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五福晋 第44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标签: 欢喜冤家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老规矩,本章评论掉落工作日红包~

  已放出接档文《穿成科举大佬的填房》《清穿九福晋》,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就点到专栏里去看看吧。

  感谢在2021-01-1717:44:22~2021-01-1817:31: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佛前彼岸花、难捱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八十八章

  要不怎么说混这个特性那就是骨子里带来的呢,谁都没想到两个主子正哄着阿哥呢,五贝勒能扔下儿子撒丫子就跑,速度快得顺儿在后边追都追不上,简直把府门口一众人都看呆了。

  弘晊到底年纪小,肉团一样的小手手含在嘴里根本没反应过来,站在原地看着自家阿玛远去的背影发愣,还以为这又是他阿玛跟自己在玩什么游戏。直到人都没影儿好一会儿,弘晊才明白阿玛这是真走了,才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儿子哟,你这反应也忒慢了些,这是像了谁啊。”楚宁把儿子抱起来往回走,一边走还是忍不住吐槽自己儿子,小孩儿这会儿哭得正伤心也听不明白他额娘是在损他,只一个劲的让楚宁赶快去把阿玛找回来。

  “福晋,咱们阿哥可不是像了咱贝勒爷嘛。”霜儿一走替了霜儿位子的不是安儿而是小朝,这事正式定下之后正院的奴才们都差点惊掉了眼珠子,但小朝也算是个有本事的,楚宁给的担子她竟然全都接住了,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小朝,还是个有内秀的人物。

  小朝这么说自然不是胡言乱语,就连楚宁这会儿也想起平常两人在一起的时候,自己偶尔逗他一逗也总能把他唬得一愣,非要自己都走远了才能想起跟上来,还真就跟弘晊一模一样。“你啊,这话可别让他听见,要不他罚你我可拦不住。”

  “福晋,只要您不说,院里奴婢就不怕旁人说。”以前众人只觉得小朝天真烂漫,现在小朝换了个位置以前的天真都成了泼辣,如今院里还真没谁敢背后说她的闲话。

  “你啊,怎么早没瞧出来是这么个厉害人,感情以前都埋没你了。”小朝这般性子楚宁觉着挺好,以前霜儿是个稳重人儿,她在的时候正院里没什么差池,但楚宁总觉着她把下边人都管得太死板了些,什么事儿都得按着规矩来,容不得半点差池。

  以前整个正院里最出格最胡来的永远是两个主子,有时候楚宁都觉得的要不是自己是主子,霜儿肯定也要指着自己鼻子骂的。现在好了,小朝规矩小,只要不出错儿玩玩闹闹的她小朝姑娘什么都不说,但若是真闯了祸那就擎等着挨罚吧。

  主仆二人边走边聊聊得挺好,被额娘抱着的弘晊这会儿哭累了嚎不动只能歪在楚宁肩膀上半懂不懂的听自家额娘和小朝姐姐说话,还时不时的抽噎两下,那小样儿甭提多可怜。

  跟着楚宁一起回正院的还有弘昇,弘昇到底比弘晊要大,况且小时候他没像弘晊这般挨着两人住,这会儿看着胤祺出门心里啥波澜没有,甚至还有些高兴。“嫡额娘,阿玛出门之后咱是不是可以出城玩玩去。”

  “你皇玛法的御驾现在应当还没出宫门口,这会儿让管事的跑一趟兴许还能把你阿玛叫回来,要不我让人去问问你阿玛,是明儿还是后儿出城玩去。”

  孩子年纪越大就越能看清楚是个什么性子,弘昇就是典型的那种不咋记事好玩乐的主儿,有时候前脚刚被胤祺收拾完后脚眼泪刚干,转头又能往自己跟前来卖萌,笑嘻嘻的忘了前边那档子事。

  有时候胤祺也气这孩子颇有些没皮没脸,可有时候吧身边有这么不记仇不记事的孩子又觉着挺好,楚宁对此的总结就是谁家真有个傻白甜的孩子,是挺好玩的。

  “嫡额娘别啊,儿子前儿才挨了阿玛一顿揍还没好瓷实呢,您要这会儿把阿玛叫回来,儿子起码又得三天下不来床。不去就不去,那要不您准了儿子出府一趟呗,儿子想去唐爷那儿逛逛,瞧瞧店里有没有什么新东西。”

  “去吧,多带几个小子出门,回来别太晚了啊。”自从那年在城外园子里见过唐瑜一次之后,人唐掌柜就成了弘昇心里这世上除了他阿玛最好看最厉害的人,当然这话是当着胤祺的面儿说的,多少是为了哄他阿玛高兴,其实在弘昇那心里就没人能比唐瑜更好。

  因为这事楚宁发愁过一段时间,既担心这孩子从小见了唐瑜这样的万一大了真被掰弯了怎么办,又怕就算不弯弘昇的眼界也被唐瑜直接拉高到了旁人触不到的层次,往后怎么找媳妇啊。

  不过这事也就楚宁操心,又一次她偷偷说给胤祺听胤祺竟然浑不在意,只说到时候给孩子相看媳妇的又不是他自己,成亲不成亲的还能他说了算?只要成了亲,他院子里没有大差错,想找什么样儿的那就随孩子去吧。

  胤祺话说得轻飘飘,气得楚宁狠狠掐了他好几下,但回过头一想还真就那么回事。毓庆宫里的太子爷常年宠幸身边太监和养在宫里的戏子,康熙照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了骂儿子的时候拿那些人撒气,平日里也是不管的。

  想通了这一关节楚宁也就随着弘昇去了,好在这孩子毛病不少但有一样好,便是性子温和不极端。如今弘昇也有八岁了,从来没见过他因着什么事儿犯倔脾气,就这一点来说连楚宁都承认弘昇性子要比弘晊好些。

  “嫡额娘放心,晚上儿子让小米姐姐给做了糥米果子饭,我肯定回来吃。”八岁的孩子放在后世也是能自己上学放学的年纪,放在现在更加不是小孩儿,出门去都有人叫他小爷了。

  见楚宁准了自己出门玩,弘昇便立马打算往外走,只不过走到一半又转身回来,“嫡额娘您今儿怎的这么好说话,好得儿子有点心慌。”平时出门一趟楚宁总是要定些规矩念叨一番,今儿这般干脆弘昇多少觉着不对。

  “因为明儿咱们就得进宫去,太后那儿要搭台唱三天戏,我带着弘晊进宫陪一陪太后再顺道陪陪你,熟悉熟悉宫里的环境。”送走了男人,留守在紫禁城的女人自然要给自己找找乐子,早就说好的三天大戏自然也就提上日程了。

  “啊?儿子为什么要熟悉宫里的环境啊。”小孩子有时候是很敏感的,弘昇一下子就抓住了楚宁话里的重点,“翊坤宫儿子可熟了,用不着熟悉的。”

  “这次你进宫不是去玩的,是去读书的。”这次南巡爷们大半都跟出去了,现在又不像前几年,各家不是孩子还小就是没孩子。如今各府孩子都到了半大不小的岁数,家里阿玛出门好几个月就怕府里管不住孩子让他们玩野了心。干脆到了年纪的就全都送到宫里上书房,让上书房的老师先生们管教去。

  “啊?不是,这什么时候的事儿啊,上次嫡额娘不是说您跟着出去才要把我送宫里娘娘那儿去,怎么转眼就成进宫读书了。”弘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是躲不过要进宫读书,原本他早就打算好的计划怕是要泡汤。

  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启蒙给这小子晚了一点点儿,弘昇这几年读书顶多就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半的心思都放到旁的杂学上,“你阿玛不让我说啊,说了怕你缠着他不想去。现在他走也走了,我这儿你小子别想打马虎眼儿。”

  “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今儿要玩就赶紧玩去,看中什么想要的别拘着。”今天再自由一天明天就得进宫被管得死死的,今儿楚宁自然是大方得很。

  可惜这份大方弘昇得了也高兴不起来,只恹恹的应了一声便垂头丧气的出去了。弘晊虽说跟弘昇关系好,但他从小就不是那种想往外跑的孩子,这会儿看着哥哥出去玩也没想要跟着去,就坐在自己额娘腿上吃点心,“额娘,那我也要去读书吗。”

  弘晊还小,就算是开蒙也能再缓一年,明天进宫去就是单纯带着去玩的。弘晊一听说不用读书刚还大哭大闹过一场的孩子,立马又咧开嘴笑起来,楚宁看看怀里的儿子不禁摇头,自家府里这俩孩子还真像了他们阿玛,甭管什么性格都不是会读书的主儿。

  府里的事儿着急忙慌逃走的胤祺是一点都不知道的,“四哥,今儿这气氛怎么不对啊。”在府门口跟弘晊耽搁了一点时间,等到胤祺赶到圣驾前的时候多少晚了一点。胤祺骑在马上显眼的很,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只能硬着头皮挤到胤祐和四爷之间。

  但挤进来之后却发现平日里嘴最损的胤祐今儿竟然没趁机挤兑自己,而是老老实实的坐在马上攥着缰绳,看着正儿八经还挺唬人。四爷原本也不想理他,但架不住胤祺拿着小马鞭锲而不舍的戳四爷,戳得四爷烦了只能回过头来。

  “闭嘴,来得这么晚还有脸问。”四爷强忍住心头火气小小声的给胤祺说刚刚发生的事儿。按着钦天监原定的时间,这会儿圣驾其实早就应该出发了的,尤其这次一没奉着太后二没带上后宫,一群爷们出公差洒脱得急。

  偏生到了这当口太子那边又开始闹幺蛾子,先是说什么太子早起头晕,晕得下不来床。这话分明就是借口,下边这些兄弟能觉察出这次老爷子带太子出门不对劲,胤礽自己肯定也知道。

  以前每次出门都恨不得跟直郡王掐个半死,就是为了不留在京城守家,像这次这么装病还是真是头一遭。可惜人康熙不惯胤礽这个毛病,头晕那就请御医,院判院令全都过去,甭说是头晕,就是脑袋掉了这会儿也能给他缝起来。

  既然装病糊弄不过去,胤礽干脆就开始拖,一会儿忘了这个一会儿又少了那个,反正直到过了钦天监定的时辰许久,人太子爷才不慌不忙的过来。

  这模样放在以前老爷子肯定是要当着众人臭骂太子的,若是真骂了说不得太子就能借坡下驴自行请罪不去了。偏生这回老爷子只深深的看了太子一眼却什么都没说。

  越是这样众人心里就越没底儿,兄弟们心里都存着事儿,再配上阴沉沉的天气怎么瞧怎么压抑。胤祺在这当口满脸喜庆的赶过来,可不是招人烦嘛。

  胤祺听了四爷说的忍不住摸了摸自己后脖颈子,也跟着老实起来。可惜刚刚的一切还是被在高台上康熙全看见了。点过祈求一路平安的香下来,康熙十分精准的指了指胤祺,“老五,今儿怎么这么晚啊。”

  “回皇阿玛的话,早上出门被弘晊那小子绊住就晚了点。”被自家老爷子这么一问,胤祺几乎是滚下马来跪在地上,心里却还是忍不住吐槽,太子屁事一堆老爷子不管,偏生管到自己头上来。平时也没见老爷子这么在乎自己啊。

  心里这么想话却是打死都说不出口的。康熙看着老实跪在地上的儿子,“弘晊,年纪不小了吧。”康熙还记得这个孙子,当初就因为满月里那孩子赐了个名字,还连累得胤祺被保成挤兑了一顿,气得不轻。

  如今好几年过去,襁褓里的娃娃都大了会不让阿玛走了,偏生保成那边还是一个嫡子都没有,自己都还跟个小孩儿一样不顾大局偷奸耍滑,叫人心生不耐。

  “回皇阿玛的话,是不小了都三岁了。”莫名其妙问起弘晊,胤祺心都悬起来了。这会儿众朝臣都在后边看着,皇上圣驾早过了吉时不出发,光顾着跟儿子问自家孙子多大了这像话嘛。

  “好啊,舍不得你走也是孩子一片心,这孩子你养得好,孝顺。”康熙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不自觉的就往太子的车架那边看,以前胤礽还小的时候康熙要出门他也抱着自己的腿不让走,如今一眨眼孩子都大了,偏生那样日子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康熙说的这话胤祺不好接,只能老老实实跪着。好在人康熙没打算为难儿子,摆摆手就让胤祺起身上马了。不过等康熙上了马车之后,想了想又还是吩咐梁九功派人赐些东西往五贝勒府去,也不知道这份恩赐是给的弘晊,还是给的再也回不去的当年。

  赏赐来莫名其妙,楚宁还想问到底为什么要赏弘晊这么多好东西,可送东西上门的太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今儿万岁爷亲口夸了弘晊是个孝顺孩子,所以才得了赏。

  皇上赏下来的东西自然没得往外推,楚宁也只能硬着头皮全都收下。可看着一上午折腾狠了这会儿已经睡着的儿子,愣是没明白自己这天天对着都没看出来孩子怎么孝顺,偏生被皇上给看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份碎碎念:更完加班去了~掰掰!

  已放出接档文《穿成科举大佬的填房》《清穿九福晋》,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就点到专栏里去看看吧。

  感谢在2021-01-1817:31:27~2021-01-1917:25: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黛10瓶;有有是只猫5瓶;寒亭、难捱、佛前彼岸花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八十九章

  虽然楚宁没搞明白自己儿子孝顺在哪儿,但不妨碍第二天进宫之后弘晊成了各宫娘娘们夸赞的对象,哪怕是良妃这种从来没见过弘晊的,也能闭着眼把孩子夸出一朵花儿来。

  只可惜孩子听不懂这些好话,自从弘晊能跟着楚宁进宫之后,楚宁就教他不管在宫里碰着谁,认识的便嘴甜些,不认识的笑着就好,反正弘晊现在正是最可爱的时候,笑起来跟个年画娃娃一样,谁见谁喜欢。

  这会儿弘晊跟着楚宁坐在畅音阁里无趣得很,刚开始还笑得动这会儿笑也笑累了,便窝在宜妃怀里哼唧。“玛嬷,我也想去上书房,我要去找大哥。”

  一没开蒙的小孩儿哪里知道上书房是干嘛的,他就晓得今天早上一进宫哥哥就被人带去上书房了。在弘晊心里大哥弘昇那就是这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什么都会,现在自己无聊了自然要去找大哥。

  孙儿居然主动说要去上书房,这可把宜妃喜得够呛,当即便抱着弘晊向身边妃嫔们炫耀,那架势只差没夸弘晊往后肯定是不世之材,状元之姿,全然忘了她孙儿可能这辈子都没资格去科举这件事。

  楚宁在一旁听得有些脸红,干脆悄悄的把脸都扭到另一边去。纳喇氏见她这般只笑着劝她,“嫂子,宜娘娘这才哪到哪儿啊,你是没见过我额娘那头,一手牵着一个格格恨不得在宫里横着走,宫道就那么宽,她们一出门旁人都别走了。”

  “你啊,少编排成你额娘,她那是高兴,你家那两个小丫头玉团儿一样,哀家看着也喜欢。”纳喇氏生的那两个小格格非但没遗传胤祐身子弱的毛病,还越长越好看,每次纳喇氏带进宫来谁瞧了都稀罕。胤祐更是看得跟自己眼珠子一般,真真是捧在手心里养着。

  成嫔被儿媳妇调侃了也不生气,这回皇孙们进宫读书,纳喇氏就也把两个女儿带进宫来,还说好了就放在成嫔那儿住些日子,一来自己躲懒二来成嫔也高兴。

  大人们一聊起来就没完,弘晊抬头看了看宜妃,可算是没耐心再等。干脆自己挣扎着从宜妃怀里出来,拉着宜妃身边的大宫女,非要人带他去上书房。

  一个小孩儿要去,其他小孩就一定要凑这个热闹。今儿带进宫来的小小孩儿除了弘晊,还有四爷家的弘时和胤祐家的俩小祖宗。四个三两岁的孩子吵闹起来真真要命,今儿又还有唐瑜的戏要看,太后干脆一挥手便叫了好些嬷嬷宫女,真让她们抱着孩子往上书房那边去了。

  如今在上书房念书的大多是宫里的小阿哥,以前胤祺他们进学的时候康熙年纪不大,当皇阿玛的抽空总要过问过问儿子们的学业。现在前边的儿子都大了,个个被教得一身本事反过来让康熙头疼。

  下边这些小皇子们早没了前些年哥哥们那待遇,管得没那么严苛却也不怎么受重视,还真不如贝勒府里金娇玉贵养着的皇孙体面。但好在皇家宗室规矩大,弘昇他们又是初来乍到,两方势力头一次碰面倒是还算和谐。

  只苦了上书房的先生们,原本皇子们入学该怎么学学到哪儿心中都有数。这会儿突然塞过来一堆儿皮猴儿,与其说是来读书的,不如说是把上书房当成托儿所,先生们就是在替以前的学生带孩子。

  第一天到上书房,弘昇对什么都好奇。不过他在这些皇孙里面年纪算大的,叔伯家的弟弟们都没闹他自然也不好意思胡来,只得老老实实坐在弘晖身边,小声跟弘晖嘀咕等下了课之后到哪儿玩去。

  弘昇在家里进学反正就他一个人,也没人能说话,他不知道他自以为跟弘晖在说悄悄话,其实站在上边的先生全都看在眼里。只不过之前胤祺他们早就私底下找过先生们,才没挨罚。

  各家送的东西不同但意思都是一个意思,这几个月那就是迫不得已才送进宫来,先生们甭当真,只要孩子不闯祸就成。拿人的手软,既然得了好处先生们自然也愿意行个方便,把小皇子们全挪到前边,新来的皇孙放在后边,爱怎么玩儿,只要不发出大动静便随他们去了。

  不过这世上有弘昇这样以玩乐为己任的,就有弘晖这般真想好好念书的。有时候四爷夫妻两个都说不清怎么弘晖这孩子就这么懂事老成,小小的年纪在学堂上坐得住,教骑射的时候又吃得苦,连四爷私底下都说,看着弘晖这样子就宛如看见当年的自己一样。说得乌拉那拉氏捂住帕子直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夸儿子还是在夸自己。

  弘晖比弘昇学得快些,自己有自己的安排。这会儿先生们没说要讲学,他就自己把课本拿出来温习,弘昇一个劲的说要去哪儿玩他也不眼馋,只说等下了学去哪儿都由弘昇说了算。

  弘昇知道弘晖是在哄着自己玩,不过他倒是不在意,自己不学总不能拦着兄弟也不学,看着弘晖这般认真他干脆也让自己的伴读随便拿了本书出来装样子。可惜没有先生管着,弘昇看书简直跟催眠差不了多少,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好在就在弘昇就要睡着的当口外边突然喧闹起来,一屋子孩子最经不得诱惑,外边吵吵嚷嚷的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往外看。不看不打紧一看弘昇第一个就乐了,“弘晖,快快快,快瞧,你府上的嬷嬷把弘时那小子抱过来了。”

  弘晖是四爷的嫡长子,从小四爷和乌拉那拉氏便管得严。弘时也是嫡子却是家中老三,以前没给弘晖的那些宠爱夫妻两人便都给了弘时。小娃儿养得娇滴滴的,最是中意跟着他大哥跑,比弘晊还难打发。

  跟着小阿哥们过来的还有太后身边的大嬷嬷,紫禁城里皇帝不在说了算的自然是太后,大嬷嬷说今儿就让几个小小阿哥、格格们也来上书房听听课,上书房里的先生也不敢说个不字。

  都是三两岁孩子哪里能读书,弘晊被嬷嬷放下来便蹬蹬蹬跑到弘昇身边啪叽一下扑到自己哥哥怀里。他其实不知道哥哥来上书房做什么,但反正这会儿就是高兴得很。

  有道是越没什么就越想要什么,这些孩子的阿玛们明里暗里争斗不休,偏生谁又都希望自己府里的孩子们能相亲相爱,所以这些孩子从小听的就是要兄友弟恭,现在弟弟妹妹们找来了,不管情愿不情愿吧,都只能陪着这些小魔王们玩儿。

  以往的上书房天天都是书声琅琅,今儿却都换成了小孩们的笑声。刚开始最闹腾的自然是几个最小的,他们什么都不懂弘时更是胆子大到非要往先生身上爬。之后有弘昇的撺掇,原本老老实实进屋读书的皇孙们也开始探秘上书房前院后院的上下翻腾。

  最后可能实在是玩得太高兴,宫里的小阿哥们干脆也不读书,小叔叔们都跟着侄儿们跑了。只剩先生们守着弘晊几个小娃娃,等到畅音阁的众人听完了戏再找来时,先生们真真都只剩小半条命。

  白天里玩得尽兴,晚上两个孩子吃过晚饭就睡去了。到底不是在家里,楚宁一直等两个孩子都睡沉了才从厢房出来往宜妃主殿里来。这几年宜妃跟董鄂氏一直处得不咸不淡,今儿也就没在翊坤宫里留宿。

  有时候楚宁都觉着好笑,以前董鄂氏没过门的时候宜妃嘴里念叨的总是她的好,自己这个大儿媳总是比不过她。如今两人处不来又把自己夹在中间,什么抱怨吐槽全都说给自己听了。

  “来了,赶紧的上来,今儿咱们娘俩一起睡。”楚宁刚嫁进宫那段时间为了讨好宜妃不是没在宜妃身边贴身伺候衣食住行过,但这般及其亲近睡在一起还真是头一回。

  “今儿这戏听得真过瘾,当初把外边的铺子都给老五真是给对了,要不像唐瑜这样的妙人,怕是就要错过了。”唐瑜今儿联唱三折戏,听得满宫女眷都连声叫好,宜妃性子外放到最后更是都起身站在看台最前边去了。那架势也就是这会儿没有追星一说,若是有楚宁肯定她绝对是个中翘楚。

  “是啊,今天玩得真过瘾,就是孩子们不省心,闹得上书房里那几位先生够呛,早知就不让他们进来,在家读书也是一样的。”

  楚宁其实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胤祺他们出门,就非要把弘昇送进宫来读书,就这么几个月进宫也学不成个状元郎,府里那么多奴才伺候也出不了什么岔子啊。

  听着楚宁这么说宜妃没接话,只轻轻的拍了拍楚宁的手让她不要再说这个。之前万岁爷一提要把适龄的皇孙都召进来读书宜妃就觉得不简单,今儿一看连老七家两个闺女都来了便彻底明白,这哪是要操心儿孙学业,这分明就是要把孙儿们都留在紫禁城,万岁爷才敢带那么多儿子出门啊。

  有时候宜妃也疑惑,当年那个平定三番亲征噶尔丹的帝王,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多疑如此没有自信,难道真的是老了吗。可这样的疑问打死宜妃,她也是不敢问出口的,“楚宁,不是额娘催你,等这次老五回来要是行的话,你们俩再要一个吧,多个孩子你们府里就显得更稳重,更踏实。”

  “额娘放心,这事媳妇也上心着,好几个月了连办事的日子都是算准了的,就是还没个动静。”楚宁明白宜妃的意思,康熙如今见不得儿子有异心见不得儿子发奋上进。现如今唯一最保险最直观表忠心的法子便是老老实实在府里,吃饭睡觉生儿子,生不了儿子那就吟诗作对念佛经,反正干什么都别努力上进。

  “好,额娘知道你聪明,有些话不用额娘说你也懂。”宜妃听楚宁这么说也笑了,“这事啊别太着急,越急越急不来,这回胤祺出去一段时间是好事,说不得等他再回来你俩就有了。”

  京城里女眷们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外边男人们自然不知道,这次跟着康熙出巡,众皇子算是累得够呛也不想知道。尤其惨就惨在白天在圣驾旁受累,晚上回自己船舱连个暖被窝的都没有,当真是凄凄惨惨戚戚得很。只能是几个兄弟晚上凑到一起,弄点酒菜吃吃权当放松一下。

  “四哥明儿我真得告假,这天天遛狗一样真吃不消。”胤祺是真后悔出发那天怎么就迟到了还被自家皇阿玛抓个正着,打那以后这一路上就属自己被皇阿玛差遣得最多,一天到晚的比小催巴还忙活,“你们看看,我腿儿都跑细了。”

  “不行,这几天谁都不准躲懒。”平日胤祺这样说十有八九四爷是要帮弟弟挡一挡的,今儿却一口就回绝了。“还有两天就要到德州行宫,这几天出不得岔子,再忍忍。”

  自打出发一来四爷就觉得不对劲,一路上虽大半的精力都放在巡视河工上边,但每天皇阿玛都要抽出时间来单独找太子说话。以往哪怕带着太子出来也从没有过这样的时候,甚至故意晾着太子才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