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女 第53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古代言情

  严中和初时见梁玉也不百发百中,也不是摇骰子总是三个六,心道,你果然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传说都是夸大其辞。然而今天他自己的手气却是烂到家了,赌什么输什么,他已经输完了《六经》,开始是一本一本的输,后来耍赖,一篇一篇的输。饶是如此,还是输完了,又饶上了一本《老子》。

  完蛋喽!再输下去不得抄完整个弘文馆的藏书?

  严中和擦了一把脸,叫道:“不来了!不来了!”

  围观的人已经看出来了,都掩口笑,也不揭破。都想:若是就此叫他能抄几本书,也是好的。

  刘湘湘笑着让侍女捧了水盆来供他洗脸,严中和擦着脸,梁玉扬着手里一把字据,问道:“你什么时候还债呀?”

  严中和别过脸去不看自己失败的证据:“哪有什么债?”都抄完?得累死他!不干!

  “行啊,”梁玉把字据折一折,塞进袖子里,用浑不在意的口吻说,“就是赖赌账呗。”

  杨氏也笑着说:“你就赖账了吧。”刘湘湘在他身边也说:“那就赖了吧。以后还输呢,每次都付,岂不头疼?”

  不不不,赌债是不能欠的!丧人品!严中和有他自己的坚持,咬牙道:“我写还不行吗?”

  杨氏等还不及高兴,就见严中和又作怪了。从哭丧着脸到一脸云雾开,他只用了一眨眼的功夫,因为他发现——我在弘文馆已经抄了二十页《论语》了呀,可以拿来应急的。以后也可以先抄了给陆世伯、小先生看,然后收回来还债。一鱼两吃,妙极了!

  这么一想,严中和又忘了烦恼,觉得自己运气还挺不错的。

  看到他这个样子,梁玉也惊呆了——她就没见过心这么大的人!

  严中和已经兴高采烈地说:“你等着,我去拿给你!”他跳起来就跑了。

  刘夫人等都笑着对杨氏说:“这下好了。能抄完这些书,他也能明白些道理了。”

  杨氏笑道:“要谢三姨。湘湘,你代我谢过三姨,你自己也要谢谢她。”

  刘湘湘嗔恼地瞪了丈夫的背影一眼,回过头来笑向梁玉道谢。梁玉道:“那是他自己愿意。你放心,这是一个好人。”

  “是吗?”刘湘湘心里高兴,口上不松。

  “当然啦,一个什么都不好的人,是不可能叫人喜欢的。我看你知书达理,就知道他一定有长处。既然文辞学得糟糕,那就是人品能让你满意。人品好的人,第一条就是守信。”

  刘湘湘听完,心里更高兴了,道:“借你吉言。”杨氏笑着举杯:“我今天太高兴了,诸位,请!”

  ~~~~~~~~~~~~~~~~~

  梁玉接了严中和还的债,回家就封起来,派人送还给了刘湘湘。刘湘湘收下了二十页纸,又回信梁玉表示感谢。两人因而书信往来,刘湘湘还真是梁玉入京之后交的头一个朋友,梁玉从此又有了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

  因梁满仓生日渐近,梁玉也从来没有主持过这样的事情,便向刘湘湘请教。刘湘湘也写了不少值得参考的内容给她,遇到自己也不大明白的,就也请教一下长辈。

  在刘湘湘和吕娘子的帮助之下,梁满仓这次做寿的准备工作算是做完了。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拟定宴客的名单,妇人眷属倒是能请到几个,官客就难了。梁满仓原本的那些狐朋狗友是不行的,得找几个正经人,难点这就来了,位高权重的看不上他,太不正经的,梁玉又看不上人家。

  还有一个问题——凌家人。

  宋奇在的时候,把凌家的情况也整理了一下。梁玉因而知道,凌家的人口是不少的,凌贤妃的亲爹还在世,她还有两个叔叔,亲兄弟五个,堂兄弟一大把。

  倒不用担心凌家人登门会造成外人的误解,反正事实摆在那里了,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不影响大局。梁玉担心的是,自家人不如凌家人体面,这叫人比下去了总归不好。

  愁归愁,帖子还得下。大概是有袁、李、严做了个示范,梁府下的几张帖子还都有人来,街坊接到帖子之后都回帖说一定到,寿礼也陆续送到了。袁、李、严三家,袁樵没来,但是杨氏说到时候会到场与南氏见个面,李家那里,李淑妃的哥哥要亲自来,严家派了严中和做代表。梁玉还往萧府里送了张帖子,萧司空果然也是不会来,不过大长公主派人送了一份礼过来。

  本也没想弄个大场面,场面太大梁玉感觉也支持不下来,这样就正好。

  梁玉到南氏房里,与她对着单子,梁大嫂妯娌几个不识字,跟南氏一起听梁玉念礼单。她们都是头一次接触这些,被礼单上的名目震住了——怎么一次走礼就用这么多东西吗?梁玉低声解释:“听说京里都这样。”

  南氏听了梁玉念名单,忽然说:“两位小宋郎君帮咱家不少忙哩,咋不请他们来吃个酒?”

  梁玉正要解释,王管家跑了来:“宋、宋、宋……宋郎君来啦!梁翁叫三姨过去说话哩!”

  梁玉问道:“哪个宋郎君?”

  “大、大的那个!”

  宋奇?!

  梁玉没想卖宋奇什么人情,她认为自己是在还宋奇人情的。到京城日子越久,见识得越多,就越知道自己那点斤两拿出去显摆、非叫人领情,那是自找难看。不如这样留点情份,日后万一有个急事,人家或许能帮一把。

  现在宋奇亲自登门了,梁玉不敢怠慢。南氏也催着说:“你快去吧!宋郎君是个有本事的人,跟人家好好说话。”

  ~~~~~~~~~~

  梁玉到了前厅一看,梁满仓正在跟宋奇说话,老远就听到梁满仓的嗓门儿又高了,仿佛是被人贩子拐到黑煤窑干了二十八年苦力之后终于被亲人给赎了回来一样的激动!宋奇比在京城的时候黑瘦了些,眼睛却是亮的。在他下手,天残地缺坐得端端正正。

  梁玉进来便笑道:“宋郎君。”

  梁满仓道:“还有宋先生、小宋郎君呢?”

  “那也都是宋郎君。三位,有何贵干?”

  三宋一齐起来,对她作了个揖,动作整齐划一,梁玉赶紧跳了开去:“这是做什么呢?”

  宋奇笑道:“好叫三娘知道,下官已经面圣。如今再到府上来帮一回忙,圣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梁玉道:“又来!凭本事做的官,来这里不怕讨人嫌?”

  宋奇心道,果然是“奇货”!那就更不能断了联系了。也笑吟吟地说:“听闻府上有事要办,下官正闲着,带着这两个兄弟来搭把手。”

  梁满仓巴不得这一声,乐颠颠地说:“那好,那好,你们商议。哎哟,她能得能上天也是个闺女,好些个事儿就不合适。如今有宋郎君在,我可算是放心啦,这家里上下,你随便弄,还跟上回一样。”

  宋奇便说:“那就借梁翁书房一用?”

  梁满仓喜道:“好。”

  三宋与梁玉去了梁满仓书房。梁玉的心情也不错,吕娘子出府去收拾那所庵堂了,给庵堂换了个名字叫人做“寄心庵”,今天是盯着去上匾的。

  到了书房坐下来,梁玉又与二宋打个招呼:“您二位瞧瞧,现在他们都知道厉害了,也开始读书了。齐先生很尽职,您荐的先生也很合适。”宋义道:“举手之劳。”宋果沉默地一拱手。

  宋奇故做不经意地问起了吕娘子:“不知那位吕先生现在如何了?”

  “还好。她去庵堂了。”

  宋奇道:“吕先生胸有大志呀。要做大事的人,通常都果决,果决太过,就是刚愎。人一旦刚愎自用,就离犯错不远了,三娘慎之。”

  梁玉笑笑:“我明白的,慢慢来吧。”

  跟聪明人说话,到这里就够了,宋奇转了话题,说起这次梁满仓生日会来的人。并且对梁玉道:“该请谁就请谁,难道吃一次饭就成了死党了?就算把凌家和杜家人的攒一块儿,他们也不能就打起来。真打起来了,拆开了就是。”

  他要说的重点,也是这两家人。因为现在梁家要面临的,就是夹在杜、凌之间的局面。宋奇说得很轻松:“府上又没有能令君子折腰的大儒,也没有能平定四夷的将才。那就示弱嘛。这是生存之道。接下来朝上会很混乱的,不瞒三娘,贤妃娘娘我看她有点开窍。”

  梁玉笑道:“是,听说穆士熙很服气她。”

  宋奇笑了,这几个月来他就没遇到过像这么明白的人,说话真是省力气呀!

  他接到义、果的信,早知京城中的一切,也选好了自己接下来的路。他是桓琚看中的人,但为萧司空所排斥,作为一个正常的官员,他不但要得到现任皇帝的青睐,还得想好“接下来”怎么办。

  他不喜欢萧司空,认为这老货是倚老卖老、老糊涂了,对投靠了贤妃的穆士熙也十分鄙视。穆士熙这个傻蛋!想投机也不找个好对象。

  不是傻蛋的宋奇,他选的是太子桓嶷。太子是有着天然的正统名份,身边围着许多人,讨好也很难轮得到他这种人,想要再进一步,不如剑走偏锋,这大概就是穆士熙的观点。

  但是,穆士熙这个二缺没有意识到,太子地位并不稳。这个“不稳”,在宋奇看来,并不是单指会有人想要取而代之,而是指太子的权柄。现在有桓琚,但是贤妃还在虎视眈眈,太子也需要自己人。桓琚山陵崩了,萧司空等权臣不可能对新君有足够的敬重,也不可能放心把权柄交给新君。这就提供了足够大的施展空间!

  穆士熙投靠贤妃,他得出多少力呢?扳倒现任的太子,再扶上贤妃的儿子,还得斗倒萧司空这样的老臣,以及朝中所有正直的大臣。

  他宋奇要帮太子呢?天然正义,何况圣人也希望儿子身边不要都被萧司空、杜尚书这样的人包围着。太子还没有岳父,他的舅家在朝上没有一个人。他宋奇还跟梁家最聪明的一个人有着不错的关系,这个聪明人跟太子的关系也不错。

  没有任何难度,就能得到父子两代人的背后撑腰。

  最稳当的投机!都不用像吕不韦那样把爱妾送人!

  【穆士熙真是个傻逼!】

  所以宋奇一朝面圣,除了汇报自己的成果,就是向桓琚说了回来没房子住了,暂住在宋义、宋果那里,听说房子是梁玉给买的,打算等下去梁府看看。

  一句话又提醒了桓琚,对他抱怨了梁满仓太不争气。宋奇笑道:“圣人,这样不好吗?若是梁满有经天纬地之才,这不就是野有遗贤吗?他这个样子,才是圣人圣明呢。”

  桓琚笑骂他是马屁精,又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心情一好,把近来得意的事不免与他讲一讲。宋奇直接就从桓琚那里得到了皇帝本人的自白,也知道他的打算。再确定自己的路线就容易得太多了。

  见到梁玉,提到穆士熙,宋奇就毫不犹豫地说:“萧司空自诩君子,朝中上下,对他们不满的肯定是小人,朝里小人如蝇逐臭奔凌贤妃而去。他们自己就会打起来的。”

  梁玉掩口而笑。

  宋奇又说:“三娘现在做得就很对,多与周围人家交往,李氏、严氏都不错,杜氏、赵氏就不必了。三娘乐意凑上去,他们还未必乐意与三娘好呢,您要上赶着给他们取笑吗?没必要。”

  “宋郎君说的是。可是,不能总不理会吧?”

  宋奇神秘地笑笑,他已经看出来了,圣人这是要给太子把刺都拔了,方便太子接班。跋扈了一辈子的老臣们再不收敛,就都得完蛋。杜氏、赵氏更是这样,一个徐国夫人能招多少仇人呢?!

  “圣人说什么了吗?”宋奇点到即止。

  梁玉也明白了。

  宋奇道:“别沾。”

  “那宫里?我对阿姐说,多与淑妃娘娘亲近。”

  “就是这样!三娘不妨多往宫里走动,不碍事的,圣人乐见其成。梁翁寿宴就交给下官,三娘不妨对圣人说一说。圣人会给梁翁官复原职的。”

  “他还愁做官儿么?等着就是了。”

  宋奇快意极了:“对太子讲一讲嘛,太子与婕妤不能不知道梁翁做寿的。太子十五了,不算小啦。”

  “好!”想了一想,梁玉又说,“太子心里明白呢。我明天就去!”

  ~~~~~~~~~~~~~~~~~

  于是,去东宫的路上,路过弘文馆的时候,梁玉就听到一声:“我的亲娘呀!讨债还讨到宫里来了吗?”

第50章 父子兄弟

  梁玉抬头一看, 严中和双手紧紧抱着栏杆,紧张地看着她, 似乎真是怕她索债。梁玉冲他挥挥手,严中和缩到柱子后面去了。梁玉笑出声来,不再吓他,她早已学会了不因自己的喜恶来决定对一个人的态度, 何况严中和还算养眼。

  一旁李吉小心地问:“三姨认识得那位郎君?”

  “嗯,严家的。”

  他二人往东宫去了,严中和的磨难却还没有结束。

  松开栏杆严中和决定回屋接着抄书还债,被女人嘲笑并不是一个很美好的体验。还没转过身就听到一把冰冷的声音:“你躲到这里来偷懒啦?”

  严中和跳了起来:“亲娘!小先生你属鬼的吗?走路没声音呀!”语毕,抱头就往里跑。他跑得太急, 一不小心,还左脚绊右脚了。袁樵飞快地伸出左手,在严中和的脸亲吻地面之前拉住了他的腰带。右手捏住严中和的后领,将人整个提起来, 放好,拍拍他的后腰:“去抄书吧。”

  是了, 这就是严中和没和袁樵翻脸的原因了——打不过。反正是不知道小先生是吃什么长大的, 在他第一次决定作乱的时候就暴力镇压了他,胳膊都脱臼了。人家说了,不打他是怕把他打坏了,所以从今而后都告状。

  陆尚书的心里, 严中和要更亲近一些, 一个自己亲近的晚辈, 被不那么亲近的下属给指出不妥来,真是大大的丢脸,陆尚书心里就不痛快。这股不痛快最终就落到了严中和的头上,原本只是苦口婆心,现在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了。

  【我招谁惹谁了呀我!】严中和哭丧着脸,想着自己的悲惨经历,慢慢挪回座位上。也就没有注意到,袁樵望着远去的身影出了好长一会儿神。

  袁樵的内心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她好像又变好看了一点”到“她家好像只有她一个在忙碌”,又想起“她让严中和抄书,怕不是因为我吧?”,继而担心“她要忙的事情已经够多的啦,不能再让她为我这点小事伤神”,最终变成了“我得找个机会跟她谈谈,先去她父亲的寿宴上碰碰运气吧”。

  ~~~~~~~~~~~~~~~

  梁玉并不知道袁樵出现了,她一气赶到东宫,桓嶷还在上课。

上一篇:神秘王爷的爱妃

下一篇:阿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