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戴权也觉得贾家这俩提起来真的是晦气,本来万岁爷今儿就不大高兴,如今这么一来不是更加不高兴了吗?
得想个法子才行,要不然,万岁爷怪罪下来就不好了。
这戴权也是平日里被康师傅宠信的惯了,此刻见四周无什么要紧的人跟着,又想要在那贾家来的女史那儿卖个好儿,便就大着胆子对康师傅道:
“万岁爷也不必为他们家难过,那贾珠的妹子就是在德妃娘娘那儿当差的女史,奴才上回还听德妃娘娘说过,那姑娘模样性情都是极其出挑儿的。”
康师傅听着这话,倒是没有啥感觉。毕竟他一向不缺美女,贾家送进来的,他可懒得沾染,到时候说不好就是个吃不了兜着走,还是就让她在德妃那儿呆着吧。
见康师傅听见了元春的消息反应一点儿都不热烈,甚至还有些兴致缺缺的意思,这戴权哪里还看不明白。他最是个会茶颜悦色的,见到推荐元春不行,就马上改成继续推荐“人才”。
老爷子不喜欢美人,总喜欢人才吧?
刚刚不是还在感叹没有什么“青年才俊”吗?
那这个时候推举贾元春的嫡亲胞弟不是正好?
想到这里,戴权忙道:“万岁爷有所不知,这元春还有个嫡亲的胞弟,同她那胞兄贾珠一样,聪明灵秀,模样是极好的,虽然年纪还不大,也是已经能够读书识字、吟诗作对了。”
一听说这个,康师傅倒是来了点儿兴致。
戴权便就继续添油加醋地把贾宝玉的情况描述了一番。等到他说道这贾宝玉乃是“衔玉而诞”的时候,康师傅的耐心终于用完了。
这死太监,罗里吧嗦说了半天,结果说的是那个玩意儿啊?
没意思的紧。
若是说宁国府或者荣国府有其他的读书厉害的人物,他倒是还感点儿兴趣,至于什么贾宝玉,不就是那个贾家到处吹嘘“衔玉而诞”的玩意儿?
之前这玩意儿出生的时候就闹腾得挺厉害的了,他当时就不怎么高兴,只是碍于贾家这么多年的面子没有发作罢了。
这回还敢来?
那林家的小娃娃怎么说的来着?
“只有圣人或者明君才配这种天降异象”,那这小子是准备当圣人还是准备明君啊?
算了,这么个玩意儿还是不要想、不要见的好,他怕到时候自己忍不住要把手里头的玉扳指扔到这活宝的脸上去——还真的觉得什么人都配跟玉扯上关系呢吧?
算了,这话题是真的一点儿都聊不下去了,还是去吃饭吧。
就当康师傅迈步快要进门儿的时候,忽然又发现这前三甲都是南方人……他记得这次南巡路上就听到些不好的传言,说什么江南科举多舞弊什么的……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这么严肃的事儿,要是有什么舞弊的乱事儿,这成什么体统,简直就是动摇国本了,必须要拉出去砍了才行。
此时此刻,康师傅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想着接下来也得让直隶省这些北方大省份多努努力、好好培养些人才认真读书、积极科举才行。这样下一次科举考试才能跟江南那帮子才子们争上一争,免得考来考去都是些南方人,到时候又要喊“科举不公”了。
他倒也不是看不上南方人,或者是想要偏帮北方人,只是到了他这个位子,总是想要什么事儿都平衡一些才好。
康师傅一心想的都是些鼓励科举取士的措施,根本没有想到这个他一直依仗的考试制度其实早就已经出了问题了。
这原本也是难怪。
毕竟他老爹顺治皇帝在丁酉年才整治过一番科举考试,当时那人头砍得跟切西瓜似得。震慑力度不是一般的大,这都快五十年了,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事儿。
以前那么多回都没事儿,这次肯定也没有事儿啦。
虽然说南南巡的时候的确听到了一些“江南科考舞弊”的风声,但是康师傅出于对他早逝老爹顺治皇帝的尊敬爱戴以及对自己执政的自信,根本就没当一回事儿。
万万没想到,很快他就会被现实疯狂打脸,领会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科考舞弊案”。
而拜莫郁所赐,这个时刻马上就要到来了。
当然,现在的康师傅对此还一无所知。他只是略微走快了一点儿,想要赶紧看看他关心的小少年们功课读的怎么样了。
随着南书房的大门出现在眼前,小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渐渐传来,康师傅凝神细听了片刻,竟然发现不过数日没来,这些孩子的文化水平好像就又提升了不少。
他心中觉得十分欣慰,立刻将这点儿小插曲儿都抛在了脑后,准备马上开始跟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共进午膳。却不料,他刚一进门儿,大太监们通传的声音还没落地,一个不明物件儿就“呼”地一声,飞快地朝着他的面门飞了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精修版本补完,默默爬走。
第61章 最强
“什么人如此大胆!居然敢行刺万岁爷!”
那戴权大喝一声就扑到了康师傅的身前准备“护驾”,但是他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太监,并不是那种身上带着武功、可以兼职护驾功能的护卫长随,所以说,他这个看起来挺华丽夸张的护驾动作,最后却护了个寂寞……
因为他的腿脚身法儿都还没有康师傅的快,偏偏还要咋咋呼呼地凹个造型,这真是,做戏都嫌太假了。
康师傅身手敏捷地躲过了那件“暗器”的袭击,不料居然刚刚好砸中了身后那个原本正准备冲过来“护驾”的戴权。
戴权“哎哟”了一声捂着脸蹲下了,那东西也顺势落在了地上,“啪”地一声摔了个粉碎。
因着离得太近,这一声动静不小,书房里头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似乎是里头的小孩子们都被吓到了。
康师傅也被吓了一跳,定睛看时,原来却是一个上好的景泰蓝茶盅子,不知道怎么地做了“暗器”,倒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不知道要做什么表情的好。
危机瞬间解除,还被证明是个乌龙,真不知道戴大太监这一张白胖的老脸是被这茶盅子砸的疼还是被打脸来的疼了。
总之不太好过便是。
更可怕的是,他都这样了,他们万岁爷却连头都没回,看都不看他一眼,甚至连问都没有问一声,可见实在是对他很不满了。
戴权又是尴尬又是忐忑,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倒是又想起他方才提起贾家那位荣国府二房的嫡出二爷时,他们万岁爷那阴沉的脸色……
艾玛,这位宝二爷不会是传说中的“身带祥瑞”却“遗祸旁人”的类型吧?
那以后可不敢再收了他们家银子为他说话了……或者也可以收了银子不帮他们家说话?
嗯,这个主意好。
要不然还真有点儿对不起杂家挨的这一茶盅子……
戴权打定了主意,一边儿苦着脸站直了身子,一边儿命人赶紧过来打扫了,然后赶紧躬着身用小碎步快走了几步,打算引着康师傅往里头走。
康师傅当然不会等着戴权这一套慢腾腾的“服侍”,直接就甩开了他跟其他几个随侍的小太监们,自个儿迈步进了门儿。
老爷子今儿原本因着殿试的事儿心情不太好,经过刚刚那一场“小虚惊”的刺激,精神倒是振奋了不少。
等到他看清楚了南书房里头的场面之后,忍不住当场大笑出声儿,心中的那点子郁结之气倒是彻底消散了个干净了。
原来,今儿南书房里头如此热闹,是因为十八阿哥也来了。
这十八阿哥是王嫔所出,今年不过才满两周岁,刚刚过了生日没几天。因为据说这位十八阿哥是农历四月初八的生日,与佛祖释迦摩尼是同一日,乃是大富大贵之相……
当然也有人说这一天出生的人命硬,与父母无缘,不过鉴于十八阿哥的父母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娘娘,这种贵到了极致的命格儿,那自然都是好的,哪里会有人敢来宫里头游说让他舍身入空门呢?
看起来,哪怕是这种玄幻的世界,神仙们双标起来,那也是没有凡人们什么事儿的。
这位刚满两周岁的十八阿哥原本是不会到南书房来的。
因为他还远远没够岁数。
皇室里头有老祖宗们留下的规矩,凡是皇子、皇孙、阿哥们读书,以五周岁为宜。怕的就是太早了的话,孩子因为年纪太小坐不住,不但学不好功课,还会伤了身子……
毕竟这些阿哥们都是皇室子弟,血脉高贵,每一个都值得珍惜。书念得好当然好,但是倘或因此身子骨有碍,那倒是得不偿失、因小失大了。
是以各处都有各处的规矩。
年纪小的阿哥们,平日里自有乳母嬷嬷们照料,主要是在阿哥所里活动,或吃或睡或玩儿,若是闷了,还可以被抱着往园子里头逛一逛。
倘或有主位娘娘或者生母想要见一见,禀告过了康师傅之后,也可以安排见面,不过这种事儿实在是非常少的,哪怕是生母,也不能时常一处,这也是规矩。
因为他们那些出身草原部落的祖宗们崇尚一种“狼性”文化,认为小孩子不应该跟母亲接触太多,应该早早放养,这样才能锻炼出野性,成为真正的草原民族。
彪悍的民族有着彪悍的文化,这也是十分自然的事儿。就是苦了小孩子们,毕竟现世里头很多专家学者都研究过,零岁到三岁是人的情感认知形成的最佳事时期,这个时期多跟母亲接触,对幼儿形成健康的情感认知、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和世界、以及如何跟别人产生情感链接十分重要。
那所谓的“慈母多败儿”、“跟着母亲长大的男孩儿没出息”等等说法,其实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
甚至不但没有那种传闻中可以培养男子汉的作用,甚至还会起反效果——很多孩子因为幼儿时期缺乏母爱,长大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典型就比如明朝那位喜欢比自己大十七岁的乳母万贞儿的荒唐皇帝朱见深,或者更加变态,居然娶了自己亲妈的武烈天皇……
至于那些爬灰啦、小妈文学啦,反倒是感觉不算什么事儿了。
【总之,剥夺幼儿跟母亲的亲密接触是十分要命的行为,可惜这宫里头到现在还用这一套,真是太落后、也太危险了……】
以上内容,是莫郁今天路过阿哥所的时候无意间吐槽出来的心声……
当然,跟之前的每一次一样,虽然莫郁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但是他的这个心声被阿哥所的所有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乳母们大惊失色,女官们瑟瑟发抖,掌事太监若有所思,所有人都被莫郁这无心之语弄得心乱如麻、不知道如何是好。
更加让他们心塞的是,阿哥所里头的小阿哥们也“听”到了。
若是那种才一两岁的婴儿,就比如十九阿哥这样的,倒是没有什么关系。反正他就算都听到了,也根本听不懂,除了继续“嘿嘿嘿”地傻笑,吐泡泡、说一些半懂不懂的句子之外,啥都干不了。
但是那些两三岁、三四岁的,特别是比较聪明些的就不太好办了。
这中间的典型就是十八阿哥了。
这位十八阿哥是江南来的王嫔生的第三个儿子,虽然年纪最小,但是却比他前头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两位哥哥加一块儿还聪明伶俐。
就是这位年仅两周岁的十八阿哥听了莫郁的这番话之后,做出了一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壮举——他直接就甩开了跟着他的奶嬷嬷和太监们,一路狂奔出了阿哥所,准备去找他的生身额娘王嫔。
别看这孩子年纪小,但是的确与众不同。因为他觉得林家这小哥哥说的很对,所以马上就产生了共鸣——小孩子就应该跟额娘在一起,这是天性,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说,还是个声音好好听的小哥哥,十八阿哥十分激动,就是因为太过激动了一点儿,所以一不留神没有看清楚方向,直接就给跑错了……
是的,孩子原本想要跑后宫去找王嫔,然后不小心跑偏了,居然跑到了南书房来。
虽然实现的方式非常悲剧,但毕竟是曾经以一己之力让皇太子被废的男人,这位十八阿哥也的确是个人物。
哪怕现在年纪还小,却已经处处都显出了不凡来。
比如现在,他虽然跑错了方向,却也不慌不忙,索性就直接爬过了高高的门槛儿,进了南书房玩耍了。
很有些“既来之则安之”的境界。
其实说玩耍也不准确,主要是他又听见了之前在阿哥所那位林家小哥哥的声音了。
他还蛮喜欢这个小哥哥的,既然走错了,那不如就进门儿看看这位小哥哥在干啥吧?
他们是在念书么?好像还挺好玩儿的呢。
天才儿童十八阿哥虽然不过两周岁,却已经天然地对朗读这件事儿感兴趣了。
他吃力地爬过对他来说略显陡峭了些的书房门槛儿,然后冲着那个他最喜欢的小哥哥“扑”了过去。
于是,正在装模作样地一边儿摇头晃脑地跟着先生和其他阿哥们朗诵、一边儿悄悄打瞌睡的莫郁就被年幼的十八阿哥给“扑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