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尔玉
李世民不免有些心疼,心中暗道: "这所谓的开国君主赵匡胤应该没有要杀你的意思,不然也不会给你封侯。孩子,你没有办法力挽狂澜,就不要愁了,好好当一个侯爷吧。"
赵光义眉头眼前唰地一下亮了,感觉自己找到了证据: “陛下,你瞧,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位违命侯还在怀念故国,说明他贼心不死,意图谋反呢!"
赵匡胤跟这位南唐后主打过多年的交
道,晓得他文采好,也暗自倾慕对方的才华。李煜天天写些酸诗,他是知道的。
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默认别人给李煜诗集。
赵匡胤皱着眉头,说道: “你小子,天天想什么呢,不就是一首酸诗吗?顶多文采好了点,怎么在你眼中就成了谋反?"
赵光义: "臣弟只是防患于未然。"
谁知紧接着,天幕说道。
【大家都知道李煜很有才,一出什么作品,他们都争着抄录。当时赵匡胤已经死了,弟弟赵光义上位。
据说在宴会上,赵光义听见百官谈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之后非常生气,这李煜人还在心不死啊!
是不是还想复辟?
绝命毒师于是赐下了牵机毒。】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李煜的演员望着太监拿的毒酒,脸色发白。
赵匡胤还在位的时候,顶多动动嘴皮子折辱一下他,没有要杀他的意思。赵匡胤死了才几年,弟弟就忍不住要杀他了。
他双手颤抖,端起酒樽,看了一眼江南的方向,随后缓缓服用致命的毒酒。看来他这一生,再也没有办法回到故乡了。【除了李煜之外,吴越国的钱弘傲据说也是被毒死。】
赵光义: "!!!!"
他早就看这些亡国之君不爽了,没想到他上位之后真的毒死了李煜!他心里暗爽,却没注意到哥哥的表情。
赵匡胤面色彻底黑了下来,之前天幕说了他死之后弟弟继位。在正史上,他是病死的,在野史上,他可能死于毒酒。
这些天,赵光义劝他不要相信所谓的野史,一定要相信正史。现在赵光义被爆料出了一桩桩的毒杀事件,让他拿什么相信?
赵匡胤幽幽地说:"所以,你未来给我的酒里到底有没有毒啊?"
赵光义面色煞白,毫无血色,连忙表决心: “这事儿又没发生,我哪知道啊。再说了,臣弟敬爱兄长,日月可鉴,绝无半点不臣之心。希望陛下明鉴,千万别信了这一家之言。"
赵匡胤面上不动分毫: “你说得有理,下去吧。”
赵光义胆战心惊地走了。
赵匡胤望着他的背影,直到他的背影完全
消失,还没有收回目光。
他让人找来所谓的牵机毒药,吩咐身旁的宦官: “天凉了,给晋王送点宫廷御酒暖暖身子。”他不知道赵光义给自己的酒里有没有毒,但他给的这一杯……
卧榻之间,岂容他人酣睡?
古青青 【李煜生于七夕,也死于七夕。
在很多人眼里,这位亡国之君明明有着圣人必备
的重瞳,活的却很失败。但有诗云, "国家不幸词家幸,活到沧桑语始工"。他的不幸,却是诗坛的幸事。
后人往往以“入宋”这个节点区分李煜的诗。入宋之前,他往往写些风花雪月和宫廷富贵生活,算是位花间派词人。入宋之后,他“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有文人评价他: “一声恸歌,如闻哀猿,呜咽缠绵,满纸血泪。”自古以来,真情最动人,更何况,李煜流的是血泪。
他只流传下来了三十多首诗,却牢牢坐稳了“千古词帝”这把交椅。】【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结束了,下期再见。】
话音落下,视频停止,天音消散,人们却久久没有办法回过神。李煜的风格是那样的特殊,美到极致,愁到极致。翻阅古今,也找不出来几个。
有亡国之痛的人,往往没他那样的文采。有那样文采的人,往往没有这种亡国之痛。两个条件筛选下来,类似者几乎为零。
不对,还是有相似的诗人。
有些人回忆起了之前播放的李清照,这两人风格倒是有些相似。"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这一句话逐渐风靡开来。
侯府中,李煜面色很差,浅淡的瞳孔中闪过惊惧之色,算算时间,再过几年,他就要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杀了。
他思索半晌,来到皇宫之中,求见赵匡胤。
巧的是,那个据说也被毒死的吴越国主,早就来了。
吴越国钱弘傲这个亡国之君痛哭流涕,希望赵匡胤能保他性命: “陛下,如果不是天幕凑巧提到违命侯,臣竟不知未来居然被您的弟弟毒死。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半点不臣之心,请陛下明鉴啊。"
他好歹曾经也是一国之君,现在却没半点骨气,竭尽所能讨好赵匡胤。赵匡胤面
色波澜不惊: "朕知道了,不用多说。"
随即他看向李煜:"违命侯,你也是来求朕饶你性命的吗?"
李煜沉默良久,重重点头。曾经国破家亡的时候,他想自焚而死,却被手下劝住。真正想死的人是劝不住的。
君王死社稷,他仰慕那些刚烈殉国的君主,却知道自己没骨气。赵匡胤摆摆手: "只要朕在一天,你们就性命无忧。"吴越国主钱弘傲感激万分: "多谢陛下!"
"对了,违命侯,你怎么就流传下来了三十首诗?你入宋之前,写的就不止这个数了吧。"李煜点头: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很多诗稿也许遗失了。"
赵匡胤看了他许久,思考该如何处置他。毕竟他是天幕承认的优秀诗人,还是得客气一点,以免惹怒了天幕背后的仙神。
他于是给李煜改了个封号: "你居然还有这般造化,曾经的事既往不咎。今天,朕就封你为安乐侯,关上门写你的诗去吧。"
李煜不免有些惊讶,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够去掉这个侮辱性的封号,收敛容色: "多谢陛下,臣谨遵圣谕。"
李煜回去之后,还是有些恍惚。他本该因为写诗而死,而他写的诗又反过来让自己避开了死局。笃信佛教的他低沉地说了一句: "造化弄人。"
此后,他专心创作,妙笔生花,佳作频出。大宋的文武百官一边说他是昏君,一边抄写得比谁都欢。
朱棣如今穿上了太子朝服,端的是一副威风赫赫的模样。
上一期视频中,天幕凑巧提到了朱允蚊上台后的奇葩操作,引得无数人非常震惊。两相比较之下,朱棣把侄子比得渣都不剩。
最后朱元璋力排众议,立朱棣为太子。
朱元璋以为这小子会欢天喜地、恭敬孝顺。
结果今天,朱棣就跟他呛声: "父皇,您看着李煜惨不惨?
朱元璋不以为然:"有什么惨的?除了诗写得好,其他一无是处。咱要是他,在被封为违命侯的时候,就直接了结了自己,不受那窝囊气!"
“我也这么觉得,那不如我们迁都吧。”
朱元璋有些震惊: "啊?为啥要迁都?应天哪里不好了?"
"北边的蒙古虎视眈眈,终究是心腹大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有将都城迁到那边去,才能安抚边境军民,守护江山社稷。"
朱棣话音落下,朱元璋以及一众文武百官耳边如同惊雷炸响。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得真好啊。华夏人骨子里最纯粹的气节,都凝聚在这句话里了。朱元璋喉咙有些干涩: "兹事体大,日后再议。"
他没有立刻反对,说明他也有些被说动。他也知道如今的都城周围没有什么天险,一旦外敌攻入,便是长驱直入。连朱棣这个臭小子都能打过来呢。
朱棣添砖加瓦: "而且这应天城就是李煜的老巢。虽然富庶,但是气运不在这里啊。"迷信的朱元璋听到了自己心动的声音。
过了一个星期,在无数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中,天幕准时播放。【这位诗人是落榜考生。】
第90章 黄巢:不给我封,那我自己去取
天幕播放之前。
著名的“马球皇帝”唐僖宗满头大汗,玩着击球,畅快极了:“阿父,如果科举有击球的话,那么朕肯定能当状元啊!"
身旁的太监田令孜面白无须,含笑说道:“那是自然,陛下击球技艺之精,旁人所不能及也。”
周围的侍从听见皇上叫一位太监为阿父,却没露出半点诧异的神色。田令孜可是皇上身边最受宠的宦官,也是一手将皇上推上那个皇位的忠臣。
叫一声父亲怎么了?
他们也想喊一声爹呢!
唐僖宗擅长骑射、围棋、击球等等游戏。除了处理政务,他什么都喜欢。
等到了时间,田令孜递上手帕,提醒道:“陛下,该擦擦汗了,算算时间,天幕快播放了呢。”唐僖宗的兴致很快被天幕勾走了,天幕给他的乐子可比这些游戏多多了。
他接过手帕,擦着耳顶的汗珠,心中好奇:“阿父,她都盘点到那未来的南唐李煜了,时间继续往前推,应该要盘点我大唐的君主了吧。不知道是哪位祖先呢?"
田令孜:“太宗和高宗文采都极好,想必有一席之地。”这两位都是雄主,还有祖宗滤镜加成,大唐人都期待他们上榜。
至于文采斐然的玄宗,却被他们选择性排除了。因为安史之乱这一锅,举国上下都认为得由玄宗背。
唐僖宗敛眉思索:“嗯,阿父说得对。他们应该能上榜。”
他擦干下巴的汗珠,将手帕随手丢弃给婢女,突然沉默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田令孜见他神色郁郁,好奇地问:“陛下因何烦忧,不如告诉老奴,让老奴替你分忧。”
唐僖宗憋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倾诉的欲望,说道:“阿父,之前天幕说了宋朝的开国时间,算算时间,距离当朝不远。朕不会是末代君主吧?大唐不会亡在朕的手里吧?"
他非常仰仗这个阿父,事事都要听他的。即使是不想听,也没办法。
明面上的皇帝是他,背地里的皇帝其实是这位阿父。
田令孜:“怎么会呢,陛下且放宽心。”
唐僖宗有些发愁:“可是王仙芝和黄巢那些匪徒还在肆虐,让朕如何宽心?对了,加封的圣旨送出去了吗?"
这两位反贼头目是一伙
的,他们向朝廷表达归顺之意,希望被招安。
唐僖宗前些日子和大臣处理了这些奏折。
“已经快马加急送出去了。”田令孜说道:“这些匪徒成不了大气候,朝廷只需震慑加招安即可。裴将军上表请封王仙芝等人,陛下已经封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愿王仙芝见好就收。"
“那就好。”唐僖宗安慰自己,像是想到什么,好奇地问:“那个黄巢手下也有许多匪徒,是股不小的势力,阿父当时怎么不让朕封他?"
田令孜挑起眉毛,露出些许不屑的神色:“陛下,你是在说黄巢么,他啊,心比天高,想当节度使,若许了他,那么天下人都故意造反要来讨要节度使了。"
唐朝的藩镇几乎等于自治王国,权力特别大。
唐僖宗闻言也有些不满:“这黄巢真是胆大包天,晾一晾他也好。对了,那这黄巢会不会不悦?"
"黄巢仰仗王仙芝,一旦王仙芝与他离心,他又能成什么气候。"唐僖宗笑着拍手:“阿父高啊,这一招是不是叫反间计。”
黄巢的亲信高兴得像过年一样:“老大,陛下封你当什么官了!是不是那节度使?”
黄巢抿着粗糙的唇,心情难掩激动:“只是有消息,还没有确定,等大哥回来,一切就尘埃落定了。"
黄巢饱读诗书,身上有股书生气。多年的军旅生活也没能磨灭这股气质。比起反贼头目,他更像是谋士。
第一次见他的人,都很难相信他是令朝野闻风丧胆的杀神。
他跟王仙芝一样,只是因为心生不忿而起兵,并不想把这大唐的天捅破,然后改天换地。他只想获得多多的功名利禄。
上一篇:我在米花町开中餐馆
下一篇:满身单箭头的玩家还在继续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