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女 第52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古代言情

  梁玉出门就没上妆,正在花骨朵一样的年纪,怎么都好看。眼泪一擦,脸也没花,往萧司空对面一坐,梁玉道:“不瞒您说,我头一回见贤妃娘娘,就觉得她是个好人。那会儿,满京城说我是个小泼妇,徐国夫人把我叫到昭阳殿里看新鲜。进门儿先给她磕头,定在地上没叫起来,贤妃娘娘就带着圣人来把我薅走了。您说,贤妃娘娘是不是好人呢?”

  很好,共同的敌人也有了。

  萧司空想把杜尚书和赵侍中都提着耳朵来骂一顿:看看傻老婆子做的好事!活该梁婕妤信了贤妃呀,傻老婆子她有前科的!

  行了,上门的原因也找着了,这是怕傻老婆子又犯浑。那就说明,梁家并没有跟凌贤妃合作的意思,如果没有徐国夫人,凌贤妃根本连说嘴的理由都没有。

  梁玉这时也不尥蹶子了,放缓了声音,很难过地说:“司空,我知道梁家不是一盘菜。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呀!我们招谁惹谁了?我们就想太太平平过日子。丢脸闹事也从来没闹到家门外头,不是么?”

  萧司空扶着额角,压着火气:“三娘放心,我会处置这件事的。”

  梁玉起身,盈盈一拜:“您受累了,才学了一句话,能者多劳。拜托您了。”

  ~~~~~~~~~~~~

  出了司空府,直到坐到车上,吕娘子才问:“三娘何必对司空如何……”

  “吕师看我出丑了?”

  “这……”

  “这样不是刚刚好吗?一个不太笨的乡下丫头,这样就好。司空心里想要这样一个人,我就给他一个这样的人。再往上一点,他就该瞧不惯我了,”梁玉说着,撩开车帘往外看了看,“以后呀,咱们要常来这里,换辆车,不起眼点的。”

  吕娘子道:“不错,以后是要常与司空府打交道,韬光养晦也是应该的。现在呢?”

  梁玉笑着摇摇头,放下车帘。车外,为名为利为着心中的理想,熙熙攘攘,谁也不比谁高贵。

  “回家念书呀。”

  梁玉真就回家读书去了,只等日子到了好赴李家的宴。

  李家不像凌、梁两家,人家是正经的官宦人家。当年徐国夫人在宫里怼天怼地,就是在李淑妃这里碰钉子,一是因为李淑妃生了长子,二是因为李淑妃通经史,有一车的道理和心眼等着她,更重要的是,李家也不是吃素的。

  有过往袁家正式赴宴的经验,这一次南氏与梁玉都更从容了一些。

  李家失去了仁孝太子,是非常的悲恸的,然而日子还是要过。李家的脑筋也很清楚,先前李家与杜家的关系,就是现在梁家与徐国夫人的关系。李家还要再添一条,李淑妃与杜皇后,之前那是正经的情敌、对手。彼此之间是很有些龃龉的。

  仁孝太子一去,李家就不得不暂避锋芒,直到事态明朗。新太子念着仁孝太子的情份,梁家虽然蠢点,却也不是杜皇后的走狗。

  这样好的机会,为何不与梁家走得更近一点呢?不过是请几次饭,就能帮梁家一个大忙,这笔买卖也太划算了。

  利益上讲,这是值得的,感情上来说,在仁孝太子去世之后还肯对淑妃一脉表达善意的人,也值得李家适当的帮一把。

  是以李家这一次请客与袁家一样也是动了脑筋的,他们把桓琚的舅家严家的人也给请了来。严家现在当家的是尚书严礼,他与桓琚是表兄弟,得管桓琚去世的亲娘叫姑妈。严礼娶的是名门杨氏的女儿,也是门当户对。严礼长女嫁的平王,次女就嫁到李淑妃家里,是李淑妃大哥的儿媳妇。严礼还有个儿子,就叫严中和,正在弘文馆里当学生。

  亲家出面,杨夫人也是欣然前往。京城的关系,都是一环扣一扣的,严中和今年十八,去年娶了一个媳妇儿,也是门当户对,她姓刘,今年十七。

  杨夫人就带着新儿媳妇,一同到了李家,宴上便与南氏、梁玉混了个脸熟。

  南氏虽然还有点土气,说话却有着乡人特有的纯朴道理,也不失场面。梁玉就更好了,她邻席就是刘氏。两人对着举杯,含笑点头,梁玉就小声问道:“娘子姓刘,不知与先前去世的刘尚书家认识吗?”从门第上推断,她估计得是亲戚。

  刘氏微敛了笑容:“正是叔祖。”

  梁玉连忙道歉,又说:“他是个好人。袁家的那位刘夫人,人也很好。”

  哦,原来是熟人,刘氏微笑道:“是,我在家时也常见这二位的。后来……”嫁出去当然就见得少了。

  有这么一点“渊源”再说话就容易得多了,等到宴会结束的时候,两人已经颇为新昵了。刘氏知道了梁玉小名叫“玉”,梁玉也知道刘氏叫“湘湘”,便说:“与湘水有什么关系吗?”

  刘湘湘笑道:“叫三姨猜着了,我出生后,家父接到家书时正在湘水泛舟,就取了这个名字。叔祖家有一个妹妹,她是在洛水边上出生的,就叫洛洛。”

  “那一定也是一个水灵灵的美人。”

  另一边,杨氏也觉得梁家女眷还是可以稍稍交往的,对李淑妃的嫂子袁氏说:“过两天,我还你的席,请梁媪、三姨作陪!”

  她对徐国夫人、凌氏,都不大满意。当年桓琚成婚的时候,为了正妃的人选,两家杠过一回,严氏惜败。之后桓琚的后宫更是亲娘死了岳母当家,这惹得严家上下不大满意,徐国夫人一旦骄横起来,自己都忘了得罪多少人。凌贤妃呢,当年曾想仿照李淑妃的做法,要给自己哥哥求娶严家的姑娘,两家颇有一场恩怨。

  那当然得跟梁家处得好一点,十年之后,谁得势还不一定呢!

  严家与李家的想法也是有些像的——不就是吃顿饭吗?举手之劳,又不费什么事。何况南氏母女俩看起来也还不错,就算她们真不像样,大家忍一忍又何妨?圣人与太子相处愈来愈温情脉脉,太子又是被萧氏、杜氏给围起来,大家也需要与储君发生更多联系的。

  梁家就是那个非常好的桥梁。

  三家口头上做了约定,杨氏回家就准备上了。不但给李府下了帖子,还知道梁玉登过袁府的门,正巧,杨氏与袁樵的母亲杨夫人是同族,而刘夫人与刘氏关系更近,刘夫人婆媳也收到了帖子。杨氏还将自己的长女、桓琚的侄媳妇平王妃也给拉来做陪客。

  再加上严家几个妯娌,居然凑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局。宴席设在了严府,梁玉与南氏进府下车,刘湘湘已经迎了上来,亲切地挽着梁玉的手:“三姨比前两天更标致了。”

  梁玉与她并肩往里:“你这么夸我,一定是因为自己更好看了,心里高兴。”

  都是年轻小娘子,梁玉虽然还未出阁,其实是个胆大包天不大忌讳的主,跟刘湘湘一个新婚少妇居然很谈得来。

  入席之后,梁玉向刘夫人、杨夫人致意,二位一见是她,心里都有一点无奈——不是池中物呀,以后见面的机会,可真是多呢。

  严府设宴,歌舞汇集,女人们说京中流行的八卦,再说些服装首饰。刘湘湘就问梁玉:“你这身秋装好,我家的裁缝总觉得差一些。”

  王管事为保住饭碗,当然是十分尽力的,梁玉道:“我家里没养好裁缝,是在外头做的。你要想做,我回头叫他们把人给你找过来。”

  “那好。”

  正说话间,严中和一头扎了进来。

  杨氏直起上身:“你怎么来了?真是失礼!”

  严中和一把鼻涕一把泪:“阿娘!救命!”

第49章 宋奇归来

  家里要没个长辈溺爱, 也养不出严中和这样的纨绔来。

  杨氏惊道:“怎么啦?谁要害你?”

  梁玉留意,身边刘湘湘也揪紧了手绢儿, 很是担心的样子。

  严中和原是扑倒在母亲身前的,听了这句问,无声地爬了起来,举起袖子来擦了擦脸。他居然脸红了:“没、没什么, 是、是陆世伯……他、他追来了。”

  杨氏又坐了回去,骂道:“你这个混蛋!”刘湘湘也微嗔,瞪了严中和一眼,然后悄悄起身,吩咐侍婢:“给郎君准备热水, 新衣准备一套……”

  杨氏正在请客,既是尊敬客人,自己也是要脸的。儿子一闹,她脸上有些挂不住, 自我解嘲地道:“上辈子欠了他的。又不肯读书,又爱胡闹。”忽然想起来近来儿子常常回来说“小先生太狠”, 那小先生就是袁家的孩子呀!

  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养大的, 自己的儿子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杨氏又向刘夫人、杨夫人两个致谢,非常感谢袁樵督促严中和读书:“只恨他自己不争气。你,今天又怎么惹到陆学士啦?”

  严中和闹了个大红脸,不好意思地说:“不是那个凶巴巴的小先生么?(杨氏瞪了他一眼, 他低着头, 没看到)盯着我抄书, 回来没抄完,他就告诉陆世伯了,陆世伯要打我,我就跑,他就追,我就跑回家里来了。”

  反正他从小到大丢的人多了,也不差这一次,严中和就直统统把今天的遭遇给讲了。说完,还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希望母亲替他出头。杨氏瞪他,就是因为袁樵的长辈都在这里,看儿子未免太不识趣,待要骂他,严礼派人来捉儿子了。

  此时刘湘湘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今天不是休沐呀!正在中午的时候,严中和这是逃学嘛!原本的关心变成了生气,刘湘湘瞪着丈夫的后背双颊鼓了起来,苦于场合,不能揪他的耳朵。

  严中和已经蹿上了杨氏的座席,缩在她身后:“阿娘,你看阿爹!您这儿借我躲会儿吧。”杨氏真想把他推出去让丈夫敲一顿,却又舍不得,而且:“呸!你爹才舍不得打你!他要真管了你,能叫你这样吗?”说着,又把儿子往背后掖了掖。

  【你也别埋怨别人了,我看你也没少惯他。】梁玉腹诽,故意不去看刘湘湘,出了这样的事儿,她得多尴尬呀。

  很快杨氏打发走了丈夫来的人,很不好意思地对客人道歉。严中和已经悄悄洗了脸,拢了拢头发,衣服没换,理一理,又是人模狗样的了。他下席来,到中间团团一揖:“各位长辈,诸位娘子,是扰了诸位的兴致,是我之过。”

  梁玉分明看到他冲这边行礼的时候,特特对着媳妇儿多弯了一下腰。再看刘湘湘,已从生气变成了嗔恼,娇滴滴的女儿态让人想亲一口。看来两人相处得还不错,只是看刘湘湘的谈吐,该是个肚里有些墨水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喜欢一个逃学的家伙呢?

  严中和行完了礼,又说一声:“剑来。”即有奴婢捧了一口宝剑过来。

  严中和持剑而立,笑道:“我为诸位舞一曲权作赔礼。”

  梁玉对剑舞毫无概念,先前也没有看过。只见空中银花朵朵,白练如霜,疾如闪电,令人目眩。如果梁玉现在读过《洛神赋》她就会想起“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可惜这个半文盲现在还读不到曹植。脑子里闪过几句话之后,就只剩下“好看”两个字了。

  【怪不得这些人都惯着他,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再看刘湘湘,已是双眼晶亮,两颊微红了。

  梁玉已经知道了刘氏的小小烦恼——希望严中和能够认真读点书。本以为是出于一种“不学门手艺你就得饿死了”的焦虑,现在一看,满不是那么回事么。

  严中和一曲舞毕,满堂喝彩。他一开心,又想不知道陆尚书在外面走没走、父亲的气消没消,以及……那个凶巴巴的小先生有没有紧随其后杀过来。索性就赖在这里不走了,涎着脸道:“阿娘要看我舞得好,容我为各位斟酒吧!”

  年长的都知道他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个淘气的孩子不肯读书么?杨氏就问南氏:“梁媪看呢?”

  南氏心说,这货要搁我们家,玉他爹不把他打出屎来!但是这是严家,所以南氏说:“客随主便。”

  这词儿说得漂亮,杨氏又问梁玉:“三姨看呢?”

  梁玉笑指着刘湘湘说:“湘湘是我进京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您看呢?”刘湘湘红着脸抓住了她的手:“你这小娘子,不学好。”

  严中和原不知客都有谁,听到“三姨”,他的纨绔习惯又犯了,跳了过来:“三姨?听说三姨游戏上第一?”他早忘了这个是蒙他赐号“妖姬”的,反而对“三姨”的传闻很感兴趣。

  梁玉眼珠子一转:“怎么?湘湘的郎君要与我赌一赌?要彩头的。”

  严中和看看刘湘湘,慨然允诺:“好!你说!”

  “那就——抄书吧!”梁玉一脸的戏谑。

  严中和揉揉脸,一卷袖子:“行!”谁怕谁呀!

  南氏对杨氏说:“这样能行?”你这儿子咋瞻前不顾后的呢?真是没吃过亏呀!

  平王妃先于母亲说话了:“梁媪,行的!就是这样的!您放心,他一准儿输!”我们大家都盼着他输呢!不输我也想办法叫他输,输了好抄书。

  母女连心,杨氏也想明白了:“对!”又对儿媳妇招手。

  刘湘湘去了婆婆身边,严中和已经与梁玉说定了比什么——先比个投壶。杨氏听儿子嚷出“投壶”,对刘湘湘说:“你去吩咐下去,把他箭杆上的羽毛剪一剪!”平王妃加了一句:“接下来他们要赌斗什么?都照这个办,一定要他输。”

  严中和嫁到李家的那个姐姐严氏也加了一句:“我去对三姨讲,好好整整他!”

  正在摩拳擦党的严中和并不知道他将面临着什么,此时的他是兴奋的,对于抄书一事是完全不担心的。“三姨”虽然有种种故事,严中和却认为,一个小娘子怎么会是赌场的高手呢?自己从小玩到大,吃喝玩乐上肯定不会输给任何人。一定要亲自试试,这个“三姨”的运气究竟有多么好。

  他得意洋洋的说:“要是我赢了,你也是要抄书的。”

  刘湘湘已经奉婆母之命串通好了仆役,仆役看看刘湘湘,再看看杨氏,发现杨氏认真地点头。当下也不含糊,颇有技巧地破坏了严中和准备用的箭,从表面上看,一点也看不出来它哪里有问题。

  严中和让梁玉先投,梁玉也不推辞,今天却不知道为什么,失了准头,她有一箭贯耳,一箭落在壶外,并没有全中。这才对嘛,怎么可能每投都是全中呢?

  严中和笑道:“看我的!”捏着箭,故意左瞄右瞄,然后出手。

  嗖!落地上了。

  嗖!嗖!落了一支,另一支在口沿上弹了一下,也落了。

  嗖嗖嗖!这回中了一支。

  眼看十支箭投完,他完败。

  严中和道:“再来!”

  “先付赌资,说好了的,输一局,抄一本。”

  “一总了算账!”

  “那你写个字据。”

  写就写!严中和不耐烦地要来了纸笔,匆匆写了一张张牙舞爪的字据。梁玉拿来一看,这位大兄弟写的字还不如她写的好看呢!当下也画了押。

  严中和压根不知道自己亲娘姐姐媳妇儿都在扯他的后腿,赌什么输什么,赌几局输几局。梁玉在第三局的时候就发现有人在帮自己了,依旧装成没发现,暗中观察了一回,发现是杨氏几个在搞鬼,心说,哎,你们这样,真是惯得他没章法了,连累小先生跟着伤神。

上一篇:神秘王爷的爱妃

下一篇:阿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