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 第382章

作者:西羚墨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文人们:“……”

  嗯,很有道理,有些心虚,不敢否认。

  【《游仙窟》为唐代作家张鷟所作,这本书还是骈文写作风格,有魏晋遗风,根据时间推测应该成书于公元700年以前,也就是武周或者武周以前。】

  【虽然名为游仙窟,实则描写了风流艳~遇~式的庸俗生活,其中夹杂不少非常大胆的色~情~描写。小说内容轻薄,为文人狎妓之反映,嗯,大家懂得都懂~可以类比明朝的《金瓶梅》。】

  朱元璋听得脸色漆黑,想起天幕说过明清多艳.情小说,感觉被连累了,现在只觉得想骂人。

  【《游仙窟》也是华夏文学作品中直接描写男女性行为的最早段落,是最早以骈体文作传奇,标志着自六朝志怪向唐传奇的转变,内容亦自志怪转为叙人世之悲欢离合,在华夏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有人称之为“新体小说”。具体内容咕咕就不放了哈,容易涉.黄。】

  古人非常能理解为什么不放,天幕下其他女孩子和小孩看到了影响也不好。

  【《金瓶梅》虽然是艳.情小说,但也记录了明朝的社会风貌。《游仙窟》里诗歌、散文、骈俪体并用,辞藻浮艳。同时采用了许多民间俗语谚语,笔致活泼。对于当时的日本读者来说,不仅迎合了当时贵族的享乐心理,也大大丰富了日本词汇。】

  【对了,据看过的人表示,论色.情描写其实不如明清时期的艳.情小说,这一轮明清赢了。】

  张鷟:“……”

  到底是丰富了哪种词汇?!

  他很想逃,但逃不掉。

  但是在官场上,大人们注重形象说得还算委婉,在民间更加直白。

  “的确很受欢迎啊。”

  “原来日本人好这口,懂了。”

  “嘿嘿,食色性也~”

  酒楼里,形形色色的酒客汇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有出身平凡的客人好奇:“贵族都喜欢看这种书吗?”

  某位混在酒楼觉得更有氛围的世家公子吓了一跳,连忙自证清白:“我们不是!我们也是有品位的!”

  明清的小说家这一次只想与《金瓶梅》划清界限。“我们一点也不想嬴!”

  “我们不是只会写艳.情小说的!!!”

  “那个兰陵笑笑生到底是谁!坏我名声!”

  某位也在街头看热闹的“兰陵笑笑生”听到同行的怒吼,缩了缩脖子,顿时觉得还是把马甲捂得更严实点比较安全。

  【日本诗人“使用”《游仙窟》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法:上官婉儿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很难想象,整个日本都去学习和使用《游仙窟》这样一本书,会创造出什么作品来……”

  这不是,那什么艳.情小说吗???

  太平公主反倒是来了兴趣:“我要去看看到底写了什么!”

  上官婉儿:“……”

  公主都被勾起好奇心,再想想民间可能也被勾起好奇心,甚至是开始流行这种风格,上官婉儿就更无语了……

  武曌也想到了这个可能,揉揉太阳穴:“婉儿你去整理一下前朝和我朝的好书,不要光学《游仙窟》。”

  上官婉儿狠狠点头:“是!”

  这可太有必要了!

  【成书于8世纪后期的日本第一部 诗歌总集《万叶集》,收录了4至8世纪中叶的和歌,其中多数作品为奈良时代所作。奈良时代正是日本吸纳华夏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些作品中不乏深受中国作品影响的,《游仙窟》的身影十分多见。】

  【日本现存最早的汉文小说《浦岛子传》中的痕迹就更重了,虽然该小说的故事原型为日本古代传说,但不论是遇仙的情节还是文章中带有骈俪色彩的语言,都可以看到《游仙窟》的影子。】

  【9世纪成书的《日本灵异记》是平安时代早期的佛教故事集,也是日本最古老的故事集。整本书多采用华夏史料、佛典、六朝志怪和唐代文言小说,序言中也提及唐传奇《冥报记》和《金刚般若集验记》。】

  天幕放出一系列学习了唐传奇的日本文学作品,也放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奈良时代,华夏文学作品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最大也是最全面的,汉字和汉文书籍的传入直接促成了日本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唐传奇也是在这一时期大量传入日本,这时候的日本文学作品对唐传奇更多的是直接模仿和借鉴,无论是词汇语句、开篇布局还是情节构造。

  平安初代,日本开始全面推行唐风化运动,当时“汉文诗”为日本朝廷的官方文学。

  平安中叶后,日本废除遣唐使、开始创作自己的假名文字,当时的日本作家开始用假名文字创作,促进了日本文学的大发展。

  而从奈良时代就开始引进的唐文化早已在此生根发芽,虽然这一时期的作品是用日本文字撰写而成,但大唐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唐传奇作为可以比肩唐诗的唐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之一,自然对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影响颇深。

  .

  “开始还是全盘推行唐风化运动,学完之后就废除遣唐使,日本这是在借鸡生蛋。”李世民眼神深邃,仿佛已经透过时空看到了隔海相望的岛国。

  “日本对大唐的了解太深了,但是大唐对日本的了解还是不够。”长孙无忌神色肃然,“陛下,我们需要对加强对日本的了解。”

  不光长孙无忌这样的文臣是这样认为,武将同样认可,这一刻达成共识。

  曾经,大臣哪怕提议大唐设立类似汉武帝时期的“绣衣使者”的情报机构,反而被李世民拒绝了,对特务机构没兴趣。

  但是这一次,李世民开始重视军事情报机构,为了了解外面的敌人。

  “等天幕结束,我等认真商量一下。”

  【当唐朝因为藩镇之乱分裂为五代十国,宋朝因为文弱不断南迁赔款时,日本在稳步发展,文学达到了新的巅峰。】

  【前面咕咕说过,日本正处于多位女皇当权的时代,而因为日本的女皇当权,对女性文学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刘娥:“女性文学?”

  刘娥开始回忆大宋的才女,贵族之间虽然经常有些才女小有诗名,但是与天幕上的那娄逞、黄崇嘏相比还是差远了。

  刘娥有些遗憾,大宋已经没有了唐传奇里面的侠女,也没有了那些文武双全的才女,女性文学对她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

  在民间,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喝茶的李清照手里的茶都冷了也没心思继续喝。

  女性文学是什么?她的词算吗?

  可是单独她一个人的词怎么能算一个社会的女性文学,一个文学流派怎么也要一群人,那如何才能让社会上兴起女性文学?

  此时此刻,李清照一门心思都扑在自己最爱的文学工作上,不再去思考父亲的党争,也不再关心丈夫的变心,连大宋都坚持不了多久,官场的一时得意一时失意又有什么用?

  还不如以文为刀,为天下女子杀出一片天地!

  【当宋朝不断打压女性,甚至在靖康之耻中把太后、皇后、公主、宗室女和平民女子、奴婢等推出去作为赔款,在南宋偏安时不反思男人无能不敢战只知道打压女性,开始逼迫女人缠足、守节、割肉侍亲,开始流行“才藻非女子事也”时,日本出现了三位国宝级的女作家!】

  “国宝级的女作家?也太夸张了?”

  被对比的宋朝文人第一个不服。

  有人忿忿不平:“天幕对我宋朝有偏见,靖康之耻都已经说好多次了,不就一个靖康之耻吗?”

  这话说得其他人都看不下去了:“死的不是你,你就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吗?”

  【现在,我们来到宋朝。】

  【宋朝是一个文人的盛世,极致的重文轻武的影响下,不仅出现了“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等属于,还出现了大批的优秀文才。】

  嬴政不想为这弱鸡宋朝废话,只是盯了几眼儒家,看得儒生们冷汗淋漓。

  “满朝高官都是读书人,那就都是文官,这重文抑武也太扭曲了。”一直渴望武将的刘彻鄙视道:“何止是瘸腿,这分明是自断一腿!”

  【宋朝的诗人估计有九千多人,词人约一千四百多人,创作词两万多篇。】

  【从题材上来说,宋朝文学不但囊括了宋朝的诗、词、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还发展了游记、科学说明文、笔记体小说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宋太宗赵光义骄傲了:“看,我大宋的文学种类多数量大,哪里不如唐朝了?”

  他擅长文,这不文治还是很有成绩。

  【那么,咕咕为什么要说宋朝不如唐朝呢?】

  【且听我细细分解!】!

第149章 第 149 章 文学与文化影响力10

  【宋词虽然是宋朝的代表风格,但是作为新兴题材,起初其实并不受重视,被称作“诗余”,是在民间街头巷尾传播的。因为短小精悍,便于传阅,歌者喜欢,普通百姓也喜欢即兴吟唱,雅俗共赏,得到了快速发展。】

  清朝,田同之抚须与其他学者介绍:“诗言志,歌咏言。诗贵气端庄,而词太过轻佻,难登大雅之堂。”

  从一开始,诗歌就被尊崇为庄重高雅文学的范本,词作为晚生代从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了市井俚俗的特质,是文人士大夫关起门来吟风弄月的“淫.词艳.曲”,传统文学界始终怀有偏见。

  【北宋前期,词的主要领军人物是晏殊晏几道父子、欧阳修等一批词作者;此后,范仲淹的词跌宕起伏,豪放悲壮,柳永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代替小令,加入草根格调,突显楼阁茶馆,情丝缠绵的风格,成为了宋词新的接力者;】

  已经年迈退休的晏殊在自己的府上,看到自己和儿子晏几道都榜上有名,颇为得意。

  但是紧接着看到欧阳修和范仲淹,一声冷哼。

  “虽然欧阳修小有才华,但是那脾性,不堪大用!”

  晏几道奇怪:“欧阳修不是很尊重您吗?”

  晏殊依然没什么好态度:“吾重修文章,不重它为人。”

  您最初点人家为第一名时可不是这么说的……

  晏几道看着父亲的脸色,满脸嫌弃,挠挠头,最终聪明的没有追问。

  .

  欧阳修在朝堂之上,身边是范仲淹,同样也提到了晏殊。

  范仲淹与欧阳修交好,看到二人都榜上有名很高兴,看到晏殊的名字心情复杂:“永叔,当年,还是晏师提拔的你。”

  欧阳修犀利道:“那又如何,晏师可看不上我们的庆历新政。”

  欧阳修比范仲淹小18岁,是忘年之交;

  有意思的是,欧阳修比晏殊也小18岁,曾经是师徒之谊。

  欧阳修参加礼部考试时,晏殊正是主考官,非常欣赏欧阳修的才华,点欧阳修为“省元”,也就是第一名。于是欧阳修一度以“晏殊门生”自居,执弟子礼。

  但是两人的师生情谊却十分短暂。

  在庆历年间,西夏侵扰边境,晏殊主持朝廷军务,欧阳修担心老师日理万机太辛苦,就冒雪去探望,结果看到晏殊在家中设宴饮酒,奢靡无度,欧阳修当时赋诗嘲讽“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批评老师花天酒地。晏殊看后差点没气到断交,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吾重修文章,不重它为人”,一度对欧阳修到了嫌恶的地步。

  欧阳修却觉得十分委屈,多次主动示好,还给晏殊写信表示对老师的感谢以及被冷遇的委屈,但是晏殊依然不改态度。

  欧阳修知道,这其实主要因为两人政见不和。

  “晏师是一位太平宰相,虽然文采的确不错,却毫无作为。”欧阳修对晏殊的尊敬,始于晏殊对自己的提拔之恩、以及以文论交。

  但是说到政治,欧阳修从未退让,也让晏殊为欧阳修不给老师面子更为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