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我来当 第121章

作者:恐龙花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基建 BG同人

  昔者,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是以有成。今将军威震四方,百姓归心,正宜仿古圣王之道,行正义之事,以安抚民心,凝聚天下之力。

  夫国号之立,非徒为名也,乃所以明志向,定纲纪,使百姓知所归附,将士知所效命。

  愿将军深思熟虑,勿失此千载难逢之良机……”

  听到这里,杨秋总算明白了荀谌的意图,她颇感惊讶,因为这提议来得如此突然,仿佛是一时兴起。

  要知道,荀谌之前一直在忙于上谷郡和代郡的事务,只是因过年才回到马邑县,今日前来本是汇报工作。

  两个人其实都还没聊完,但由于已经答应了要见波才,所以杨秋让荀谌在后面等着。

  结果波才一离开,荀谌突然就把话题拐弯到了称王建制这上面,好像完全忘记了自己之前的正事。

  想到刚才波才和她聊的那些事情,杨秋瞬间似笑非笑的看向了眼前的人。

  “友若,你说的这件事情是很重要,可是你刚刚临时起意,恐怕目的不止在于杨家军的基业吧,你想利用黄巾军?”

  荀谌轻笑了一声。

  “看来将军也猜到了,黄巾军已开始内斗,若我们此时再加一把火,使他们斗得更凶,将军便可趁机接手黄巾军的残余势力。

  然而,我们不能让他们内斗太久,否则将军接手的将是一个残破不堪的黄巾军,对我们毫无益处。

  所以,将军此时称王,一方面能安定治下的民心,另一方面也能让黄巾军因此事而勾心斗角!”

  荀谌此计实为阳谋。

  如果杨家军都开始称王建制了,那么冀州的黄巾军,到时候会不会也有这个想法?

  然而他们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各自分散的势力,到时候到底由谁称王呢?

  显然决定不出来老大,于是所有人都可能称王,都想占据更多土地,斗争将更加激烈。

  甚至为了土地,这些人不仅会勾心斗角,还可能采取吞并手段,各方势力将自相残杀。

  就算他们能够克制,到时候察觉到暗流涌动的冀州世家大族,一直想要对付这群黄巾军的汉军。

  恐怕也会在这个时候趁机挑拨离间,搅动风云,使他们无法停止内斗。

  而杨家军其实什么都没做,不过是在自己自下的土地称王建制而已。

  所以说阳谋无解。

  “友若,是否太早了?”

  杨秋还记得后世有位智者曾说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面对这个疑问,荀谌认真地回答。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此乃天地正道。将军若迟迟不称王建制,则杨家军治下之民众,犹自视为汉民,人心不齐,意志不一,何以凝聚实力,席卷天下?

  且将军举事以来,已与汉廷有过多次战争。若不能立下国号,奠定基业,则下面之人心思必然飘摇不定,疑我等仍为流寇出身,无有定所。

  如此,则天下之才俊何以信服我杨家军有开创新朝的实力,何以归心于吾等,共谋大业……”

  荀谌说了一大堆话,杨秋总算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杨家军虽已占据大片土地,但出身山匪,还算不上正规军。

  若不称王建制,统治便缺乏合法性。

  更何况,杨家军的统治虽运转良好,但实际上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架构,目前看着其实官员体系混乱。

  这样的政权,一看就是个草台班子。

  若一直以杨家军的称号打天下,天下的人才恐怕都不敢加入,只觉得杨家军仍是草莽流寇,不懂治理。

  更何况,实力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如果杨秋不称王建制,下面的人如何进步呢?

  只有杨秋进步了,手下的人才能跟着一起进步啊。

  大家都想升职加薪。

  这话虽然说得隐晦,但杨秋还是听明白了自己手下的心思。

  看来不能按照后世的经验行事,毕竟她杨秋一开始就是板上钉钉的反贼,而汉室天下还未诸侯并起。

  也就是说,她现在还没到要担心其他诸侯联合攻打的时候,也不需要猥琐发育。

  而真的等到天下将乱之时,她的实力早已足以雄霸一方,现在决定称王建制,反而能让下面的人安定下来,再之后可吸纳更多人才加入。

  毕竟一个草台班子与一个拥有完整政治体制的新朝相比,吸引力截然不同。

  “友若之意吾已明了,诚然,称王建制乃大事,需提前准备诸多事宜,不可轻率行事。

  且此事关乎杨家军的未来,需大家共商共议,方能定夺。待新年结束,祭祀之礼完成后,吾再召诸位前来,共议此等大事。”

  荀谌见目的已达,便不再劝说。

  他深知,称王建制乃是一件牵动天下的大事,不可轻率而行,更不可草率决定。

  此事不仅需与手下众将士商议妥当,确保人心齐一,还需准备各种祭祀仪式,以敬奉天地,祈求神灵庇佑。

  至于国号的选定,更是需深思熟虑,既要符合天时地利,又要能彰显杨家军的威名与志向。

  而合适的称王时间,更需经过卜算,选择一个吉祥之日,以确保新朝的兴旺与昌盛。

  此外,各种仪式的准备也需细致入微,不可有丝毫差错,以免失了体面,影响新朝的形象。

  再者,新朝建立后,手下人的官职需重新任命,此乃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若任命不当,则可能引起内部纷争,甚至导致新朝的崩溃。

  因此,前期的准备工作必定繁琐冗长,绝非随随便便走出去,对着众人宣布一声立国号称王便能了事。

  需经过深思熟虑,周密筹划,方能确保新朝的顺利建立与长久发展。

  于是,在得到杨秋的同意之后,荀谌并未耽搁,当天晚上便来到了令狐邵的府邸。

  他深知,今日与杨秋的交谈虽已初步达成共识,但那只是口头上的劝进,并未形成书面文字,算不上正规的仪式。

  而一旦走上正式流程,就不能一个人独占功劳了。

  这种时候,就要讲究功劳大家一起领。

  如果有人想独吞这份功劳,那就会遭到下面人的排斥。

  只是,荀谌本以为自己的想法已经非常周全,考虑了众人的感受,但令狐邵听完还是有一种憋屈的感觉。

  他真是没想到啊,荀友若这小子居然提前劝进了,把他们这些人都落到了后面。

  “友若,你可真是将军的肱骨之臣,考虑事情面面俱到,我自愧不如。”

  令狐邵的话语中带着些许的嘲讽,然而,一个合格的政客是不会轻易暴露情绪的。

  即使听出了令狐邵的嘲讽,荀谌依然面不改色地开口了。

  “孔叔,此事当下唯吾二人心知肚明,劝进表一文,恐需吾等联手共撰,此等功劳,自当共享之。

  然则,届时联名上书,以我等的资历,恐名字需列于后面。

  因此,我等现在也只能于此事上为将军分忧解难,略尽绵薄之力。

  孔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难道汝不欲与吾同力,为将军分忧解难?”

  此言一出,令狐邵瞬间意识到了这是他绝佳的机会。

  此时插手,尚不为晚,这可是从龙之功啊。

  “友若考虑得甚是,如此,我俩就一起合作为将军分忧。”

  大年初一,晨光初破,英烈祠沐浴在一片肃穆之中。

  杨秋麾下的主要官员,以及马邑县半数士兵,皆已整装待发,汇聚于英烈祠门前。

  为杨家军英勇牺牲的兵卒上香祭祀,场面庄严而沉重。

  “魂兮……归兮……”

  张角身披道袍,立于一侧,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

  其声苍凉肃穆,如穿越时空的隧道,将众人的思念与敬意,传递给那些英勇捐躯的英烈们。

  那庄重的仪式感,仿佛能触动天地,令风云变色。

  祭祀现场,不仅有杨家军的将士,还有那些牺牲兵卒的亲人。

  他们在后面有专门的人照顾着,此刻都不由得默默流起了眼泪。

  但这些人的眼泪并不是绝望的泪水,而只是此情此景下的深深思念。

  对于守护英烈祠的士兵而言,如此肃穆的祭祀仪式,足以让他们深感自己并非无足轻重之辈,而是值得所有人敬重的英雄。

  他们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那些英勇牺牲的英魂。

  军队若要凝聚士气,除了良好的待遇,更需有坚定的信念与思想建设。

  让每一个士兵都明白,他们为何而战,为谁而牺牲?

  因此,这样的祭祀仪式,既是对牺牲者的最高敬意,也是对生者的深刻启示。

  祭祀仪式渐入高潮,杨秋挺身而出,她声音铿锵有力,响彻云霄。

  “诸位,杨家军举事至今,始终以让大家吃饱暖衣为己任,反抗朝廷暴政,旨在建立一个更加清明的世道。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的士兵英勇奋战,马革裹尸,许多人甚至未能留下姓名。

  但我杨秋誓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名字将永载英烈祠之中!他们为杨家军流下的每一滴血、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将被铭记于心,永远受到祭祀香火之供奉!”

  此言一出,下方士兵心情澎湃,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有人甚至默默红了眼眶。

  有时候,人活着不仅为了温饱,更需被尊重,被当作一个真正的人看待。

  而杨秋此举自然让众人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好像他们不再是无关紧要的人。

  没有人不渴望被承认,所以这样的仪式感,至少让众多兵卒的心凝聚到了一起。

  而此时,杨秋的话还没有说完。

  “诸君,道阻且长,杨家军能有今日之成就,皆因诸位同心协力、共同奋斗。

  然而我们的日子并未彻底安稳,未来仍有诸多危险与挑战等待着我们。

  因此,我恳请诸君与我携手并进、共同努力!让我们一同为一个清平世道而奋斗不息!”

  身为主帅,杨秋亲自参与祭奠仪式并发表慷慨激昂的言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这种庄重的仪式感让杨家军的归属感更加深厚。

上一篇:森茉莉养鱼手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