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奋斗记 第61章

作者:耳朵陈 标签: 幻想空间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第70章 电影预告

  许娇娇洗完澡抹好润身乳, 懒洋洋的从卫生间出来,电话铃声又叮铃铃的响起来了。

  这回不是许顺来打来的, 而是简宁打来的电话。自从许娇娇返回云州, 简宁每天晚上八点雷打不动会打电话过来,一天也没间断过。

  许娇娇微微一笑,拿起话筒跟简宁腻腻歪歪说了些你今天有没有想我, 我一整天都在想你的甜言蜜语。

  聊着聊着, 许娇娇顺嘴就跟他抱怨道:“简宁, 我好惨哦。你知道刚才我爸刚才给我来电话说什么吗?”

  简宁道:“伯父说了什么让你不高兴了。”

  “我爸他想让我去相亲,我都有了你,你又这么好, 那些歪瓜裂枣我怎么看得上, 白白浪费我宝贵的时间。”

  许娇娇的本意是想着重点名自从他们俩确定了关系后, 自己对他是一心一意,没有因为分隔两地,她就出去勾三搭四,所以简宁在北京也给她老实些,别出去沾花惹草。

  虽然有潘师兄这个耳报神,但许娇娇觉得自己也不能就此放松警惕,时不时要敲打一下小男友。

  简宁等许娇娇话说完了,才幽幽道:“你把我们谈对象的事情跟伯父一说, 以后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

  许娇娇:“……”

  她一时竟然无言以对。

  虽然这确实是个解决办法,但是为什么莫名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啊。

  一定是错觉,呵呵呵!

  许娇娇干笑两声, “就算我跟我爸说我们谈恋爱的事情,我爸也不会相信的,他会认为我为了不想继续相亲在糊弄他呢。”

  简宁试探道:“那我可以去一趟云州,让伯父眼见为实,这样他就不会怀疑了。”

  别啊,大哥你可千万别冲动啊!许娇娇内心凄厉呐喊着。

  她现在都能想象到,如果简宁真来了云州,许顺来和王菊香会如何喜出望外,喜极而泣,老大难的女儿终于有人要了,紧接着就要在他们屁股后面催着他们尽快结婚了。

  这么一想,许娇娇都觉得恐怖异常,冷汗涔涔。

  她要尽快打消简宁这个不靠谱的想法。

  许娇娇小心道:“这样是不是太快了点啊?”

  确定关系还不到一个月,就要见家长了,在前世这也算超速了。

  简宁淡定道:“不快,我们认识差两个月就满一年了。”

  大哥,虽然这是是事实,但你也偷换概念了啊。

  一年时间满打满算就相处了不到两个月,其中一个月他们还是纯洁的同事关系呢。

  许娇娇头很痛。本来脾气很好,很包容她的小男友今天是吃了什么木仓药,彻底跟她杠上了,她说什么就反驳什么。

  许娇娇捏了捏眉心,好声好气哄劝道:“简宁,你不用特意大老远跑一趟,现在天寒地冻,你要是因为赶路生病了,我会心疼的。我爸这人我了解,他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的人,我能应付的过来。等哪天我应付不来了,你再过来,好不好啊?”

  说到最后,许娇娇直接嘟起嘴,撒娇起来了,她不知道其他男人吃不吃这套,简宁还是吃的。

  这晚,许娇娇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打消了简宁想来云州见她父母的冲动。

  至于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许娇娇表示自己又不是他肚里蛔虫,不了解。

  所以,她不知道简宁挂了电话后,失落不已。

  他觉得自己在女朋友心里不怎么重要,女朋友喜欢他的程度没有自己喜欢她的程度深。

  渣女许娇娇耸耸肩,没办法,这是人类的劣根性在作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了的就有恃无恐。

  她实在是太难了,夹在父母和小男友之间小心翼翼维系两边的平衡。

  连许顺来都知道许娇娇姐弟俩又捣腾着建家属楼,包打听张燕兰自然也知道了。

  但这次她没时间理会闹腾,而是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打探轴承厂的消息。

  她自己的铁饭碗眼看着摇摇欲坠了,哪有那个闲情逸致关心这些事。

  这两年国家转型,开始大力发展经济,随之而来的就是大裁军,把军费支出用在建设经济上,军工企业订单迅速削减萎缩。

  轴承厂作为是军工企业下游供应商,现在军工企业都自身难保被迫转型,轴承厂效益自然大幅度下滑,一落千丈了。

  现在轴承厂有风声传出来,说明年有部分职工会调整工资。

  简单来说就是厂里负荷不了这么多职工,不能发全工资了,只能发一部分工资,堪堪维持饿不死人的状态,所以工作也会减少,其实厂里现在也没那么多事情要做。

  张燕兰和许伟民是双职工,都在轴承厂工作,当然不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倒霉蛋,要是真被划到调整工资的名单里,也要想方设法从名单里弄出来。

  他们夫妻俩压力也很大的,张燕兰还野心勃勃要好好培养宝贝儿子,要是不发全工资,他们该怎么生活呢?

  厂里其他工友见张燕兰到处钻研,不禁酸溜溜道:“燕兰啊,伟民二妹不是很有本事嘛,都是一家子,看你们哥嫂过得不好,也不会不管不顾,单从她手指缝里漏出点也够你们一家三口吃喝了,就不要跟我们这些日子过得苦哈哈,靠工资生活的人抢了。”

  张燕兰不服气,呛了一句回去,“二妹有本事是她自己的事儿,凭什么我和伟民就该让你们,没门!走到哪里都没这个道理!”

  所以张燕兰才没心情关心许娇娇姐弟是不是又要建家属楼了,毕竟她自己也是焦头烂额的。

  北京这边,潘师兄紧赶慢赶,熬灯点蜡终于在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星期完成了电影拍摄,他没有回家好好休息,也没有跟剧组人员庆祝电影杀青,而是钻到了剪辑室,和剪辑师一起没日没夜剪辑电影。

  就这样,昏天黑地忙活了整整三天,这期间俩人一步也没从剪辑室出来过,一日三餐都是由人送进来的。

  第四天下午,潘师兄出来时,一身烟味夹杂酸臭味,脚步虚浮差点要升天了。

  他颤抖的拿着剪辑好的电影预告拷贝交给一旁等着的副导演,让他火速送到央视去。

  许娇娇先前已经跟央视联系好了,把夹心小面包的广告让出一个星期时间让电影做宣传。

  等副导演送完电影预告,潘师兄又让他联系前两天招来的电影推销员说了些让人热血沸腾的话,然后给去大城市的推销员一人一份电影预告拷贝,让他们抓紧出发,毕竟时间紧迫不等人。

  当天晚上,电影预告就在央视上播出了。

  很多观众一开始看不懂,没头又没尾,就是些好玩好笑的片段组成,其中有哭有笑,等看到精彩部分想继续看下去时,突然就夏然而止了。

  有极少部分观众看了一遍又一遍,就琢磨出来了,这好像是电影上映前的宣传。

  但大部分观众骂骂咧咧恨不得砸了电视,这当然是假的,电视多贵啊,谁舍得砸呢。

  观众没砸电视,但他们愤怒的电话都快把央视的电话打爆了。

  “喂,你好,是央视吗?你们到底怎么回事啊?有这么欺负人的吗,我好好看电视呢,结果看了不到两分钟,就没了,你们这样,我就要向上级部分举报了……”

  “喂,是央视吧……你们什么时候把下面的剧情播出来,没你们这么吊胃口的,我一家老少都等着看呢,说个具体时间吧……”

  ……

  观众怒气冲冲的电话源源不断的打来,最后都惊动了领导,结果一问,都是晚上播出的那则电影广告闹出来的。

  领导哭笑不得,赶紧把锅耍出去,“你们赶紧跟打电话过来的观众好好解释,说不是我们电视台的问题,我们也不清楚电影具体上映时间,让他们自行去电影院问问。”

  也就前两天电话来的特别多,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嘴巴都要说干了,后面几天就没什么电话了。

  嘴上骂缺德玩意是观众,看得最起兴最兴致勃勃的也是这群观众。

  这两天,潘师兄在电影学院租了个放映厅,凭着关系邀请了北京大大小小电影院的经理们来看电影点映。

  其实,就算他不邀请,这些经理们知道了也会不请自来,这会儿哪家电影院没被看过电影预告的观众们询问过的。

  观众们可是迫不及待想看电影上映了。

  一个多小时的电影播完,经理们对电影的质量都很满意,觉得这部电影准能大火。很多经理们当场拍板就要买。

  潘师兄见到这种情况,笑得后牙槽都露出来了。

  紧接着经理们就开始鸡蛋里挑骨头说潘师兄是新人导演,知名度几乎没有,所以要价不能太高。

  经理们来之前都已经商量好了,只有最大的那两家电影院买放映权,其他电影院直接拷贝他们买的母带,这样双方都得利。

  买母带的两个经理弄不好能白白得一部电影,而买他们母带的经理们也能减轻成本,一举两得。

  这时他们不知道潘师兄心里打着小算盘,来的经理们整整齐齐,缺一个不可以,全部都要买他的电影母带。

  一个经理笑呵呵道:“潘导演,这部片子放映权作价多少?”

  只见,潘师兄狡黠一笑道:“这部电影我不卖放映权,我直接卖母带。”

  说着,他扫了一眼现在经理们骤然变色的脸,又道:“按照各位经理们经营的电影院地段规模大小和座位多少,母带价格也不一样。比如繁华人流量多的地段价格就要稍微高一些,反之偏僻人流少的地段要价就要低一些。”

  还是那个经理继续问道:“潘导演,你给我们说说最高的价格要多少,最低的价格又要多少呢?”

  “最高的要十八万,最低的要八万。”

  话音刚落,经理们就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说潘师兄在抢钱。现在电影票都不贵,最贵的不超过五元钱,便宜的甚至只要几毛钱,十八万要卖多少票才能赚回成本。

  有几个经理更是直接放出话,说他们电影院小,买不起就不在这里继续呆着了。

  潘师兄还是笑眯眯的,他让那几个要走的经理把自己的话听完再考虑走不走。

  “各位经理别急,先听我把话说完。我开价十八万真的不贵,首先拍摄成本就花了老多,你们也能看出来我们的布景,外景,这些都是钱烧出来的,而且我们还做了电视广告,这也要成本的,所幸效果非常好,我听说不少观众冲到电影院打听电影什么时候上映。其次我们这部电影既然质量好,是不是相对的提高点票价,花个四五元看一部这样电影也不亏。最后这价格看着高,但我们也算过了,卖上一段时间,回本不说,还绝对能赚钱。”

  “我们再考虑一下。”

  潘师兄贱兮兮说道:“对了,我还要补充一点,付了钱,电影母带还不能立时给你们,等春节上映前一天我这边才能交货,所以诸位经理要好好考虑一下哦。”

  潘师兄这话直接打消了经理们想拷贝母带的小心思。

  经过经理们和潘师兄唇枪舌剑,讨价还价后,潘师兄小小退了一步,最高价格从十八万调整到十六万,最低价格从八万调整到六万。

  光北京卖电影母带的钱就把投资款赚回来不说,还略有盈利,潘师兄对其他城市的销售也信心百倍。

  其他城市也跟北京一样,按照城市大小,影院规模不同,价格有所差别。

  电影预告在央视播出后,不仅达达食品厂的新年糕点礼盒也开始热销起来,云州风扇厂生产的小太阳一下子也火了起来,销售呈大幅上升趋势。

  这里许娇娇用了一点小私心,作为投资人,她让潘师兄把新年糕点礼盒和小太阳剪辑到预告里。

  南方,以一身正气顽强抵抗室内极低温度的观众们看到电影预告里主演们围着小太阳取暖时,脸上**享受的表情一下子就击中了他们的心。

  这部分观众们纷纷冲到百货商店和私人电器店甩着钞票点名要买电视里那个取暖器。

  小太阳一时间供不应求,很多顾客人挤人的要买小太阳,卖到最后连样机都给卖掉了。

  那个买样机的顾客心里很高兴,都是同样的小太阳只试用了十几天,就给便宜二十元,这样的好事谁不要谁就是傻子。

  小太阳不止南方畅销,北方销量也非常好。这时候用暖气的人家还不多,大部分是烧炉子取暖,有一定危险性,又脏,现在出来一个这么干净的取暖器,一下子就俘虏了消费者的心。

  一直遇冷的小太阳起死回生,火爆异常。孟厂长得知后,不禁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一边大喜过望,一边遗憾不已。

  欢喜的是小许不愧是他一直看好的人才,一出手就不凡,遗憾的是这样人才他没给留住。

上一篇:我决定去找我亲爸

下一篇:昭华撩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