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好好!那王子腾你怎么说?”
莫郁这个时候才看到,原来王家居然也来了人。
也是,这大正月里头,第一天上班儿哪里有啥正事儿,主要都是来给康师傅拜年的。
因为要图个喜庆热闹,甚至都不需要按照平日上朝的那种标准,只要愿意来的,都能来,要不就算闺女贾元春已经是平郡王妃,贾政一个五品的小小工部主事,哦因为元春的关系已经升职为了工部员外郎了。
但是还是不太够分量就是了。
不是趁着过年,他也没有资格入宫的。
这次入宫,原本以为是给康师傅拜个年、凑个热闹的,没想到,自家倒是成了这个热闹。
一开始听康师傅问莫郁到史家和贾家吃年酒的事儿,贾政还很得意,因为这次荣国府的年酒就是他操持的。
但是听着听着就不对劲儿了。
他们家打自己家的奴才赖家的事儿,万岁爷怎么这么感兴趣啊?
他虽然脑子木讷,却也不是什么事儿都不懂,等听到康师傅教他们这些人对此发表意见的时候,整个人已经很是不好了。
特别是他们在场的所有人还都听见了莫郁的心声。
【这不就是当众打脸,含沙射影,说他们之于皇家就跟赖家之于贾家一样吗?】
林家这小外甥问他们脸疼不疼,他很想说,舅舅的脸是真疼啊,但是没关系,只要贾家能好,舅舅的脸被打烂了都没事儿……就是不知道他们贾家还有没有啥法子能救一救了。
贾政虽然反应没有那么快,但是心思倒也不是完全地一潭死水。
他很快就想到回去之后一定跟贾母好好汇报一番,哦,现在连贾敬也回家了,有啥事儿也可以跟这个东府里头的大哥哥商议商议,总比他自己家大哥贾赦更加靠谱。
贾政心中百转千回,但是康师傅根本没有问他。
他先是问了史家,然后又问起了王家,反正就不问贾家。这其实也隐约透露出了在康师傅心中四大家族的实际排名。
到现在还有两个侯爵的史家果然是排在最前头的,然后就是有着伯爵之位,但是到了这一代没落了却又出了一个京营节度使的王家了。
王子腾便就是王家的这位京营节度使,他是王熙凤嫡亲的二叔,王家中兴的希望。
这也是莫郁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王家舅舅,果然生得英武非凡,是个武将的模样,怪不得就是继续走得武将路线了。
现任京营节度使的位置是从贾代化那里继承的,不过因为他自己也还算能干,想来是很快就能够升职了。
原著里头他后来似乎是生了九省统制提点?那可是个二品大员,而且是有实权的,简直牛皮到家了。
王子腾一开口,也是让莫郁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为啥能够有这种好运气了。
完全是因为,这位便宜舅舅太会了——就完全就是武将的那一套“微臣什么都不懂,但是微臣知道万岁爷说的肯定是对的”……
非常简单,也非常有效。
至于最后是不是王子腾跑去抄了贾府的家,这个都是野史,无从印证。
但是至少,在续集里头,这位王家舅舅最后是飞黄腾达了的,在贾家倒了之后,又升了官儿,只是在外放的路上染病没了。
也就是因此,王家才会那么对待贾巧姐,那孩子是凤姐儿唯一的骨血,居然也就那么随随便便地就被王仁给卖了,这也是件令人唏嘘的惨事儿。
这些都是后话,反正康师傅现在是很吃这一套的,也确实比较重视武将,对于王子腾的发言,显然是比对史家两位侯爷的发言更加重视的。
问完了王子腾,康师傅像是终于想起了本次时间的正主儿。
他看了看贾家来拜年的三个人,最后首先点了贾赦的名字:“贾将军,你说呢?”
骤然被康师傅点了名字,贾赦面如金纸、汗如雨下,天知道他只是依着惯例在正月里进宫面圣拜个年而已,怎么就摊上这么个破事儿呢?
贾家趁着过年这个时候收拾赖家的事儿,其实贾赦也知道。不过他懒得关心,一切都丢给了他老婆邢夫人处理罢了。
邢夫人虽然素来是个尴尬人,但好歹也是正经五品京官儿家的嫡女,然后又做了这么多年继室,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对于那些后宅的手段也并不是一点儿都不知道。
所以,她一时间很有些容光焕发的意思,每天一睁开眼睛就要跑到议事用的花厅去跟其他几个女眷们汇合,讨论地热火朝天,效果居然还不错。
成亲十几年了,贾赦都没有见过他这个木头一样的继室有这么激动过。
故此他难得对这个事儿产生了些兴趣,而邢夫人见他居然屈尊来问,也高兴得什么都跟他说了。
贾赦对中间那些所谓的“计策”“手段”之类的东西都不感兴趣,只是听说这个行动最后的结果是把赖家的那些财产重新抢回来,他一下子就高兴了。
只要有钱,能够让他继续花,他就高兴。
其他,随便她们来折腾好了。
反正就算啥也不干,他也是荣国公府爵位的继承人,世袭一等将军,那还怕啥呢。
有大胆刁奴敢对主子不利,那就弄死重新把财产夺回来不就好了嘛。
怎么这个事儿,居然还上达天听了呢?
不是万岁爷问这个是几个意思啊?
贾赦一头雾水,但又不敢瞎说,正好想到今儿弟弟贾政也在,立刻就做了一个非常符合他人设的决定。
“回万岁爷的话,此事是微臣二弟贾政及其夫人一手操办,微臣并不清楚。”
这就是典型的死弟弟不死哥哥我了。
莫郁在旁边儿吃瓜都有点儿听不下去了。
康师傅等人也对贾赦露出了鄙视的神情。但是吧,正所谓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贾赦这种的就是如此。
不管旁人说他什么,如何看不起他或者如何贬低他,他都不介意。
对于他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吃喝玩乐,只要这个满足了他,他才不管世界是不是要毁灭了呢?
管他什么事儿。
康师傅显然是想到了点儿什么不好的回忆,便也懒得再跟贾赦废话,当即就转头问起了贾政:
“那这位贾爱卿有什么高见?”
这个话一说,贾政啪地一声就跪下了。
一边儿磕头,一边儿连声道:“万岁爷言重了!微臣不敢!微臣也觉得保龄侯、忠靖侯、京营节度使说得很是。”
这就是典型的加一思维,就是别人说啥他就同意啥,一点儿自己的想法都没有。
如果是一般的君主,那也不失为是一种稳妥的保命法子。
但是到了康师傅这里,就完全不管用了。
甚至还起了反效果。
毕竟他是认真想听一下大家的想法的。
特别是贾家的人,他专门留在最后那是想着让贾家好好介绍一下成功的经验的。
同样都是处理不听话的奴才,因为贾家已经成功了,那么这种经验对于康师傅来说就是十分宝贵的了。
何况他还能借此试探一下贾家人的态度——计划挺好的,可惜贾家的两位都不按常理出牌。
不管是太懒太笨,还是辈分太低,都没有啥用。
是的,在贾赦和贾政那里碰了俩钉子之后,康师傅已经没有心思问贾珍了。
反正贾家的就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就是了。
莫郁对此也是深以为然。
贾家,真的没救了。
哦,更准确一点儿说是贾家的男人没救了。
看看,这三位都是什么德性就知道了。要不是那天找莫郁“谈心”的是贾老太太,估计赖家的还是安全的很的。
所以说,这些纨绔子到底有啥用啊。
莫郁默默吐了个槽,居然获得了在场几乎大半人的肯定。
这一大半的人里头,就有康师傅本人,还有李光地等科举出身的要员。
世袭跟科举原本就是两条线,前者靠祖荫,后者靠个人努力,实在是有一种天然的鸿沟在。
世袭的多半都是纨绔子弟,少有几个有能力的,也都是想着通过科举证明自己。
以至于科举出身的人自带高人一等的光环——但是其实世袭的才是真正的高人一等。
哪怕是贾家这种,已经降等袭爵到了第四代了,都快没有啥爵位了,也依然可以风风光光地。
第四代的贾珍就不说了,他是袭了宁国府三等将军的爵。好歹也是个三品,甚至他还能随随便便给他儿子贾蓉买了个五品龙禁尉的官儿。
第五代的贾蓉居然能够直接买个五品官儿,这些是很多科举出身的进士一辈子都难触碰的高度了。
哪怕是没有了世袭的爵位,如同林如海这样,自己本身的才能又出众的,那更是如同开了挂一般。
别的不说,倘若林如海不是有他之前的五世列侯的家庭做背书,哪怕他本省的能力再优秀,康师傅恐怕也不敢这么放开手脚来重用他。
更加不会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给他升职得这么快了。
反正,虽然世袭和科举两种势力互相看着不顺眼,但是上次这么爽的时候还是在上次——比如索额图被囚禁宗人府的时候,还是有爽到的。
现在看着贾家的三位世袭贵胄吃了这个憋,他们都很开心。
不过这开心当然也不能表现出来,他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可不能失仪。
所以一般他们都不会笑的,除非实在忍不住……
康师傅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他当然就是想笑就笑。
笑完了之后,就开始办正事儿了。
到底是千古一帝,老爷子的脑子还是很清醒的。
他在听见粘杆处汇报莫郁在贾家跟贾家老太太聊了什么之后,就已经茅塞顿开,有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非得把莫郁跟着四大家族的人都弄进宫里来,完全是因为他就是想当面儿确认一下事件的真实性,顺便看看奴才们知道他要动手了之后是什么表情……
所以有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康师傅还是很有一种恶趣味在身上的。
幸好一切都跟他预料之中的差不多,康师傅这才心满意足地把他们放了。
当然不是全部,林如海和李光地留下了,然后估计四阿哥也会留下。
莫郁则是直接转战了隔壁大殿,跑上书房去继续履行自己“助教”的职责。
此时当然授课早就已经开始,白胡子的老太傅也穿了一件儿过年才穿的新衣裳。
莫郁便就恭敬行礼,之前康师傅直接派人来上书房抓人,老太傅也是知道的,所以对他这么快就回来,也是感觉有些吃惊。
不过吃惊之余他还是有些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