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44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少府按品阶并不高,乃是从六品的芝麻小官,可是却负责调度王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对于仇池这种连小国都勉强称得上的国家,地税可谓是王室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换句话说,这位梁家的妾生子,将掌握邀雨的钱袋子。

  邀雨仔细打量了一会儿梁亮,可惜他始终恭敬地低着头,勉强能看出是个相貌齐整,文弱清秀的男子。

  而另一位,则是梁家的长子嫡孙梁禄。据说梁翁对这个嫡孙很是看中。其一是因为粱禄外貌与梁翁年轻时十分肖似。其二是他文武兼修,算是仇池国中有名的青年俊杰。

  这次与胡夏之战,粱禄在追击驱赶胡夏军时,立下了战功,因此被提拔为御前卫尉,掌管内殿警卫。

  邀雨觉得梁翁的意图怕是再明显不过了。之前杨难当的事情其实已经表明了梁翁的立场。如今让自己的子孙控制住王室的禁宫和钱粮。下一次朝臣们再打算安排一位国主时,邀雨想拒绝便没那么容易了。

  可惜邀雨心里再怎么清楚,她如今也不能对梁翁的安排说个不字。因为国中的朝臣都还是站在梁翁那边。

  邀雨扫了眼梁禄,心中嘲讽地想,梁翁虽说一直打着让仇池回归杨氏的旗号,可未必没有私心。

  杨难当的事儿才刚过去,他转过身便把自己的嫡孙安排在了邀雨近前,见面即是情分,这是打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主意?

  可是邀雨却觉得,梁翁的如意算盘怕是要落空。因为粱禄的举止和眼神中写满了居高自傲。

  邀雨简单夸赞了各位新晋的官员几句。杨难当谋逆被囚后,邀雨便同梁翁疏远了许多。此时也不愿意与他刻意寒暄,便带着子墨和祝融等人走了。

  临走还特意叮嘱梁亮明日将账册整理好来见她。邀雨心中暗自冷哼,梁翁想扶植粱禄,她便去偏重梁亮,让他们梁家人自己先掐一会儿架吧。

  邀雨以为她已经将自己的谋算藏得很隐蔽了,却未想还是被子墨察觉出了不对劲。一进到内殿,子墨便将所有人都遣了出去,又让祝融守在外面,冷着脸道,“怎么回事?你是不是有事瞒我?”

  邀雨一脸的不解,“你从哪儿看出我有事瞒着你的?”

  子墨面色更寒,“这么说你的确是有事瞒着我了。”

  邀雨哀号,“你又是如何从方才那句话中得出的这个结论?”

  子墨这回索性不说话了,只是板着脸盯着邀雨看。

  邀雨最怕子墨这一招。子墨要是同她讲理,那是绝对讲不过她的。邀雨有一百种说法能把子墨绕晕。可子墨不同她讲理,就这么盯着她看的时候,就意味着,得不到答案这事儿绝对过不去。

  邀雨只好无奈道,“梁翁怕是想让我嫁给粱禄。”

  “你说什么?”子墨怀疑自己听错了。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其中的关系。

  子墨冷着脸问,“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邀雨讨好地堆笑道,“去北魏出使之前,他跟我提过大婚之事……”

  子墨声音森冷,“为何不同我说?”

  这种事儿怎么说啊……邀雨怕子墨觉得自己刻意隐瞒他,只好撒谎道,“这不是一件事儿接着一件事儿的,没来得及说嘛……”

  子墨心道,可是你那晚在宴席上见到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我你找到了小师弟……小师弟难道比你大婚更重要?

  当然这话子墨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否则就要让邀雨再度伤心。

  想明白以后,子墨提剑就走。幸好邀雨动作快,一把就把人抱住了。

  “梁翁只说我到了该大婚的年纪了,且人选关系着国主之位。并没有言明是要我嫁梁禄啊。你若现在把粱禄杀了,和梁家闹翻了不说,到时候他们另找个人选,不嫁也得嫁了。”

  子墨瞪了邀雨一眼,“谁说我是去杀粱禄?我是去找那只死狐狸!他竟然让梁翁摆了一道还不自知,我现在就去掀了他的狐狸皮!”

  邀雨一听哈哈直笑,立刻松开手,“好好好。是该教训教训秦狐狸了。我最近总看他不顺眼,却揪不住他的错处,你快去,好好替我揍他一顿!”

  子墨抬脚就走,还难得嘲讽了一句,“就他那皮相,你这辈子也别想看顺了眼。”

  秦忠志被子墨一把寒剑抵着喉咙的时候,吓得人差点软了。他一边懊恼自己好歹也是个习武之人,怎么在邀雨和子墨面前就这么没底气,一边赶紧说软话,“子墨兄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次前来必是有要某效力的地方。不如子墨兄先把剑放下,咱们好生坐下详谈。”

  子墨正在气头上,看见秦忠志的狐狸脸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就更加气不打一处来。将剑又往前送了半分道,“梁翁想让自己的嫡孙娶邀雨。你若不把这个人解决干净,就等着我来送你一程。”说完白色衣袂风一般掠过,人已经在一丈开外了。

  秦忠志一直等到子墨人都不见了,才反应过来子墨方才说的话。气得他狠命地在地上不停跺脚,边跺边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梁翁你个老小子,某才刚在女郎面前得了点脸面,你就给某上眼药!你等着,某替你好好教教你那癞蛤蟆孙子!”

第九十一章 、赢氏祭祖

  再说那群新晋的官员,离开宫中后也并没有即刻散去,而是跟随着梁翁回到了梁府。梁翁与众人又寒暄了好一阵子才送他们出门。外人一走,梁翁便招了自己的门客在书房问话。

  “主子,秦右相那边最近又派了不少人入北魏和南宋,估摸着还是为了各氏族在伏麒岭立衣冠冢的事儿。咱们真的不派人跟着,这可是跟各大家族拉上关系的好机会。”

  梁翁摇摇头,刚想说话,便见粱禄闯了进来。

  “祖父,我不懂!为何要让我去做内殿卫尉?那檀邀雨不过是个……”

  粱禄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梁翁厉声喝止,“住口!口无遮拦的东西!护国仙姬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说完梁翁扫了眼还在屋内的门客吩咐道,“你先下去,盯紧右相那边,但不要轻举妄动,无论什么事,都要先禀明了我再说。”

  门客俯首领命,恭敬地退了下去。

  梁翁待门客走了,才冷冷地瞪了一眼粱禄,恨铁不成钢地训斥道,“鼠目寸光。你今日面见仙姬时,眼睛都快长到头顶上去了。真以为人家看不出来?让你多在仙姬面前露脸,你就打算这么露?”

  粱禄不服,“哼!什么仙姬?旁人不知道就算了,祖父何须在我面前说这种话。她不过是个下等的寒门女,若不是您抬举她,如今还不知在哪儿乞讨过活呢!”

  梁翁气不打一处来,“什么下等的寒门女?她可是仙姬!能招来天狗食日的仙姬!”

  “那不过是凑巧!”梁禄梗着脖子嘴硬。

  梁翁心中哀叹,想自己也是一世英名,怎么子孙里就没有一个出挑的?个个都这么自以为是。

  “你说她是寒门女,那我且问你,当初胡夏来犯,以你自身之力,可能退兵?”

  粱禄不以为意,“不过是些武功上的微末伎俩,当初若不是您不让我出兵,我早就带兵剿灭胡夏了!何苦等了她那么些时日!”

  “夜郎自大!说的就是你!”梁翁气得脸都红了。

  “祖父,”粱禄怕真气到梁翁,语气上忙缓和了些,“您与其想着拉拢那个寒门女,不如派孙儿去南宋或北魏。听说最近秦忠志那边频频与各世家接触,这种差事儿怎么能便宜了他们?合该让孙儿去办,也好从各氏族中挑一位正经的女郎娶过门,以后对咱们家也能有所帮衬。”

  梁翁一听这话,就知道粱禄定是被他娘灌了迷魂汤,总想着攀上氏族的高枝儿。当初怎么就给儿子挑了这么个见识短浅的儿媳?

  梁翁气得猛地一拍桌案,“糊涂东西!就凭你还嫌弃仙姬?只要仇池还姓杨,那仙姬就只能嫁给杨家人!”

  他又指着梁禄的鼻子吼道,“你不要想着离开仇池!就给我好好在内殿当差。若是让我知道你玩忽职守,我就打断你的腿,让你的庶兄弟们顶替你!”既然道理说不通,梁翁索性就不说了。

  “祖父――”

  “出去!再不出去,我就派人压你去祠堂跪着,跪到你脑子清醒为止!”

  粱禄见祖父真的动了肝火,也不敢硬顶着,赔了罪便退了出去。独剩梁翁一人在书房内长吁短叹。

  ――――分界线――――

  寒食节那日,嬴风照例在刘义隆那儿告了假,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到位于荆州腹地的当阳县玉泉观。此时观门紧闭,可若站得高些,便能看到观内最后一进的院子被火光照得亮如白昼。嬴风上前先快叩了两下观门,又慢叩了三下,听闻里面有人问话,便答“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观门很快便被人从里面打开。内院又呼呼啦啦跑出来好多人,整齐地列于石道两侧,接着无声无息地俯首而跪。一直到观门再次重重关上,里面都没发出任何多余的声响。

  嬴风缓步走入观内。穿过四御殿,便见到院内燃着无数的火把。院子正中的供桌上,摆着盛满牛、羊、猪、鱼和六谷九鼎八簋。供桌前一名老者带着众人正虔诚跪拜。嬴风穿过众人,来到老者身侧,仔细地整理衣衫后,便恭恭敬敬地跪拜下去。

  整个祭祖的仪式进行了足足一个时辰。当嬴风搀扶着老者站起身时,院中的众人脸上才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公子回来了!”

  “公子又高了许多!”

  “公子此次可能多留几日?”

  ……

  嬴风同众人一一交谈,待大家问完了,都去准备年夜饭时,才扶着老者入山房休息。

  “祖父,是孙儿不孝。近日事繁,未能早日回来安排祭祖,害祖父您操劳了。”

  老者透过窗户,定定望着院中还燃着红烛的供桌,叹息道,“不怪你,你有你的责任。唯有你早日成事,我们才能光明正大地祭祀先祖。什么刘宋、北魏,他们有哪个配得上天子的九鼎八簋,不过都是些窃国的小人。早晚有一日,我们定会夺回嬴氏江山。”

  老者说完又转过头望向嬴风,“你在刘义隆那里如何?”

  嬴风正色道,“他很信任我。机要之事,也多交于我处理。只是我们真的要按师傅说的,借扶植他而削弱刘姓皇室吗?如今刘义符已经登基,朝中又有檀道济和徐羡之等人坐镇,要造反怕是没那么容易。”

  老者摆摆手,“你无须多虑。这些事,你师傅已经安排妥帖。你只需按计划行事。好了,你快去拜见你师傅,他如今在闭关,你莫要打扰他,磕个头,就自去休息吧。”

  嬴风见祖父已然十分疲累,便恭敬地跪地叩拜,退了出去。人走到门边,便听见身后传来祖父的声音。

  “你要记住你的使命,不该有的念想,绝对不可以再有。”

  嬴风闻言胸中一闷,这几日莫名萌芽的一些情愫,似乎瞬间就被死死扼住,他不敢回头,更不敢辩驳,只沉声答了句“是。”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道柴门之外,赢风止步叩拜,“师傅。徒儿回来了。得知您在闭关,徒儿本不该打扰。只是徒儿有一事需得请教师傅。”

  隔了好一会儿,才听见柴门内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何事?”

  赢风忙答,“徒儿此前碰到了一个人,内力与徒儿似乎一脉相承。她叫檀邀雨,是南宋大将檀道济的女儿。不知师傅可曾听说过?”

  “哼!”柴门内传出一句极其不屑的冷哼,“本尊才不会瞎了眼去认识她!你以后也莫要与她来往!”

  “可是师傅……”

  “住嘴。潋滟的事儿你已经忘记了吗?你绝对不可以对任何女子动情!否则大业难成!”

  “徒儿谨记。”

  听到潋滟的名字,赢风只觉胸口一阵翻涌。他其实并不喜欢潋滟,只是欣赏潋滟的洒脱的性情,故而走得近了些。谁想到族人竟因为师傅说他不能动情,就逼潋滟跳了崖。赢风很难想象,若是他真的有意于邀雨,那师傅会如何做?

  邀雨虽然武功不错,可胜负这种事儿,不是功夫高的就不会输。

  不行,绝对不能变成那样,自己必须摒除一切杂念,决不能对檀邀雨产生什么旖念。

  赢风一面想着,一面默默离开了柴门外。

第九十二章 、此去蓬莱

  自从子墨得知梁翁的安排后,已经连着几日躲着邀雨。他人虽依旧跟在邀雨身边,却总是隐在暗处,无论邀雨说什么他都不答话,邀雨若是想靠近他,他便会飞速地躲开。

  邀雨因此气闷无比,一边批阅奏疏,一边气哼哼地自言自语,“娇娘姐姐还说女孩子心思重,我看谁的心思都没你的重。我不过就是没有当时便告诉你,也至于你生这么久的气?我当时也是被出使北魏的事情弄得昏头转向的,之后事情又一桩接一桩的不断,就给忘记了嘛!我又不是故意的。娇娘还说男子汉大丈夫要心胸宽广……娇娘?娇娘?”邀雨似乎记得娇娘和一件很重要的事儿有关来着……

  “啊!我还有一事忘了和你说!”邀雨腾地一下从案桌后站了起来,“当初救了娇娘的是师傅!他说他要去找天下明主!”

  “什么?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都能忘了说!”子墨也顾不得生气了,立刻从阴影处走了出来,让邀雨仔仔细细把娇娘的原话重复给他听。

  等邀雨说完,子墨才推测道,“师傅曾说过,你是王者之剑,而他现在在找的是天下明主。这王者和明主是否指的是同一人?”

  “你是说,师傅教导我武功,是为了替那个天下明主开疆扩土?”邀雨说完便立刻否定道,“这不可能。莫说现在天下四分五裂,没听说哪国的君主特别有贤名。再说,我又凭什么屈居人下,替个不认识的人打江山!师傅他定是老糊涂了!”

  子墨却没那么快否定这个猜测,“无论如何,最直接的办法还是尽快找到师傅问清楚。”

  邀雨点点头,“等北魏的蓬莱宴结束,我便将国事交给梁翁和秦忠志。咱们自己去找,我就不信,把这天下找个遍,还能找不到师傅!”

  天气渐暖之时,蓬莱宴的约期到了。

  杨难当暴露出梁翁暗中藏匿前右相的谋士范倪后,邀雨便直接将筹备蓬莱宴的事交给了秦忠志。

  梁翁等人皆以为秦忠志会派青越秦家的子侄亲自护送邀雨,却没想到他不知从哪儿招募来了五名剑客,连同子墨、盈燕和邀雨,区区八人便上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