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里做考官 第59章

作者:辛宸 标签: 朝堂之上 科举 爽文 穿越重生

  原本就被人鄙视轻贱的女子,还曾经被金人掳去,沦入豫王府为奴为婢,就算得以生还,她也可以想象自己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可没想到,会有人对她说,她没错,她不光替自己复仇,还替天下人除害,而他,代天下人谢她。

  这样的人,莫不是神仙下凡,方才能救苦救难如她?

  方靖远听辛弃疾那般说法,再看飞卿的眼神,就心知要糟,赶紧解释道:“飞卿姑娘,我徒儿岳璃,是海州军副将,也是今科的武状元,如今身边正缺人,不知你可愿入她军中,襄助一二?”

  “令徒?”飞卿有点懵,看了眼辛弃疾,不解他说的好去处,难道是这位方使君看不上自己,竟然要把她送给武状元?不知那位武状元勇武过人,是不是也跟完颜允成一般凶猛粗暴,会不会动手打人?

  她心生惧意,正要开口拒绝时,却听辛弃疾笑道:“阿璃身边缺人,难道你身边就不缺?我看你身边也无人服侍,整日劳动阿璃替你操心,何不添几个人,以后红袖添香,岂不快活?”

  方靖远白了他一眼,冷笑道:“你喜欢红袖添香之乐,并不代表我也喜欢。飞卿姑娘如此智勇双全,岂能让她再做仆婢之流?阿璃和小小那边,正在组建娘子军,魏将军也拨了人手过去教她们侦查刺探之术,我想,或许飞卿更适合那边。”

  “娘子军?”飞卿听得一头雾水,忍不住问道:“使君的弟子,为何在娘子军中?”

  辛弃疾笑道:“那自然是因为,他那位宝贝徒弟,可是个堪比木兰、桂英的巾帼状元!”

  “啊!原来如此!”飞卿这次觉得眼前如拨云见雾,终于明白了方靖远的用心,他何止救她于水火,还给了她新生。难怪说让她去武状元身边,并非是让她与人为奴为妾,而是让她也可以从军,去除贱籍,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哪怕从军亦有性命之险,可对于她这样几乎已经死过一次的人而言,能重新做个受人尊重的人,不再为奴为婢,已是最大的奖赏。

  “多谢使君!飞卿必不辱君之所愿!”

  方靖远也松了口气,在这个时代也好,后世也罢,其实他最怕的不是报仇,而是报恩。

  仇人你尚可一刀两断,一了百了。可那些口口声声报恩的人,才是最让人发愁的。以报恩之名,缠着你黏着你,却从不理会你根本不想要这种报答。行善救人,其实都是遵从本心,并非为求报恩而为,所以这种报答,最后反而成了一种负累,让他避之不及。

  飞卿能如此痛快地答应下来,显然是个很聪明的女子,知道什么样的选择对自己最好,难怪她能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终于熬死了仇人。

  也多亏了他们遇上飞卿,才能顺利解决了完颜允成,不但没引起豫州守将的怀疑,还祸水东引,让完颜雍都跟着怀疑自己的这个蠢儿子是不是真动了什么心思,才会求神龙现世,结果反被反噬,以致五雷轰顶而亡。

  只是这都是后话,等燕京那边的消息和完颜雍派来的人抵达豫州时,方靖远和辛弃疾一行人已经带着飞卿等人返回了海州,而豫州以东,则又出现了一座山寨,等豫州守将发现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已经用飞卿盗取的豫王府印信几乎将整个豫王府都搬空了。

  而此刻的飞卿,正式加入了岳璃麾下的娘子军,方才知道,这位巾帼状元不但是大宋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状元,还是大名鼎鼎的岳飞岳元帅之后,能入得她旗下,对她而言,简直是三生有幸。甚至连击杀完颜允成的功劳,方靖远也给她记了一份,论功行赏不说,改换良籍,让她更加感激不尽。

  等到了军营之中,看到那些十八岁的霍小小和二十多岁的绣帛儿,甚至还有个四五十岁的老妇人,她们身上都带着飞卿熟悉的伤痕,让她明白,这个娘子军,不仅仅是给她们一个容身之地,还给了她们一个新的职业和未来。

  魏胜和辛弃疾对这支“女间”的期望很高,方靖远却忍不住给他们一再泼冷水。

  “就算她们以女子之身容易出入金人领地,可那些金人残暴肆虐,危险之极,她们本身就体弱,若是再落入敌手,又当如何?”

  魏胜却不以为然,“方使君爱惜下属固然可取,然正是因为金人残暴,方要设法搜集情报,避免遭受突袭时毫无防备,造成更大伤亡。行军作战之时,在末将眼中,只有敌我,而无男女之别。只要能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胜利,便是用些手段,又有何妨?”

  方靖远头一次无言以对,他说的的确没错,给娘子们争取到权利,同样也有她们的义务,真正的平等,从来不是孰强孰弱,而是谁行谁上。

  辛弃疾也跟着说道:“元泽或许有些担忧过度,飞卿她们自有她们的门道,你若是小看了她们,说不定她们还不愿意呢!你可别忘了完颜允成这次都是栽在谁的手里?”

  从一锤定音的岳璃,到飞索夺“命”的绣帛儿,再到温柔陷阱的飞卿,哪一个女子是好欺负的?

  就算真动起手来……辛弃疾上下打量了一番方靖远,忍不住笑道:“说起来,元泽你除了容貌远胜过她们,真动手的话,哪一个,你能敌得过?”

  比美,你能赢,比拳头……你忘了自己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设么?

  方靖远黑了脸,咬牙切齿地说道:“辛幼安,你且记住!你的房子没了!”

  他气冲冲地冲出房门,拂袖而去,却没听到身后的辛弃疾放声大笑之余,又当场做词一首,填的正是《汉宫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注1)

  次日,随着飞卿的传唱,这首词,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海州城,人人都知晓,如今的海州使君,便是当初临安城中“艳压群芳”夺得探花郎美誉的方家郎君。

  作者有话要说:

  注1 辛弃疾《汉宫春》全文: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第八十六章 海州云道

  不到海州, 不知山海之美。

  不盖房子,不知搬砖之累。

  明明是向往海州花果山水帘洞盛景,想要体验一把当美猴王的快乐, 可一来就变成了苦力,方靖远总算明白赵构那句“小惩大诫”的深刻内涵了。

  海州地势独特, 背山面海, 有山海之利而无季风之苦, 气候适宜,土地肥沃, 外有适合远洋的避风海港, 内有适合种植的良田, 宜商宜农, 风景中的神仙福地。

  可原本的海州城并不大, 城外多山,云台山白虎山环绕四周,既是海州的屏障, 也是海州的威胁。

  先前就屡屡有金兵在白虎山上设暗探,俯瞰城中防务,伺机攻城,或侵扰城外农田耕种, 使百姓不得不困守城中。魏胜先前击败了金兵之后,就计划扩大城池范围, 将城外的白虎山都纳入城墙之内,一来这些山上物产丰富,二来则避免金兵借此为据,图谋攻城。

  只是扩城的工程量太大, 原本的海州城内兵民各半,既要防备金兵偷袭,又要生产经营,根本腾不出手去搞基建。

  方靖远既然来了,魏胜自然乐得将重担交付给他,在别人看来被分权夺权之事,在他看来,却是真的如释重负。

  “魏胜不过一介莽夫,为不负海州百姓,诚惶诚恐,已是疲惫不堪,多亏官家派使君前来,总算能让末将卸下这副重担,可以松口气了。”

  好吧!看他诚心诚意的份上,方靖远也只能接过这副重担,开始工作。

  “还有,岳副将得跟末将一起入营训练,还准备招收些女兵,只怕不能天天回城来住,使君这边,可需要些下人服侍?”

  “啊?”方靖远这才意识到文武之别,不光是工作方向和时间不同,这下连地点都隔了老远,若是岳璃住在兵营,那平时谁来管他的吃喝……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居然对徒弟的依赖性如此之深,简直快被养成了个废物。

  这样,不行。

  “你们自去便是,我这边有幼安兄襄助,尚不需人服侍,若是忙不过来时,我自会请人。”

  大宋有卖身的奴婢,亦有不卖身的打工人,甚至后者还多于前者,并非像后来的明清时代一样,对人身的禁锢越来越严格,对人性的钳制和扭曲也越来越严重。

  岳璃见他答应的如此痛快,反倒有些不舍,“先生若是有需要弟子之处,务必请派人通传,弟子一定会回来。”

  “行啊,你记得就成。”方靖远笑眯眯地看着这个几乎是自己一手改变的弟子,才不过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就从那个充满警觉戒备、沉默谨慎的假小子,变成如今这个大方开朗,英姿飒爽的女将军,自信明快的眼神,有种让人信服的魅力,这种气质,比什么化妆品都管用,足以在一个眼神中就令人感受到她的强大,不自觉地跟着她,追随她。

  这,或许就是天生将才的魅力吧!

  “好好干,等你练好娘子军,我去阅兵,看你能带出什么样的兵来!”

  “一言为定!”方才因为要分别而稍稍有些蔫了的岳璃瞬间又打起精神来,斗志满满地点头:“先生放心,我一定会不负先生所望!”

  她知道,先生从来不止是帮她一个人,而是希望由她开始,带动更多的女子,找到更多的出路。而作为先锋和表率的她,一定得争口气,成为先生最值得骄傲的弟子,才会让他牢牢记在心上。

  岳璃这一走,几乎带走了知州府一般的女子。

  但还是有几个留了下来,其中,就有杜十娘的小姨。哪怕她当初咬断了舌头,口不能言,被打断过脊梁,身不能直,可她有一手好厨艺,这次北上的时候,特地跟杜十娘说了,坚持跟着来了海州。

  本来杜十娘想替她养老,让她在临安安享晚年,可十三姨一听方靖远和辛弃疾一行去海州的目的,就坚持要同行。

  在她看来,自己这一生之苦,都源于金兵南侵,想要报仇却没有明确的仇人目标,想到面对整个金国这样的庞然大物,血腥屠夫,她根本毫无办法。可就算渺小如尘,她也想竭尽所能,为抗金的人做一点事,为这件事出一点力。

  哪怕再小再微薄的力量,能成为其中一份子,她已心满意足。

  方靖远成全了她,还给她找了个活干。

  “以十三姨你的手艺,单给我一人做饭,着实有些浪费。不如开家厨艺课室,一边做饭,一边教徒,多带出几个徒弟来,你也能轻松一些。”

  十三姨口不能言,面露局促之色,连连摆手,显然觉得这个提议太过大胆,她连想都未曾想过。

  方靖远却笑道:“十三姨你也不必过谦,我知道很多人都拿独门手艺当传家宝,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可这一手手留下去,以后万一收不到徒弟,或是有个意外,岂不断了传承?更何况,我是想开的大厨房不光供应州府的饭食,还可以对外营业,你一人是肯定做不来的。那就需要招些帮工吧?”

  “而这帮工,哪里比得上徒弟呢?海州城外有数万流民,成日衣食难继,鬻儿卖女,尤其是那些女子,生计更是艰难。我准备安排些适合她们的活计,尽可能都给她们多点工作,以工代赈,让大家都能活下去。”

  “若是你能从中选些有厨艺天赋的弟子,既可以减轻你的负担,也可以帮助更多人,至于饿死师父的事,你大可放心,只要有我在一日,你便如我的长辈一般,定会奉养你终老。”

  十三姨听得神情激动,双目含泪,嘴中发出“咯咯”的声音,哪怕不能成言,亦是连连点头,总算应下了此事,开始经营州府大食堂。

  海州整个城池都在重建当中,自然不如临安那般繁华,可随着金兵退去,魏胜领了大宋的任命,带着大宋官员入城接收城中事务,正式宣布海州已回归大宋治下时,城中百姓无不奔走相告,喜不自胜。

  从汴京沦陷,北宋灭亡三十多年以来,原本一直处于大宋文治之下的淮南淮北山东河北等地,被这种强势的草原统治方式摧毁了原来的文化根基,统治者的野蛮粗暴和横征暴敛,加上战乱后的天灾人祸,让这片昔日华夏文明起源之地,从沃土千里变成了荒芜野地,十室九空,亡者曝于荒野,生者朝不保夕。

  谁都不知道明日会如何,这种战战兢兢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捱,所以才会在有人带头举义时,便如星火燎原,一呼百应,可接下来怎么走,谁也不知道。

  哪怕青州军当年在短短两年间就占据大片山东之地,聚众数十万人,可在金兵的围攻和叛徒的破坏下,耿京一死便土崩瓦解。

  所以当魏胜选择归附大宋,方靖远和辛弃疾张榜安民,昭告征集流民以工代赈,修筑外城,女子可入织坊和各种工坊做工赚钱,孩童可免费入学,不能自理的老幼则送入安民院照顾,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海州内外的百姓都安定下来。

  他们不在惧怕来日,不在担心会被大宋放弃,只要付出努力,辛勤工作,就可以获得衣食温饱,还可以申请在城外垦荒定居,真正成为海州的一份子。

  尤其是那些城外的苦力,原本最怕修筑城墙时的重体力劳动会让他们拿命去填,毕竟昔日秦始皇修筑长城,历代修筑城墙,都是靠人力肩抬斧凿,一点点用血肉铸就的雄关。城墙之下,有多少累累白骨,根本无人知晓。

  可不做,一样是死。

  流民们抱着侥幸求生的心情来到工地时,却看到一架架古怪的“云车”分别占据了几处地方,有工头安排人用板车运送石材,再用那些吊车和云车转运到城墙上,他们只需要及时填补灰浆,堆砌拼缝,确保砌墙的准确度就行,而不需要他们再用自己干瘦的身躯去背负巨石,一个不慎就会被压在下面,轻则伤,重则亡。

  方靖远特地写了一整张大字的安全提示,命人张榜公告之外,还特地让衙差在旁边反复高声念给所有的工人听,就是担心他们不识字,不听从安排,造成意外伤亡。

  西山那边有他特制的火药开山,已无需人工开凿,他们只需要将炸开的山石装筐,通过吊索运送到上下,分拣整理后,再用板车推送到工地上。

  当初在临安研制的水磨坊图纸他也带来了海州,还没用来磨面,就先用来做粉碎机。这边的山上石灰石和页岩的产量不低,平时开采了青石用于建筑后,这些都成了废品,如今统统被他利用起来,直接在山下开凿建造了两处石灰窑和一处石料加工厂。

  无论是海州人还是苏北山东逃难来此的流民,哪里见过这等阵势,先是雷鸣般的山摇地动后,昔日需要他们辛苦开凿数十日甚至几个月的山石就已被炸裂崩塌,还有各种工具可以帮他们挖、撬、装运,比原来不知轻松了多少倍。

  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一上一下的两条“山路”。其中一条是悬索吊筐,专门运货之用,被称为天路。而另一条,则是由巨石碾压而成,被称为云道。

  那是因为在开山取石之时,有一块巨石极为坚硬,若是整个炸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过大,方靖远去看了一圈后,就让几个老工匠带着徒弟上山,将这块巨石原地修了个个边,凿去棱角后,成了个巨大无比的石碾,然后从底部断开后,真正实现了方靖远在完颜雍那表演的杠杆原理。

  他给了工匠们一个支点,他们不但圆满完成了开山凿石,还将这个巨大的石碾撬动后,一路滚下山,沿着他们提前划好的路线,轰轰雷雷地碾压过去,形成了一条极为干净漂亮山路,起点在山巅,终点在山下的河边,如白云倾泻,玉带飘摇,所谓巧夺天工,莫不如是。

  这一功,在方靖远张榜时,除了记给开山的工匠外,还在山脚下云道的终点处,特地立碑为记,请辛弃疾写了一片小传,记载这条云道的来历。

  方靖远并未居功自傲,而是在小传中写明,将山顶巨石凿成石碾撬走,压路成道的法子,是他看到州府大食堂一个叫小云的帮厨女工在磨豆腐时得来的灵感。

  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这种重体力活原本很少有女子来做,可州府食堂里的豆腐做菜极为受人欢迎,十三姨点豆腐的卤水也是独家特制,自是不会去外间采买,都是自己亲手磨浆点制而成。

  她的徒弟们,要过的第一关就是磨豆腐,能吃得这个苦的,才能去做刀工、配菜等等。

  一般人接到工作都是照样画瓢,让怎么做就怎么做,从不敢偷奸耍滑,可小云因为身体瘦弱力气不足,推磨对她而言十分困难,若是完不成当日的任务,她就有可能被刷下去,而大食堂的学徒工几乎是她能在海州找到最好的工作,为了不失去这份工作,她只好想办法“偷懒”。

  原本大食堂的石磨还是最原始的那种上下磨盘,全靠人力推动,不能像水磨坊那边的水磨一样通过水车和齿轮带动,可小云为了省力,特地去看了水磨坊的水磨后,回来重新调整了石磨的推杆,从单一转杆改成了悬吊式滑轮组合推动,至少介绍了三分之二的力气。

  “小云只不过是一个未曾读过书的稚龄女子,尚能想出这等办法,可见民智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经验更无关系。”

  方靖远告诉辛弃疾,“你得好生告诉大家,是她启发了我,所以这条路以她命名,海州云道,将来必然和海州的女学一起,名垂青史。”

  小云从一个日收十五文的食堂临时工,一跃成为海州女学第一个拿到奖学金的学生,几乎引起了全城轰动。

  原来,只要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带动石磨,只要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跻身上层……

  人人都看得到的,昔日只知做工不知动脑的,现在也开始寻思,若是自己能将这门手艺改进一些,得了使君大人的赏赐,会不会也跟着被记入州志?甚至有机会跟那些读书人一起学习,有机会让家中的子弟跟着读书认字,以后参加科举考试,晋升士人?

  辛弃疾起初不明白他为何要大张旗鼓地为一个女子做宣传,尤其是这个办法说起来绝大部分是方靖远自己想出来的,小云的石磨改进只是给他了一个灵感和启发,可他却不吝奖励,大肆宣扬,让他都怀疑方靖远是不是又想收徒弟了……这位的眼光和心思,着实奇葩的令人难以猜测。

  不光是他,连岳璃都特地从军营跑回来一趟,“先生,我是不是要多个师妹了?”

  方靖远莫名其妙地看着她,“什么师妹,甭听辛幼安瞎扯。小云是十三姨的弟子,跟我没关系。你的兵训练的如何了?能带出来让我检阅一番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