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 第61章

作者:卫风 标签: 古代言情

  “嗯。王爷呢?”

  “王爷还没有回来,元庆刚才来传话,说是因为皇上还在议事,王爷还在云台等候皇上召见,一时回不来,让我们先回府去。”

  阿福点点头,她朝东边看去。

  遥遥的,一座座宫殿楼阁挡住她的视线,在这里看不到云台。

  “回去吧。”

  京城的街上并没有什么变化,不管是宫中的贵人小产还是远方的州府地震,京城的人的日子过的还是照旧一样。阿福一回到府里,杨夫人就过来了。

  “夫人来了?快坐。”阿福欠一欠身。虽然现在她品级高于杨夫人,可是不管怎么说,她年纪轻,对于杨夫人,阿福心中有一种敬意。

  她的年纪,她的为人,她的阅历,这些都值得阿福敬重她,向她请教学习。

  “太后……还好么?”

  “太后气色还好,只是……心绪还不太好。”

  杨夫人就明了的点点头:“玉夫人呢?”

  “没见着,身体是无大碍了,但是探病的人一概都不见。”

  杨夫人没说什么。

  “夫人……这次的事情,我看不大明白。”

  杨夫人看她一眼,挥了一下手,海芳与紫玫就都守到门口去了,帘子也放了下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一寒……你也知道太后娘家姓王,太后的父亲虽然过了世,可她长兄可是号称王半朝啊,常言说,店大欺客,反过来,客大也欺店啊……”

  阿福虽然对这些勾心斗角的事不算太懂,但杨夫人说的话他还是明白的。

  皇帝这是对王家不满,所以借题发挥了么?太后动不得,就朝瑞夫人发难。

  当时花园里不在席前的人可不少,单揪着瑞夫人不放……

  “那,宣夫人又为什么也被牵涉其中呢?”

  “这,恐怕就是玉夫人心思了。你看,我们王爷虽然是年纪居长,但是问鼎无望。不算他的话,哲皇子就是居长了……”

  唉……真是复杂。但是把宣夫人推到火山口上这一招实在很毒辣。皇上与太后,她总要得罪一个。弄不好,就是两边一起得罪。这对宣夫人自己,对哲皇子,都大大不利。

  阿福就忍不住叹了口气。

  宫里这些事情,总让人觉得脑细胞不够用。

  杨夫人宽慰的拍了拍她的手背:“淑人不必担忧,置身事外就好。礼数也尽到了,接下来的日子就不要再进宫了。”

  不要进宫这话,今天已经是第二次听到了。

  淑秀和杨夫人的说法一样……杨夫人说的自然是金玉良言。可是淑秀那时候冒险提醒她一句……这份情……

  阿福送走杨夫人,屋子里很安静,李信被张氏抱去花园里了。

  她想起初进宫的时候,帮洪淑秀洗被单,两个人合盖一条被子的事。

  那些事好象……已经很久远了。

  在宫里的一年,抵平常的十年啊。

  初入宫时的小姑娘,每个都在那样压抑残酷的环境下被迫快速成长,但是谁也不知道自己生长的方向是对是错。

  杏儿与慧珍已经掉了下去,淑秀现在看似风光……

  说起来,最幸运的,是自己吧?

  虽然将来……不知道李固是否会出现一位正妻。

  阿福握起手。

  拥有现在的一切,她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

  那句多事之秋,一语成谶。

  地震的事还没料理完,北边乱了。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异族最常选择的劫掠的季节。北方的严冬残酷的掠夺人的生机,被自然逼迫的关外蛮族就想从关内掠夺他们需要的一切。

  而西南的局势,听说也并不安稳。

  韦素和李固说起这些事来,气的快要拍碎桌子。阿福隔着窗子听他在骂人。虽然没提名提姓……

  “这都什么时候了,不想着共御外敌,还兀自窝里斗的欢!生怕对方抢了功压了自己一头……”

  “户部的钱粮只有这么一点,上次水灾已经大伤元气,都快发不出官员的傣禄了。那些人光知道要银,要粮。可是要赈灾,就没有军费,总不能让迁州的人全死绝了好省他们的心吧?把我爹逼的着急上火都快要吐血了……”

  “凭什么年年修关隘,还是年年被扫的那么惨?钱都哪去了?关隘白修了?就算再把钱支过去,也只会和前年一样……”

  阿福先前还担心他这样说话如若被人知道会惹祸上身,但是越听,越是心惊。

  原来……情势有这么惨了?

  在宫中只看到一片太平景象,宫眷们争妍争宠,处处花团锦簇。

  这些事,以前没听说,并不代表它们就都没发生……

  阿福叹口气,自己端茶进去。

  说这么多话,嘴一定干。

  又不放心让别人来递茶送水,哪怕有一个半个字漏出去,估计都是大麻烦。阿福用了最保险的做法,紫玫和刘润把守外头,她自己照应屋里。

  “歇会吧,喝口茶。”

  韦素在窗前走来走去,动个不停。李固坐在椅中,又安静过头。

  这两个人……也不知道怎么变成好友的。

  阿福端了一盏茶给韦素,另一盏给李固。

  “韦詹事大人,您的活计这些天都推给杨夫人和刘润干,您自己可是落得清闲了。”

  韦素勉强一笑,喝了一口茶。

  “唔,这什么茶?”

  “八宝茶,可以清火的。”

  这在前世很常见,但这里的人还没有这样喝过。

  里头除了茶叶,还加了冰糖、枸杞、红枣和竹沥,口感是暖而清甜的。

  韦素笑着问李固:“这又是哪本书上瞧来的?”

  “这个我却不知道了,该是阿福自己寻摸出来的。”

  阿福是想这两个人轻松一下的,所以说:“我看着他们在后头晒菜干,铺了一地。詹事大人要是有空也去瞧瞧,好歹露个脸,别让人觉得你对府里事都不闻不问哪。”

  韦素虚心的问:“晒什么菜干?”

  阿福眨眨眼:“天气一天冷似一天了,到了冬天要吃鲜菜可没那么容易,除了窖里储藏些,当然还得晒些菜干了,王府上上下下也几百张嘴,这么些人到了冬天总不能吃啃硬馍馍酱疙瘩啊。”

  韦素连忙点头:“很是,应该晒。我记得有年冬天,顿顿都是油腻,一点素菜没有,吃的人都倒了胃了——在哪儿晒的?我去看看去。”

  “在后头那片空地,靠进边那块儿地方。”阿福说:“那地方大,靠着井择洗也方便,沥了水就直接挂架子上晾晒了。你去看看,还缺什么菜不,让他们多买些回来一起晒。”

  李固也来了兴致:“一块儿去瞧瞧吧。”

  阿福挽着李固手走在前头,韦素在后头有些好奇的问:“阿福,你没进宫时,冬天都吃什么?”

  阿福一笑:“有什么吃什么呗,萝卜白菜豆芽豆腐转着吃,我们家就是开酱菜铺子的,所以家里最不缺酱菜了。富人家没菜还能吃肉,我们哪有那个福气吃肉吃到倒胃呢。”

  韦素点头,李固问:“那宫里冬天吃的青菜,虽然少,却也不是没有啊。”

  “那些怕是从南边用船运来的,到了京城的价比肉可要贵呢,而且又少。”

  府里要储的菜不是个小数目,所以还没转过假山,就听见空地那边人声喧扰,干的正热闹。

  

  第47章 秋日(二)

  

  这片空地阿福原来说要种果树,只是现在不是时候,地没有利用起来,所以在这里晒菜倒是正方便,人来人往的,连李信也在晒菜场上跑来跑去,小皇子对这种新鲜事加倍感兴趣。平时在他身边转来转去都不是这样的人,也没有这样好玩的事。他弯下腰抓了一把在晒的灰豆角,抬头看见阿福,脸上笑开了花,抓着豆角,摇摇摆摆就朝阿福冲过来:“嫂子——”

  有什么烦恼看到这孩子的时候,也都扔到九天云外了。

  阿福把他抱了起来,李信咯咯笑,把手里的豆角往阿福嘴里塞。

  在他看来,这是很讨好的很亲近的表示了。这时候的小孩子对食物很敏感,一般很难让他们把自己的食物分出去。

  阿福笑着扭过头不吃,张氏忙赶过来。

  “可不能让他吃这个。”

  “是是,是刚才厨房的人想看菜的老嫩咬了一口,大概殿下就看在眼里了。”

  李固饶有兴致,虽然他看不见,但是这里的热闹动静与书斋全然是两码事,不光厨房的人在这儿忙,还有马房的和前院的一部分人手都在帮忙。马房的把铡草料的铡刀都搬过来了,这下省了厨房的人把菜切断的功夫,当然,从中劈开菜瓜这些事铡刀还干不来,厨房的人摆开案子在一旁干的热活朝天。

  “这些菜晒干了,到冬天吃?”李固问。

  “是啊。”阿福笑笑:“在宫里的时候,冬天也有时鲜菜,出来了之后,虽然内府肯定也有份例送来,但恐怕只有够你我还有信弟三个人的,这满府这么多人,冬天吃什么?”

  韦素也来了兴致:“我们家到了冬天菜也吃的少。这菜干怎么吃?回去我们也备上。”

  “这种豆角晒干了到冬天可以炖肉,很去腻。菜瓜还有别的,象那边的叶子菜晒了之后还要腌一腌的。”阿福说:“这些都有厨房的人操心,你不用管这么多了。”

  韦素摸摸头:“这倒是。我们是男人嘛,后院的事就交给女人办好了。”

  李信挣着下地,又在场中乱窜起来。张氏虽然体力还好,但是跟着他跑了这么半天,也累的满头大汗,亏得她梳的是最结实的环髻,要是敢梳别的不牢靠的发髻,现在非成疯婆子不可。

  阿福以前觉得张氏发髻老气,现在可不敢这么看她了。

  人家不亏是专业的奶娘,这头发怎么梳都是有讲究的。

  热闹的场面,乱跑的李信,暖融融的阳光,李固和韦素两个人总算摆脱了在屋里的时候那种压抑郁怒的情绪,韦素还乐颠颠的过去跟李信一起捣蛋,翻看地下晒的菜,还引的李信在后头追他跑。

  眼前一切,如果可以凝固定格下来,就好了。

  这时候没有照相机,阿福也不会画画。

  所以她只是贪婪的,用眼睛看着,然后,牢牢的记住。

  记住这一刻,她是多么的幸福。以后的时光,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她都可以把这一刻拿出来,反复回味重温。

  虽然她不太懂那些国家大事,可是也能看出,现在朝廷的情形是不妙,外有边患,内有天灾人祸。

上一篇:凰权

下一篇: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