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心燎原 第91章

作者:松下有鹤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古代言情

  剩下的,想要外面的人不那么快入内支援,就要看舒真阔可汗的人在城外闹出多大的动静,能否提前引走大量兵力。

  康王再次暗暗看了舒真阔可汗一眼,得到他的点头,心神微定。

  殿中转眼成了厮杀的战场,除了宫人伶人以及个别胆小的官员,大部分人都在冷静避到安全处,靠侍卫和家仆保护。

  他们当中有的是被告知了今夜将有动乱,有的则是自己有所推测。

  一脚踹翻桌案,让它挡住飞来的流矢,绥帝低首问南音,“可要先走?”

  虽然他做好了部署,但真正动起刀枪来,难免会有意外,绥帝更希望南音能在周密的保护中。

  摇摇头,南音站在他身旁,“没有地方会比先生身边更安全了。”

  更何况,她觉得今夜的先生尤其有魅力,不想错过他所有的模样。

  眼见南音不仅不惧,脸上反而涌出些许兴奋的红晕,绥帝微怔,感觉她胆子着实大了许多。

  倒也无妨。

  在他们附近,秋均早早把儿子安安藏在了桌案下,所幸他们母子并不显眼,没人会特意来招惹。

  秋均怔怔地,看着事态发展到如今地步,像是明白了为何皇后会把自己留在宫中,很多时候,又为何在不着痕迹地打探她和康王的事。

  可是……皇后娘娘纵然有所隐瞒,也远比王爷待她们母子好。

  安安在宫里,脸色红润许多,胆子也大了很多,还交了几个朋友。

  “阿娘。”安安软软地说,“父王是在和人吵架吗?”

  他太小了,理解不了那些话的含义。

  “是。”秋均抚着他的脸,“安安希望他赢,还是最近经常看到的叔叔赢?”

  安安年幼懵懂,这时候抿着嘴不说话了。但他不愿站在自己生父那边,其实已说明了立场。

  秋均隐隐下定了决心。

  她一直在观察皇后那边,在注意到椒房宫一名不起眼的小侍女在偷偷靠近时,也捏紧了手中的瓶子,放下安安,悄然摸过去。

  侍女终于有动作了,像是要扑过去,手中闪过寒光。

  这一刹那,秋均再想不起其他,大喊一声娘娘小心,猛地凑过去,将瓶子里的东西一股脑倒向侍女的脸。

  南音没被侍女惊着,倒因秋均的动作讶然不已。在她的身侧,绥帝稍稍收回了腿,只差一瞬,他就把秋均给踹了出去。

  “秋均……?”迟疑问她。

  身侧有人迅速擒住那名侍女,再观她面上被倒的药粉,发现是一种烈性迷药。倘若吸入口鼻,不出几息就会晕倒。

  正如现在已经闭上眼的小侍女。

  这是康王交给秋均的,知道秋均的座位离皇后极近后,他希望秋均能够助他一臂之力,对皇后做些甚么,让绥帝心神大乱最佳。

  秋均起初慌乱不已,不明他意,亲眼见过今夜大宴上关于皇位的种种争论,方知康王野心。

  如果要排一个,不愿拥护康王继位的人员名单,秋均绝对位居前列。作为亲王,康王已经拥有了让秋均无法拒绝的权力,他再为皇帝,秋均无法想象,自己要如何才能离开他的手掌心。

  面对冷冷看向自己的绥帝,秋均强忍巨大的畏惧,噗通跪在地上,双手奉上药瓶,将康王嘱咐的话,交代了清楚。

  秋均说:“陛下,娘娘,其实王爷在封地养的私兵,早就超过了朝廷规定的数量,他们……”

  自己的老底已经被秋均交代了一部分,康王一无所知,他在关注殿中战局,同时用眼神示意几个官员。

  那是他埋的暗手,如今的身份是绥帝的忠臣,为的便是在关键时刻给绥帝一击。

  可他几番暗示,甚至他的私兵都制造了几次机会,那几人竟然置若罔闻,和其他人一样躲避暗箭大刀,和他完全没关系的模样。

  康王心中一紧。

  突然间,皇宫某处火光冲天,将半边夜空映成明镜。他们在大殿中,都看得清清楚楚。

  有人说出方向,康王愕然无比,那正是他们所挖暗道的位置。

  他的人,都在通过这条暗道来增援。因为在这之前,皇城的戒备实在太森严了,只能埋伏在下面。

  各种情绪交杂,康王的脸色彻底沉下,兀自思索对策之时,韩临不知怎的杀出了包围他的圈子,持大刀直朝康王而来。

  头顶一抹寒光,康王只来得及随手拿起长凳阻挡。哐当,长凳被一劈为二,他虎口震得发麻,急急后退,刀柄随之落在他身侧的地面,竟把光滑的石砖也劈出裂纹。

  韩临犹如迅疾的闪电,康王退到哪儿,他就紧黏到哪儿,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双眼都因见血而赤红起来。

  “擒贼先擒王?”隔着重重血雾,韩临的脸犹如鬼魅,“康王,这招对你也一样罢?”

  “韩临!”康王低低斥声,仍试图掩盖,“这些人与我无关,你别乱来,快去护驾!”

  这句话,如今还能骗到的,恐怕只有他自己。

  见韩临竟是动了杀机,而上首没有一点阻止的意思,康王真正慌乱起来,开始随手扯过身边的人挡刀。

  韩临目中闪过不屑,这个康王,根本不配和二哥做兄弟,更没有资格和二哥争。

  一直以来养尊处优,深居书房筹谋的人,如何能和真正上过战场的杀神抗衡。

  康王预想中的情形没有出现,反而是自己快被擒住,瞥见不远处的舒真阔可汗,他急得大喊,“可汗,救我——”

  舒真阔可汗亦是悍猛无比的大将,场上恐怕只有他能够牵制住韩临。

  他实在没料到,韩临不去保护绥帝,竟发疯般来砍自己。

  舒真阔可汗双手拢袖,在大绥侍卫的保护下安然无恙地观战,闻言好像只听懂了可汗二字,还问身边的译官,康王对着他们喊甚么。

  这位可汗分明是懂一些长安官话的。

  康王心越发的沉,许多事都脱离了控制,他再度大喊,“韩临,我有太()祖遗物在手,你安敢放肆!”

  韩临动作还真放缓了些。

  康王急急从暗袋中取出锦盒,手在里面摸索,待摸到绳络,忙把东西扯了出来,“紫玉花在,即便是死罪也可赦免,真相尚且不明,你岂可对我动手?”

  因天生腿疾,康王从未练过武。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文士,不擅骑射武功,拼尽全力逃命了十几息,此时已是气喘吁吁。

  再观周围,康王妃竟不知何时已带着世子站到了安全的角落。刚才眼睁睁看着他遇险,竟然都不曾喊人帮忙。

  韩临发出震天的一声嗤,“紫玉花,太()祖遗物?你是指这只猪?”

  甚么猪?康王定睛一看,才发现绳络上串的哪是甚么晶莹剔透的紫玉,而是一尊憨态可掬的小金猪。

  金猪咧开的笑容,仿佛在大喇喇地嘲讽他。

  因对秋均信任无比,当时开宴在即,康王拿到锦盒后不曾验过,直接就塞进了内袋中,没想到竟是被调包的猪。

  秋均、秋均!!!

  康王目眦尽裂,这一刻才真正有了心神俱灭的感觉,猛地一扭头,看向了秋均的方向。

  那里没有了他熟悉的身影,而皇后,仍好端端地站在绥帝身边。

  一口血慢慢从唇边溢了出来,他强撑着最后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个铁哨,颤唇吹响。

  尖锐的哨声响彻天际,所有在围攻绥帝和其他众臣的刺客动作齐齐一滞,下一刻猛地转身,如潮水般朝康王的方向涌来。

  康王闭目,任由自己被重重护住。

  到这个地步,他失败后再想掩饰太平,已是不可能的事。

  “先撤退,以最快的速度离开长安。”他对率领私兵的亲信低声道。

  亲信应声,立刻打出暗号让大部分人牵制住皇宫内的兵力,他则率部分精兵,带领康王杀出重围。

  康王这批私兵确实训练得好,尤其是统领,强行纠缠住韩临时,竟让韩临也无法脱身。

  眼见康王已经出了大殿,再跑一段路,也许就能离开皇宫,逃出长安。

  高处的弓箭手都对准了下方,但因绥帝未下令,人也太多太乱,暂没射箭。

  被簇拥走到殿外,绥帝看着如丧家之犬逃窜的康王,眯了眯眼,“取重弓。”

  林锡立刻给他取来惯用的重弓。

  李家是马背上打的天下,当初太()祖三兄弟都有百石臂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先帝文弱些,但到了这一代,绥帝无疑继承了先祖们的骁勇。

  紧盯住远方的一点,绥帝手臂肌肉紧绷,衣衫鼓起,弓弦被拉到最大。

  康王已经被带到马上,正准备向宫门飞驰。

  火光中人影幢幢,绥帝的视线没有丝毫偏移,定定叮了片刻,在康王身下的马即将跨过木桥,转过拐角的刹那,猛地松手。

  离弦之箭如流星飞驶,众人尚未看清轨迹,下一刻,已响起了康王的惨叫。

  绥帝没有要他性命,而是一箭正中他的左腿,箭矢深可入骨。

  康王才治好的腿,又废了。

  他从马背上摔下,亲信急急想将他捞起,但就这停滞的短短时间内,绥帝的人马已经大批涌去,弓箭手、甲兵全都严阵以待。

  大局已定。

  作者有话说:

  明天大结局,正文最后一章

  想要看什么番外可以提意见呀,感兴趣的会写

第87章 、正文完

  康王被擒, 剩下的人不过都是些散兵游勇,纵然有几个武力出众者,无人指挥, 被制服也是迟早的事。

  绥帝的兵马里应外合, 皇城内外都被围得严严实实,方才开宴的大殿更是水泄不通,苍蝇都难飞出去。

  内伤外伤带来的剧痛让康王几乎晕厥过去,看着簇簇火把下严阵以待的甲兵, 数量之众远超预计,终于明白过来, 舒真阔可汗彻彻底底骗了他!

  他和二弟定早就串通好,知晓了所有的计划!

  康王被扭过手, 押往绥帝的途中,赤红的眼看过许多人, 其中久久地瞪视舒真阔可汗。

  这位可汗抚了抚胡须,若无其事地扭过头和人说话,完全不在意来自失败者的仇恨。

  他的选择没有错,这位王爷果然拼不过绥朝的皇帝。

  西突厥此次前来, 本就是向绥朝献好的。隔壁东突厥的教训历历在目,眼下戎族又被收拾了,舒真阔可汗反复思量,为了自己和子民不成为下一个东突厥,最终决定臣服绥朝。

  路途收到康王的示好时,舒真阔可汗很惊讶,没想到这趟还能遇上绥朝政变。康王提出的条件很诱人, 大方地许诺城池, 他几乎就要心动应下。

  但身边了解绥朝势力的谋臣告诉他, 绥朝皇帝十分强悍,兵权几乎都揽在手里,最近一年大肆整治了世家,还处死了很多官员,剩下的高官大员,几乎全是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