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羚墨
.
而对于家中有女儿的民间,尤其是有点条件的大臣来说,顿时心动了。
原来女儿可以这样投资的吗?
只与大臣联姻算什么,不但可以当皇帝岳父,还可以当三位皇帝的岳父!
一时之间,不少有女儿的大家族都开始要求,对女儿加重培养,要按照能当皇后的标准去培养!
【长大后,孙思邈历经南北朝、隋朝、唐朝三朝,因为医术高超,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曾经邀请他入朝为官,但是都被拒绝了。】
【唐高宗时期,孙思邈再次被邀请到长安,这一次与朝廷合作编书,但是依然没有接受官职。编完《唐新本草》后,孙思邈再次回到民间。】
李世民感慨万分:“朕曾经见过孙药王,当时还觉得70多岁的老者健步如飞,一定能更加长寿。想不到可以这样长寿!”
这位老者比自己都能活,还能为自己儿子效力编书,不仅身体康健,显然思维依然敏慧。
再看看满朝文武,已有不少一起走来的开国功臣垂垂老矣,显出明显的老态。
比如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年纪都不小了,其实是与他父亲李渊一辈的人。
李世民比李靖小27岁,比房玄龄小19岁,比杜如晦小14岁,但是这里面反而是杜如晦死的最早。
尽管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死,但是能明显感觉到体力衰退,力不从心,看到孙思邈如此年纪还能去编书,顿时更加羡慕了。
【孙思邈著《千金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方》是华夏历史上第一部 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在华夏古代与现代也多中医学者的必学教材;】
【孙思邈几乎是全才,精于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等,把妇科卷与儿科卷置于《千金方》卷首,让后世医者也开始重视曾经不被重视的妇科、儿科;】
【同时,孙思邈也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华夏古代医者,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首创了多个第一。】
【孙思邈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药王”,在这里就不多说,直接看内容吧!】
荆咕直接把孙思邈的各种“第一”放在天幕上,长长长长的名单,密密麻麻看得让人震撼到说不出话来。
“不愧是药王!”汉朝张仲景看着里面的内容,佩服一句,没有多说其他话。
无他,忙着抄天幕上的内容。
虽然弟子可以抄,还是觉得这样的圣人自己亲手抄写比较有诚意。
秦朝的夏无且等太医和医家弟子,一个个疯魔了一般,一边抄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狂热到让人忍不住怀疑孙思邈若是在面前立刻会上去磕一个。
而在唐朝,孙思邈本人一如既往的谦逊。
“天幕都这样夸我了,我不写得更好都对不起‘药王’这个称呼。”
太医署的太医们心里泪流:别卷了,别卷了,药王都这么卷,他们不卷起来怎么好意思!
不行,药王都如此勤奋,他们也得跟着学,蹭蹭药王的福气,没准自己也能当个“针王”“灸王”。
太医署的太医们各怀心思,看着彼此的眼神如同看情敌,为了未来的荣誉和成就,开始暗自较量起来。
【再说回朝廷的医疗措施。】
【虽然太医署没有面向民间,但是唐朝的各位有为帝王都比较重视医疗,各有各的措施。】
【比如说,唐朝已经有了通过保护环境来防治疫病,妥善处理疫病尸体等,这是从唐高祖李渊时期开始的。】
李渊抚须自得:“朕也是有些功绩的嘛。”
瞧瞧,后世还是记得他的这些施政措施。
【李世民就不说了,他做得太多了,我们说说那些被唐太宗光芒掩盖的其他帝王们。】
李世民哈哈一笑。
“是也该给其他子孙一些机会。”
不然只夸他,他也会骄傲的。
贞观朝的大臣们会心一笑,作为实施那些后世留名的措施的贞观名臣,他们也很大度!
【唐高宗显庆四年,由宰相领衔,尚医局与太医署共同编纂了《新修本草》,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 由国家颁布的药典,这本就是由孙思邈与官方主编的医书。】
【武皇期间,将民间的疠人坊收归国有,朝廷设置悲田使,病坊也称为悲田坊,男女别坊,四时供承,由朝廷来为疠人养病治疗。到唐武宗时改名为“养病坊”,此后一直延续下去,民间也有了大量的慈善机构性质的病坊。】
唐朝,佛教的民间慈善医坊开了很多,许多贫家家中有小儿或者老人实在看不起病,就会送去寺庙。
寺庙帮助小儿看病,小儿长大后还可以在寺庙学佛经,从而得以识字学文,未来可能出家,也可能不出家。
老人同样如此,在寺庙的医坊得到救治后,就会反过来帮助其他人。
其中比较出名的一座医坊是僧人释智岩所开,相传他事必亲躬,为病人熬药换药,甚至亲口吮吸脓疮。
.
纵观隋唐,有些地方上的私人官员,或者世家大族也会开办私人医坊,接收那些无力治病的贫农。
比如隋朝时期,有一位岷州刺史辛公义,开办的私人医坊大到可以安置病床数百,接待的病患不论身份富贵,安排了大夫治疗照顾,还安排了官差巡逻以维持秩序。
遇到疫情时,辛公义亲自盯着,在病患收容厅里放了一个坐卧两用榻,一边处理公务,一边随时查看全州患者的情况,日以继夜,与患者共存亡。
岷州发生瘟疫时,有些家人都抛弃了患病的家人,辛公义不愿意抛弃,让小吏在全州范围内找到被家人遗弃的病患,将他们送到自己的医坊内,甚至拿出自己的俸禄去采买药材,耗尽家资去救助病患。
并且辛公义已经意识到了疫病会通过尸体传播,采取的是“火葬”的形式,能更彻底的消灭瘟疫病毒。
因为辛公义的举措,让岷州人称他为“慈母”。
后来辛公义调任山东牟州,处理冤假错案,平定典狱,同样得到了牟州百姓的爱戴。他一生官职不高,但一直做实事,被百姓记在心里。
.
天幕下,隋朝时期,辛公义原本并没有太在意天幕正在讲述的大唐。
唐朝再好,也不是他的朝代,一想到改朝换代会带来的战争与死亡,辛公义只会更加揪心。
他正在巡视自己的医坊,嘱咐大夫:“好好照顾病人,你们自己也要注意防护,天幕上提醒过的口罩好好戴,最近有没有被传染的?”
大夫:“大人,这口罩的确有效果!”
“那就好……”辛公义正要再叮嘱一些,突然听到有人在喊自己,“辛大人,天幕在说你!”
辛公义愣了,他好像确实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再抬头一看,天幕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还说百姓称他为“慈母”?
辛公义的脸顿时闹了个通红。
他一个大男人,怎么被人叫做“慈母”,从来被孩子叫爹,难不成日后还要被喊“娘”?
病人与大夫、官差们一起善意的笑了。
“辛大人,日后我们就叫你辛慈母了!”
辛公义连连摆手:“不可不可,我堂堂七尺男儿……”
然而他路过一处,大夫笑嘻嘻喊他:“辛慈母辛大人……”
辛公义:“不可……”
官差喊他:“慈母大人……”
辛公义:“不……”
病人喊他:“慈母……”
辛公义:“……”
【唐玄宗李隆基令每州写本草及百一集验方与经史一起主场,还颁布了玄宗亲制的《广济方》,要求郡县用大版刻录,在村坊要塞路边张榜公示,普及医药知识;】
【唐德宗李适时,以同样的方法颁布了《贞元集要广利方》。】
【唐文宗李昂时期,剑南到浙西发生流行性瘟疫,唐文宗遣医送药,并且免除部分赋税,给予衣粮布帛等物品,疫情造成死亡后,朝廷将孤儿收养,官府给米粮养大;疫情过后,唐文宗进行了罪己诏,还给与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
【总体来说,能看到有为之君还是能心系百姓的。】
被提到的唐德宗、唐文宗受到天幕的认可,一个比一个高兴。
“看来朕这罪己诏没有白下。”李昂想起剑南的疫情,那难过的日子,自己日夜忧心,却还是避免不了死亡。下罪己诏时也曾担忧激起民反,担心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帝王才被上天降罪。
好在,现在看来是对自己的考验,而自己通过考验了。
【隋唐时期,对疫情的医疗控制方法,许多手段我们现在看着也很眼熟。】
【唐朝已经有了疫病防治理念,太医署每年都会配合治伤寒、时气、疟疾、痢疾等丙的药物,在疾病流行区发给患者。】
【各地方官府的医务人员主要就是负责这些疫情,发生疫情灾难时,担负起医疗救治任务。】
【每到疫情,朝廷会及时遣医送药。
局部地区发生疫情,由地方管理直接处理,郡县施与医药。较大区域发生疫情,朝廷会派出使者,视察疫情,遣医送药。】
【比如唐太宗时期,贞观15年、16年、17年、18年、22年,都分别派遣医官到夏、谷、徐、巴等十余州送药救治。】
【重点:都是免费的!】
这一次的夸奖,李世民却开心不起来。
“等等,这么频繁的吗?!”
“十余州!这么多地方!”
大臣们立刻忙碌起来。
这么多疫情,如果不是天幕提前提醒,对大唐是个巨大的打击,无论是大臣还是百姓都不好过。
“让地方官府迅速备药,还要军队警戒起来,防止有人借此生事。”李世民一道道命令发下,整个大唐官府机构都开始运行起来。
【唐朝时期的医药防疫,已经有了多种手段。
比如唐朝敦煌地区,民间开始用雄黄作为消毒剂,投入井水中预防消化道疾病。】
荆咕再次做出详细的药方清单,列在大屏幕上,顿时让古人更方便抄写。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九中也曾记载记载:“辟疫气,令人不染……岁旦屠苏酒。”
屠苏酒的成分是大黄、白术、桔梗、蜀椒、桂心、乌头、菝葜等。
其中一种防治疫病的方法,就是浸水法,用屠苏酒来防疫病,自制屠苏酒口服,然后把药物的渣放在井水中浸泡消除水中的病毒。
还有烧药材烟熏空气来消毒:用太乙流金散、杀鬼烧药方、辟温杀鬼方等药方抓药,用火烧烟熏来辟疫气;
还有用悬挂、携带药材来辟疫的方子:虎头杀鬼方等。
这些药方中都含有雄黄、雌黄、朱砂、鬼箭羽等药物,焚烧对多种病菌有杀灭或者抑制作用。
房舍,畜圈的消毒和杀虫都使用此法。
上一篇:任务是攻略5t5
下一篇:谁没有个特级过怨咒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