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她作天作地 第105章

作者:故筝 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穿越重生

  “没有女子?”

  小太监到底是怕事后被庄妃问责,于是犹犹豫豫道:“那宣平世子,实则、实则是钟家姑娘假扮的。”

  余光眼皮一跳。

  那就是了!

  他又要小太监将三皇子与她的对话,都一字一句学给他听。

  小太监只好学了。

  而越往后听,余光的脸色越难看,他一脚踹在了那小太监的身上:“你糊弄我?她早先与三皇子打过架,如今还敢骂三皇子蠢货。可三皇子却偏吃这一招?还总去见她?是三皇子蠢还是我蠢?”

  “奴婢,奴婢说的都是实话啊……”

  余光见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心道他也不敢作假。

  余光心中拿捏再三,还是受不住三皇子近日来的冷落。

  大不了……明日他也先责骂三皇子一番,三皇子兴许便又听他的了。

  这厢余光刚打好了算盘。

  另一厢相公子又拆了封信。除了一封被他撕碎的信外,其余的都被他收了起来。

  他身旁的少女眼看着他将那信放入盒中。

  相公子道:“他们要往交江去了,胆子真大啊,不怕被大水冲走……”

  少女心道。

  晋朔帝似乎素来如此,这世上便没有他惧怕的事物,而只有别人惧怕他的份儿。

  相公子突然出声问:“你知晓这世上什么东西,最能轻易剥夺皇权吗?”

  少女不知,嗫喏答不出来,一时面上有点臊,怕相公子又讽刺她。

  相公子道:“你不是都被人称作神女了,怎么还想不出来?”

  “自然只有神才能压皇一头。”

  他转头盯着她,道:“我送你去做交江县的神女,引百姓膜拜如何?”

  少女一愣,登时狂喜起来。

  等钟念月见到她时,自惭形秽的可就不是她了。

  “可是……可是咱们如何救得了百姓呢?”

  “交江无粮,我有。”

第67章 女子(不如我精通此道...)

  无论县城大小, 按大晋制,粮仓都会有囤粮,而每两年则会更换一次陈米。

  这是为防天灾人祸, 特地备下的。

  应付饥荒年、虫灾、地动等等, 都极为有效。

  但独独怕发大水。

  水一来,若是来不及转移粮食, 就只能落个悉数被水泡胀, 再也无法入口的下场。

  “幸而青州地近南方, 南方多鱼米之乡, 若是求助相邻州府,应当能有粮食能应急罢?”钟念月倚在窗前, 低声问。

  晋朔帝点了下头:“只是念念, 做官之人,多的是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别的州府就算有储粮,也未必愿意, 也未必敢驰援青州。只怕他们境内哪日也遭灾,却拿不出粮来。”

  这也是他为何要亲自来的缘故之一。

  先帝在时, 朝中官员多党争,哪怕他上位后多有斧正,可早先养成的风气,也并非是那样容易就能根除的。

  青州落下这么大的天灾,地方官员定要被问责。有了这个前置,他们在别的州府官员那里,也就没有了脸面可言。

  谁又会冒着风险给一个没有将来可言的同僚面子呢?

  钟念月忍不住吐了口气, 心道真是麻烦。

  有灾祸,便去救, 本是件容易的事。

  这样一想,又幸而晋朔帝没将发大水,视作是阴阳失衡的结果,不屑一顾了。

  他亲自来了,事情总是要好办很多的。

  钟念月如今是越发佩服晋朔帝了。

  这人好似从头到脚都是完美的,挑不出一丝的不足来。

  哦,若是……若是不会教儿子这一项不算的话。

  “念念瞧着朕作什么?”晋朔帝的目光突然转向她,问。

  钟念月素来不会脸红。

  她坦坦荡荡道:“我是在瞧,天底下为何会有陛下这样厉害的人?”

  晋朔帝笑着轻拍了下她的脑袋:“念念的嘴真是甜。”

  钟念月听他这样说,便不自觉地舔了下唇。

  一下引得晋朔帝的目光悉数落在了她的唇上。

  只是不知还能有多甜呢?

  晋朔帝心下漫不经心地想。

  洛娘就在一旁伺候着,她垂首倒茶,将这些话都听在了耳中。晋朔帝并没有要避开她的意思。

  洛娘也心知,晋朔帝并没有将她看在眼中,不过蝼蚁,动动手指大抵便能碾死的那种。

  洛娘并未因着晋朔帝的漠视而心有不满。

  她此时只觉得心下震撼。

  她从未见过,有哪个男子会同女子讲这样多。往日在富商府上时,旁人与她在一处,念的最多的便是yin诗。

  他们的车马渐渐靠近了交江县。

  交江县外却罕见地没见到什么灾民,倒是有些用树枝草席勉强搭起来的临时住所。

  而那住所也已经被干透了的泥巴糊住了。

  “真是怪了。”钟念月道。

  晋朔帝神色不变,命人去查探去了。

  而他们一行人在那里没停留多久,当地的县官与打探的人一并回来了。

  交江县的官员瞧上去倒是衣冠整洁,比前头九江县的官员好了许多。

  晋朔帝低低出声问:“城中灾情已经处置妥当了?”“回陛下。”这几个官员面圣时发起抖来,倒是和前头几个如出一辙,他们道:“从永辰县来了一行人,愿意捐出粮食救交江之急。今日正在城中分粥呢。”

  还有人更先一步?

  钟念月问:“是富商丰绅?”

  “回小主子,并非是如此……”县官将身形往下躬了躬,并不敢直视贵人的面容。

  一旁的县丞道:“来的是个高门大户的嫡亲的姑娘,说是自幼便能诵经、通神佛,有七窍玲珑的心肠。于是家里人便将她养在了寺里,越发养出个慈悲心。五月前,她观得天象,见青州上空突燃起蓝色火焰,便推测出青州有大难,于是一路紧赶慢赶,方才来到此地,总算为救灾奉上了一份力……”

  此人的口吻颇有几分与有荣焉。

  为何呢?

  只因这女子,别的地方不去,却偏偏直奔交江县,解了他们的围困,即便那是个女子,倒也不是那么令人难以忍受了。更何况她代表着的,乃是她背后的神佛,而非是她自己呢。

  太后尚佛。

  他们如此捧这女子,倒也算得上是迎合太后。

  如此种种缘由,便说服了他们自己坦然接受这样一名女子,在交江县中指手画脚,立棚施粥。

  “她还说过两日后,要为因水灾而死的百姓,念经超度……”

  “陛下,如今城中百姓心已大安。”

  几人交口说道。

  此时反倒是那知县不怎么开口了。

  钟念月低低道了一声:“这样厉害?”

  晋朔帝神色不变,命众人启程,继续往城中去。

  几个县官便收了声,退到两侧去,不远不近地跟在了队伍的身后。

  他们脸上大都洋溢着笑容。交江县是最先将灾情处置好的地方,如今陛下亲临,心下可着实松了一大口气,心道便是无功,也该没有什么罪过降在他们头上了。

  很快入了交江县城。

  几个县官组织衙役匆匆将县衙清扫了出来,恭迎他们入住。

  县衙地势较高,大水来,一时也淹不住。

  这厢还未安顿好呢,便见着有人踉踉跄跄进了门,抬起脸来,面黄寡瘦,眼圈深凹,但语气倒是分外激动的:“大人!大人,秦姑娘差我来问,问如今县城中遭灾有多少人,最好是有个册子,这样也便于施粥……”

  但凡天灾,一旦发生后,为了上报朝廷,求得救灾粮。当地官员都要先造册,将受灾的人家每户每人都记在册子上,谁家损毁如何,也都要一一记下。

  损毁越严重的州县,上报后,方才有可能得到朝廷免税,又或是下发救济钱。

  这些钟念月已经跟着晋朔帝,知晓得清清楚楚了。

  这交江县的册子自然是一早就造好了的。

  县丞当下便要转身去取。

  知县却轻咳一声,道:“陛下在此,怎敢无礼僭越?”

  钟念月看了看其他人,再看一看那知县。

  心道这人倒是大不相同。

  其余人此时惊了一跳,连忙在晋朔帝面前跪下来,连声呼“下臣不敢”。而那传话的人,已经傻住了。

  陛、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