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话聊斋 第249章

作者:玄月扶摇 标签: 红楼梦 轻松 BG同人

  改编的事暂且放在一边,傅玉衡看了马介甫一眼,对他道:“马兄,你能否先出去一下,我还有些私事,要单独和沈姑娘说。”

  马介甫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转身就出去了。

  以他的为人,是既然已经避开了,就绝对不会用法术偷听的。

  傅玉衡对沈韦娘行了个礼,“沈姑娘,小生有一事相托。”

  沈韦娘一怔,忽然就升起一股责任感,正色道:“五爷也算是我的知己,但有所命,未敢不从。”

  作为一个自幼就被人践踏的可怜女子,她的潜意识里,其实是渴望被人重视,被人需要的。

  虽然傅玉衡不清楚一点,倒也算是歪打正着。

  他安抚地笑了笑,说:“没那么严重,只是想请姑娘帮忙注意一下马兄。如果可以的话,帮忙开解一番而已。”

  然后,他就把马介甫最近在做的事大略说了一遍,还点出了马介甫的心结。

  “马兄这人侠义之心很重,遇见别人的苦难而不能相助,对他来说,比让他自己受苦更难受百倍。”

  沈韦娘生前也是个才女,听了这话立刻就了然,“原来这位马先生,是一位黄衫客般的人物,当真是失敬。”

  黄衫客是唐传奇中《霍小玉传》一篇中出现的人物。

  里面霍小玉遇人不淑,先是因为渣男背弃了母族,又被渣男抛弃。

  寥落濒死之际,有一位黄衫客听说了她的遭遇,对她十分同情。

  高来高去的黄衫客便将那渣男压到了霍小玉面前,让他对霍小玉下跪请罪。

  霍小玉把水泼到了地上,以示覆水难收,彻底和渣男恩断义绝。

  虽然她最后还是死了,但因黄衫客的缘故,没有落得死不瞑目的下场。

  沈韦娘饱读诗书,唐传奇自然是看过的。而她的遭遇,也让她无比渴望自己也能遇见一位黄衫客。

  被她这么一提,傅玉衡也想起来了,原著里的马介甫出场时,就是穿了一身黄衫。

  说不定蒲先生塑造这个人物时,就是借鉴了前人笔下的黄衫客。

  他当即点了点头,“也可以这么说。总之,拜托沈姑娘了。”

  沈韦娘道:“五爷放心,妾生来便佩服这样的侠客,一定会尽力开解马先生的。”

  ※※※

  人的名,树的影。

  因有去年的庙会做榜样,今年赶过来寻找机会的江湖艺人更多了。

  傅玉衡也打定主意,好好挑一些有资质的,或者是特型演员,待遇肯定从优。

  除了基本待遇之外,能给多少机会,有多少资源倾斜,也干脆都写在合同里。

  这样一来,大家心里都有数,也省了日后扯皮。

  江湖艺人们各显神通,倒让围观的群众大饱眼福。

  因着去年庙会办得好,多少打出了名声。

  所以今年不但艺人来的多,来赶庙会的外地人也增多了。

  好在郭县令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一早就联合永安县里有前瞻的富户,新建造了两家客栈。

  果然不出所料,提前三四天,所有的客栈就已经爆满,让那些胆怯观望的富户捶足顿胸。

  ——就这半个月的流水,顶得上日常营业的半年了。

  这等盛况,让傅玉衡灵机一动,对郭县令提议,“老父母,你有没有兴趣,把永安县搞成特色旅游文化区?”

  郭县令:“展开说说?”

  因为傅玉衡给永安县带来的切实的利益,所以郭县令还是很乐意听听他的建议的。

  靠谱了他就照着来,不靠谱他就含糊过去嘛。

  反正具体的实施,还得过他这个县尊的手。

  傅玉衡道:“就是在民间艺人中搞选秀,四到六月份搞海选,七到九月份搞复选,十到十二月底搞半决赛,庙会时搞总决赛。”

  郭县令思索了片刻,“也就是说,一年到头都有这样的盛事?”

  “不错。”傅玉衡点了点头,“每个阶段的获胜者,都可以适量地给一些奖励。

  半决赛的入围者,和总决赛的获胜者,奖励可以定得高一些,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这些人来了之后,哪怕什么都不干,总得吃饭吧,总得住宿吧?

  再加上名声打出去之后,必然会吸引来许多好事者看热闹,这又是一批拉动经济的流动人口。

  县衙拿出的那些奖励,和每年增加的税收相比,不说九牛一毛吧,也占不了多大比重。

  郭县令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

  心动之余,他看向傅玉衡的眼神不由带了些惋惜。

  ——这样的人物,不能入朝,真的是可惜了!

  如果傅玉衡能听见他的心声,一定会得意洋洋地告诉他:吃软饭的快乐,你体会不到!

  郭县令道:“驸马爷的提议十分可行。不过,此事还需要和一众乡绅富贾们商议一番。”

  别看县令写在《会典》里的权利很大,可任何事真正实施起来,都会和预期有一定差别。

  天子的圣旨一旦过了州府,威力都会呈几何式递减,更何况是三年就要换一轮的县令呢?

  如果这件事能干好的话,说不定他就可以借着这股东风,在永安县连任了。

  这地方虽然附郭京城,但若是做出了政绩,也更能让上面看到。

  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嘛。

  傅玉衡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小生不过是提一些想法,具体能否实施,又如何因地制宜,还得老父母操心。”

  好话谁都爱听,郭县令脸上立刻开出了一朵菊花。

  双方来了一轮商业互吹,中午约了个饭,下午继续结伴去看艺人人争奇斗艳。

  当天晚上,把傅玉衡送回别院之后,郭县令就连夜召集了县内大户。

  他们具体怎么商议的,傅玉衡不知道。

  可从第二天开始,那些乡绅对他的态度,在热络之余,更多了几分亲昵,显然是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而这个猜测,也在庙会落幕之后,郭县令与一众乡绅给他的送行宴上,得到了证实。

第166章 改编《包公案》

  是夜灯火如织, 家僮女婢捧甘澧佳肴穿梭其间,尽心奉客。

  永安县本没有什么特产,也不是什么商业要道, 自然也就谈不上资源丰富。

  宴席上这些乡绅富户竭尽所能奉上的美酒佳肴,于傅玉衡而言不过平平,远远比不上入京后的日常享用。

  但人家心诚,诚心诚意想跟着傅玉衡一起发财。

  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比得上真金白银呢?

  傅玉衡自然是要推辞的。

  他就是个没有实权,也不能有实权的驸马,干涉州县内政,怕不是嫌命太长。

  不过,若是单纯的生意往来, 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嘛。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 很快就有人明白了傅玉衡的暗示。

  郭县令哈哈笑道:“今日乃是私宴, 学生托大,先定一条规矩:诸位席间可畅所欲言,唯独不可谈论公事。”

  基调定下来之后,接下来的话就好说了。

  一群人围着傅玉衡, 只拿民间选秀说事, 先是说了他们讨论出的方案, 再就一些细节询问傅玉衡。

  可以说,智慧这种东西,并不因年代远近而有大幅度增减。

  现代人和古代人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见识。

  且这种见识上的差异,还不是单向的, 而是相对的。

  固然古代之事对现代人来说, 都是过去, 都是历史,在史书古籍上都有迹可循。

  只是,平心而论,普通人有几个会去研究那些晦涩难懂的古籍?

  许多人都知道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汉明帝,但若是不查资料的话,谁能立刻把两汉二十四帝的谥号都说出来?

  许多对古人来说的常识,现代人去了就是两眼一抹黑。

  偏偏常识这种东西,是没有人会去刻意强调的。

  当然了,现代人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虽然现代人很多都说不出历史的具体细节,但自古而今的许多经验教训,乃是科技文明,都已经被现代专家总结了出来,融入了从小到大的课本之中。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学来的东西很大众,没什么好炫耀的。

  但对古人来说,就是足以震惊人家一整年。

  这是傅玉衡在古代生活了近二十年之后,自己总结摸索出来的经验。

  比起别人来,他有一样好处,那就是既不薄今后古,也不会厚古薄今。

  只要见识足够,谁又比谁高贵呢?

  傅玉衡并不轻视这些古人,对于乡绅们商议出来的方案,他一直认真聆听。

  听完之后他就发现,古人的接受能力,远在一些现代人以为的之上。

  至少对于以貌取人这一点,他们是一点都不避讳,颜控得十分理直气壮。

  海选第一关,选的就是相貌。

  丑得特别明显的,直接淘汰。

  过了这一关之后,才看才艺,让他们按照评委随机出的题,即兴表演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