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手握龙傲天剧本 第36章

作者:昔我晚矣 标签: 女配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于是书院方面对此无动于衷,冷漠拒绝。然后又加了一条规矩,无涯书院每年只有一次入学试,且宁缺无滥,哪怕有缺口也不对外额外招收学生。

  这令想将趁机将家中子弟塞进去的家族心也凉凉了。

  而事实上闹出来的反对声音也没多大,别忘了在这个世道,知识何其可贵。对于那些金马玉堂出身豪富的人家,读书的机会唾手可得,但对天下近九成的学子来说,求学漫漫难如上青天。

  寻常学子想在乡野之地连寻个好先生都不容易,更别说是无涯书院这等有着众多大儒名士良师教导,拥有丰富典籍藏书资材雄厚的地方了。

  院规再多再严苛又如何,也多的是人削尖了脑袋也想要进去。

  因第一次招生,天下各地的学子很多还来不及赶上,加上条件优渥名门出身的学子,学习基础也打得更好些,论才学普遍更具优势。以至于最后于进入书院的学生,寒门学子仅占了三成。

  这也是为何初入学便敢闹出这般幺蛾子。

  那些出身显贵的学子一方面自视天资聪颖才华过人能通过严格的入学试,一方面不屑与寒门子弟来往,自己所在的群体圈子人多势众,一不小心就飘了起来,连院规都不怎么放在眼里了。

  现在书院毫不犹豫地开除触犯院规的学生,就很好地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没看到那些贵族子弟迅速安静如鸡了,而寒门学子也越发珍惜在书院求学的机会,贵族子弟被退学了还能回家请别的先生学习,而他们可没有什么退路了。

  无涯书院的院规虽极为严苛,但有一点对于通过入学试的学子很优待,并不收取束,提供食宿和笔墨纸砚院服等一应学习生活用具,家境贫寒的学子还可以通过去藏书楼抄书赚取生活费。

  藏书楼开放之日,书院也给他们放了假。

  无论先生还是学子,都不约而同齐齐纷拥至藏书楼。

  只见经史子集之类的书籍大部分在一楼二楼,而三楼以上放置的是辛氏典籍还有在尽力购置得来的各类藏书,包含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乃至奇闻杂谈。

  四楼五楼还有许多空置的书架,听闻辛氏和书院以后会源源不断收集购置填满这些缺处。

  书院的辛小姐便说过一句话,“藏书楼,自然是藏天下之书。”

  即便多年后,他们也不会忘记这一日自己所见的场景。哪怕入楼前先生就告诉过他们书楼的规矩不禁阅读,但真正踏入此楼,望着那些密密麻麻的书脊,原先的激动炽热一时间化作了茫然无措,恍若一座巨大的宝山突如起来的出现在眼前,许多曾经梦寐以求的,还有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珍贵书籍。

  不止是书院的学子,其他外面的人进来后也都感觉像是一场不真实的梦。

  连出身世家的王九郎都沉默了很长时间才逐渐消化掉心头莫名的震撼。他似乎看到一条极为豁达开阔的前路,世家也无法阻挡它的出现,不断往前延伸。

  ——

  风和日丽,天朗气清,

  王九郎躺在摇椅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自从入书院这三月以来,他难得能有这样的闲暇时光。七天有五天的琴艺课都排得满满的不说,还时不时被拉去充当劳动力帮忙代课,比如哪位大儒身体不好,哪位先生有事暂离一下,结果都是由他顶上。

  谁让书院教课内容众多包含文韬武略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星象琴棋书画等等。

  王九郎其实对教学生毫无兴趣,他自幼便是神童,出口成章吟诗作赋,出类拔萃到现在也受尽众人崇拜。自恃才慧,也就傲慢不已,对天下大多数人都视若蠢物看不上眼。

  往日连家中小辈都不愿意教导,如今整日对着一群学生,要让他忍住不能太毒舌嘲讽这些学生的脑子蠢笨,这有点艰难,但也着实磨出了他不少耐心,以往的性子也收敛了。

  不过这大好春光之时,也有少不了傻呆呆的人跑过来打扰他。

  一十四五岁模样穿着蓝白院服的俊秀少年,期期艾艾道,“小舅舅,我能不能求你件事啊?”

  王九郎有个姐姐嫁到了江南豪富纪氏,这个少年就是她出嫁后所生的嫡长子纪子陵,逢年过节也时常被带回王家,与王九郎也有一层舅甥关系。然而王九郎毫不犹豫地道了两个字,“不能。”

  他淡淡瞥了这个外甥一眼,别以为他不知道是什么事。

  “冤枉同窗,甚至聚众欺凌,再多犯一条规矩,你们就不用待在书院了。”

  这事还要推说到前日,纪子陵的世交好友同他一起考进了无涯书院,上次放假归家,回来后还带了一样名贵的紫玉笔。

  书院规矩虽然是所有学生同等对待,衣食住行完全一致。但偶尔私自带些名贵喜好用具,倒也没有完全禁止。

  但就在这两日他的紫玉笔不见了,思来想去便怀疑到了同住一宿舍的学子程钰头上。

  程钰出身寒门,且家境清苦,还有寡母和幼妹需要照顾,为人一向清高孤僻,与纪子陵的好友素来不合,甚至有过数次矛盾。

  纪子陵的好友认定了是程钰偷拿走了紫玉笔,便拉上纪子陵和其他几个熟识朋友,在一次经史课后将程钰拦住了质问他此事。后来闹大了证实那东西是不小心被落下了,而非程钰所窃。

  此事报到管理书院的辛盈那里,便处罚了参与其中的几人。虽未逐出书院,但处罚得也极重。

  有之前那批学子被开除的前车之鉴,这几人也不敢也不敢让家里给他们撑腰,怕一不小心就被逐出书院了。

  其他受罚的学生听说纪子陵的舅舅就是在书院担任琴艺教习的先生,私下商议了一下就想着让他来求求王九郎,好减轻他们的受罚。

  “我们也不是有意的,而且程钰他自己都已经接受我们的道歉了。”

  听着来自舅舅的嘲讽,纪子陵青涩的脸庞有些羞红,仍努力解释道,他自认是少年心性,一时冲动为朋友出头便失了分寸。再说了他们也没动手欺负人,查明真相后他们也很懊悔,还主动赔礼道歉了呢。

  王九郎略带嘲讽地轻哼了一声,“他原谅你们是一回事,而你们触犯院规也是另一回事。”

  辛小姐对书院的管理极为严明,王九郎也看不上这几个小辈所为,觉得让他们吃个狠教训也好。

  “一千三十九条院规,这么多怎么一下子记得住。”少年忍不住小声嘟囔道。

  王九郎鄙视了他一眼,这算什么。想他入书院不过一日工夫便可倒背如流了,这些小兔崽子入学三月了居然还记不住,脑子真笨。

  见王九郎不肯理会,纪子陵顿时急了,拉住他的衣袖哀求道,“舅舅,那你可不可以跟辛先生说一声,别把我们受罚去菜园子挑粪的事告知全书院啊,比如让我们晚上去。”

  他说的辛先生不是院长,而是辛盈,后者虽未授课,但书院下无一人敢对她不敬,故而亦称呼她为先生。至于去菜园子挑粪,也是处罚中的一项。

  这要说到书院一个特立独行的规矩了。

  书院除了在对待安玄公这些德高望重年纪又大的老先生方面稍微照顾一些,其余学子包括年轻教书先生,都需自己洗衣打扫整理。甚至有的时候还要下地务农,去书院的菜园子劳作,美名其曰体验民生疾苦。

  祖父安玄公显然也是乐见其成的。

  他性情本就喜好简朴,且学子来书院是为了求学上进,而非呼仆唤婢享受富贵。而且考进书院的学生,以后多半是会走仕途的,安玄公不求他们通达显贵,但求他们为一方父母时,能体贴了解百姓之苦。

  而阿洛就单纯是觉得种些花花草草,有些浪费了,便在书院里开辟出了一个菜园子,专门用于供应书院灶堂。

  毕竟建书院和书楼挺烧钱的,阿洛现在还组织了辛家的人手不断到天下各地重金收购藏书,能节省一些是一些。这不连藏书楼的维持经营还经常使用书院学生这些劳动力。

  待长期这个模式下去,养成固定良好习惯后,书院不说开源节流,但至少能自给自足了。

  但对像纪子陵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子少爷,就宛若一个晴天霹雳。

  待在书院光是生活清苦已经够了,现在居然要去菜园子挑粪,若是传出去了不知道会被怎么笑话,可能成为他一生的黑历史。

  王九郎终究是耐不住外甥的苦苦哀求,走了一趟。

第45章 齐人之福(第二更)

  结果到了第二天下午,无涯书院后山的菜园里,王九郎鼻口处蒙着洁白的布巾,坐在一边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下,监督着他们挑粪浇菜。

  纪子陵和其他学生都看得惊呆了。

  这还是他那个满身洁癖的小舅舅,世家有名的如玉君子王九郎么。

  纪子陵心中忍不住泛起深深的愧疚,好像他们连累了小舅舅。

  他刚想上前去道歉时,王九郎被布巾遮挡着只露出一双狭长的清透凤眼,里面满是嫌弃的眼神明晃晃地写着――“不要和我说话”“不要靠近我”。

  就在昨日正在练着簪花小楷的辛小姐,听完他的话后,笑眯眯地对他道,“你与这些学生既然关系好,便由你去监督他们吧。”

  连为他们说话的先生都沦落成这样了,纪子陵和其他受罚的学生也只好埋头苦干了。

  这种劳作处罚还持续七日,路过菜园看到这一幕的学生也不少,不过因为书院规矩,也没人敢随意笑话议论。其中也有因他们而被冤枉偷窃受害的学子程钰。

  说他心里不气愤怨恨那是假的,所谓的接受道歉也不过是担心会被以势压人罢了,他虽在书院读书,但家人还在外面,不敢连累了她们。

  可现在见到这些少年受到了书院处罚,顶着烈日炎炎,在田地里辛苦劳作,那脸不知道是晒红的还是羞得面色通红。

  程钰心里那些芥蒂也不知为何都在瞬间消散一空了。

  处罚结束后,纪子陵等人一看到绿油油的菜叶子就忍不住想到某样东西,脸色发白发青。

  此事过后,众学子更加严守规矩了。贵族学子和寒门学子虽不至于迅速变得有说有笑融洽相处,但在严格的规矩和书院所有师长一视同仁的待遇之下,渐渐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处了起来。

  不过让纪子陵庆幸的是,他们虽是第一批被处罚去菜园子挑粪的学生,但却不是最后一批。触犯院规者,轻则抄书,重则劳作,若是屡教不改者即可逐出书院。

  从此以后,抄书和种菜便成了无涯书院对付学生的两大杀器。

  …………

  安玄公还有几个老头,也是在书院授课的大儒名士,聚在湖边悠闲钓鱼,其中就有一位感叹道,“这帮学生最近都安分了不少,个个乖乖上课,也不搞什么拉帮结派了。”

  那些贵族出身的子弟自幼受熏陶,擅长各种交际往来,一个脑袋瓜里不知长了多少个心眼,哪怕到了一个陌生地方也会习惯性划分等级。

  比如商户家出身和世家子弟就不会凑到一块去。而寒门农户出身的子弟更是被排斥在外,他们也不敢贸贸然得罪了有背景权势的同学,只能默默抱团,如饥似渴地抓住学习机会。

  现在被阿洛这么一处罚,个个都守礼守规矩,不敢闹事起纷争。

  不说心里面怎么想的,面子上总是乖巧安分的,那些贫寒子弟也不再只能闷不吭声低头读书了,照样能昂首挺胸,亮亮堂堂的与人来往。

  另一位蓝色儒士服的老先生也捋须点头,对安玄公道,“你孙女这个主意不错,让他们好好吃个苦头。”

  士农工商,农为国之本,抄书更是能修身养性,与学业有益无害。所以让受罚的学子抄书劳作,便是传了出去也挑不出什么不是。

  阿洛笑了笑,目光清透又认真,对此事的评价只有两句,“人心百态,不可能个个要求完美无缺,但书院也不会放任他们傲慢自大,骄矜偏见的缺陷。”

  “弱小和无知并不可怕,傲慢和偏见才是。”这也是她遇到系统后认识到的发生最多的事。

  ——

  辛氏建藏书楼的事引得世家极为不满,但碍于安玄公的声名还有楼观道不知为何出面保驾护航,皇家赞誉等等,暂时潜伏忍下来。

  还没等他们搞出什么动作来,辛氏和无涯书院竟然联合弄出了新的印书技术,这下再怎么做也阻挡不了了。

  更让各世家大族感到可悲的是,若他们还是数百年前的光景,早在藏书楼出现之时,便能用上强势碾压的手段让它湮灭于世上,而无需顾忌任何人任何势力,甚至是皇家。

  这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只有一点,世家已经不行了。

  世家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与皇室共治天下,高高在上尊贵的地位了。

  在书院和藏书楼的事上,楼观道帮了不少忙,而在书院里,阿洛与苏雾苏道长相处得也很愉快。至少比起被压榨劳动力的王九郎,苏雾所受到的待遇更好一些。

  阿洛第一眼见到苏雾的时候,就看出此人是不错的道修之材,可惜了在这个灵气稀薄,道法传承断绝的世俗界,最高能达到的层次不过是先天而已。

  不过道修苗子好不好,和她一个剑修有什么关系。

  不仅如此,他还是阿洛预定的重要工具人。

  穿越到这方世界后,说不想重拾剑道修行那是假的。阿洛虽有用微薄的灵气慢慢调养身体,洗筋伐髓,但也不敢贸然重新修行,怕一个不慎把这副身体给毁了。

  在灵气少有无法炼气筑基的小世界里,哪怕是最基础的修真功法对于普通人的体质来说太过猛烈,难以承受以致走火入魔甚至溃散。

  若是在出生时便含着一口先天之气或许尚能有机会超脱天人之境。如今根骨已成型,体质孱弱,可以说是很难了。

  连系统也告诉阿洛,这个世界是不可能修仙的。

  但让阿洛放弃修行是不可能的。

  而在经过将修真界的医道典籍简化改成世俗界可以用于普通人的医书之后,阿洛从中得到启发,既然医道可以,那么修真功法剑道总纲是不是也能简化类似的武学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