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羚墨
但并不是每个文人都被迷惑,有人快速指出:“那个,天幕说过,始皇帝只是收天下书籍藏于咸阳宫,焚书的是项羽……”
指责始皇帝的儒生一顿,改口:“他坑儒了!”
“我怎么记得坑杀的是那骗人的方士?方士炼的丹药有毒,放我朝也会被砍头。”
“胡说八道!这是圣人书中所说,秦始皇焚书坑儒!”
“如果秦始皇坑杀儒生,为什么要让大儒淳于越给扶苏当老师?不怕淳于越报复行刺吗?”
“这说明他不喜欢扶苏,就喜欢胡亥!”
“我看你才是胡说八道!”
争议中,街头又是一顿口水打仗,对喷的有理有据。
【当时的部分齐鲁儒生还非常反对始皇帝泰山封禅,认为始皇帝没资格,封禅时遭遇狂风暴雨,儒生一个个冷嘲热讽。但却不知,这并不仅仅是为了夸耀功绩。】
【封禅,是祭祀泰山的礼法。在泰山顶上筑土祭祀称作“封”,在泰山山麓扫梁父之土称为“禅”。】
【秦国其实并没有封禅之礼,封禅是齐鲁地区的土地祭祀,齐鲁大地以泰山为国家中心。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选择在泰山进行封禅,很大一个政治信号,就是在接受被征服者的文化。从此之后,华夏后世的征服者都开始吸收被征服者的文化。】
扶苏震惊地看向父亲:这个一直被儒生诟病劳民伤财的封禅,竟然不是为了夸耀功绩?
连淳于越也是以一种陌生而惊讶的眼神看着帝王:难道,他们真得是目光太狭隘了?
嬴政面无表情,手指交叉,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看得出来很放松,心情不错。
【那些儒生可能以为,全世界都这样,但是从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华夏的前面不需要加“古”字就可以知道,并不是。征服一个文明之后直接覆盖其所有文明和历史才是常态。】
【中世纪的欧洲为什么进入了黑暗蒙昧时期,因为曾经的古罗马古希腊等古老文明直接被侵略者抹除了。征服者带来了武力,抹除了文明,自己却没能力发展,于是有了持续上千年的蒙昧时期,直到文艺复兴。】
【而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在曾经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华夏、古阿拉伯和古印度的文明,重新发展而来的。】
那些依然留在齐鲁之地、不肯为秦始皇效力的儒生没有被点名直接骂,但是这样的说法,让他们更加脸红。
而已经前往咸阳的儒生,彼此对视一眼,面色微红的跟其他百家解释:“也不是所有儒生都这么迂腐的。”
“帝王与我们的眼光到底是不一样的。”曾经与之经常互相对骂的墨家弟子主动安慰道,“你们在陛下封禅经历了狂风暴雨还冷嘲热讽,这都没有被杀,足以说明陛下的大度了。”
儒生们连连点头。
对比一下后世动不动文字狱,始皇帝不知道大度多少倍了!
“陛下明明不喜欢淳于越,还让他当扶苏的老师。”说话的名家人很羡慕,虽然他知道那是因为淳于越的确博学多才、人品也还不错,但那可是皇长子,看如今陛下的态度,妥妥的大秦继承人,当未来皇帝的老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也想!
“我也希望有这样的不喜欢!”
【秦始皇将十二万富户迁徙至都城,这同样是后世帝王效仿的创举之一。】
【汉朝以长安为都城,周围有五陵,于是将南方的富豪安置于此。唐朝时同样迁移达官贵人于五陵,也就是唐诗中屡屡提到的“五陵少年”。】
【这样一方面是为了限制地方豪强的势力,将他们挪到天子脚下,离开自己的地盘,更便于皇权集中。另一方面对于集中资本繁荣都城,促进都城的经济发展同样重要,是大一统政治的必要措施。】
秦朝的地方豪强:“……”
是的,受伤害的都是我们。
如果不是天幕提到了商业的重要性,他们最担心的都不是帝王的打压,是秦亡之后乱军抵达,一群豪强聚集在一起,岂不是一打一个准?
虽然知道有好处,还是忍不住会思念家乡,在自己的地盘上才觉得更有安全感。
【此举一开始遭到反对,但后来却形成一种风俗,不仅华夏往后的朝代屡屡模仿,受到华夏文化影响的日本同样受到影响,在以奈良、京都为都以及丰臣氏建设大阪时,江户开府时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日后后世的天皇也纷纷效仿。】
【后来“秦”成为了强大的象征,古罗马称呼大汉为“大秦”,大汉称呼古罗马为“大秦”,而历朝历代被封为“秦王”的都能征善战,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就是“秦王李世民”。】
嬴政笑了:“千古一帝李世民,原来也曾是秦王。”
这算不算也是大秦的后裔?
这一波,大秦嬴麻了。
刘彻嘀嘀咕咕:“为什么不是汉王?这大唐的子孙不孝!”
李隆基想起自己最崇敬的太宗爷爷:“自太宗皇帝之后,再也没有人有资格受封为秦王。”
秦王,当能征善战,封疆拓土。
有李世民的珠玉在前,此后大唐再也没有人有资格被封为“秦王”。
【这就是秦始皇的魅力,也可以说是大秦的文化影响力!】
【秦始皇代表着大秦的强大,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全世界!】
老秦人集体骄傲。
而其他皇帝,酸溜溜。
朱元璋想想自己被天幕骂了很多次,再想想秦始皇多次被夸,气得吹胡子瞪眼:“后世人真的很喜欢始皇帝那个暴……那个始皇帝,他有什么值得好喜欢的!”
朱棣:“……”
父皇能改口,已经进步了,可惜文采似乎还是没什么长进。
【所以,在讲秦汉文学之前,咕咕先讲一讲帝王。首先,因为“文化入侵”与“文化影响力”相关,说起大秦,论文化影响力谁能比得过秦始皇?】
【其次,因为帝王的态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当时社会的文风。】
【假如没有秦始皇的开明,出身卑微、人品还不咋地的李斯不会得到重用,很多政策也不会得到实施,自己的文章也没机会传到后世。】!
第142章 第 142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3
【秦朝因为历史短暂,文学上的成就比较少,这里主要以两个人举例,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
【吕不韦如何上位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多说了,今日的主题是“文学与文化影响力”方面,所以只提《吕氏春秋》。】
众臣齐齐低头,眼神躲闪,都不敢去看嬴政。
但是嬴政表情淡然,眼神悠远地回忆起吕不韦的执政理念。
大秦当年实行军功制,以战功授爵,因此战士往往会割下敌人的头颅来换取军功,并且对战场进行坚壁清野,破坏到寸草不生,这也是为了毁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战争里很常见的手段。
在大秦还是秦国的时候这种做法还能对敌人带来威慑力,但是进入大一统进程后,吕不韦认为这样只会激起六国的仇恨心,并且不利于大秦后续的管理,于是他提议“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不要破坏要保护,这样秦国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
秦国遇到天灾和饥荒,想要对外征战来缓解国内的饥荒,但是没钱。
当时嬴政的主意是强征,但是吕不韦以商人的思维选择做交易。
时任丞相的吕不韦下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政令一出,富商、地主纷纷出钱、出粮,饥荒和军粮的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
除此之外,吕不韦当政期间,颇善于后勤和招纳人才,率兵四处征战,为秦国占领了大片土地,也为他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哪怕大臣不敢在嬴政面前提吕不韦的名字,嬴政对他却并未有诸多忌讳。
不过是权力之争,不过是成王败寇,吕不韦掌权自己永远无法正式掌权,自己掌权吕不韦怕追究自杀,
但是现在嬴政有些遗憾,吕不韦死早了,不然不论是吕不韦的商人身份、商业头脑,还是其他能力,大秦还是可以继续用的。
嬴政的眼神扫了一眼李斯:这里不也有个将功赎罪的?
李斯浑身一个激灵,生怕帝王又想起自己那瞎了眼的黑历史。
【作为华夏历史上第一部 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吕氏春秋》,吕不韦发挥自己的智慧,不仅在后期以“一字千金”来推广自己的书籍,笼络人才,在编书的时候野心也很大。】
【吕不韦是杂家代表人物,《吕氏春秋》也秉承了杂家的理念,将百家的观念都记录下来,以此书“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说白了,就是这本书要包罗万象以天地为纵轴,以古今为横轴,凡是这个坐标轴内的一切事,这本书都要涉及。】
【正因为如此,百家里一些遗失的著作,比如杨朱、惠施、公孙龙等人的著作早已失传,但在《吕氏春秋》中都有一些相关记载,从中可以看到百家诸子的理念。】
被提到的几家后人齐齐傻眼了。
杨朱学派后人道:“我们的著作竟然遗失到了这个地步?”
名家弟子道:“竟然只能靠《吕氏春秋》,靠杂家的书去了解我们?”
“名家”离坚白派弟子道:“我们自己的弟子呢?”
议论纷纷中,医家弟子冷不丁道:“后世不是独尊儒术吗,连兵家都被儒家列为下九流,名家大概也被打压了。”
儒家弟子瞬间被众多犀利的视线集火。
“你医家也曾经霸占三皇庙!”儒家弟子不甘心,把医家也拉下水。
“放心,帝王重要医家也不会独尊医术罢黜百家,那蒙古人也重用武将和工匠。”医家弟子一摊手,“除了你儒家,在大秦就是如此霸道排斥法家墨家,后世更过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杨朱学派也想起了后世的儒生名言,咬牙切齿,“好!很好!”
名家弟子开始撸袖子:“我且让你看看,我名家弟子是不是只会诡辩不能打!”
“打就打!谁怕谁!”此时的儒生同样硬骨头,丝毫不畏惧,撸袖子就上,“我儒家弟子也是学君子六艺的!”
嬴政面无表情瞥一眼远处的打闹场面,视线又回到了天幕上。
现在对于百家时不时打起来已经学会了无视。
也完全不想打压百家,百家自己就能打成一团糟。
【此外,吕不韦对文学表现的要求也很高,《吕氏春秋》在文学领域的创新很多。创作了很多有趣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其中一大部分是从华夏古代神话、传说发展而来,还有一部分是根据需要自己创造出来的,在华夏寓言史和文学史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吕氏春秋》共计一百六十篇文章,从做人做事到治理国家,正论、反论、夹叙夹议、口若悬河。文辞优美,无怪乎吕不韦敢以千金来征求名士的一字修改,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吕氏春秋》的自信?】
嬴政的手指轻敲桌面:懂了,这就让人去研究《吕氏春秋》。
如今他百家在手,难道还不能编一部更厉害的《大秦春秋》?【在编书的过程中,李斯作为吕不韦的门客,也参与了此项编纂活动,为自己的《谏逐客书》打下了功底——从这个侧面来说,吕不韦建议的以道家为表、儒家为里的治理模式虽然后来没有被嬴政采用,却还是借门客李斯之手,改变了华夏历史的进程!】
【因为李斯,是吕不韦举荐给秦王的。】
李斯紧张地看了一眼始皇帝,看到对方毫无反应突然觉得自己是太小看陛下了。
以始皇帝的心胸,连他间接导致大秦灭亡都还能继续用他,又怎么会在意自己是吕不韦举荐的?
而此时后世的大臣终于开始羡慕所谓的“暴君”之臣了。
“原来始皇帝还有如此心胸。”明朝,因为党争被连累到贬官的官员想想吕不韦跟嬴政、跟赵太后和嫪毐的关系,想想自己的帝王,吕不韦要是在明朝早就被诛九族了。
“哎,我们后世的帝王总是骂秦始皇是暴君,欣赏唐太宗,你倒是学学太宗的气度啊!”
清朝的官员想想文字狱连累的一大批官员,再想想吕不韦和李斯被重用,流下羡慕的口水。
别说这种亲近的门客和举荐的关系,放大清,就算是主考官跟考生的关系,出事了也会被连坐!怎么不叫文人惧怕!
【唐人胡曾在咏史诗《上蔡》中写道:“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鲁迅先生也曾称赞李斯的文采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还赞美过李斯对于文字的功劳:“然于文字,则有殊勋。”】
上一篇:任务是攻略5t5
下一篇:谁没有个特级过怨咒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