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不是我爹? 第337章

作者:霖桔 标签: 系统 爽文 BG同人

  赵高连忙躬身进来挑火炉。

  其他几位朝臣纷纷落座,面面相觑,然后又低声夸了张婴几句,氛围又多了几分和睦。

  直到某朝臣第三次用到“奇思妙想”同义词夸张婴时,嬴政终于开口道:“哈哈,好啦。今日的议题倒也不全是阿婴。”

  说到这,他先看着王绾,道:“王丞相,在你看来大秦应当用军爵举荐制,郡守举荐制还是科举制?”

  王丞相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以大秦的近况而言。彻底摒弃举荐制是不可行的,但婴小郎君经提出的问题也值得深思。臣想着,不若前十年,我大秦还是以举荐制为主。多去各郡县开设一些官方学室。

  十年之后,大秦境内的学子增多,我们再开始实施科举制。”

  嬴政微微皱起眉,道:“需用十年?”

  王丞相无奈一笑,他道:“陛下,在老臣看来,十年或许还赶了些。”

  嬴政并未发表太多的评价,然后看向了李斯,道:“李廷尉。你对这个制度最为积极,有何高见?”

  李廷尉拱手道:“臣大体认可王丞相所言。但十年太久。在臣看来,三到五年,便可大力推广科举制。因为唯科举制,才可逐步替代军功爵制。”

  嬴政微微颌首。

  王丞相却皱起眉,反驳道:“三到五年,寻常黔首岂可熟读秦律?你可知晓,那些吏师弟子,在改弟子籍之后,四年内可免服役去专心读秦律。

  四年免服役情况下,弟子都不一定能成才,你让那些需要服役的黔首学三到五年就参加科举?这不是儿戏吗?”

  李斯不急不慢地开口道:“我明白王丞相您的意思,但臣的想法有二,其一,我们为何要寻找一个制度取代军功爵制,是为了黔首们一个改变阶层的机会。现在机会给了,能不能拿到就看他们自身的实力。

  王丞相,这就像,商鞅提出军功爵制,不是为了让所有上战场的黔首都能拿公士,而是为了让黔首们主动愿意奔赴战场,为大秦而战。

  同理,我们的科举制度,不是为了让黔首都能考上,而是让他们愿意主动识字,安分守己地拼搏,维护大秦稳定。

  你担心的问题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同类而语。”

  李斯说到这,不光王丞相皱紧的眉头放松了些,其他朝臣也若有所思。

  李斯稍稍喝了口茶水,继续开口道:“当然,王丞相的顾虑也有道理。若是开科举后,却一个黔首都未录入,也会令朝廷失信于百信。

  所以臣想,经科举选拔出来的人,皆从小吏开始做起,这样并不需要对方彻底熟读所有大秦秦律,但也能用。”

  说到这,李斯开始举出,比如征收田租的小吏,只需要熟读《田律》和《仓律》就可以参加考试。少府的小吏,也只需要《效律》、《仓律》、《工律》等。

  说完例子,李斯看着其他人认可的视线,继续道:“当他们成为小吏之后,三年一次考评,甲等者可再前往咸阳参加晋升大考。是以,不必十年那么久。”

  “科举选拔出来的人皆从小吏做起?”

  王丞相思考了一会,摇

  了摇头,“这是给了白身机会,但三年一次考评才能晋升。耗时太长,无法吸引真正学富五车的大才过来。”

  李斯一顿,无法反驳。

  冯去疾忽然轻笑一声,道:“王丞相,这个问题婴小郎君不是给过解决方案么。

  他说,科举可以像军爵制一样,层层筛选,考三四次,也给他们分几个等级。皆时,官府可按他们的分数排名分配人才。

  我们这也差不多,官署多出几套策问试卷,多筛选几次,成绩达标的黔首分为小吏,成绩甲等优异且能做出策问的提拔为郎官……”

  他后续还详细说了一些,基本上就是将科举分门别类细化后再考核。

  冯去疾一边说,李斯一边点头,偶尔还在一旁低调地补充两句,两人看起来相得益彰,不像政治对手,反而有点同盟的味道。

  片刻后,李斯扭头看向王绾,声音带着点笑意,道:“王丞相,这冯相向来是与你合拍的,您看还有什么要补充吗?”

  王丞相瞥了一眼意气风发的李斯,轻笑一声,起身道:“并未。”

  李斯一愣。

  王丞相却不再看对方,而是朝着嬴政面前,拱手道:“陛下,臣年事已高。如今最大的困惑已解,老臣无愧于国事,还望陛下恩准老臣辞官而去。”

  李斯:!!!

  不光李斯愣住,现场几位朝臣的表情也很是讶异与茫然。

  冯去疾更是急得捂住心脏,似是想冲过来捂住王丞相的嘴巴。

  这其中,唯嬴政与扶苏满脸淡定,似乎早已预见这一幕。

  嬴政道:“王丞相相伴三十年,乃国之栋梁。此去,朕不舍也。”

  王绾洒脱一笑,道:“臣本布衣。能得陛下看重,为大秦效力,此生足也。”

  ……

  嬴政与王绾来回拉扯了二十多次对话,从最初的相遇,到中间的相互守望,再到现在的依依不舍,充分描绘出一副大秦君臣相宜图。

  最后,嬴政走下台阶,扶起弯腰的王丞相,道:“若你离去,何人可接替你。”

  这话一出,偏殿所有朝臣都竖起了耳朵。

  尤其是李斯,他已经反应过来“王绾辞官”这是一出早已安排好的戏。

  他微微挺直了背脊,甚至瞟了一眼冯去疾,似是认为冯去疾之前突然与他友好交流的模样,是因为提前知晓情况而主动示好。

  其他几位朝臣也陆续将目光落在李斯身上,毕竟从功劳、背景而言,他确实是最适合当丞相的人选。

  这时,王丞相顿了顿,开口道:“臣认可,陛下所认可的!”

  李斯竖起耳朵,含笑准备起身谢恩。

  嬴政却轻轻一笑,直白道:“丞相说的可是阿婴?”

  众人:!!!

  李斯差点扭到了脖颈。

  他瞪大眼盯着王绾,放在膝前的双手早已窜成了拳头。

  王绾无奈地瞅了陛下一眼,斩钉截铁道:“陛下所言甚是,老臣说的正是张婴,可当上卿。”

  “啪嗒!”

  不远处忽然掉下来一个铜罐。

  嬴政等人将目光转过去,便见李廷尉连忙起身捡掉落在桌子下面的铜罐,嘴上还说道:“陛下赎罪,老臣,臣刚刚一时不慎扯到袖子,才,才令铜罐摔了下去。”

  朝臣们沉默了。

  他们都能理解李斯的失态。

  谁能想到板上钉钉的事也会黄呢?

  半晌,李斯才将铜罐捡起来,他看着手中的铜罐,沉默了一会,他才挤出一个笑容道:“陛下,好事啊。看来我大秦又要留下一段“神童拜相”的佳话了。”

  嬴政深深地看了李斯一眼,道:“冯去疾,隗状,你们都是丞相

  府的老人。目前正是统筹举荐、科举官制的重要时刻,有什么政事,你们当与阿婴一起在丞相府处理。

  李廷尉,你对科举制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有关秦律律法的试卷出得也很好。这样,你会同其他相关官署,拟定定下一任科举大考的几位主官人选。之后,记得将名单交予阿婴他们敲定……”

  嬴政陆续嘱托了许多,连丞相郎官要如何辅佐都有提及,细致得很。

  朝臣们脸上的表情越发变得微妙起来。

  好家伙,本来还以为是和甘罗一样的荣誉上卿。

  但看看现在,又是安排冯去疾,隗状两位老人联袂处理,又是让李斯做完事之后还要交给张婴敲定。

  这一方面是敲定了张婴的权利,绝不是一个样子货。

  另一方面也在暗中敲打李廷尉刚刚的话——类比甘罗,但甘罗拜相之后反而沉寂了。

  朝臣们都懂的事,李廷尉这人精何尝不知道。

  他心下狂呼海啸,脸上却重现展现出谦卑,满脸诚恳道:“陛下考虑得极为妥帖,但老臣想着,若只让婴小郎君最后审阅,怕是学不到太多。

  不如让婴小郎君先来廷尉这边多多历练,老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导得尽心尽力。”

  说到这,他的目光似是瞟向了扶苏。

  嬴政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看得李斯的背脊又弯低了一些,半晌,他道:“准!”

  李斯这才起身。

  王绾沉默地看着。

  虽并未卸任所有的官职,但一旦确认可以脱下丞相的官袍后,他浑身轻松了许多,就连视角都变得通透了一些。

  他看着李斯试图利用“张婴巡视九卿,恐夺权”这种事,暗示挑动扶苏。

  他看着扶苏不为所动的淡然。

  他看着陛下明明看透李斯的小花招,却什么都没有说的平静。

  他看着其他同僚们眉头紧锁,就知晓他们必然头发又要白几根,几宿无法入睡。

  ……

  在嬴政宣布下朝时,王绾大迈步走在最前面,憋不住畅快地感慨了一句:“辞职真好!彩!”

第173章

  三日之后。

  张婴被内侍来回洗刷六遍,好在泡在水中的时间不长,否则他都怕与仲父再见时,对方会惊讶怎么胖了一圈。

  第四日,张婴醒来,一个翻身起床。

  他拿起日常衣袍刚准备挂身上,却被赵文的制止。

  赵文道:“小郎君,您的朝服已经送过来了。”

  “潮服?”张婴懵了一下。

  大秦也会这么称呼流行服饰?

  还是说此“潮服”非彼“朝服”?

  但也不对啊,他身上虽挂着爵位,但从未正儿八经地当过官上朝,哪来的朝服。

  思及此,他困惑地看向赵文道:“难道今日我要上朝吗?”

  赵文露出璀璨的笑容,连忙拱手道:“婴小郎君所言极是。”

  “啊?但我能说的都说过了,再去也没什么意义。”张婴一脸疑惑,也不是很想去,三日过去,他更希望出宫好好了解一下项羽的线索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