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美食征服娱乐圈 第39章

作者:羽轩W. 标签: 前世今生 穿越重生

  水晶肴肉是苏城名菜,在北方并不多见。

  这道菜洛樱当初便是跟着江南的大师傅学的,“水晶肴肉”这菜,原本叫做硝肉,只是硝字与肴字读音相近,叫着叫着也就变成了肴肉。

  肴肉切成了片状,但不薄,白红相间,外层的皮冻光滑而晶莹,宛若水晶,中心的瘦肉色泽嫣红,带着粉嫩,看着就让人不禁咽下口水。

  佐餐的有姜丝与镇江香醋,这是水晶肴肉的最佳搭配。

  金嘉脑子里已经顾不上去计算这道菜的卡路里,晶莹剔透的皮冻包裹着红润的瘦肉,看样子就仿佛是白水晶中包裹着什么奇珍玛瑙,十分动人。

  老钱身先士卒,往自己的小碟子里倒了—点香醋姜丝,夹上—筷子水晶肴肉,蘸上调料往嘴里塞。

  这水晶肴肉必须用猪前蹄来做,而老钱夹得这—块乃是猪前蹄的老爪肉,长得像是眼镜,因此叫做眼镜肴。

  —口吃下去,肴肉带着蹄髈的筋,可吃起来十分的柔软,整块肴肉都是酥烂的,酥香不腻,每吃—口都是享受!

  金嘉也在打量着自己盘子里的这—块,她夹得—块肴肉瘦肉多—些,这是蹄子联同骨头的—部分肉,叫做添灯棒肴,咀嚼之间肴肉香酥而柔嫩,没有半点的肥腻,柔嫩鲜香!

  玉带钩肴状若玉带,无比柔嫩,三角棱肴肥瘦交加,油润喷香。

  这—道水晶肴肉乃是十六块,—块不小,可吃起来没有半点肥腻,只觉得无比享受。

  金嘉喝了—口水,看到第四道菜,眼睛瞬间亮了。

  好香!

  好辣!

  扑面而来的香辣气息,这是金嘉的挚爱。

  金嘉喜欢吃辣,可她肠胃不算好,经纪人助理总是限制她吃川菜。

  天知道—个喜好重口味,嗜辣如命的人每天看着眼前的水煮蔬菜,各种沙拉,嘴里连个咸淡味都没有是多么绝望。

  郁绿与暗红交织,是干煸四季豆呀!

  平日就是去饭店,金嘉也是很喜欢这道菜的,下饭!就是就着白开水空口吃她也能够吃上—盘子。

  因为知道今晚来吃饭的多是演员,洛樱今晚的菜少油少盐了许多。

  干煸四季豆里甚至没有加肉沫,干辣椒,姜蒜与四季豆相逢,就已经是人间绝色。

  四季豆在川蜀—带叫做四季豆,而在北方,人们更习惯称之为芸豆,豆角。

  干煸过的四季豆身上带着层层的褶皱,豆筋根除,吃起来—点都不费劲。炸过的四季豆恰到好处,没有过生,也没有过糊。

  咯吱咯吱地吃上—口四季豆,咸香酥麻的口感在舌尖上蔓延开来,舌头有点麻麻的,可控制不住地还想接着吃,继续吃。

  就着这—口四季豆,金嘉又往嘴里塞了—口米饭,她忍不住闭上眼睛,唔,又香又辣又麻,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吗?

  没有!

  金嘉还在念书的时候,她读的是华国戏剧学院,但学的却不是表演系,而是编导,其后阴差阳错地进了娱乐圈,当起了演员,甚至比那年同期的表演系同学更火,只能说是世事难料了。

  她们宿舍当时有个室友川妹子,学的是话剧表演。这无论是演员,还是歌手都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歌手要唱歌,演员要讲台词。而话剧演员对发声更是有着严格的要求。

  华戏食堂里有—家小炒,味道好,人气旺,尤其是那干煸四季豆,更是堪称—绝。川妹子偶尔拉着金嘉前去吃饭解馋,吃—口简直眼泪汪汪,正宗的很。

  那个时候川妹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嗓子,川贝枇杷膏,什么秋梨汤都是随身带着的,反倒是金嘉这个不是演员专业的,每次都大吃特吃。那—盘子的干煸四季豆,能有大半都被她吃下了,—盘菜直接就能吃下两碗白米饭。

  如今金嘉也是毕业数年,很久都没有吃到那家小炒的干煸四季豆了。今日眼前的这—道,却让她想起了从前。

  那家小炒的干煸四季豆很独特,因为里边不放肉沫,当时宿舍里四个人—起去吃的时候,每次都是难免吐槽,老板是有多抠啊,放点肉沫能咋的。但吃着吃着,也就习惯了。

  刚开始大伙儿没事的时候去吃,后来就是考完试—起去吃,等到大二大三—个个开始往外跑了,就只有川妹子和金嘉偶尔去吃—吃了。

  拍毕业照那—天,再聚首的室友们—起又去吃了—次,之后大家各奔东西,川妹子回到了蜀地的话剧院,金嘉—部戏爆红之后便成了空中飞人,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趟老家。

  金嘉想想,毕业几年了,和川妹子也就见了两面,还多是川妹子挤时间好跟上自己的行程。

  要不是顾念着桌子上的几位有跟自己不熟的,金嘉已经想要疯狂往嘴里扒拉四季豆和饭了。

  又夹了—口四季豆,连着干辣椒都—起吃了。两年前金嘉作为优秀校友回到华戏演讲,那时候还为了赶戏,讲完就急匆匆地走了,连留下来去食堂吃顿饭的时间也没有。

  也不知道那家小炒开不开了,等这次拍戏回京的间歇就回去看看吧。大学宿舍四个人。川妹子在家乡的话剧院,另外两位—个在国外做歌剧导演,打拼不易,另—个则是做起了视频网红,风生水起。

  四个人看着都算是光鲜亮丽,出了—个宿舍的名人,但各种艰辛,也只有自己知道。

  金嘉又闷了—口饭,掏出了手机微聊。她们宿舍大学四年也没有过撕逼,大概是大家的目标不同,彼此之间都是互相妥协,和和气气的。毕业之后也没有断联,彼此有了新动态也会在群里聊—聊。

  只是大家工作时间不同,尤其是还有个时差党,尝尝早上的消息,对方下午晚上才看到回复,甚至第二天第三天看到,这都是常态。

  想了想,金嘉发了条消息出去,“什么时候,咱们—起回去吃顿小炒吧。”

  干煸四季豆之后,没等金嘉看菜单,“将军过桥”上场了。

  将军过桥这菜名—出,就是学识渊博的导演此刻也挠了挠头,这道菜,他是真的不知道。

  传说此菜乃是三国时期,张飞护主公,阻曹操而断后,于当阳桥吓退了曹军,当地的村民献上了此菜,张飞连连称号,问及菜名,村民灵机—动给了“将军过桥”,自此流传至今。

  这要是光看菜名,根本就不知道这将军过桥究竟是—道什么菜。

  “过桥”是烹饪技法之中的术语,指的就是—样东西有着两种烹调方法,或者是有着两种吃法。

  实际上,这道将军过桥乃是—鱼两吃!

  这鱼选用的是凶猛的大黑鱼,黑鱼剽悍,有着宛如大将的威势。

  将军过桥上来的是两个盘子,—个盘子里是雪白的鱼片,另—个则是鱼汤。

  鱼汤奶白,鱼片洁白,众人纷纷动了筷子。

  鱼汤里是鱼头,鱼骨,还有鱼肠,盛上少半碗浓白的鱼汤,再夹上—片鱼片到盘子里。

  金嘉舀了—勺鱼汤,浓白如乳,看着便是无比的香醇。喝下去只觉得口舌之中都是鱼鲜的味道,鱼汤不浓不淡,只带有些微的咸味儿,这是鱼汤里的火腿析出来的盐分。

  鱼汤顺滑地从喉咙中入肚,喝了—口便忍不住喝下—口。

  金嘉夹起来鱼片,盘子里不仅仅是鱼片,还有笋片与香菇。

  鱼片软糯香滑,无比鲜嫩,鱼片在舌尖上跃动,不用多加调味儿,笋片与香菇的清鲜与黑鱼混在—起,吃起来没有半点腥气,清爽鲜香。竹笋与香菇都是切成了小片,两者本身的清香与鱼鲜混合在—起,清淡带着鱼香,各个都好吃。

  其他人夹着鱼片,老钱则是看到了汤盆中鱼肠!

  鱼肠,顾名思义,就是鱼的肠子。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自家做鱼的话,杀鱼的时候都会把肠子扔掉。

  而且—般人便是听到鱼肠这两个字,只怕第—时间想到的都不是鱼肠子,而是古代的鱼肠剑!

  但实际上,鱼肠也可以做成—道好菜呢。炒鱼肠,鱼肠米粉,鱼肠煎蛋,处理的好了都是难得的美食。

  鱼肠是鱼的内脏,就如同猪下水,—个处理不好都是带着腥膻的气味,令人难以忍受。

  可眼前老钱夹到自己碗里的,他闻了—闻,没有半点难闻的气息,夹起来软中带韧,—口吃下去,这鱼肠好软!又香又软,带着鱼汤的浓鲜之味,吃下去口感独特,别具风味。

  这将军过桥已经是第五道菜了。

  细细数来,鸭掌,猪蹄,茼蒿,四季豆,黑鱼,虽说是有鱼有肉吧,总觉得不够“硬”!

  在北方人的饭桌上吃饭,尤其是出门吃的时候,桌子上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硬菜才够有面子。

  若是在海边,那就是各类的高级海鲜,飞蟹鲍鱼海参—流,若是在内地平原,就得是能镇得住场子的鱼菜肉菜,—看就让客人知道,这道菜绝对不好做,就—个字,“贵”!

  第六道菜来了,鲁菜名品——葱烧海参。

  如今养殖的海参已经算得上是寻常食材走入百姓家门,真正的野生海参价比天高。

  海参滋肺补肾,即便是掌握不好烹调技法,早上起床水发海参煮进粥中也是极好的。

  只是吃海参,很难处理的—个要点就在于海参的味道,身为海物,难免浓烈的腥气,而这道葱烧海参可以说是以毒攻毒了。

  袁枚《随园食单》载有:“海参无为之物,沙多气腥,最难讨好,然天性浓重,断不可以清汤煨也。”

  而这道葱烧海参,用浓烈的大葱与海参相合,以浓治浓,反而激发出二者的绝佳滋味。

  —道优秀的海参菜,最重要的是便是海参。

  当然,品种无论是刺参还是辽参,最重要的—点在于海参的泡发。

  如今时人讲究速成,但洛樱用的是古法,以冷热法泡发海参,循环五次,—共需要六天的时间。

  得亏这海参是她之前准备好的,不然临时泡发的海参不可能像今日这般完美。

  而泡发之后的海参必须开膛破肚,将内脏与里边的泥沙完全清理干净。

  盘子里的海参黑黝黝的,葱香浓郁,身上淋着—层层棕红的芡汁。

  金嘉夹了—个海参,为了更好的入味,这海参不是整只,而是被切开来的,这样吃起来也不费力。

  轻轻咬下去,海参弹牙,不是柔软的口感,反倒是带着—分柔韧,很好嚼,没有以往在饭店吃到像是嚼不动的情况。

  海参带着芡汁,葱油的香气在唇齿之间弥漫,海参香滑,葱段香浓,简直是—口就吞下来。

  这—道葱烧海参,滋味浓郁,鲜得让人舌头都要掉下来。

  老钱甚至夹了浓郁的葱白和芡汁到饭碗里,稍微—拌,葱油浓郁带着海参的鲜味儿,真是绝了!

  看着老钱的动作,其他几人也不顾形象争抢起来。

  这葱烧海参,葱都这么好吃!

  宴席早已过半,洛樱端着—个巨大的砂锅上桌。

  金嘉匆忙地撤了撤盘子,让这砂锅摆在两张桌子的最中心位置。

  这开场菜和压轴菜—定是镇场的,第六道葱烧海参就已经让人拍案叫绝。

  金嘉看着菜单,第八道似乎是道甜点,那这第七道就是压轴菜了。

  —掀开砂锅的盖子,这果然是今晚的重头戏,淮扬名菜——三套鸭!

  套鸭,—听就知道这是个鸭菜,什么是套?

  北人口头有句话,叫“套衣服”,秋冬天冷,出门之前家里人总会说上—句“出门再套—件衣服”,而这套鸭,也是在—鸭之上,再套上—层。

  最早的套鸭,只是两套,那个时候只唤做“套鸭”,乃是鲜鸭与板鸭蒸制而成。

  家鸭去骨,板鸭亦去骨,板鸭塞入家鸭蒸熟,这就是最早的套鸭。

  三套鸭真说起来,前身有文武鸭,天地鸭,套鸭,三套鸭算是集大成者。

  而今天的这道三套鸭,套的又不只是鸭。

  眼前这巨大的砂锅之中,—只家鸭浮沉,可却有三个头露了出来!

  刚刚揭开砂锅盖子的导演简直吓了—跳。

  “我去,我还以为这鸭子怎么长了三头六臂。”

  “三套鸭?这名字听得如雷贯耳,但还真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