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那些之前还嘲笑乡邻们的大聪明们终于再也笑不出来了,因为他们的庄稼什么防护都没做,被各种灭蝗大法逼迫得没办法的蝗虫们纷纷在他们的庄稼地里找到了天堂……
这个时候再要用那些方法来灭蝗虫,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全部都痛哭流涕,求着别人帮忙,但是谁家都有自己的庄稼要抢救,就算心有余、也是力不足了。
所以,这次蝗灾即便是提前准备了,也不是一点儿损失都没有的。不听话的人们也算是自食其果了,想必下一次再有这种“神谕”的时候,他们会跑得更快一些了吧。
康师傅得知了这个消息,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这一次他赌对了。
不但没有丢脸,反倒还长脸了。
林家这小子,还真是有点儿东西。
虽然这句话他早就说过了,果然还是想要再说一遍啊。
成功防治住了一次蝗灾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功一件,说句煽情点儿的话,这真是“胜造七级浮屠”的大功德了。
毕竟,就因为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今年不知道会少饿死多少百姓呢。
好活当赏。
但是好像该赏的东西都赏赐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还能再赏赐这小子点儿啥了。
想要再赏他的家人吧,他爹林如海的官儿也是才升的,短时间内也不好再升了。
他娘林贾氏也是才封了诰命了,可惜他年纪太小了,不然倒是可以让他走恩荫的路子,直接封个御前侍卫啥的,省得走科举路那么辛苦了……
哦,对了,他好像还有个嫡亲的姐姐,似乎也很出色。
听说皇太后和后宫的娘娘们都很喜欢,那不如这回就封他姐姐一个六品格格吧。
当然全家也都要给些赏赐才行,等林家这小娃娃长大一些就封个侍卫,蓝翎或者三等侍卫都行。
虽然说御前侍卫都是恩荫子弟,没有年龄限制,但是,好歹等这孩子满了六岁吧……
可是要是连他姐姐都有封号,那林家全家人里头就他没有,不是太可怜了吗?
康师傅稍微为难了片刻,恰好被路过的十三阿哥看出来了。
十三阿哥一贯心直口快,见康师傅如此为难,少不得要问两句缘由。
康师傅也素来喜欢十三阿哥这个性子,当下便也就说了。
十三阿哥一听就哑然失笑,直接笑着给康师傅建议道:“皇阿玛您糊涂啊!谁说御前侍卫非得要到什么年纪才能封?不就是表示个恩宠的意思,哪怕他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呢,只要您想封,就能封。”
十三阿哥这话一下子就把康师傅给点醒了。
是啊,这整个大清的江山都是他的,想要封个把喜欢的人怎么不行了。
五岁的御前侍卫而已,不算什么。
而且就是个正六品的小品阶,原本也不需要非得来当差不是……正好跟他姐姐那个六品格格一样,蛮好的。
康师傅打定了这个主意,便就又开始拟旨,等旨意下来了之后,整个伴驾队伍都沸腾了,别说他们了,这一下连莫郁都震惊了。
之前的那一堆赏赐也就算了,今儿居然连封号都上了。
而且是什么意思?
连他姐姐小黛玉也有份儿,还要快马送回京城?
啊这……
康师傅您也太客气了,虽然说这次他的确是做了一件好事儿吧,但是也真不至于如此啊。
本着低调生活的准则,莫郁当然立刻就表示了“万岁爷的好意微臣心领了,但是封号就不用了”的意思,可惜康师傅也表示“朕不要你觉得,朕只要朕觉得”……
于是这个事儿就这么定了。
等九月份莫郁跟着康师傅一行人回到了京城的时候,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正六品的蓝翎侍卫了。
就,芳龄五岁的那种。
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史记录了。
而他姐姐小黛玉也成为了芳龄六岁的六品格格……就,也还挺六了。
他们一家子正式成为全员有品阶的牛批家族——最小的品阶也是个正六品,真是任谁都不得不说一句“六六六”。
这一次出巡塞外连来带回整整花了三个月零二十天,六月初七出去,九月二十六才回来,原本莫郁以为这回能在京城多呆一段儿时间,休息休息。
万万没想到的是,还不到一个月,康师傅就又要出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大家,昨天回家晚了,所以更新晚了捂脸。
今天应该还有一章肥壮的,先滚走睡惹,晚点儿再见!
第112章 挚友
这一次康师傅要去的是永定河。
要说这永定河,其实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
历史记载这条河发源地在山西,原名浑河,因为河道中淤积了大量上游带下来的泥沙,导致它经常决堤、改道,让人十分头痛。
康师傅一贯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对这么一条就在京城附近的大河的状况自然很是关注。
他对这条河淤积、决堤、改道的问题都非常在意,也亲自去视察了好几次,下了好多次命令要让人治理这条河的问题。
甚至在康熙三十七年,直接搞了一个人工改道,加固堤坝,希望能够确保它的稳定。
这么一番操作之后,这条河果然安稳了许多,才给它改了“永定河”这么一个名字,真是有点儿“缺什么补什么”的意思。
不过有一说一,康师傅这么死磕下来,这永定河还真的稳定了很长时间。
历史记载,从康熙三十七年永定河堤坝加固、人工改道之后,至少有四十年,没有再发生过改道、决堤这种事儿。
还真的“定”了。
不过很可惜,还是没有“永定”。
因为这永定河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堤坝不够高、不够坚固的问题。
而是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道中泥沙淤积太多,天长日久,那自然就会把河床升高,最终的结果就是“水漫金山”了。
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得走“上游保持水土、同时下游疏通泥沙”的路子。
可惜康师傅虽然热情满满,但是在水利工程上,真的是个门外汉。
偏偏他还觉得自己非常懂,这就……
特别是,那种人工改道、加固堤坝的方法,的确在段时间内能够缓解一定的问题,至少有了四十年的安稳日子,就更加让康师傅有了蜜汁自信——看吧,朕多能干,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是王炸。
不是朕说你们,而是在座的诸位都是辣鸡。
带着这种胜利的自信,康师傅一次又一次地南巡,试图把这个“成功”经验带到江南去,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治理江南水患。
可惜,黄河不是永定河,江南也不是天津,水利工程没有标准答案,试图套用一时的“成功”经验,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现实狠狠打脸……
康师傅就经历了很多次这么样的过程。
奈何他年纪越大,越是有一种执拗的性子,总是觉得并不是他的经验不对,而是那些官员们没有领会他的意思,没有按照他要求的去做。
反正,方法肯定是好的,坏的都是别人!
带着这种想法,康师傅很是惩戒了很多水利工程相关的官员们。
其中甚至包括河道总督张鹏翮。
这位祖籍遂宁的张大人,在河道总督的位子上勤勤恳恳干了十几年,最后却是动不动就被康师傅拖出来背锅,实在是有点儿惨。
但是要说他是单纯背锅,好像也不够客观,毕竟这位张大人也不是白璧无瑕的。
总之,治理水利这个事儿吧,不是一般的人干的,不管是干得好还是干得坏,只要黄河一决堤,那就全部完蛋了。
莫郁对此也是十分能够理解的,不过理解归理解,他还是并不想跟这个事儿牵扯太密切——上一次就是因为他多嘴提了一句“水泥”,然后就被整整骚扰了一整年,实在是怕了他们了。
想起河道总督张大人那一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莫郁就有些欲哭无泪。
因为自从南巡路上跟张大人一起去巡视过一次河堤,并且吐露了一些诸如“水泥”啦、“水利工程”啦之类的“神启”之后,张大人就对他燃起了十二万分的热情,每隔几天都要给他飞鸽传书一封,探讨各种水利工程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制作(水泥调配比例)、工程构造(水坝怎么修)之类,让莫郁十分头痛。
倒不是他没有答案——他当然是啥都不知道的,不过这不是有系统零零六呢嘛。
也就是动动手指,哦,不对,是脑子的事儿。
但关键是麻烦啊。
这到底是张大人在治理水务还是他莫郁在治理啊……别以为您老写那么一串儿溢美之词的彩虹屁书信就能收买我啊……
莫郁一边儿吐槽着张大人的“不见外”,一边儿却还是任劳任怨地给他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他算是知道了,只要是张大人盯上的人,就不要想轻易脱身了。
于是不知不觉中,莫郁把张大人想知道的各种知识都给他说了,张大人表示十分满意,约定下一次见面再继续……
有了张大人“珠玉在前”,这永定河巡视的事儿,好像也就不算什么了。
所以,康师傅传召让莫郁陪同的时候,他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了。
去呗。
好像他说不去就能不去似得。
好歹老爷子也算是给他面子,把他们全家都给封赏了一番,就算是按照最朴素的那种道德观,也应该“投桃报李”了。
行吧,看在老爷子真的很够意思的份儿上,他要自己陪着去,那就陪着他去呗,反正也不费什么事儿。
莫郁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没事儿就要出差的生活,毕竟你服侍的老板是个喜欢出差的工作狂,你不陪着怎么办呢?
除非辞职不干了。
要是在现世,那当然是可以的。
工作不开心了,辞职了就完事儿。
这种事儿,原来莫郁也干过很多次——辞职而已,哪个现代青年没干过呀。
但是可惜,现在他是在古代,还是架空带玄幻的书中世界。
雇佣他的老板是当今皇帝,这基本上是顶天了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