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则美
山东巡抚陈世倌的弟弟陈世侃就是地主乡绅,他们的父亲陈诜官至工部侍郎,陈世倌是陈家第二代官员,他还有个儿子叫做陈家洛。
江湖传言说弘历就是从陈家抱养的,也不问问雍正有儿子为什么还要抱人家的。江湖还有传言,说弘晖就是雍正强迫热河行宫附近的民女生的,这些人也不看看热河行宫是哪一年修的,而弘晖又是哪一年出生的。
陈家是浙江海宁人,陈世倌的弟弟陈世侃家的家奴在同乡的一个肉铺里面赊账,肉铺主人去要账,结果发生了斗殴,后来这事儿闹到了公堂上。浙江巡抚黄淑琳审问这案子,让陈世倌坐在后堂观看现场且当堂杖毙了肉铺主人。这是典型的官官相护和士绅勾结。
消息传出民间反应激烈,商人罢事。这事儿传到京城,雍正命杭州将军安泰和浙江布政使佟吉图联合审理。
后来这两位上折子称,打死人是有的,罢市这件事不存在。
曹寅从江南走后,留下庞大的密探网遍布江南,雍正的心腹就接手了这个密探网。这俩人想用折子蒙蔽雍正简直是痴人说梦,于是雍正大骂这两个人,要求秉公办理。
陈世倌看雍正不许徇私,心里害怕,上折子为自己开脱,还说家里有八十老母,被这件事吓得“寝食俱废”,将要“风烛难保”,求皇帝高抬贵手从宽发落。这话要是对康熙说没准就真的过去了,但是雍正就不是那慈和的人,又把陈世倌骂了一场,说他“因私而废公,器量何其褊小”。
最终这件事里面出现的官员没一个有好下场,都是一撸到底,陈世信也被革职,陈世倌还想在日后谋求起复,对外说是老母病重要回去侍奉,尽可能不提自己被罢官。
如果说陈世信身上发生的事更多是官官相护,那么河南封丘发生的事儿则是典型的土豪劣绅想干预官府决定。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件事推行的时候,反对最激烈的是读书人!
当时封丘县知县唐绥祖为加固黄河堤坝,要求全县按田出夫,一亩地出一个人,去黄河岸边修堤坝。根据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规定,这次出夫不仅仅是百姓,还有地主和读书人。不管土地的主人是什么身份,一律按田亩出劳力去干活。
去修堤坝和加固城墻修路一样,属于徭役的一种。徭役分为力役和兵役两种,力役就是无偿劳动。以往读书人有了功名后跳出服徭役的范畴,当是有一种现象,就是有人有了功名后亲戚们带着田地来投奔,把田地挂在读书人的名下,这就是逃避纳税和服徭役。现在又说大家一起当差纳粮,因此读书人反对得最激烈。
他们辛辛苦苦考出来就是为了做人上人,难道现在还要和泥腿子一样去服徭役?这不就是白考了吗?
随后封丘县的生员们一体反对,说自从盘古开天地,读书人一向是免除徭役的,这规矩都几千年了,凭什么现在让我们去服徭役,真的去了那就是斯文扫地!
于是在夏季黄河水位上涨的时候,知县巡视河岸,被生员王逊、武生范瑚等人拦截,要求知县唐绥祖收回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要求,豁免他们读书人服徭役。
知县当然不同意,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是皇上主推的,他就一个七品芝麻官,有什么本事收回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规定!没多久,河南府的学政官张廷璐在开封主持考试,封丘县的读书人罢考,他们不考也就算了,还冲进考场抢夺别人的卷子,不许别人考。
这事儿闹到京城,吏部侍郎和刑部侍郎一起去河南查案。随后把带头闹事儿的王逊、范瑚等人逮捕,随后刑部侍郎送上折子,是对这次参与生员的处理结果:凡是参与者革除功名,带头闹事的头目监后斩。
现在放在雍正跟前的就是这个折子。雍正对这个折子的处理很满意,不想当个顺民就如他们的意,死了一了百了。
他觉得革除功名还不足以警示别人,就说:“再有这种抱团罢考的,就全部停考,日后也别考试了,不想考永远不用考了。再有闹事的从严从重处罚。”
此时在慈宁宫,乌雅氏看着月娥高兴地拉着她说话。
皇后和年贵妃也在,都在含笑看着,时不时地夸几句小夫妻甚是般配。
这时候宫女进来禀告,说弘昼阿哥来辞行。屋子里年轻女眷们避开,弘昼耷拉着脑袋进门,拉着一张脸委屈地跟乌雅氏说:“祖母,孙儿这就走了。”
乌雅氏看到他的长脸了,就笑着说:“你这孩子,快别这样,让你皇阿玛看到又骂你,让你出去当差呢,你就该欢喜些。他前几天还说你们这些小孩子个个不求上进,针扎不动,抽几鞭子都不知道动弹一下。”
弘昼说:“当差没什么,就是这大冷天出门也太受罪了。”
乌雅氏又说:“你别挑三拣四了,你皇阿玛当年出去当差,风里来雨里去,比你辛苦得多,都没听他抱怨一声,你也不许抱怨。”
弘阳笑着说:“祖母,他这是撒娇呢,待会孙儿送他出去再来陪您说话。”
弘昼就从乌雅氏身边起来跟皇后告辞,说:“皇额娘,儿子走了,儿子过几日就回来了,给您带山东的土仪。”
皇后说:“路上慢着点,照顾好自己。”
弘阳和弘昼从慈宁宫出来,一起走在宫道里,因为天冷了,这紫禁城的穿堂风一吹,感觉骨头缝都是凉的。
弘昼说:“我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倒霉,这倒霉差事怎么就轮到我了呢?”
弘阳笑着说:“你别卖乖了,有人想去还去不了呢。”弘历就想去,没去成,这真是想去的不让去,不想去的催着去。
“我是真不想去!大冷天的谁想出门。还是去山东,很远啊!”他看着弘阳问道:“哥,咱们商量一下,要不你去?这是去孔家啊,诶,这是和读书人结缘的大好事啊!只要你提,皇阿玛肯定愿意。”
弘阳还真不稀罕,就说:“让你去你就去呗,我额娘和阿玛大半年不在家,我要侍奉额娘和阿玛,再来舅舅跟前当差。”
弘昼苦恼地揉脸。
路上遇到了弘时,弘时捧着图纸路过,看到弘昼还在磨蹭,就问:“你怎么还没走,早去早回来啊!”
弘昼听着很像是早死早超生。
他就无精打采地说:“那行,我走了。”留下两个哥哥,带着人出宫去了。
弘时就说:“这是好差事,皇阿玛疼他才让他去呢,你看他那模样,去祭拜孔圣人还不乐意。”
弘阳说:“大概是他不爱读书吧。”
今年夏天,因为雷击导致孔庙失火,大殿及附属建筑都被焚烧殆尽,衍圣公孔传铎上奏给雍正。孔庙失火这是大事,和康熙一样,雍正也在笼络读书人,尽管他和读书人互相看不顺眼,似乎笼络的效果也不好,但是该做的事儿还是要做的。雍正对孔庙失火表现得很积极也很关心,调拨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重修孔庙,还调派了大量工部官员去现场督促施工,半年时间把孔庙重新修缮完毕,因此雍正派弘昼去祭祀。
这个决定让很多人不解,因为大家觉得会派弘晖去,就算是弘晖不去也该是弘历去,结果是弘昼去了。
这让人弄不懂雍正到底是重视还是不重视。要说重视,派了个小儿子去,还不是夺嫡热门的弘晖和弘历,甚至都没派一位总理王大臣或者是铁帽子王同去,要知道当初康熙都是最少派两个儿子去,去的时候带着诸王贝勒一起。甚至康熙都亲自去祭祀过孔子,给足了脸面摆足了排场。
说不重视,他真金白银给出去了,还天天催进度,非常关心,这一连关心了半年不像是假的。
最后大家的想法是:圣心难测!
而此时被大家热议的夺嫡热门人选,大家心目中祭孔的最佳代表弘晖则是惊讶地看着自己手里的履历。
他手里捧着的这份履历来自一个镶白旗官员,此人叫做朱之琏。
朱之琏眼下是正定府知府,弘晖听海棠说过他,此人的履历很简单,他只在安徽河北两地做过官。在安徽的时间比较久,第一次在毫州做知府的时候,百姓为其建造生祠。第二次在毫州做知府的时候毫州水灾,瘟疫四起民不聊生,他带着百姓共波难关。
这样一个爱民如子的官员却有一个很特殊的身份,他是明朝宗室后裔。
他祖父曾经在洪承畴的军中做监军,被俘虏之后到了关外编入镶白旗。这段经历被粘杆处扒了出来上报给雍正,雍正又把这履历拿给了弘晖看,问弘晖该怎么处理。
在康熙朝,不少朱三太子被康熙下令杀了,每次杀的时候是以斩草除根的方式杀人全家。可偏偏朱三太子层出不穷,几乎每隔几年都会冒出一个朱三太子来。
这些朱三太子都是假的,但是朱之琏明朝宗室的身份是真的。
弘晖拿着这履历皱眉想了一会,随后把这些拿着去找雍正。
此时老兄弟几个在说话,弘晖进来后雍正问:“看明白了吧?”
这些字是看明白了,弘晖说:“您让儿子拿出个章程来,儿子有些浅薄的见识,斗胆说给您和叔叔们听。”
雍正点头,让太监给弘晖搬个凳子来。
弘晖说:“其实这件事很好办,就有前人办过,《史记·秦本纪》里就有‘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记载。不如效仿秦庄襄王,赐予朱之琏一个爵位,以奉春秋祭享。”
雍正听完看看两个弟弟,十三阿哥就说:“弘晖这话对着呢,不如公开,也能给天下一个交代。”
老六阿哥点头:“这事儿要缓缓图之,一步步安排才行。不让先传出风声,说是寻访明宗室供奉祭祀各处皇陵,过一阵子再把朱之琏推出来。
这样一来,有活着的遗民也不会再生事端,也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毕竟咱们没断朱明的香火祭祀。”
雍正考虑了一会,就跟他们说:“这事儿要慎重,朕再琢磨琢磨。”
弘晖把履历交给了弘历,让弘历收起来,弘历趁机把履历打开看了看,他觉得不能轻易地做决定,要先看看朱之琏这人如何,要是个野心勃勃之辈,必要处理了才行,要不然他的身份必然能给他招来反清复明的人。
可是这里没他说话的资格,因此这话先憋在心里。
大家又说了一会话,眼看着外面天色暗了下来,十三阿哥的表情有些痛苦,大家都知道一场大风雪要来了。
雍正这会儿没想起正在赶路的弘昼,只心疼弟弟腿疼,就说:“十三弟别回去了,就在宫里住着吧,朕把隔壁给你收拾出来,你先去躺一会。”
十三觉得不合适,坚持要走,但是雍正不让他走,在宫里比在家里舒服些,何必回去受罪呢。老六阿哥也劝,让他等天气好了腿不疼了再回去。趁着这会雪没落下,弘晖就把十三背到雍正寝宫的隔壁先安顿下来,再派人回去跟十三福晋说一声。
大风雪来临,京城乃至于京畿都有可能遭遇雪灾,所以弘晖向雍正禀告了一声出去了。
这时候慈宁宫里面的宫女端着灯进去,乌雅氏说:“看着天气不好,幸好你们昨天办事儿,这真是菩萨保佑,晚一天天气就不行了。好孩子,你们先回去,就怕等会儿下得大了路上不好走。”
弘阳带着月娥告辞出来,两人顶着风上了车,车子疾行出了宫门,到王府的时候外面已经大雪纷飞。
在车子进入王府大门的时候,弘阳指着门前的海子说:“月娥,将来爷带着咱们家的孩子在这里溜冰。”
一句话说得月娥满脸羞红,推了一下他,嘴里说:“你好没正经。”
弘阳就挑眉问:“这哪里不正经了,爷不能带孩子溜冰吗?”
月娥就用拳头捶他。
海棠看着外面落下的大雪,跟扎拉丰阿说:“这种天气,正适合吃火锅。”
扎拉丰阿也觉得此时围着炉子吃火锅不错,就说:“等他们回来了一起吃。”
海棠看了他一眼,说:“儿子如今成亲了,你要弄清楚,他是他媳妇的,你是我的,我请你吃火锅,你还要带一对拖油瓶你觉得合适吗?”
扎拉丰阿笑着说:“儿媳妇第一天来,不能不在一起吃啊!”
“大雪天不方便,人家小两口刚成亲,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你别在一边碍事,想一起吃饭日后机会多的是,这大雪天不常见,不如咱们自己享受。”
外面说大阿哥和大福晋回来了,海棠看着小夫妻在走廊跺脚震掉鞋子上的雪才一起进屋,看了扎拉丰阿一眼,在榻上坐起来笑着问:“请过安了?”
月娥说:“是,拜见了太后和皇后娘娘,两位长辈都很慈爱,给了儿媳很多见面礼。”
她的陪嫁侍女赶紧把托盘端来,海棠看了一眼,就说:“给你们的你们收着,今儿下雪了,本想留你们说话,可你们淋了一身雪,要赶紧换衣服才行。换了衣服你们在自己院子里吃饭吧,我吩咐过厨房给你们送热腾腾的锅子,吃点暖暖,晚上也不用过来了。”
弘阳看看扎拉丰阿,月娥悄悄地观察婆婆,发现海棠并没有生气。
扎拉丰阿说:“是啊,今儿天气不好,留在你们屋里吧,日后再一起吃饭。”
弘阳应了一声,带着媳妇回去了。
等他们离开了,海棠让人传火锅进来。扎拉丰阿养的小狗就在屋子里吃饭,吃着跑到桌子边向扎拉丰阿讨要吃的。
扎拉丰阿就发现这小狗不乖,没盐宝听话,盐宝哪怕不爱吃也把饭吃完了,这两只狗见不得人动嘴,看到什么都想吃。
海棠听着小狗唧唧汪汪在叫,慢慢吃自己的。
扎拉丰阿把两只狗喂了才开始吃。他一边给海棠夹菜一边问:“您瞧着对儿子不太亲近啊?”
海棠就说:“我十月怀胎生下的,怎么不亲近?只是儿子大了,别管那么多了,他日后有自己的小家,不是跟以前那样,咱们一叫就往咱们跟前来了。”
扎拉丰阿觉得海棠的话说得好没道理,但是这家里是她做主,反驳不得。就说:“反正儿子是咱们的。”
海棠看着他:“吃你的饭吧,我又不是把儿子逐出家里了,你看你这模样,跟我要抛弃孩子一样。我是说,将来你要有边界分寸,毕竟咱们把儿子分出去了一半,分出的那部分属于他的妻儿了。”
海棠此时说了一句:“这天下,你才是完整属于我的,所以你别老想着儿子了,咱们好好过日子吧。”
这霸总式的发言很能打动扎拉丰阿,他给海棠夹菜,咧嘴说:“老夫老妻,说这个干嘛?格格尝尝这个,这个好吃。”
第549章 临葬礼
大雪下了两天,第二天晚上废太子的儿子弘曣急匆匆进宫,他阿玛不行了。
十三挣扎着起来要去见废太子最后一面,雍正一面安排十三出行,一面又通知京城里其他兄弟一起赶去,他自己并没有离开紫禁城。
海棠和扎拉丰阿都已经吃过饭,宫里的太监急匆匆地进门,在海棠面前说:“弘曣阿哥进宫,说二爷快不行了,皇上急得没办法,请各位爷和格格您一起出城去探望。”
海棠听了立即让人给自己准备衣服,这太监小声说:“奴才来的时候皇上吩咐了,如果场面顺利也就罢了,如果场面不顺利,请您控制大局。”
海棠点头,跟他说:“就说本王领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