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特别是这中间还有注定要早夭的小孩子,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
尤其是弘晖,这可是四大爷的长子,虽然莫郁跟弘晖的接触不算太多,不过是入宫当差之后才认识的,但是他也看得出来这位弘晖同学资质不错,至少不是那种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的类型。
都是四大爷的儿子,弘晖他要是能活下去说不准还就真的没有乾小四什么事儿了……
毕竟弘晖的生身母亲乌拉那拉氏,是四大爷的第一个皇后来着,正儿八经的元后嫡子。子凭母贵,加上弘晖的资质不差,要是这孩子能活下来,那以后的这个历史走向还真不一定会怎么样呢。
哦,对,这还是建立在四大爷能够顺利继位的情况之下的。
毕竟太子现在还好端端的呢,虽然被康师傅接连训斥了好几次,但是现在他们俩人的父子关系反倒是感觉缓和了不少……
就,康师傅大概是又犯了老毛病了,典型的忽冷忽热、忽远忽近,把个君臣父子关系弄得跟谈恋爱似的,这种情况也是没谁了。
康师傅叫莫郁进宫,其实就是告诉他这个好消息,顺便跟他商量年后出巡的事儿。
既然弘晖都能救回来,那么十八阿哥、十九阿哥是不是也可以呢?
一切皆有可能,想到这个,莫郁更加高兴了起来,连看着康师傅那秃秃的脑门儿好像也没有那么烦躁了。
不是,谁家好人刚刚过了初五,年味儿还没有散呢,就把他给弄进宫里头来了,康师傅这不是摆明着要他过年都过不尽兴,还没开心完就又要出来上班了?
真是,幻视到了现世打工生涯了怎么办?
莫郁记得那个时候,他放假过个年也是根本就没有几天时间,初六或者初七就要上班的。
没有想到,这都到了这里来了,居然还是要如此,真是让人感觉到无比难过。
康师傅莫郁他如此表情,不免也是忍俊不禁。
不过他找莫郁来,的确是有正经事儿的。
他原本也不想这么着急的,但是吧,实在是等不及了。
因为他真正的目的其实也是想跟莫郁聊一聊真心话。
是的,正如莫郁之前跟很多人“剧透”过的那样,康师傅是真的有粘杆处的人给他打探消息的。
不过这个机构之前他并没有特别重用过,毕竟听起来就不是什么好组织,有点儿像是要做情报收集和刺探用的那种感觉。
说实话,一开始,这个组织甚至都没有名字——毕竟这还是当年擒拿鳌拜的时候建立的,不管是组织构成还是人员配置都很随意。
等到鳌拜倒台了之后,康师傅一时间也不知道把这些人怎么处置,便也就留在宫里头养了下来。
他本意是想着这些人都是他的大功臣,肯定不能怠慢了,都封了侍卫好好养着吧,又怕鳌拜的势力太大,他护不住这些人,反倒让他们被鳌拜疯狂报复。
说实话,这些年轻的侍卫们很多都出身高贵,不过也是知道此中险恶,愿意为了康师傅的夺权计划奉献生命的。
他们都这么够意思,康师傅肯定也不会背弃他们,于是中间身份地位足够高、能够保全自己的,他就光明正大地封了他们做官,地位低点儿、又没有什么自保能力的,他就让他们继续留在了宫中,偶尔给他们一些差事,也都是些打探消息之类,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粘杆处”。
几十年过去,这些当年的小兄弟也逐渐老去,因为康师傅的有意照拂,他们也都安安稳稳地活到了年老退休。
可是他们也不是不懂感恩的人,康师傅对他们好,他们也想着报答康师傅。
不过他们所学的都是些拳脚、暗杀功夫,除掉了鳌拜之后,便也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
各自收养了孤儿或者是暗暗找了族中成器的子弟当弟子,教授他们各种知识,以求他们能够胜任这个暗中帮助万岁爷的职责。
一开始只是收集打探各路消息,然后就渐渐形成了体系,康师傅原本也是无心插柳,最后居然柳成了荫,也算是意外收获。
总之,这粘杆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初具规模,虽然还没有那些影视剧中描写得那么神出鬼没、神乎其神,但是其实也很是能够挖掘出一些东西了。
就比如,他们林家年前被史家和贾家都请过去吃年酒的事儿,康师傅是一早就知道了的。
而且他甚至还知道一些细节。比如林如海给史家的收养族中成器子弟培养的建议,还有最重要的是,莫郁给贾家老太太的建议。
敏锐如康师傅,其实已经发现了自己家跟四王八公这些昔日的“奴才”们的问题了。
这些人虽然都是地位尊崇,又是什么异姓王又是什么国公爷、侯爵之位之类的,但是很多都是包衣出身的奴才。
正是借着祖上的功劳吃拿卡要、勾连结党、损公肥私,才能培养出来这么多蛀虫,此情此景,跟赖家之于贾府何其相像。
就是因为康师傅一早想通了这中间的关窍,才会这么着急地把莫郁弄进宫里头来的。
反正小阿哥们也是初五过了之后就不能再休息了,正月初六开始正式上学读书,那莫郁原本也就是要入宫侍奉的。
现在也不过只是循例而已。
只不过在去上书房侍奉小阿哥们读书之前,康师傅先召见了莫郁而已。
莫郁虽然疑惑,但是应对也是十分得宜,并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光是这一点,就已经甩了很多官场老油条好几条街了。
康师傅见到莫郁,先是笑着问候了一番,然后就话锋一转,直接进入了正题。
“听说你们一家子年前去史家和贾家吃了年酒?”
莫郁一愣,继而点头承认了:“回万岁爷的话,正是如此。”
康师傅笑道:“吃的感觉如何?”
啊这?
莫郁见康师傅这样,心中也不免有些犯嘀咕,但是面上却也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只捡着要点把在史家和贾家宴会上聊得事儿说了两句。
只是他面上如常,心里头还是没忍住吐槽了两句。
【装啥啊,好像您老啥都不知道似得,不是有粘杆处吗?难道说他们过年也放假了?不能吧?看您老这表情就不像……一定是在驴我!】
莫郁果断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按照康师傅又在暗搓搓搞什么套路处理。
康师傅无奈,有心想提醒他自己啥都能听到,却终究还是没法子开口,算了,那就这样吧,反正也早就习惯了。
不过莫郁的这个猜想果然还是没错的,康师傅问这些就不过只是个幌子。
他真正想问的是,莫郁给贾母出的到底是个什么主意,怎么就让女眷们那么激动,纷纷准备去打赖家去了——他大约是已经过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成熟睿智了许多,类比了自己家的情况,有感而发罢了。
如今莫郁来了,他也知道自己再搞这些弯弯儿绕绕的不太行,便就直接问起了贾家那管事的一家子的事儿。
“小林子啊,你说说你们那个外祖母贾家,那个什么管事儿的,是个怎么回事?”
莫郁听了这个话,立刻就懂了。
“原来万岁爷是问他们家啊。”
【艾玛,原来您要问他们家的事儿啊,那您就早说啊。】
康师傅胡子都有些颤抖——我也得能说啊,这不是都已经尽量早说了嘛。
看着康师傅的眼神儿,莫郁终于还是识趣儿地直接进入了正题,没有再卖关子——开玩笑,老爷子这一副急着吃瓜的表情,让他有种再不赶紧说小命儿都要没有了的意思。
行吧,那就说吧,反正粘杆处估计也已经收集了差不多的信息了,无非就是借着他的嘴巴再说一次呗。
也不知道他的嘴巴是不是开过光,非得要他说一遍干啥呢。
于是莫郁也没藏私,直接就把他怎么给贾母提建议,怎么引导阖府女眷们集思广益、团结起来想法子整治赖大家的的事儿都给康师傅说了一遍。
末了,他还总结道:“本来就是贾家的家生奴才,居然不敢念主家的恩情,做出这种弄权贪墨、吃里扒外的事儿来,自己家里头的金银奴婢只就比贾家少有限,这种奴才不处置难道还留着过年吗?”
莫郁这话音刚落,康师傅就鼓掌叫起好来:“好个不处置难道还留着过年……所以就赶在过年前把他们一家子处置了?”
莫郁笑了:“万岁爷真会说笑,倒也没有那么快,是年后才开始动手的。”
不过他没有说的是,因为年前那几天准备充分,加上赖家人因为要筹备过年的事儿放松了警惕——或者也不是放松了警惕,而是他们根本就毫无防备。
贾家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一棵可以任由他们采撷的大树,他们也一直都采撷习惯了,哪里想过忽然有一天这棵大树就变成了食人树了呢?
反正,他们被贾家的人冲进去发难的时候,还正在饮酒作乐呢,有点儿查抄大观园那意思了。
不过查抄大观园那是贾家内部自己掐起来,纯纯地内耗,除了体现邢夫人、王夫人争权夺势之外根本就没有啥意义,而且影响也不好。
但是这查抄赖家就很是不错了。
赖尚荣虽然脱了奴籍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眼睁睁地看家全家覆灭了——所以说,世家大族就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呢,这整治奴才的手段可真是厉害。
荣国公府都那样了,居然还能够做出这样的行动来,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康师傅对此也是深有感触,这才把莫郁请进宫来“聊天”。
让莫郁诧异的是,随着他拍手叫好的动作结束,他有冒出来一句话:“小林子的话说完了,众位臣工们听完了,又有何高见啊?”
【好么,这“小林子”的名儿是叫的越来越熟练了,您老这是不是梦回鹿鼎记,跟小桂子一起擒鳌拜的时期了啊?】
莫郁一边儿默默吐槽,一边儿看着屏风后头一群大臣们光光的脑门儿,其中甚至还包括他便宜老爹林如海,感觉整个人都有点儿不好。
妈耶,他老爹都在呢,这不是成了班门弄斧了么?
莫郁感觉自己简直就是社死当场,但是康师傅显然很是高兴。
他刚刚还有点儿诧异什么是“鹿鼎记”,还有什么“小桂子”,但是到了说“搞鳌拜”的时候,他总算是听懂了。
虽然林家这小娃娃经常说一些稀奇古怪的话,但是吧,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这孩子肯定是在夸他呢……
一定是这样,那个什么“千古一帝”最开始就是这孩子说的嘛。
朕也觉得,朕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皇帝啦哈哈哈哈……
康师傅很轻松地就给自己做好了思想建设,然后跟着莫郁一起朝着那群被他叫过来的朝廷要员们投去十分感兴趣的目光——是的,经历了最初的那么一点儿尴尬的时间之后,莫郁很快就复活了。
为什么他要社死呢?
算计他的是康师傅,又不是他自己要在这些大佬们面前“班门弄斧”的,谁先设计他这么干的谁尴尬——对,康师傅本人都不觉得尴尬,那他为啥要尴尬呢?
就这样,该干啥干啥,不用尴尬,完全没有啥毛病。
莫郁很快就克服了心理阴影,跟着康师傅一起露出了看戏的表情。
【所以,各位大佬们究竟要怎么应对呢?真是让人拭目以待啊!哦,特别是贾家也来了人啊,那就更有意思了。】
贾赦第一个冒起了冷汗,因为这个事儿,实在是太过于对号入座了,简直就是为了四王八公量身定做的呀。
特别是他们贾家那两位,可不是祖上就跟着泰组皇帝打江山的?
而且当时他们俩可都是包衣奴才,不就跟赖家的跟贾家的关系一模一样?
都这样了,还要问他有什么想法,这不是逼着人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贾赦来了是因为荣国府的爵位在他那里,贾政能来则是是因为贾元春的面子来的。
不过在这一点上,他们兄弟俩都是一样没用,贾珍是晚辈儿,也不好说啥,都是站在末尾的人,还被人家康师傅当众这么给他们没脸,他们也说不出来什么话。
康师傅自然觉得很是没趣儿,便就又点了史家的人来说话。
史家现在的当家人是两位侯爷,排行老二的保龄侯率先回话道:“万岁爷说的很是,奴才就应该认清楚奴才的身份,万万不能想着僭越。”
排行老三的忠靖侯史鼎也道:“兄长说的极是,微臣也认为,若是有人忘了本,便就该严惩不贷。”
不愧是现在四大家族里头硕果仅存还有侯爵席位的家族,史家的这两位侯爷脑子还是清醒的。
这话说的,实在是聪明,一下子就让康师傅龙心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