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陨落
历史已经给出过答案,就算再来一次,依旧不会改变。
陆秀夫再次背负起末帝赵昺,“陛下,对不起,是臣的错。”
少帝年纪还小,还有本能的求生欲,是他,彻底断送了少帝的生机。
“天幕告诉我,这次不会疼。”赵昺乖巧道,他相信天幕。
只要不疼,他的世界观里,对于死亡是没有太大惧怕的。
“看来就算知道未来,南宋末年的悲剧依旧无法改变。”
“因为宋朝积弱太久,只有气节,而没有实力,是改变不了现状的。”天幕直播系统叹息。
她所能做的,就是收走那些悲壮亡魂。
和让他们死的不太痛苦。
“天幕可真仁慈啊,臣等也不怕了。”陆秀夫和文天祥忍不住笑道。
随后他们入海,不等窒息而亡,大量灵魂就飘出体内,而后被直播系统收走。
“是天幕,太好了,希望那些人的灵魂能在天幕手里得到安息。”看到这一幕的宋朝百姓们喜极而泣。
反之,蒙古兵们则慌乱,“天幕居然出手帮了他们,这不公平!”
“天幕没有帮他们彻底扭转局势,只是收走了他们灵魂,我们也能看到天幕,等我们元朝末年,同样身怀气节,是不是也能被天幕如此对待?”成吉思汗等蒙古执政者们问道。
“这样的话,哪怕死亡,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话落,他们看到底下人眼神游移,“那个,让我们战死可以,但气节,我们真不知道那是什么玩意。”
“是啊,您可真会为难我们。”
天幕收取灵魂这一幕,也被其他朝代看见。
“看到没有,只要我们不争气,哪怕是天幕,也不可能帮我们太多。”
“宋朝改变,从朕开始,宋朝不能再积弱,要不然无论哪个敌人,都没办法改变结果。”南宋末年的悲壮,让赵匡胤心头压抑的慌。
同时他也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大。
毕竟,他不可能指望赵光义,及赵光义的子孙后代。
除了宋朝少数帝王外,宋朝百姓们也在积极改变,“我们必须得努力改变宋朝现状,只有这样,才不会再有南宋末年那样的悲剧!”
伴随着他们决心,宋朝帝王们的帝位被剧烈动摇。
因为宋朝帝王们的心性,以及执政者的能力,最后只有少数宋朝帝王朝代能够幸免。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②……⑧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小可爱的捉虫,么么哒~】
作者同类型完结文: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可能雷点:有嬴政和吕雉cp。】
《诸天聊天群从西游开始》【可能雷点:有武松和潘金莲cp。】
作者预收文求收藏:
《国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和本文算同类型,主神、无限、历史直播、国运流。】
《诸朝直播带货指南》【位面直播、给诸朝古人和星际未来互相带货。】
《穿书女配和女主联手爆红》【娱乐圈文,女主和女二友谊长存。】
第一百零六章
【明朝的重要转折点是土木堡之变, 在这之前,明朝国力是向上提升的,在这之后, 明朝国力下降。
最重要的是,土木堡之变的巨大损失,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之所以损失巨大,和一个人脱不了关系, 那就是明堡宗、不是, 准确来说是明英宗朱祁镇。】
“明堡宗, 好奇怪的庙号,那个明英宗做了什么,才会被后世起堡宗这么一个讽刺绰号?”明朝土木堡之变之前的人们疑惑道。
“堡宗, 这个称呼,真是名副其实啊。”土木堡之变之后的人们点头赞同。
“朱祁镇,是我儿!”朱祁镇父亲明宣宗朱瞻基睁大眼睛。
“大明国力在我儿手中发生重要转折?”这个事实让朱瞻基很难受。
朱棣和朱高枳还活着的时空, 一同看向朱瞻基这个孙子/儿子。
“接着看,要是你儿子干的烂, 你这个父亲代为受过。”朱棣对朱瞻基道。
朱高枳就算心疼儿子, 此时也不好说什么。
因为他父皇真生气了,会连他一块揍。
“噗, 大明传到朱祁镇那代,才几代人, 国力居然那么快就由盛转衰,那个小兔崽子, 到底做了什么事?”
“到现在为之, 天幕介绍的都是大事, 无论是五胡乱华还是宋朝的靖康之耻和崖山之战,我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总不可能也跟它们一样?”
这个光是想想,就让朱元璋浑身发抖,抗拒。
“不,我老朱家不是司马家的废物和赵家的窝囊废能比的!”
朱元璋想象不出来五胡乱华和靖康之耻发生在明朝身上的样子。
他想到司马懿的血脉,以及赵光义血脉的一脉相承,觉得以自己的性格,血脉后代应该不至于变化太大才对。
“是兄长……”朱祁钰看着天幕,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滋味。
毕竟朱祁镇也是朱家人,丢脸丢到诸王朝,他难免也跟着脸红、难堪。
“居然把朕叫堡宗!”要说谁最生气,莫过于朱祁镇本人。
土木堡之变是他一生最大耻辱,他极力想要遮掩的存在,现在被天幕当着天下人的面揭穿,哪怕厚脸皮如他,也受不了。
不过和明堡宗同时代,或者后面的人,只觉得解气。
“明明都是明堡宗的错,凭什么他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而是那些无辜的人受害!”他们觉得这不公平!
【明英宗朱祁镇是其父皇明宣宗朱瞻基废后也要扶正的嫡长子。
身份正统,受尽宠爱,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后,年幼的朱祁镇继承明朝皇位,那时候太皇太后张氏和老臣们还都在,加上朱祁镇年幼,没惹出过什么大祸。
直到那些人相继离世,朱祁镇手中权力变大,开始任用自己最亲近的宦官王振,朝堂氛围开始变糟。】①
“废后?!”
“我想我知道那个被扶正的新后是谁。”
明宣宗朱瞻基原配胡善祥苦笑。
虽然胡善祥是苦主,可朱瞻基却没对她有多少愧疚,毕竟真要有良心,也就不会废除对方。
现在朱瞻基更担心自己心爱的孙氏,孙氏就是他的新后,以及是他爱子朱祁镇的生母。
朱棣和朱高枳对于朱瞻基废后一事没发表意见,对他们来说,只要不惹出大乱,废后没什么影响。
比起朱瞻基废后来,他们更关心朱祁镇长大以后,信用宦官的事。
“看来大明情况是咱们离世后发生变化的。”太皇太后张氏和老臣们还活着的时空,张太皇太后叹道。
老臣们没有说话,只是在心里思索他们的年纪,以他们的年纪,真的活不到朱祁镇长大了。
【朱祁镇对王振有多宠信呢,违背祖训:朱元璋曾立下一块“内臣不得干政”的牌子,就是被王振移走,朱元璋说“犯者斩”,结果王振真干了,什么事都没有。
除此之外,百官拜迎、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残害忠良等事,王振都干过。】②
“噗,小畜牲,后世一个太监,都能踩着朕上位了!”听到王振毁了自己定下的规矩,过后还没事,朱元璋别提多愤怒。
就像他说的,王振这是在踩他的脸面,更让人心寒的是朱祁镇的态度,亲祖宗居然不如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宦官重要。
朱棣、朱高枳脸色同样难看起来,“那个宦官真是好大的胆子!”
“是奸妄小人蒙蔽了我儿……”朱瞻基嘴唇哆嗦着为自己儿子朱祁镇找补,尽管他的理由,一点都站不住脚。
毕竟王振为什么能安然无恙,肯定是朱祁镇在背后保他。
朱祁镇为了保王振,连自己老祖宗朱元璋都不在乎。
可朱祁镇到底是朱瞻基爱子,朱瞻基不愿意把自己儿子往坏处想。
所以一切,都必须是王振那个小人的错。
【然后是明朝和瓦剌之间的开战,王振趁机鼓动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同意,之后一切,都像一场儿戏。
首先说开头,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说的是后勤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可是朱祁镇并没有管这个,他对后勤极为忽略和不给时间,急匆匆就要上战场,以至于还没到战场,就有士兵被饿死。
除此之外,随行人员就不用说了,不光是武将,文臣他也带了一大堆,有说法是朱祁镇带走了半个朝堂。】③
“居然忽略后勤,而且是数十万大军的后勤!”诸朝会打仗,和知道后勤重要性的人们倒吸一口凉气。
朱元璋、朱棣等人就更不用说了,直接眼前一黑,因为朱祁镇是他们老朱家的人。
身为武将,他们从没有想过,后人会这么小看战场。
朱祁镇这样,一看就没有战场天赋,可偏偏他愣是敢去战场。
“粮草少到让士兵饿死的程度,这会让军队完全发挥不出该有的实力,甚至数量越多,缺陷就越严重。”
“还未开战,明朝军队实力就被后勤削弱一大部分。”
“难怪天幕说从一开始,就像儿戏,可不是儿戏。”
“最重要的是,这一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都是帝王心急和王振撺掇,时间才会那么赶!”
“还有上战场为什么要带走那么多人?武将也就算了,文臣去战场能起什么作用?!”
“还有那么多臣子走了,朝堂怎么办?!”土木堡之变前,还活着的文臣们忍不住抓狂。
他们不会打仗,真的不必把他们也带去战场。
土木堡之变后的朝堂,看到这则沉默。
因为那些去了战场的朝臣,没几个能回来。
【然后是过程,明朝和瓦剌对上,几次交战,明朝都失败,以至于军心大乱,朱祁镇想要退兵,王振还想继续,直到确认情况真对己方不利,才同意。
回去途中,王振想向父老乡亲炫耀自己如今的权势,劝说朱祁镇让大军改道,于是,几十万大军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