  这话以前他也说过,不过没人当回事,这次他再说,二老就信服了。现在他们对陶睿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觉他很靠得住很有主意的感觉。

  有这种感觉的不止他们,村里好多人看见陶睿天天做吃的去镇上卖,都对陶睿改观了。不管人家以前混不混,人家现在是正经做事的。而且他才十八岁,说起来都觉得他以前还小不懂事呢,是分了家顶立门户了才成熟起来。

  这么一说,好多人都笑话陶福一家目光短浅,嫌弃二老和小弟,把人分出去,结果人家过得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

  陶睿经过三天减价优惠,还有请小伙子们拉客,成功地把自家小摊宣传出去了,提起来味道赛神仙的国秀小吃,没人不知道。

  陶睿经常给那帮小伙儿出主意,让他们出去变着花样的宣传,很快国秀小吃就成了镇上最新鲜的玩意儿,年轻人要是没尝过一次都觉得自己不时髦。

  尤其是那种想处对象的、正在处对象的,哪能不咬咬牙买一个呢?还有那家里宠孩子的,这帮小伙子跟那帮孩子一宣传,勾得孩子们流口水,在家里头闹着要买,宠孩子的家长就都给买个尝尝了。

  反正大家都打着尝尝的想法,或者过过嘴瘾的想法,一次,两次,吃过再次别的就觉得没滋味儿了。好几个条件好点的,天天都一大早等陶睿出摊买了吃呢。

  陶睿很快又做了绿豆糕、长白糕、红豆沙豆包等等,他改了种方法,做出来的东西都很小,这样想尝鲜的,买一块儿不嫌贵,想多吃的就多买几块,看着还多,心里头舒坦。

  他这种方法十分奏效,再加上那些小伙子们的卖力推销,仅仅十天,他就净赚了300块钱!

  在这个万元户还是传奇的时代,他这种赚法一年就能成为万元户,简直让陶国栋和吴秀芬震惊得数钱都不会数了。而亲眼看着陶睿是怎么宣传、怎么卖东西,怎么考察市场的童燕,对陶睿更是佩服,看他的时候眼睛都亮晶晶的,他说什么都相信。

  陶睿对她这种无条件信任很是无语,背地里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你呀,要像以前那样保持警惕心,不能相信别人,你看你这样,很容易被骗。”

  童燕不解地看着他,“我很警惕,我不相信别人,我只相信你和奶奶。”

  “你为什么相信我?万一我骗你怎么办?”

  “我知道你不会骗我。”童燕看着他的眼睛,非常确定这一点。

  这话倒是没错,陶睿当然不会骗她,但是他怕她在别人那被骗啊。不过他观察了一下,发现童燕对别人都很警惕,一点没有信任的样子,也就放心了。

  陶睿手里有了300块钱,但是到了秋收的时候了,所有人都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忙活,他再天天跑镇上做生意就显得格格不入,很让人不爽。

  他干脆就不去了,跟小伙子们说了一声,十一国庆节会来镇上卖很多很多东西,有优惠,让他们帮忙宣传一下,到时候给他们免费吃好吃的。

  然后他就上工,帮忙看着晾谷场,翻动翻动晾晒的农作物,干些力所能及的事,赚上一点点工分。现在他在地里头接触这些农作物,不觉得是干活儿了,反而觉得是在学习研究。每一样食材他都想对照着《美食全科》好好学明白了,这就是他这辈子的目标了。

  补偿所有需要补偿的人,孝敬爸妈,然后学会《美食全科》。

  陶国栋和吴秀芬看他在家上工还挺高兴,现在他们是彻底不担心儿子了,毕竟是十天就能赚300块的人,比镇上的二儿子一年赚得还要多。就是太累了,早上鸡还没打鸣的,陶睿就起来和面弄馅料开始做饭,做好了天刚亮就和童燕一起推车去镇上。

  他们疼爱小儿子疼惯了,哪看见过他这么辛苦啊,都很心疼呢,现在正好秋收,虽然在家也是要干活儿,但比天天走去镇上舒服多了。

  他们俩是没向外透露陶睿赚多少,但他们心情好是谁都看得见的,这阵子天天干活儿好多人都瘦了,就他俩还长胖了一圈,想也知道他家伙食有多好。再说陶睿天天推一车吃的去镇上,回来的时候都卖光了,他们都看见了,还有人去一趟镇上,回来还说陶睿一个肉包子就卖五毛,那一车东西贵着呢。

  好些人都觉得陶睿和大家不一样了,他做生意发了,这会儿又看见他过来秋收,忽然还觉得他挺好说话的,还是那个十八岁的小伙子。

  有个婶子跟他一起在晾谷场,闲了就跟他搭话,“陶睿啊,你卖那些吃的这能赚钱啊?你看我也去卖点咋样?到时候你带带我。”

  陶睿笑道:“婶子,不是我吹,我做出来的比别人都好吃,全镇上找不出比我做得好的,所以才卖得好。你要是卖呀,我带你没用,得你自己做出点好吃的才行。”

  “那……那我也不会啊,要不你教教我?我给学费。”不少人动过这个心思,只不过这婶子是第一个有机会和陶睿说的。

  陶睿看她一眼,笑着摇摇头,“我研究好多天浪费好多粮食才弄出来的,是我的独家秘方,以后要当传家宝传下去的,不外传。”

  自古以来,这种秘方就是不外传的,有的人家甚至传男不传女,这是大伙儿都知道的。那婶子听了也没不高兴,心里只有羡慕和感慨,“你说你脑袋瓜子咋就这么好使呢?别人进山都弄不着啥,就你几筐几筐地往出弄。别人做点吃的吧,也就是能吃饱,你做的就贼好吃,还不是别人教的。不过换个人也舍不得砸钱研究这东西,你赚这钱还真是别人赚不了的。”

  陶睿听出她话里敬佩居多,这也是最近大多数乡亲们的态度。他想到原主坑过的很多人都说村里人,便说:“婶子,虽然我的秘方不外传,但我想以后做大了多卖点,我和我爸妈也忙活不过来,肯定是要请人帮忙的,到时候你要是有空就过来帮忙,按天结钱。”

  “呦,真的呀?那敢情好啊,我肯定有空,这一个月忙活完了我就闲了,你啥时候用人就喊我一声。”

  “好,那咱就这么说定了。”

  陶睿深知后世双十一的威力,有意给自己也打造一个促销日,就决定用十一国庆节来试试水。

  国庆节在这个人人荣誉感都很强的时代,是有特殊意义的,是个很值得庆祝的节日。所以陶睿提前一天就请了四个人品好、手脚快的婶子、嫂子来家里帮忙,做了一大堆东西。

  当然她们是打下手的,比如和面、揉面、包包子、捏糕点、做粘豆包,这些东西里面加了啥她们都不知道,火候应该怎样她们也不清楚,她们只负责最普通最机械的那些工作,足足忙活了一天加半宿。

  当然陶睿给的报酬也让她们乐开了花,走的时候个个都拉着吴秀芬让她下次有活儿再找她们呢。

  吴秀芬却是有点发愁的,看着摆满房间的吃食,对陶睿说:“这么多,也太多了吧?这能卖完吗?这天还不算太冷,剩下的冻也冻不住啊。”

  陶睿还在从小仓房往出拿晒好的蘑菇、木耳,一边包成小包一边说:“肯定能卖掉,只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要是到下午还剩很多,就打折大甩卖,半卖半送什么的,招数多着呢,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