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大人真香了 第35章

作者:秋秋灵 标签: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另外还安排了两个机灵的,在人群里照应着。

  他这是做了两手准备。

  一来,如果换不到粉条,那就让这些人闹一闹,闹得久一点,把小吃店的名声抹臭了,这样客人少了,就都到他这头来了。

  到时候他把手里剩下的粉条卖出去,就能赚上一笔钱。

  二来,如果能换到粉条也是好事,他正好把收购来的所有红薯都给换了粉条,酸辣粉生意还能继续做下去,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反正,不管哪个结果,他赵天疤也没有损失。

  所以梁婧之前在人群中见到那两个面熟的人,就是之前总来换粉条的人。

  而其中一个心思较狠毒的人,看到梁婧提出多送半斤粉条致歉,一下子把周围观众的好感都拉升回来,一时间起了敌意,才让梁婧注意到他头上的小卡片。

  她才会让牧大虎跟着这人,顺藤摸瓜,发现了幕后之人。

  至此,这个偷窃案就水落石出了。

  冯大娘是被冤枉的,幸亏她心志坚定,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全柱被关到地牢,等候处置。

  赵天疤和赵小凤的手段虽然下作,但是没有造成实际伤亡损失,最后只各自罚款二两,口头警告一番,就放走了。

  虎妞气得跳脚,就差追上去把人揪回来一顿打。

  梁婧拦着她。

  虎妞气呼呼道:“婧姐姐,咱不能放他们走呀,这两人居心不良想出这么多歪主意,还有脸拿红薯去换粉条,然后学着卖酸辣粉抢咱的客人,也太无耻了吧!”

  梁婧却道:“你放心,这世上有因皆有果。他们做出这样的事情,自然会得到应有的报应。”

  以前她可能不相信因果循环的存在,可如今那预示的小卡片,却让她明白了事出皆有因,有因必有果。

  赵小凤头上的卡片又出现了。而这一次,她的结果更糟糕。

  梁婧只在心里微微叹口气,这也都是她自己作出来的报应。

  虎妞半信半疑,可是她从来不会轻易反驳梁婧的话,只是在心里暗暗打定主意回头找牧大虎去把那不要脸的夫妻两揍一顿才行。

  只是,还没等她想好怎么动手时,就听说赵天疤两夫妻回家后就出了事,赵天疤记恨赵小凤心里有人,加上这次的事情败露丢了脸,就把气出在她身上。

  虽然开春了,可是夜里温度还是很低。

  赵小凤被扒掉外衣,只剩下贴身衣服,打得脸肿的老高,然后丢在院子里冻了一夜。

  等到天亮后隔壁的婆子出来,隔着矮墙看到对面墙角冻得一动不动的赵小凤,才赶紧喊老头起身去报了官。

  衙役赶到后,把赵小凤送医馆了。

  她险些没气,后来发烧了三天三夜,脑子烧坏了,变得疯疯癫癫的,每天不是骂天骂地,就是痴痴呆呆地坐在街边,谁来劝也不管用。

  赵天疤因为涉嫌故意杀人,被收|监十年。

  而赵老头一家都不管她。

  后来某一天赵小凤自己出了门,边骂街边走,到后面谁也不知道她去哪里了。

  有人说是过路的行商看她长得可以,把她带走了。

  也有人说可能是掉进了化冻的河里,被水冲走了。

  还有人说,是被某些没有婆娘的乞丐,悄摸摸打晕抗走的。

  众说纷纭,却始终没有达成统一。

  ……

  赵天疤和赵小凤的事情,也算是传遍了整个小小的琼阳县。

  知道红薯换粉条,还能做酸辣粉,或者其他的粉条吃食去卖,百姓们纷纷动心了。趁此机会,柴子瑜和沈师爷、闻主簿关上门商量了半日,迅速做出了决定。

  一个是以县衙的名义,和百姓签订种植红薯的协议。但凡要是愿意种植红薯的,不管多少收成,都以原价收购,不压价。

  另一个就是选择两个村子,先开展粉条工坊,聘请当地的村民来参与制作,但是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三年内不得泄露有关内容,否则要付上百倍违约金。

  三年后,村民可以选择继续在工坊里做工,或者回家自己做粉条售卖,都没关系。

  此外,种植红薯的话,会有大量的红薯叶红薯藤,都是喂牲口的好东西。

  对农桑也有见解的闻主簿也提出,红薯和玉米其实可以套种,玉米也是一种可以保存很久的粮食,不是很挑环境。

  而玉米芯和玉米杆不仅可以当柴火,也能够喂牲口。

  几人商量了下。

  柴子瑜想起之前梁婧说过,分期付款的方式。

  他又提出以县衙的名义买进一批牲畜,再让百姓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和县衙签订协议,可以选择每个月还多少钱,或者等猪养大后,分多少肉给县衙。

  如此一来,百姓又多了一条致富的活路,而县衙也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就能更好地建设琼阳县。

  当然这些公事,梁婧便不再插手了。

  她现在没事就和时乐安约上,四处探店。

  时乐安爱吃也懂吃,梁婧又是经历过现代美食的洗礼,说起吃的也都头头是道。两人反倒因吃结缘,走得越发近了。

第40章 寿辰

  开春, 阳光明媚,雨水充沛。

  一年之计在于春, 琼阳县的百姓们已经开始卖力地春耕,每一块田地上,几乎能看到他们对未来一年的希翼和期盼。

  新来的县令大人是个干实事的。

  挥洒汗水后,短暂的歇息时间里,大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休息恢复体力,一边聊起县令柴子瑜, 都个个竖起了大拇指。

  清河村里的村民尤为更甚。

  因为这县令大人指定的两个粉条工坊中,有一个就是这清河村。

  虽然目前需要做工的人数不多,可是村民们却都非常自豪,因为走出去遇到别的村子的人, 都会忍不住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

  梁母在村子里也受欢迎多了。

  她现在把院子前后的空气都开垦出来, 种的都是新鲜菜。

  每次收成后就分成两半, 一半送到梁氏小吃店, 一半送到县衙给梁婧。

  另外,还养了几只鸡。

  本来还想跟着大家伙养猪, 但是梁父极力反对,嫌弃味道太重,她想了想也就作罢了。

  毕竟梁婧这孩子爱干净,如果真的养了猪臭熏熏的, 说不定还真的不回来了。

  今儿是梁母的寿辰。

  梁老大前几日就和梁婧说过了, 这一天小吃店要歇半日, 上午回村里给梁母过个寿辰,下晌再回来开店。

  梁婧毕竟还用着人家女儿的身子,不回去也说不过去。

  所以今日, 她早早采购了食材,和梁老大夫妇蹭着时乐安的马车回清河村了。

  马车上,鲁氏和她坐在一边,时乐安坐在另外一边。

  梁老大第一回 坐马车有些新鲜感,便主动坐在外头看车夫赶路,还时不时请教几句。

  鲁氏笑道:“他最近就念叨着要搞个牛车,到时候回村里也比较方便。”

  梁母不愿意搬到小吃店里一块住。

  梁老大顾念着母亲,怕又吃了父亲的苦头,只好三不五时跑回来看一眼。每天都是赶夜路匆匆来,然后到老牛叔家休息一晚上,白天一大早再匆匆赶回城。

  如果有自己的牛车,那么空闲的时候回去看一眼,也不怕耽误太多时间。

  梁婧笑笑:“牛车虽然载重不错,走得还是慢了点。不如买个骡车也挺好的,有驴子的耐力,也有马的脚力,还是挺划算的。”

  她之所以知道这个,也是前些日子和时乐安到外头吃饭时,听到那饭馆里的汉子闲聊起来的。

  鲁氏倒是不太懂,便道:“那成,等回头让你哥去瞧瞧,要是好就买下。”

  她现在说话的底气可足了,主要还是荷包满了,底气才足。

  因为县令大人的新政令,酸辣粉和其他的粉条食谱,都被一一公开出来,不再是秘密。

  为此,梁婧还给小吃店提供了不少新的小吃菜谱。

  比如,麻辣烫、凉皮凉面、生煎包等等七八样,一下子算是巩固了梁氏小吃店在琼阳县美食界的地位。

  鲁氏说完,又瞟了眼对面唇红齿白的年轻贵公子,笑着用手肘捅了捅梁婧,引来梁婧疑惑的目光后,才凑过去低声道:“你把他叫来了,那那个呢?”

  “哪个?”梁婧一脸懵。

  鲁氏使了使眼色:“就是那个,那——个——呀!”

  “到底哪个?”梁婧还是没理解她的意思。

  对面的时乐安本来正撩起窗帘看外头的风景,听到梁婧的声音,偏过头来。春日清晨的日辉中,少年白皙的肤色染上一层淡淡的金粉,漆黑如墨的眉眼间像是多了一层绵绵的柔光,看的人心跳都漏了几拍。

  鲁氏偷偷倒吸了一口凉气。

  她不舍地将眼神从时乐安脸上移开,转而看向梁婧。

  那眼里的暗示,都快变成明示了。

  梁婧这才接收到她的信息,她哭笑不得地看向时乐安,对方明显也一脸懵懂的样子。

  “怎么了?”他有些不解地问。

  梁婧摆摆手,道:“没,你继续看你的吧。”

  时乐安又看了鲁氏一眼,见她面容有些古怪,眼神也飘忽不定。想了想又偏过头看风景去了。

  也许人家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他还是假装不知道吧。

  他一转头,鲁氏又捅了捅梁婧。

  梁婧没好气地瞥了她一眼,道:“不是你想的那样,反正你别乱说就是。”

  说完,她挪了下身子,也撩开这边的窗帘,看外头的风景去了。

  鲁氏像哑了口一样,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的,最后只好按耐住八卦之心,一句话也不敢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