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做梦吧!
为今之计,果然还是只有赶紧躺平了,向康师傅展示他们贾家从第三代特别是第四代开始都是咸鱼,没有什么雄心壮志,说不定还能苟一波。
当然,什么卖官鬻爵、放印子钱这些事儿也不能做了,那纯粹是自己找死。
回头见了凤姐儿可得想法子提点她一下,不然再这么玩儿下去,她们贾府真的要完了。
莫郁想着这些有的没的,林如海和贾政也继续聊着他们的。
当然这都只是表面的平静,其实不管是林如海还是贾政,在莫郁这一波又一波心声外放之下,心里头早就五味陈杂,不知道说点儿什么好了。
林如海固然是感觉有些尴尬,但是贾政就更加无地自容了。
的确,默哥儿这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是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没错……所以这次是来对了啊,这不就真的得到了自救的办法了?
贾政看着莫郁,满心满眼都是感激,到了这个时候,他又开始遗憾,怎么这个禁制弄得他一个字儿都没有办法提,不然的话,倒是可以好好跟孩子表达一下谢意。
这一番话,看似简单但是其实是已经救了他们全家一命了。
韬光养晦、原本也是士大夫常用的手段,贾政一贯清高、喜欢附庸风雅,这下子倒是正好歪打正着,撞到了他最擅长的地方,自此之后,他在外头变得愈发谦卑低调不提。
且说林如海好不容易把贾政一家子给打发走了,这才对着莫郁笑道:“默哥儿,难为你小小的个人儿,居然能陪着为父待客这么久,下次见客的时候,你也一定要来陪着为父啊。”
莫郁一听,就立刻露出了苦瓜脸。
合着这次又是个无妄之灾了,怎么就变成了以后都是他陪着?
那他不用做自己的事儿了?
恐怕康师傅那边儿就第一个不答应了。
想到这个没完没了的差事,莫郁心中有些不快,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用吧?他可还是个宝宝啊!
莫郁心里苦,但是当然他不会表现出来,只是安静看着林如海,等他继续。
林如海见宝贝儿子这样子哪里敢再多说,只随意玩笑了两句就打发他回房休息了。
莫郁也是从善如流,回房间去自去休息不提。
且说贾敏和小黛玉那边儿,贾敏也是破费了一番口舌,这才把小姑娘给哄好了。
贾敏再三拍着胸脯表示“绝对不会把你嫁进你舅舅家去”,小黛玉这才转忧为喜,又惦记着花厅里头的林如海和莫郁,不过也不好再去探听,只能母女俩在房间中嘀嘀咕咕。
半晌听说贾家一家子都走了,她们这才出来,却不想莫郁已经被林如海送回房中睡了……没办法,小孩子总是觉多,多睡一睡好。
毕竟,莫郁现在在宫里头当差,这个作息跟林如海这个从二品大员是一样的了。
当差的事儿,哪有不辛苦的,真是可怜见儿的,应当多休息休息。
幸而大家一家子人都是有脑子的,这才这么快就把贾家那一窝子人给打发走了,若是不然,还真不知道要烦上多久呢。
见到儿子女儿都睡了,贾敏和林如海不约而同地回到了书房,又重新探讨起下一步的对策来……毕竟连贾府那么蠢钝的人家都感觉到不对了,那么,京城的天,好似就真的要变了。
林家上下都以为这次送走了贾政一家子,他们就暂时可以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变故忽生。
第199章 199
莫郁一觉睡醒,就感觉房间里头的气氛有点儿不太对。
实在是太安静了。
而且隐约有些血腥气味,让人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莫郁试着想要喊两声,却发现嗓子干得像是要冒烟了一样,根本喊不出来。
看看窗子外头的天色,还是漆黑的黑夜,连月亮都没有,愈发让人心中有些不安。
莫郁心中着急,但是却并不慌乱。他尝试着动了动手脚,发现虽然有些麻麻的,但是还是勉强能动的,心中这才稍微安心了一点儿。
他又侧耳倾听了片刻,发现四周一片安静,根本没有什么人声,心中不免又揪紧了。
寻常虽然说他屋里头也不留什么人,但是总是还有人守在外间儿的,就怕他有个什么事儿,要叫人的时候,寻不到人来,那就不好了。
他们林家虽然一向低调简朴,并不是那种崇尚奢华的人家,可也不至于连基本的仆妇随扈都没有。
莫郁年纪还不大,所以奶嬷嬷陈氏还在他身边儿服侍。
当然这陈嬷嬷并不是真的要给他喂奶——都七八岁的大孩子了,肯定是不能再跟小时候那样了。
不过陈嬷嬷本身也是读过书的——她爹是姑苏城外葫芦庙附近的一个书生,嫁的男人也是同一条街上的另一家读书人家。
这样的人原本不会给人做奶娘的。
但这陈嬷嬷为啥会过来给莫郁当奶娘,这中间也有个缘故。
既然是葫芦庙附近人士,那肯定就跟甄英莲脱不了关系。
也是合该这陈嬷嬷她家倒霉,当年葫芦庙炸供,直接把一条街都给烧了。
不单单只有紧邻葫芦庙隔壁的甄士隐一家子,还有旁边儿几户人家也都受了牵连。
其中就有这陈嬷嬷一家子。
她娘早逝,只有个秀才老爹,因读多了书,眼睛不太好,耳朵也背,故此没有听见街上说的“走水”了的喊声,直接被烧死在了家里。
陈嬷嬷新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女儿和努力读书准备考功名的相公也死在了那场大火里——这俩是因为房子起火、烟雾太浓,被呛到了,伤到了肺,咳了半个多月才没的。
同样咳了许久的还有陈嬷嬷的婆婆,但是这老人最后扛过来了,并没有跟孙女和儿子一样去世。
只是病根儿却是落下了。
她因丈夫早死,早就常年哀叹自己命不好、克夫,这会又加上克子、克孙女,反正就都是她的错……
陈嬷嬷没法,只能一边儿给她抓药、照顾她、奉养她,一边儿慢慢宽慰她,总算是没有再每天寻死觅活了。
不过既然是年老的病人,需要长期服药,那么这个负担就不是一般地重了。
恰好当时姑苏城里头的林老爷家新添了个嫡子,要找乳母,陈嬷嬷心一横,就带着婆婆来应征了。
贾敏最是个心善的,林如海也是个宽厚的人,听说陈嬷嬷家中情况这么惨,俱都十分同情,又见她生得样貌端正、谈吐举止很有分寸,甚至还能看书识字,当然立刻就拍板儿把她给留下了。
这六七年间,陈嬷嬷把林默玉从一个小婴儿奶成了大孩子,实在是很不容易。
毕竟林默玉这个身体,小时候那可不是一般地费神。
三天两头生病不说,便就是好的时候,也是病恹恹的,看着随时都能一口气儿没上来就嘎了的样子。
要不是陈嬷嬷悉心照顾,恐怕还没等莫郁穿过来,林默玉的这个病弱的小身子骨儿,可能早就无了,那可真是什么故事都不会发生了。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陈嬷嬷对林默玉和整个林家来说,都是功臣。
陈嬷嬷对林默玉和林家那真是掏心掏肺,当然林家对她也是十分照顾。
当年陈嬷嬷有点儿像是“卖身养婆婆”的意思。
不过贾敏和林如海却都没有让她签卖身契,只是按着雇工的手续办理的。
类似于他们家铺子里头的掌柜的和活计,大家完全是契约合作关系。
而且这契约是单方面的。
就是陈嬷嬷有随时可以选择离开的权利,林家不能拒绝。但是林家要是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是不能辞退陈嬷嬷的。
为了陈嬷嬷照顾她那个年迈的婆婆方便,贾敏甚至还给她和她婆婆安排了一个小院子,基本上就是过着包吃包住还有工钱的幸福生活。
在这种环境之下,陈嬷嬷的婆婆心情也好转了很多,终于不再想着寻死觅活,开开心心地过了几年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太太是三年之后没的。
走的时候还是贾敏出面,给了陈嬷嬷二十两银子,又叫家里头的管事们帮着料理。
贾敏倒是想要帮着料理,但是那个时候林默玉正病着,她也着实是有心无力了。
好在丧事儿办得很是体面,陈嬷嬷对此感激不尽,伺候愈发把林家当成是自己家一样了。
她的婆婆没了之后,她彻底成了一个孤家寡人,的确是除了林家,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去处了。
林如海和贾敏对此都持欢迎的态度,毕竟这陈嬷嬷一直都是林默玉的奶娘,把这个唯一的儿子交给陈嬷嬷,他们是放心的。
莫郁穿越过来之后,虽然觉得被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嬷嬷”服侍很是尴尬,但是不让她服侍,她就眼泪汪汪得,更是让莫郁头痛。
没奈何地,他还是接受了陈嬷嬷的服侍,日子久了之后,倒是有些离不开她了。
因此,陈嬷嬷就一直睡在莫郁卧室外头套间的大床上。
另有一个小厮睡在门外耳房的小床上,预备着有些其他什么事儿,倘或需要跑腿或者其他事儿,就可以找他。
不过莫郁一贯是个省心的主子,并没有什么稀奇古怪的需求。
所以,寻常都是陈嬷嬷服侍莫郁就行了。
她年纪不大,今年也不过三十上下,却居然就已经被人家尊称一句嬷嬷了,可见在这个古代,年龄真是个奇妙的东西了。
总之,陈嬷嬷是个非常负责的奶妈,一直把莫郁照顾的非常好,在林家基本上已经算是家人一样的存在了。
所以,若是莫郁这边儿有什么动静,她肯定第一个知道的。
但是莫郁这次都摔倒在地上了,陈嬷嬷都没进来看一眼,真的是太不寻常了。
莫郁很是纳闷,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就是在这个时候,门外忽然传来响动,是那个熟睡的小厮醒了。
想是莫郁掉落在地上的声音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举着一盏琉璃灯一边儿往里头走一边儿问道:“哥儿醒了?可是要起夜?”
莫郁还没来得及应,就听见那小厮尖叫了一声把琉璃灯摔在了地上,跟着就对着外头喊道:“快来人啊!死人了!天啊!哥儿呢?!哥儿你怎么样了?”
这小厮一阵乱嚎,却不敢进来看一眼莫郁的情况,也是让莫郁十分无语。
好在林如海和贾敏很快就赶来了,连小黛玉也随后就赶到了,可真是“患难见真情”,一下子就能够看出来真亲人和假亲人的区别了。
林如海和贾敏见到莫郁摔在地上,都很是心疼,不过发现他除了嗓子干哑之外,没有什么毛病,这才放心下来。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有功夫关注陈嬷嬷的情况。
事实再清楚不过了。
那小厮的年纪虽然小,胆子也不大,但是确实没有乱说话。
在林家度过了七年时光、这么样的一个非常好的、跟家人一样的陈嬷嬷,就那么忽然死在了套间外间的地上,凶器都不见了、凶手也不知所踪,但看着满身都是血,显然是刀剑之类的锐器。
请来了郎中看过,陈嬷嬷的确已经气绝多时了之后,林家上下都哗然了,特别是莫郁,感觉整个人都反应不过来——怎么陈嬷嬷这就没了?
他脑海中还是总会回响起陈嬷嬷亲切的话语“哥儿别动这个,让老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