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没得把自己的身子骨儿给搞差劲儿了,可真是太傻了。
那两年贾敏一直都病恹恹的,让她自己都以为自己差点儿撑不过去了——默哥儿的“神谕”也不是说了,自己原本也就是那两年就要没了的吗?
现在一晃三年都过去了,此后倒是再也没有听默哥儿提起过什么“病逝”的事儿。
想来是这个劫数就这么安全度过了?
那改日得去庙里上香还愿一番才行。
贾敏心中想着这些,才好不容易把又升腾起来的怒火给压下去了。
不过她也实在懒得再留在这里看贾政和王夫人两口子那虚伪恶心的嘴脸了——贾政虽然是她一母同胞的亲二哥,但是这么多年了,一点儿长进都没有,连来抱大腿都抱得不漂亮,说出来的话没得让人尴尬不说,还很是惹人不快。
至于王夫人,就更加不用说了。
这位二嫂子嫁进来的时候,贾敏还没出嫁。两个人很是度过了几年刀光剑影、鸡犬不宁(?)的岁月。
总之,问就是,相处过,也伤害过。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以后都各自好好过……
就冲着她们姑嫂俩这势同水火的关系,她也绝对没可能把宝贝女儿小黛玉嫁到贾家二房去——嫁过去给王夫人这个佛口蛇心的毒妇做儿媳妇,她怕她的宝贝女儿没有两年就会香消玉损。
这肯定是不行的。
看王夫人那个表情,她也不愿意。
那不是正好?
所以说,这个事儿,绝对不会成的。
既然这么着,那她也该学女儿小黛玉那样,直接退场,把舞台留给老爷和儿子发挥嘛。
想到这里,贾敏直接怒气冲冲地站起身来,丢下一句“我去看一下玉姐儿”,便就直接离开了,可以说是一点儿面子也没给贾政和王夫人留。
偏偏这俩人明知贾敏是故意如此,也不敢多说什么。
特别是王夫人,之前她刚刚嫁进荣国府的时候,就吃过贾敏这个小姑子不少亏——当然,贾敏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儿,根本没有什么要把新嫂子比下去,或者是故意要给新嫂子难堪的意思。
至于新嫂子是不是真的被比下去了,或者是难堪了,那只能说她的能力和人品都不行……
既然如此,那该发愁的应该是她二哥,这又关她这个小妹什么事儿呢?
贾敏当年在闺阁之中,那也是被娇养着长大的,所以跟同样是嫡出姑娘的王夫人很不对付。
这段儿公案自然不必多说,早有各种专家、学者或者是原著爱好者们八卦过这些内容,莫郁在现世的时候就看过不少。
如今到了这里,也没有少在系统零零六那里听说。
就,能够把姑嫂的矛盾上升到这个程度的,这王夫人可真是个妙人儿。
那么一个木头似得人,居然生了贾珠、贾元春和贾宝玉三个孩子。
可以说,是“歹竹出好笋”的架空版了。
但是细究起来,这三位也不能算是“好笋”,贾珠英年早逝,听说是为了女人的事儿,虽然可怜,但是到底于私德有损,不能说是非常完美的作品。
贾元春进了宫之后,熬了几年,选择了做平郡王正妃而不是服侍康师傅做什么贵妃。
当然,这个架空到了清朝的时空里,以贾元春娘家贾府的地位和真实实力,贵妃可能是没希望了,最大的可能,应该是跟王嫔那样,成为贾嫔——这还是得跟人家王嫔那样运气足够好,能够多生几个儿子的情况下。
要不然,她做多就只能做一个没名没分的庶妃,能够混上个贵人,就已经是康师傅看在过去的情分上给的额外优待了。
所以说,王夫人不愧是王夫人,这教育子女方面真是有一手——擅长用各种方式毁掉各种各样性格的孩子。
就问你们服不服。
贾敏也退场了之后,贾政在经历了一番短暂得惊愕和难堪之后,总算是恢复了平静。
但是他似乎又忽然进入到了一个破罐子破摔的新阶段。
他居然苦笑着对林如海道:“这事儿是我们唐突了,原也不怪四妹妹这么生气……如海兄,我便就直说了吧,若是现在,我们贾家想着不跟着太……二阿哥那边儿当差了,可有什么好法子没有?”
第197章 197
大约是见到女眷们都走完了,花厅之中只剩下男人,贾政终于放下了心来,开始跟林如海和莫郁说掏心窝子话了。
哦,至于王夫人,她一贯是个泥塑木雕的二木头,倒也不必把她当成寻常的女眷看待。
现如今她已经“两耳不闻窗外事”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给她一碗茶,她能在那里坐半天不动地方。
她坐在那里也不干什么,就光是喝喝茶,闭目养神,数她的串珠儿就够了。
其他的事儿,完全不必管。
因为你就是跟她说这些,她也听不懂,并且也不想懂。
她就是这么样一个无趣、无望、麻木、死寂的人。
可以想象,当年尚且还年轻的贾政,身为一个跟贾宝玉差不多的风流少年,每天面对着王夫人这样的妻子到底有多无聊了。
莫郁看了一眼王夫人,果然见到她又开始闭目养神,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正想着不管她了,先听一听贾政要说什么,冷不丁却忽然收到了系统零零六的消息提示。
莫郁好奇地打开一看,却发现,里头赫然是王夫人和贾政年轻时候的故事……
啊这。
他以为的怨偶,原来其实也有过美好的时光啊。
【原来二舅妈年轻的时候跟凤姐儿差不多啊,也是个爽利泼辣的姑娘来着。】
【二舅父年轻时候那活脱脱就是另一个宝玉嘛——所以您老才总是看着这破石头就气不打一处来呢?是因为对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不太满意吗?】
【啧啧啧!这也难怪了!人到中年,一无是处、一事无成,可不就只能在家里头抖抖威风了?】
【害!其实您也不用这么内耗啦,挣扎是没有啥用的,除了把家里头的气氛搞得更加奇怪压抑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不是我说,二舅父您自己是个什么斤两,难道心里没有点儿数吗?】
【您自己科举多年,还是没有能够高中,怎么能够寄希望于儿子就一定会比你强呢?】
【这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啊!就凭着您夫人王夫人,管家管家不行,大字儿不识一个,就这种基因组合,还指望着能够生出一个天才……那也真是太痴心妄想了吧。】
莫郁兀自在心里头碎碎念。
在系统零零六的“剧透”之下,把贾政和王夫人的婚恋史、还有关于贾家二房几个孩子遗传生物学规律之类的东西都胡乱想了一通,完全没有注意到在场众人的脸色到底有多精彩。
这其中当然以故事的男女主角,贾政和王夫人的表情最为复杂。
一开始,听见自己跟王夫人的感情史被八卦,贾政还是挺尴尬的。
不过说实话,莫郁这种带着戏谑口吻的心声,虽然有些毒舌,但倒是让他稍微回忆起了一点儿当年跟王夫人的往事。
贾政跟王夫人成亲的时候也不过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少年顽劣的时候。
王夫人那个时候也不过只有十五六岁,虽然不是绝色美人,但是脾气秉性也并不像如今这么无趣——是啊,被默哥儿一提他才想起来,自己跟王夫人两个人也曾经是少年恩爱夫妻来着。
若是不然,也不会接连生育贾珠和贾元春两个嫡出子女。
那个时候真是好啊,年轻、热烈。
他恨不得每天都黏在王夫人身上不下来,哪怕她新婚不过几个月就怀上了长子贾珠,他也不肯找其他的女人,就那么守着她,生怕她有什么不舒服。
等到王夫人生下了长子贾珠,他简直高兴得不得了,专门儿给这个嫡长子取名“珠”。
既跟东府里头的嫡子贾珍配成了一对儿“珍珠”,也跟长房的贾琏组合成“珠联璧合”。
另外也有个“如珠如宝”的意思。
从这个名字上看,贾政那个时候对王夫人真的是好得不得了,颇有些爱屋及乌的意思。
从跟着很快王夫人就再次怀孕生下贾元春这个事儿就能看出来,他那个时候真的跟王夫人是如胶似漆、片刻都离不得。
毕竟贾元春只比贾珠小一岁多,这是刚刚出了月子,就又怀上了……
所以说,年轻、感情好就是不一样,这生孩子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简直是停都停不下来。
生下了贾珠和贾元春之后,王夫人就暂时封肚了。
倒也不是生完了两个孩子之后感情就淡了,主要是她得从贾母手里头接过管家的重任。
长房贾赦的原配夫人身体不好,所以之前都是贾母亲自在管家的,如今王夫人嫁进来已经有三年多,孩子都生了俩了,那肯定是要让她上手了。
王夫人一开始当然是很高兴的,毕竟管家权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对后宅女性的一种价值上的肯定。
可是她当时还是太年轻,根本不知道,荣国府这么大的摊子,可不是好管理的。
果然,她一上手就直接焦头烂额,日渐从那个爽利的王家二姑娘变成了佛口蛇心的王夫人。
但是开头十多年的时间里,贾政却仍然没有找其他人。
通房当然是有一两个的。
一个是他祖母给的周氏,是个老实本分的丫鬟,还有个就是王夫人的陪嫁,这个也是个姿色中上,但是人很老实的。
贾政就这么在老实的通房和爽利的王夫人的包围下过了十多年平静温馨的日子。
然后王夫人的陪嫁通房一病没了,贾政也上了些年纪,加上才十四岁的贾珠就中了秀才,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贾政一高兴,就想要追求点儿不一样的新鲜感了,于是赵姨娘就来了。
这赵姨娘也是府里头的家生奴才。
因生得好,特别是那腰身纤细,如扶风摆柳,实在好看,就从园子里头提水路过,就被贾政一眼看中了。
这一下子恰似是老房子着了火,一发不可收拾。
奈何王夫人厉害惯了,当然不可能松口。
这位王夫人当年还是跟凤姐儿差不多脾气的,既然打定了主意不想让丈夫贾政纳妾,那当时就闹得人尽皆知,
不过王夫人就算是闹腾得再厉害,也终究还是拗不过贾政。
在这个年代,一个男人铁了心要找小老婆,那是怎么都拦不住的。
加上贾母在旁边儿开了嘲讽,说“谁家男人只有一个正房,一个通房,没得可怜,饿得慌”,又说“子嗣不丰,当家主母第一个要认不是”……
总之,话里话外,都是王夫人善妒,不给贾政找小老婆多生孩子……是,她自己是生了嫡出的俩孩子,一儿一女虽然好,但是孩子嘛,难道还嫌多吗?
那肯定是越多越好。
多子多福嘛。
老太太发了话,贾政愈发得意,索性天天宿在赵姨娘的房中——这个时候赵姨娘还不是姨娘,只能算通房,不过因着贾政的偏宠,她这个通房,直接就给按照姨娘的待遇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