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第88章

作者:鱿不右 标签: 历史衍生 轻松 日常 BG同人

  全场的灯光逐渐暗下来,一道柔和的聚光灯打在古董上,李老头缓缓走上台子给众人介绍这个古董多么的好看多么的精致,又是多么的难得和珍贵。

  “按照规定,所用给皇帝供用的东西都要把模具摧毁,不允许有重复的第二件,所以宫廷用具大多都是孤品。”李老头很是得意地介绍着,然后开始感谢吕思彤,“我这位新员工的本事刚才大家也见到,不禁对古董鉴赏有心得,而且非常的令人放心。我原本担心她新人办不好事,她说要是办不好,全额赔偿。”

  “哇。”底下收藏家和专家们都惊呼一声,这魄力可真没几个人能有的。

  坐在吕思彤边上的苏馆长一个劲地给她比划大拇指,小声讨论着她介绍的两个兼职的孙家兄弟,也是非常专业的,近期开始设计孙权字体,被南馆长知道后一个劲的酸。

  吕思彤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上,尤其听到全额赔偿四个字,心里头当当当地作响。

  就在这时,席间有人惊呼一声,说:“等下,老李啊,你确定是孤品吗?”

  咯噔,吕思彤视线看过去,见是一个刚才就一直diss她不专业的宾客,李老头脸上还带着笑,总觉得不对劲。

  “当然了,朱元璋特供的东西,怎么可能不是孤品?”李老头反驳。

  那位宾客故作犹豫,说:“我今天来赴宴,带了礼物的,原本以为只是名字相似……但是……”

  周围众人一愣,见他捧了个包裹严实的盒子上去。

  聚光灯分成两股,分别投射在釉里红瓷器和那个盒子上。宾客缓缓移走盒子,里面竟是一个一模一样的瓷器。

  台下宾客们哗然,视线纷纷看向吕思彤。

  这玩意花了一千万拍下来,如果赝品全额赔偿的话,她一个穷学生能赔得起?

  “恐怕要坐牢去了……”底下众人小声议论,看她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同情。

第093章 赴鸿门宴

  台下小声议论,才刚建立来的佩服转变成为一种冷眼旁观看热闹的心态。

  李老头和那个“送礼”的宾客一唱一和,质疑起两件东西的真伪来,宾客表面上说可能正好是一对凑个吉利,又说自己捡了大便宜买来才200万,李老头则借着话题说绝对不可能是一对赏瓶,且坚称自己这个没问题,不仅有拍卖行的鉴定,还有自己那位天才员工的鉴定。

  俨然是把吕思彤的高度捧得又上一层台面,甚至高于拍卖行的权威了。

  拍卖来东西是赝品,责任是归拍卖行的,作为一个中间机构本身就有义务验证物品的真伪,否则和协助卖假货赚不义之财有什么区别?

  但前提是,双反验货确定没有问题,一旦交易成功出了大门可就没责任了。谁知道你拿过来说是赝品的东西是不是拍卖到的那一个?故意哪个假的来碰瓷?

  因此,委托去当场验货的吕思彤,就直接对雇主付全责,这是她自己签订的合同。

  “……”吕思彤深吸一口冷气,小脸刷白,被吓的,不过被不是这场鸿门宴的真实目的,而是被鬼魂们给吓的。

  听到事情不对劲的鬼魂们纷纷穿过舞台查看台上台前的情况,昏暗的灯光下大红色的背景墙上露出一个个脑袋,数量之多可以称得上密集,再加上注意力一直在两个花瓶上,偶然一瞥,差点背过气去。

  旁人看不见这诡异恐怖的一幕,只有台上的李老头等人觉得背后莫名的冷。

  而吕思彤惨白的脸色映入他们眼中,以为她已经被赝品的可能吓到。

  “今天这么多专家在,我也不想闹得大家不愉快,你既然坚持和我的赏瓶是一对,就让专家们鉴定一下。”李老头故作让步,还很是诚恳地说,“如果你的也是真的,我向你道歉,我把我这个送给你。如果你的是假的,今后咱们就不必联络了。”

  宾客连忙道:“哎哟老李,你说这话可实在是伤人心,就让专家鉴定嘛,要是假的,我当场砸了。”

  “这两人一唱一和,还挺有意思。”袁绍笑着嘀咕了句,他们这些朝堂中心待久了的人,岂会看不出其中阴谋。

  鬼魂们纷纷看向小朱,这东西是他的专供御用之物,现在被后世商人用来当做设计陷害小吕的赝品,当真是有辱先人!如此卑鄙下作的手段,指真为假,什么赵高行为!

  朱元璋穿过舞台背景走到台子上,近距离将两个瓷瓶都仔细观察,微微挑眉若有所思,眼神里带着些许怒气和无奈。

  此时宴会厅内的灯光已经再次打开,各位专家收藏家依次上台去鉴赏两件釉里红瓷器。李老头也一副很信任小吕的态度,让她站在边上静候结果。

  苏馆长将瓷器拿起来仔细端详,瓷器鉴定通常是从底部开始,所谓“胎为骨,釉为衣”,大多数瓷器底部并不施釉,可以从胎土淘炼的纯净度和烧结的缜密程度来判断不同的时代,明以前的瓷器胎土中金属含量和杂质较高,越近代越为纯净。

  其次是瓷瓶足底,不同年代的技艺变革也导致烧制出来的足底各有不同,宋朝官窑足底较为老气自然,南宋的足底有旋纹,元朝在旋纹的基础上有鸡心点,而明朝足底以拱形足和掌纹为主。

  “看着倒都很符合明朝瓷器的特点。”几位专家眉头紧皱,这两个瓷瓶无论是质地工艺还是底部的印章都一模一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纹路和造型都是其次,这两个东西要伪造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专家们互相交换了一下意见,都认为这两个瓷瓶是同一个窑出品。

  李老头故作退让,问:“虽然古代以单数为尊,但也有贡品是一对的情况吧。”

  专家们将两个瓷瓶重新放回到台子上,并且将正面的月季纹路展示在同样的位置。苏馆长有些担忧地看了眼吕思彤,但仍旧实话实说,道:“如果是一对瓷瓶,上面的图案通常是对称的,两个瓶的花枝花朵不可能存在都往左边的情况。”

  完完全全复制黏贴的瓷瓶,绝对不会是一对,那就否决了这两个瓶子是朱元璋贡品的可能。

  给皇帝的御用之物,要么就是单品,一对烧制出这样的低级错误是绝对不会呈现到皇帝面前的。

  一群收藏家和专家叽叽喳喳争论起来,关于这两个瓶子到底是明代就造的赝品,还是现代还原古法的高仿赝品。

  而无论是哪种可能,价格都要砍掉一个零,不说是千万级别难到,百万级别都算是天价了。

  李老头缓缓移过来目光,故作失望道:“那我岂不是损失了一千万,买了一个赝品?小吕啊,这可怎么办?”

  话音落地,所有人的视线也都从瓷器上又移到了这个可怜的女学生身上。

  吕思彤看向朱元璋,朱元璋十分确信地点头。

  有了底气,吕思彤说:“我确定这个是真品,而且就是上贡给朱元璋的宫廷用品。”

  那么多专家和搞收藏的都下了结论,她还能有什么反驳的论证吗?苏馆长小声劝说,其实从鉴定年份上来说还是偏向于明朝的,整体方向并没有错,只要认下有所疏忽,也不一定能追究她全责。

  苏馆长的好意心领了,但就事论事,老朱都说是了,当然要据理力争。

  这时荀攸在边上和老朱说了些什么话,老朱点头表示认可。朱元璋对吕思彤说:“我一句你一句太费时间,我自己说。”

  吕思彤应下后,朱元璋附身成为朱思彤。

  李老头还在故作好心,安慰道:“小吕,我自然是相信你的……但这么多专家都说是赝品了,唉,我也体量你是个学生不容易,你给我好好道个歉,就不必全责,对半也行。”

  朱思彤笑了笑,眼神带着几分凌厉,突如其来的气势让人有一种畏惧感。

  朱思彤笑呵呵地问:“你们刚才说,如果是赝品就砸掉?可若是误被鉴定为赝品,其损失又该如何呢?我无辜被冤枉,又该如何翻案呢?”

  李老头叹息一声,说:“这,也不是我冤枉你,大家都是摆事实讲道理的。”

  朱思彤故作挫败,说:“我可以被冤枉,但不要把瓷瓶砸了,洪武皇帝特供的瓷器绝对不会有错。”

  李老头当然不会答应,瓶子完好无损的话她还能去找拍卖行扯皮,而拍卖行那边虽是对外匿名,认真查还是能查到是他提供的,自产自销左右手倒换,可不算小事。

  他瞧瞧给送礼的宾客使了个眼色,对方很是配合,说:“好,既然只是个高仿,就不能让赝品继续流通。”对方举起瓶子,摔在地上怦然破碎。

  几名专家想要阻止还是晚了一步,就算不是宫廷贡品,那也还是有研究价值的呀!

  朱思彤皱眉故作为难,劝解道:“别摔了,肯定是真品!”

  李老头不为所动,说:“我们这些珍视古董的人,不能成为假货贩子的帮凶,我也愿意销毁赝品。”

  “砰”地一声,这一个瓷器也落地破碎。

  朱元璋分离结束附身,把装x的机会留给小吕。

  吕思彤目瞪口呆,老朱在搞什么啊!!激将他们把自己的瓷器摔了是什么操作,这可都是珍贵的历史瑰宝啊!

  朱元璋走到右边李老头摔碎的瓷器前,指导吕思彤下一步行为。

  吕思彤很是痛心地蹲下去查看,捡起其中一片碎片,照着朱元璋的话说:“这个洪武十四年进贡,置于文华殿,是宫廷特供的孤品。内刻年份、出品窑及当时窑主、工匠等。”

  一众收藏家专家大骇,抢步上前从她手里接过碎片查看。

  内胎的刻痕非常浅,大多数情况为了不破坏瓶身的结构,刻痕只会在外部或者底部。刻内部的话,烧制的时候容易碎裂,而且技术难度也更高。

  朱元璋继续解释,吕思彤说:“当时官吏都畏惧朱元璋的脾气,哪怕只是个瓷器也要把自己责任摘干净,因此下令景德镇精确到每个工匠。”原本这事朱元璋自己也不知晓,皇后去世后他心情非常差摔了两个,才知道还有这种规矩。

  而对这种行为他感到愤怒,所以查办官员的同时也废除了内胎刻字的行为,因此从洪武十五年八月往后的瓷器,就都没有刻痕了。

  内胎刻字还要保证瓷瓶外观的完美,这个技术不是一般难,单从工艺上来说就能加不少价值。

  意识到出了大问题,众人又看向边上的那个,也从中发现一片有刻痕的碎片,上面的年份姓名都一模一样。

  吕思彤继续复述,道:“按照当时规矩,数炉百余只取其一进贡,其他尽数销毁填埋。因不确定烧制成果,所以同一批的内胎都有铭刻。而这一个瓶子,应当是工匠冒着风险留下来的。”

  “胡扯谁不会,你是说在朱元璋那种动不动就诛九族的皇帝眼皮底子下,工匠保留了一个没销毁?”立刻就有人反驳。

  朱元璋恼火道:“说谁动不动就诛九族呢?朕又不是暴君,如此毁谤!诛九族!诛九族!”

  那人自然是听不见朱元璋的怒吼,只是觉得脖子很冷。

  吕思彤不是很确定,看向苏馆长问:“我记得刻痕也能鉴定大概的年代?”

  苏馆长点头,说:“但范围并不精确,如果是烧制时就形成的,只能确定为明朝物品。”

  其实说到这,大多数的收藏家和专家已经信了工匠私藏的可能,这样费时费力的内刻工艺,民间仿造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个个目光都看向了李老头和那个宾客。

  略有慌神的李老头找回一些思路,呵呵说:“能留一个,就能留好几个,这又该怎么判断哪一个才是送进皇宫的,哪一个是外面的?古董的价值取决于年份和主人,经过朱元璋手的东西和在外偷摸留下的,可不是一个价值。”

  如此一问,吕思彤再次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蹲在地上,指了指右边被李老头摔碎的瓶子。

  吕思彤按照他所说,将瓷瓶底的碎片捡起来,灰白色的瓶底内胎上有几个很淡的斑点,在瓶子正常情况时是肯定看不见的。

  随后又复述朱元璋的话,说:“洪武十四年的一天,朱元璋和马皇后在文华殿大吵一架,愤怒之下将茶盏摔碎。太监就去收拾碎片,朱元璋更是生气,自己拾起了碎片往外丢,不小心将手划伤。又将瓶中皇后亲手挑选的花也全都扔了出去,之后赌气地任由血往瓶子里滴,心想皇后肯定不忍心就先低头了。”

  吕思彤停顿了一下看朱元璋和马皇后,好好好,老夫妻的情趣竟如此血腥。

  “果然,马皇后见到自己摘来的花都被扔掉很是生气,又折返理论,却见朱元璋手受了伤,顿时消气先不提刚才争执的事情,先催御医过来包扎,朱元璋不应,非要马皇后包扎,两人又叙起当年皇后藏饼一事,朱元璋也就不再争论,听从了马皇后的安排。那花瓶也被朱元璋令人拿走,再没提及过。”

  说完,吕思彤一脸吃了狗粮的饱腹感,汪,帝后粮多来点。

  汉朝鬼们也吃得很饱,而且对小朱惧内一事感到不可思议。汉时因吕雉过于强势的原因,汉朝一代代皇帝都在约束后宫干政的能力,从汉武帝刘彻开始,后宫几乎就没有了话语权。之后王朝衰弱,年幼的皇帝时避免不了太后干政的情况,但小朱是个开国大权在握的皇帝,怎么还能允许皇后如此僭越?

  朱元璋挥挥手,说:“咱妹子跟我是一起苦过来的,咱们是开国夫妻。当初还没登基的时候,大臣们就给我说:若马妹子以后不是皇后,他们第一个造反。”

  汉朝鬼继续震惊,连连夸奖马皇后有本事。

  鬼魂们聊得起劲,在场的人们却对吕思彤复述的故事感到匪夷所思,大多数都是一脸无语的表情。

  “你是说,这几个斑点是朱元璋的血?你临时编的野史吗?”送礼的宾客十分无语,这种话都有人信?

  李老头逐渐意识到点不对劲,额头上开始冒冷汗。

  苏馆长上前一步,道:“如果真是血迹的话可以鉴定14C来推测精准年份,并且我没记错的话双旦大学有设立古人DNA测算实验室,其中就包含了朱元璋的DNA,为O-MF12415,年份和基因都能对上的话,倒是可以确定是朱元璋。”

  身为吴地的博物馆馆长,自然对曾经当过吴王的朱元璋有所了解。

  一件文物的价值,取决于年份、工艺、存世量,以及所属的主人。

  换句话说,大多数天价的珍贵之物都是物随主贵,如果能有一段对应故事,价格更要翻倍。

  比如说曹操的刀,那价格是会有点贵,如果说是曹操刺杀董卓的那把刀,估价少说得加个两个零。

上一篇:红莲三太子真香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