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第134章

作者:北有佳鱼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系统 成长 轻松 BG同人

  所以辞职是不可能辞职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谁知道辞职之后会发生啥事儿呢?

  他现在不再是孤家寡人、光棍儿一条了。

  他已经有了家人。

  这既是他的亲情羁绊,也是他的软肋。

  他自己当然怎么样都无所谓,可是家人们怎么办啊?

  可以想象不会有什么好果汁吃,那还是算了吧。

  反正这种工作对于他来说,也不算痛苦——说实话,康师傅作为老板来说,是很菩萨的了。

  除了休息日太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他是工作狂嘛,而且古代的娱乐措施本来就很少,不工作好像也没有什么事儿做,那就这样吧。

  莫郁默默地又给自己做了一波心理建设,就开始筹备这次出巡的事儿了。

  总感觉,现在出巡对于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了。

  真是感谢康师傅的栽培,他现在已经成为了古代版“空中飞人”了呢。

  不就是出差吗?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当,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对此,十三阿哥表示,恭喜你呀兄弟,你终于悟了……

  没错,十三阿哥就是那个跟莫郁一样,每次出巡都不会缺席的人物。

  据说有好事的人计算过,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废、十三阿哥“失宠”之前,康师傅的每次出巡,都会带着十三阿哥同去。

  这位十三爷可以说时候康师傅最喜欢的儿子。

  喜欢到了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的程度。

  甚至连号称他“真爱”的太子胤礽都没有这个殊荣——毕竟他没失宠之前,还有监国、协助处理政务的职责,并不能每一次都陪着康师傅出巡。

  但是十三阿哥可以。

  不管是南巡,还是西巡,不管是出巡塞外,还是巡视永定河,只要是康师傅要出门儿,那一定就会带着十三阿哥。

  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因为是一次短时间的巡视,所以康师傅并没有搞太大的阵仗,只是带了有限的随从人员,轻装简从,直奔着永定河而去。

  除了一些必须要去的水利方面的官员和安保人员之外,康师傅就只带了太子胤礽和十三阿哥胤祥。

  莫郁身在其中,有种勿入家庭亲子活动的感觉——康师傅在对着太子和十三阿哥的时候,真的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模样。

  所以说,爱是藏不住的,不管什么类型的爱,都藏不住。

  父爱也是如此。

  反正这种轻松愉快、舒心快慰的感觉,康师傅从来没有对着其他儿子展露过。

  特别是四阿哥,那就更是不要想了。

  这大约也是四阿哥上位了之后,变得那么难搞的原因之一。

  【因为没有被好好对待过,所以根本不知道怎么去爱吧。】

  【真是可怜。】

  莫郁独自坐在船舱的角落胡思乱想,不知道怎么地就想到了四大爷,然后就不免又感叹了一番。

  等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周围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安静了下来。

  康师傅、太子和十三阿哥都在看着他,旁边儿的大臣、太监、宫女们却都跟见了鬼似得,垂着头站在一边儿,那样子就像是生怕听到什么不该听的东西、看到什么不该看的东西一样。

  【嗯?大家都看着我干啥?难道说是刚刚康师傅或者是太子、十三阿哥他们有什么问话我没有听到?】

  莫郁脑子有些懵,但是也没有十分在意,反正出巡的路上他经常会走神儿,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康师傅他们应该早就习惯了,应该不会怪他的吧。

  果然,跟莫郁预料的一样,就在他这么想的同时,康师傅忽然重重呼出了一口气,然后就主动开了口。

  “林默玉,你又在那里胡思乱想些什么?朕问你话你都没有听见。”

  【咦,康师傅您老真是神了,您老怎么知道我在胡思乱想呢?】

  莫郁心中十分惊奇,好像最近自己每次走神儿都能够被康师傅抓包,难道说他摸鱼的技术这么差劲儿了?

  不能啊,好歹也是有着现世十来年经验的老社畜了,摸鱼的技术没可能会这么差的啊。

  【一定是康师傅太强了!】

  【过分!既然都是“千古一帝”了,怎么居然把这些才能都用在抓人摸鱼上了?】

  【您老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莫郁非常愤愤不平,但是他也不好表现出来,只能老老实实地请罪——这也是他便宜老爹林如海教他的。

  跟在万岁爷身边儿当差,不需要每次都要争个是非曲直,差不多的小事儿,万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就行了。

  但是一旦涉及到大是大非的事儿了,那就必须要坚持原则了。

  这个话,林如海是对着莫郁和小黛玉两个人一起说的,并且要他们姐弟俩都要牢牢记住、遵照执行。

  莫郁和小黛玉当然都答应了,并且也真得记在了心里,形成了条件反射——总之,老爷说得,照做就是了。

  所以说,林如海教育子女是真的有一套。

  不然小黛玉也不会这么优秀,便就是莫郁,小小的身体里头是个成年人的灵魂,也时常觉得“醍醐灌顶”。

  所谓的“家学渊源”“家风蔚然”就是这个意思了。

  看看林家的家风,再看看贾家的家风,真是高下立现。

  在贾府上下正在娇宠子女们,一味纵着他们为所欲为、不知所谓的时候,林家的子女们接受的却是素质教育。

  喜欢读书作诗,固然很好,但是不喜欢也没有关系。

  喜欢读书作诗的如小黛玉,那她会接受最好的教育。

  哪怕她只是个女儿,也能够拥有一个进士出身的家庭教师——当然,这一次不是贾雨村了。

  不过,像贾雨村这样的进士出身,但是官场失意的人也还是有很多的。

  特别是有那种因为过于清高,“遗世独立”的大佬,实在是看不上康师傅和那他一窝子数字军团的“相爱相杀”游戏,又没有什么能力改变这个世界的,那就只能做一个愤青或者是愤中,甚至是愤老了。

  但是不管是愤青、愤中还是愤老,他们都还是要吃饭的。

  所以,愤怒之余,还是得找点儿什么事儿来糊口。

  给达官贵族家的子弟当家庭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职业。

  既体面,又轻松,甚至还能够积累人脉。

  说不定运气来了,借着东家的东风,就能够谋一个肥缺,从此就东山再起了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人跟贾雨村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他们不会跟贾雨村那样表现得这么明显罢了。

  大约是吸取了上次面试贾雨村的教训,林如海这次给小黛玉选的家庭教师很是不错。

  是个北边儿有名的大儒,年纪已经有六十上下,但是身体健朗,精神矍铄,最重要的是,学富五车。

  莫郁因为之前一直陪着康师傅出巡,才从塞外回来,倒是没有见过这位新的西席先生。

  其实按理说,这新西席是林家请的,那么不管是小黛玉还是莫郁,都有份儿。

  只不过之前一直默认是给小黛玉请的罢了。

  这中间的原因,说来也是简单。

  一来是莫郁现在在宫里头当差,论理是要上“宫学”,也就是跟阿哥们一起在上书房读书。

  当然,后来因为莫郁的神操作,他已经从学生变成了“助教”,这种工作岗位的变化就不用说了。

  但是说到学习,那肯定是太傅、大学士们给他们上得课更有含金量了。

  不管是太傅还是大学士,都是科举出身,进士是必要条件,甚至很多还是一甲前三名。

  也就是说,以后林如海很可能升职成为大学士,来给下一代阿哥们讲课,再老一点儿了,也可能成为太傅,给再年轻一点儿的小阿哥们教学。

  毕竟这些阿哥们,才是这个朝廷最倚重的未来嘛,那肯定是要用最优良的教育资源来教育了。

  这种情况之下,林家请的西席先生就有些不够看了。

  你说再牛有多牛呀?

  还能比老太傅和大学士们更牛批吗?

  那必不可能。

  反正莫郁感觉,要是真的想要做学问的话,在宫里头学一学也就尽够了。

  本身他也并不想走科举这条路。

  一来他并不喜欢,二来,他也的确不是那块料。

  那些八股文章、治国策略,他一看就觉得头痛,真是一点儿都学不进去。

  至于什么诗词歌赋、吟诗作对的事儿,他也没有啥兴趣。

  反正,在全家都是书香气十足的情况之下,他就像是那个多余的——真是一点儿学霸细胞都没有遗传上啊。

  不过没关系,并不是非得要是学霸才能生存的。

  在这个世界里也是一样。

  并不是只有科举考试一条路嘛,比如他,现在才六岁,就已经是个正六品的蓝翎侍卫了。

  说来也好笑,他这么点儿大,能做什么侍卫,不过就是个封号罢了。

  这个事儿,十三阿哥还当笑话跟他讲过——这位十三爷真是个妙人儿。

  说得好听些,是心直口快,说得难听点儿,那就是个“大嘴巴”,一点儿事儿都藏不住。

  那天他刚接到了康师傅说要封他一个蓝翎侍卫,封他姐姐小黛玉一个六品格格的旨意,还没来得及谢恩呢,这位十三爷已经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顶,一脸自豪地道:

  “林默玉,这个旨意可是我帮你跟皇阿玛讨来的,要不然你可至少要等个六七年才能得呢,怎么样?你十三爷厉害不厉害?”

  莫郁十分无奈,只能一边儿说着“厉害厉害”,一边儿赶紧先谢了恩——我说十三爷啊,您就不能等着我先写了隆恩再说这些吗?

上一篇:湖文学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