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花赋 第232章

作者:六耳圆圆 标签: BG同人

  靴子上踩着雪,这是入冬了,下了大雪,今儿个外面的雪景定然不错,不知钦安殿的梅花开得可好?

  一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手里掂着赏钱,只要进门就互相说祝福话,难不成——春节又到了?

  她抬头望向那面烛火映照的墙壁,想起去年许的愿,一股酸涩涌上心头。

  周辰安还在宫里吗?

  天顺八年的正月十五,晶儿提着食盒来看她。

  “自打把你下了大狱,万岁那身子,就跟被抽了梁柱的房屋一样,一下就塌了,先前中毒的病症发作得更厉害了,挡都挡不住,现在躺床上,连喘口气都难。”

  晶儿一面说着,一面打开食盒,端出一碟碟菜品点心,从缝里一一给她递进去。

  “所以呀,今年的元宵晚宴不办了,趁着没人注意,皇后娘娘派我来看看你。来,吃点吧。”

  “替我谢谢皇后娘娘。”

  青萝轻轻拿起筷子,端起了碗,慢慢吃了起来。

  只是如今这心境,再可口的美食进了肚,也提不起精神。

  晶儿瞧她这食之无味的模样,忍不住问:

  “饭菜不合胃口?”

  “不是,我只是在想——”

  她放下筷子,目光落在即将燃尽的油灯上,幽幽道:

  “他怕是快了吧……”

  晶儿一下明白了她的意思,皇帝一去,她要么跟着殉葬,要么被处死。

  “唉,别想那么多。”晶儿摆摆手,“说不准他把你忘了,也说不准,他一想开,就把你放出来了。”

  青萝默然不语。

  晶儿也找不出旁的话安慰,想到一处,从食盒底部拿出一个红色的福字剪纸,给她贴在栅栏上:

  “青萝,许个愿吧。”

  “不许了。”青萝凄然一笑,“我年年许,年年都不如愿。既是如此,还许它作甚?”

  “别这样,万一呢?”晶儿好声劝,“老天爷欠你那么多次,总要满足你一次,对不对?”

  青萝听了,想了想,盯着栅栏上的福字,怔怔道:

  “我想从这儿出去,我想活下来,老天爷,你会让我如愿吗?”

  *****

  正月十六,乾清宫。

  大冷的天,冻人的夜,殿外却等满了人。

  钱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默默双手合十,暗自祈祷。

  宸妃一脸凝重,始终关注着殿内动静,不曾移开过目光。

  尚明心靠着廊柱,百无聊赖地玩着自己的衣襟。

  黎莎、尹美淑二人窝在墙角,黎莎忧心忡忡,低声问尹美淑:

  “虽说咱们一开始是跟着周贵妃的,可后来和宸妃走得也近,你说周贵妃要赢了,会不会找咱们算账,让咱们也下去陪万岁作伴呢?”

  尹美淑轻叹一声:“你以为宸妃赢了就会没事?别忘了,咱们后来和元青萝走得更近,她们两个闹成那样,就不会找咱们算账了?”

  “啊?”黎莎哭丧着脸,“怎么哪头的路都走不通呀,还以为有了孩子就能免了后顾之忧,如今看,这小命还悬着呢。”

  “可不是?”尹美淑无奈一笑,“任你多努力,能不能活命,还是要看他们掌权者的心情。”

  那边的玫选侍和兰美人就没有这种烦恼,俩人没有孩子,对于她们来说,无论谁上位,自己都会成为陪葬者。

  此时此刻,说再多的话,做再多的事,都是无力。

  干脆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就手拉着手,并肩站在一起,静静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另有一众皇子公主,整齐有序地等在另一侧。

  一片安静里,只有周贵妃的脚步声一直持续着。

  她心里着急,在廊下不停地踱来踱去,尖足凤头高跟鞋敲在地砖上,哒哒声不绝,在寂静中,仿佛钟声一般,一下下敲在每个人的心头,提醒着大家,皇帝大限即到,各人将迎来自己的命运。

  吱呀——

  宫门开,有内侍通传:

  “周知院到了。”

  尚明心立刻站直了身子,扭头看去。

  清俊脱俗的道士揣着拂尘,在清冷的月光下,踏雪而来。

  周贵妃连忙迎了上去,急道:

  “万岁召李学士在里面单独说话呢,不会改立太子吧?”

  周辰安望了眼殿内,镇定自若:

  “万岁既召我来,那就说明他还没有拿准主意,急也没用,静待结果吧。”

  殿内,病榻上的帝王奄奄一息,对李贤道:

  “如今朝政安稳,唯有承继江山大统的人选,朕仍心有顾虑。”

  李贤闻言,伏地大拜:

  “此国本也,不可动摇,愿陛下三思。”

  帝王幽幽一叹:“那么是非传位太子不可了?”

  李贤顿首:“宗社幸甚!”

  “传太子和辰安进来。”

  “是。”

  殿外的内侍一通传,周辰安便对姐姐道:

  “国本已稳,你的心可以放肚子里了。”

  言毕,与朱见深一同进殿。

  李贤扶着朱见深到了病榻前,道:

  “快快跪谢万岁。”

  朱见深叩头:“儿子叩谢父皇。”

  后面的周辰安也朝皇帝拜去。

  朱祁镇轻轻按了下手:“都起来吧。”

  周辰安起身,朱见深却不站起,抱住父亲的脚泪流不止,哽咽无话。

  朱祁镇也不禁红了眼圈,潸然泪下,弥留之际,难得露出父子间的慈爱神色,轻轻抚摸自己这个长子的脑袋,道:

  “人固有一死,天子亦不可幸免,无须讳之。为父去了之后,你继大统,有几件事,需得遵行。”

  朱见深泣不成声:“爹、爹爹尽管吩咐,儿子定、定当照做。”

  “好,其一,李学士耿介忠直大公无私,你要多启用他这样的贤臣,勿要听信小人。”

  “是,凡、凡有国家大事,儿子必、必虚心听从李学士的意、意见。”

  “其二,善待你的兄弟们,莫要同室操戈。”

  “爹爹放、放心,不管从、从前有何恩怨,儿子必不清、清算旧账。”

  “嗯,其三,皇后钱氏名为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他日寿终,与我合葬。”

  “皇、皇后宅心仁厚,便是爹、爹不嘱托,儿子也会善、善待于她。”

  “好,好孩子。”朱祁镇欣慰不已,“还有最后一件事。”

  “爹爹请讲。”

  “殉葬非古礼,仁者不忍,众妃不要殉葬。”

  “是,儿子谨、谨记,往后定会杜、杜绝此风。”

  “好,你们先退下吧,我和辰安单独说几句话。”

  “是。”

  李贤扶着泣哭不止的朱见深退出殿外,周辰安步至病榻前,作了个揖:

  “万岁。”

  朱祁镇望向天花板,幽幽道:

  “易经有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若天下之人的吉凶祸福,皆取决于冥冥之中的天意,那当年我被俘瓦剌,紫荆关破,无数百姓惨死,是我的命,也是他们的命吗?”

第187章 逃离

  周辰安微一沉吟,答: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可见天命的力量虽无可抗拒,但不论如何,都该依仁义而为,顺理而行。万岁当年宠信王振,便是将自己立于危墙之下,是以被俘瓦剌饱受苦楚,若在那时殡天,则非正命。好在万岁仁心未失,上天不忍,又给了您一次机会,如今您重用贤臣,大施仁政,便是尽道而死,正命也。”

  朱祁镇无言以对,沉默片刻,又道:

  “我这几年有心弥补之前的过错,然——恨者依旧恨,仇难消,怨难解,不知后世史书记载,会如何评价我,后人又会如何看待我。”

  “有功即赞,有过则贬,古往今来的帝王莫不如是。但辰安敢断言,万岁废止殉葬之举,尤高出古今帝王,真乃盛德之事,将来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后人评说,必会大为赞赏。”

  “那便好......”

  朱祁镇心里稍稍有些安慰,随即目中又划过浓浓的伤感:

  “我这一生,凡真心相待者,多被辜负,这其中伤我最深的,当属景泰,还有那两个人......”

  周辰安恐他下令处死青萝,连忙接过话来:

  “万岁,人的一生得失难论,常常祸福相依。景泰占了您的帝位,生出贪心是不对,不过他也帮您打退了瓦剌,稳固了江山。叶绿竹接近您另有目的,可也促使了您重用贤臣,清除奸佞,获得天下民心。元青萝为了生计欺您骗您,当众以下犯上,却也让您意识到生命之重,废除了殉葬,在无形之中,成就了您最好的名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