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第226章

作者:北有佳鱼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系统 成长 轻松 BG同人

  而且就冲着贾政这个劲头,让她怀上还不是轻而易举?那么升姨娘也就是迟早的事儿了。

  见到贾政如此不顾念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王夫人气得不行,但是更多的却是委屈和难受。

  贾母那话着实是伤到她了——这么多年劳心劳力地管家,反倒成了她善妒了?

  这搁谁听见,谁能不疯?

  当老爷的自己不找,她为什么要给他找,如今果然,他不就自己找上了?

  虽然很是生气,但是王夫人还是憋着一口气,想要给贾政和贾母点儿颜色看看——不过她报复的方式也还挺特别的。

  居然是要多生孩子。

  哪怕再生一个,也能够说明,她还是那个说一不二的二太太。

  所以她为了争宠,居然把当年不肯做的伏低做小的姿态都给做了出来。

  如此倒是让贾政感觉十分新鲜,少不得要回到王夫人这边儿几晚。

  没想到,王夫人居然真的老蚌生珠、运气爆棚,快四十岁的人居然又怀上了。

  甚至比年纪轻轻的赵姨娘都快。

  这一胎就是贾宝玉了。

  又弄了一个“衔玉而诞”的神迹出来,那就更是不得了了。

  贾政果然回心转意,又回去了过去那种围着王夫人转悠的状态。

  赵姨娘哭红肿了双眼都没有啥用,只能暂时偃旗息鼓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一年之后,王夫人到底年纪大了,生育贾宝玉还是耗费了不少精力,着实也没有办法再应付贾政了。

  好在这个时候王夫人也有了两子一女,便也就开恩,让贾政去找通房们睡觉了。

  赵姨娘苦了两三年,这才终于成功有孕,次年春天生下了贾探春。虽然只是个姑娘,但算是个有孩子的人了,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姨娘,比最早跟着贾政的周姨娘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不过人么,总是得陇望蜀、不知满足。

  有了姑娘之后,赵姨娘愈发不甘心,想着自己也要有个儿子,从此愈发痴缠贾政不提。

  可惜贾政的心思都在刚刚出生的、有着“衔玉而诞”祥瑞的贾宝玉身上,赵姨娘也无可奈何。

  如此又过了一年之后,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刚刚中了秀才没几年的贾珠这一年年头的时候娶了妻,乃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姑娘。

  这珠大奶奶看着年纪不大,性子倒是稳重,而且也是成亲之后没多久就怀上了。

  可惜乐极生悲,这孩子还没落草,贾珠就没了……

  没的过程之前已经八卦过了,总之也是十分劲爆的。

  贾政因此跟王夫人彻底反目,再也没有和好的可能了。

  赵姨娘像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立刻扭着麻花儿粘了过去,这次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又成功怀孕,在第二年腊月生下了贾环。

  贾政得了新的孩子,虽然是个庶子,那也是儿子,也能聊以慰藉贾珠去世带来的悲伤了。

  赵姨娘也很开心,这一次便就大着胆子要求把这个儿子给自己养——之前的探春是被老太太抱过去养了,这次说什么也要自己养。

  于是,贾环的悲剧就开始了……

  往事俱都已经随风,现在回首,倒也是诸多遗憾。

  贾政坐在林家的花厅之中,在林家嫡子的心声外放中回忆自己的往昔,很有种茫然若失的感觉。

  再看王夫人,也是一样的表情。

  两口子对视良久,忽然就有些忘了今日的来历了。

  好在贾政最后还是率先清醒了过来,再一次对着林如海和莫郁恳求道:“如海兄、默哥儿,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来寻你们帮忙的……我们不想像金陵甄家那样,还望两位看在姑太太的份儿上,救我们一救罢。”

第198章 干货

  “不想像金陵甄家那样……”

  原来这才是贾政两口子来访的真正目的。

  贾政既然都直接这么说了,想来是已经走投无路,直接摊牌了。

  艾玛,这位二舅舅忽然之间就这么坦诚了,好像不给点儿回应有些说不过去。

  林如海挑眉和莫郁对视了一眼,很快还是决定由他这个当爹的开口“婉拒”——反正要拒,至于婉不婉,那也并没有什么要紧。

  既然林如海主动表示要这么干,莫郁也乐得配合,立刻就闭上了嘴巴,在一旁静待林如海的表演。

  当下就见林如海轻咳了一声,对着贾政开始摆事实、讲道理。

  凭心而论,林如海说的虽然不太好听,但是都是干货——要不是看在贾敏的面子上,他现在就该直接把贾政和王夫人给赶出去,毕竟,这种直接找上门来给人添堵的事儿,也实在是太过于让人无语了。

  莫郁在旁边儿看着,都觉得这位二舅父实在是拎不清。一把年纪了,平时没事儿的时候看着倒是挺一本正经的,甚至见到小辈儿的时候还能教训两句。

  万万没想到,他是一遇到点儿事儿就发昏,这才哪儿到哪儿啊,都求了两次了。

  别的不说,王夫人和贾宝玉还在哪里看着呢,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他好……

  哦,对,说起来,贾宝玉也还在呢。

  怎么这么半天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不会是被吓傻了吧?

  莫郁看了一眼不知道为啥一脸抑郁地缩在角落里的贾宝玉,见他不来烦自己,倒也是乐得清静,只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开始吃起瓜来。

  其实,贾家的这个局,也不是不能破,就是不知道贾政有没有这个魄力和勇气。

  毕竟,现在他们荣国府好像还是贾母当家,也不知道贾政说话管不管用……

  随便吧,说的好像,他当家了就真的能够按照林如海的建议做一样。

  莫郁这里兀自吐槽,完全没有注意到那边儿林如海和贾政两个的面部表情都有些奇怪。

  林如海正好说到一半儿,本来想要假客气两句就把贾政给打发走的,没想到,刚一开了个头儿,就被莫郁给拆了台——这孩子,怎么还是跟小时候那样,喜欢瞎说什么大实话呢。

  不过这样也好,还生得他费心费力地找理由搪塞贾政了。

  对于这个二舅子,他实在是已经耐心耗尽,再也不能像二十年前他们在京中国子监一起旁听,做同窗的时候那么亲密无间了。

  人,总是会变的。

  特别是他们。

  现如今一个浸淫官场,成为了康师傅面前的红人。

  另一个则无缘科举,靠着死去老爹临终上奏的一个遗本谋得了一个工部主事的差事。像是这种没入品的小官,又是工部这种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地方,他居然还干得磕磕绊绊的。

  所以说,读书的时候,真是什么都看不出来啊。

  当时林如海还觉得这位二妻兄着实有些东西,至少看着也是风流倜傥的一个人物,哪里成想,这人倒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

  不过仔细想来,倒也不足为奇。

  年少时候一起做同窗的时光,并不需要他们承担什么家庭压力。

  当然那个时候两个人年纪都还小,都只是同窗之谊,并没有成为姻亲。

  毕竟林如海比贾政小了好几岁,贾敏比他还小两三岁,当时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丫头,再怎么着也还没有到议亲的年纪。

  就是这种没有什么姻亲关系的同窗关系才是最惬意的。

  而且贾政当年就是活脱脱地第二个贾宝玉。

  这种类型的人物,作为朋友那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是等到大家都长大了,要开始负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的时候,事情就变得不太美妙了。

  贾政因为不是很懂人情世故,在工部混了多年,也不过就还是个五品员外郎,可以说在仕途这条路上,基本上就没有啥希望了。

  其实他要是老老实实地收了心,就在工部员外郎这个位置上窝着,倒也没有什么要紧的。

  反正家里头也没有什么爵位要他继承,简简单单地当个差,赚点儿俸禄养家,不就很好。

  之前贾元春被送进宫里头当宫女的事儿,就是他发的一个大昏招。

  当然,这个主意是贾母也同意了的,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它就是个好主意。

  可以说,没有比这个更加让人无语的主意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把自己才十几岁的女儿送进宫里头服侍一个可以当她爷爷的皇帝呢?

  可见,贾家是真的急了。

  幸好贾元春是个明白的,到底还是凭着多方努力挣脱了那个樊笼。

  现在嫁给了平郡王,还是正妃,虽然也是有一摊子事儿,但是总比在宫里头当“贤德妃”,然后“英年早逝”好。

  贾珠是真的可惜了。

  要是贾珠不死,说不定贾家还有翻身的机会。

  现在么……

  看着贾珠留下的那个独子贾兰,似乎是个读书的料,但是人也忒冷情了点儿,恐怕也不会是个“救世主”。

  贾家可能真的要完蛋了。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这样,那就不要挣扎了,躺平等死算了——这既是现在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可以有机会破局的关键。

  没想到吧?

  贾家现在要想破局的关键,居然不是努力,而是摆烂。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家祖上太过于能干了。

  跟着皇太极打天下那是什么概念,这军功,哪怕在康师傅这里都得仔细掂量掂量——皇爷爷的爱将之后,他不得好好照顾一下。

  不过这种事儿,一天两天还是新鲜,一年两年就是义务,要是几十年下来,那简直就是折磨了。

  偏偏贾家传到贾政这一代,刚刚好已经是第三代了。

  都说富不过三代,可见到了他们这代,也是极限了。

  自救,谁都想,不过真的给了建议,你们敢照办吗?

  就冲着你们之前又是送元春入宫,又是宣扬贾宝玉是“衔玉而诞”的祥瑞,那真是死一百次都不冤枉,还想着脱身。

上一篇:湖文学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