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璋传 第143章

作者:惊鸦 标签: 红楼梦 豪门世家 爽文 科举 朝堂之上 BG同人

  让贾璋感到惊喜的是,宋学士给他分配的上官是韩凭。

  韩凭是贾璋的老熟人了,在贾璋来翰林院做历事监生时,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贾璋离开翰林院后,两人也有通信。

  最重要的是,在赵仪离开翰林院后,韩凭因为积年的资历与赵仪的推荐升官了。不说两人本就是朋友,只说有赵仪的这份提携之恩,韩凭就不可能对贾璋不好的。

  宋榆看着贾璋亮晶晶的眼睛,捻须微笑道:“跟着韩学士好好做事。”

  韩凭争着抢着要带贾璋,为了这件事,韩凭那个闷油瓶居然提着腊肉跑来给他送礼了,这可是难得一见的新鲜事。

  宋榆笑都笑了,又怎能不成全韩凭的心愿呢?

第116章 翰苑当差工作纪实,迎春婚事相看家萍

  韩凭升职后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在史馆修实录。

  贾璋跟着他做事, 自然也要去史馆当差。

  贾璋之前就在翰林院做历事监生时就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因此他上手很快。

  韩凭没带他多久,他就能独立完成工作了。

  他不但自己做得又快又好, 还能指点手底下的两个小编修修改实录条文呢。

  贾璋手底下的两个编修从庶常馆散馆没多久,不像那些积年的老编修资历深。

  这两人的脸皮全都嫩得很, 贾璋指挥他们做事时全都心悦诚服, 一点儿都不让贾璋多操心。

  贾璋非常感谢韩凭的帮助, 他知道,他这位朋友一直都把他当做孩子看待。

  这两个老实的小编修必然是韩凭特意分给他的,韩凭虽然不说, 但贾璋心里记得这份恩情。

  在编史之余, 贾璋还时常去阅读翰林院收藏的诏书、表判、卷宗以及孤本。前者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工作, 后者则只是因为贾璋自己喜欢。

  韩凭始终都觉得开卷有益,因此很支持贾璋多读书。

  最重要的是韩凭这人一心忠君报国, 绍治帝说他期许贾璋成为三元及第的文宗, 韩凭也把这句话记到了心里。

  比起贾璋在翰林院一帆风顺的生活, 王良誉就惨了许多。

  他那位上官面甜心苦,整日夸奖王良誉,然后天天安排他去修补残卷。

  翰林院的藏书里面有不少残卷,修补这些残卷最是费心熬神,功劳还比不上修史修书来得多, 因此这样的苦差事向来都是新任翰林官的活计。

  但是就算再给新任翰林官下马威,也不能让人家天天都去修补残卷。

  吴庭生在修补几天残卷后就被上官拽到史馆修史去了, 而王良誉还在修复馆苦熬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这场煎熬。

  贾璋和吴庭生对此爱莫难助。

  王良誉不肯拜到他人门下, 一门心思要做纯臣。贾璋和吴庭生自然不能慷师门之慨,为了自己的道德感, 就恳求师门尊长给予王良誉帮助。

  吴庭生也有师门,他是户部尚书赵树生第三子,秋湖散人赵景川的弟子。

  有师门照应,翰林院的前辈自然不会过于为难吴庭生。

  贾璋他是杨阁老的徒孙、叶士高的弟子,就算没有韩凭,翰林院里的人也不会太过为难他。

  但若是没有这层身份,又没有韩凭的话,他也可能面临与王良誉一样的窘境。

  在翰林院这个地界,一块砖砸下去能砸到两个榜眼、三个探花。

  鼎甲每三年都会出三个,在积年的老翰林眼里,状元榜眼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人物了。

  没有谁会因为你的状元身份而优待你,除非你身上有别的值得让人优待的价值。

  如果上官刻薄的话,就会受到和王良誉一样的苦楚,而且还有苦难言。

  因为王良誉的上官也有话说:“如果人人都不愿意做这些琐碎的差事的话,那么翰林院还建这修复馆做什么?”

  “良誉,你还年轻,做这些事情磨磨性子总是好的。我这也是为了你好,省得你日后升任修撰入大内轮值时做事不细心,触怒陛下圣威,到时候可就不好看了。”

  贾璋和吴庭生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安慰王良誉,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让家里的厨子做些陕西的家常菜送到翰林院来分给王良誉一起吃,也好让他心情变好一点。

  叶荆和郭子守也会跟着贾璋他们一起吃饭,这两人都考进了庶常馆,如今正在庶常馆上课。而赵家萍和范孟起两个人直接选官了。

  赵家萍本人没有什么入主中枢的心愿,父亲也是科道言官,因此他也没参加馆选,直接选了刑科给事中,去做风宪官了。

  而范孟起选择去地方做知县。

  京城居大不易,他殿试的排名也只是二甲吊车尾。比起在京中苦熬,还是去地方更得他心意。

  他也不怕自己熬不出头,殿试结束后他就去叶家拜了码头,不怕没有靠山,更不怕别人会吞了他的政绩。

  贾璋在翰林院里除了修史外,还操心着迎春的婚事。

  京中女子大多在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出嫁,二妹妹迎春今年也十六岁了,此时给迎春定亲正是合宜的时候。

  其实在迎春及笄后,贾母就经常带着迎春参加外面的宴会。

  一来二去之下,也有不少夫人在宴会上看上了迎春。

  毕竟迎春本人温婉安静,又是贾璋的妹妹,把她娶回家做儿媳妇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贾璋听到那些夫人提出来的人选就想摇头。

  迎春是庶女,所以那些勋贵太太拿出来与迎春联姻的子弟不是庶子就是纨绔子弟。

  贾璋实在是看不上那些人,他敢说,京中勋贵人家的庶子十个有八个是贾环那样被嫡母打压着长大的。

  这些子弟不是被养废了,就是心机深沉得厉害,迎春嫁给他们还不得被欺负死?

  所以贾璋有意在同年里给迎春挑上一位夫婿,对方最好出身于没有靠山的富裕人家,这样迎春可以过得舒服,他也能靠联姻得到一位比较可靠的政治盟友。

  贾璋悄悄地观察起了庶常馆里未婚的同年,观察了几天后,他发现他的这些同年毛病还真是不少。

  不是贪花好色,就是大手大脚,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好好过日子呢?

  直到和郭子守他们出去吃饭时,贾璋才发现自己灯下黑了。

  瞧瞧,赵家萍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吗?

  赵家虽然称不上豪富,但在老家也有不少田产,生活颇为富裕。

  而且赵家萍人口简单,除了赵家萍父母外只有一个哥哥,他哥哥还带着妻子外放了。

  迎春嫁到他们家的话,日子很过得去的。

  他本人和赵家萍既是乡试同年,又是会试同年,若是能再加上一层姻亲关系亲上加亲的就更好了……

  剃头挑子不能只是一头热,这种事情,还是要探探赵家萍的口风才好。

  只是赵家萍这么容易害羞吗?

  刚问他家里给没给他定亲相看,他整张脸就红透了?

  赵家萍确实很不好意思。

  他家里家教严苛,照顾他起居的都是嬷嬷和小厮,长这么大了,他连女孩子正脸都没见过几回。

  此时贾兄问他有没有未婚妻,还想要给他保媒,他怎么可能不害羞呢?

  贾璋被他这反应逗笑了,他本就看中赵家萍的人品,如今见到他的反应后,愈发觉得他是个好妹婿的人选。

  在探听到赵家萍确实没有未婚妻,赵家对嫡庶也没有什么偏见后,他才对赵家萍道:“我家里有一个妹妹,比赵兄小三岁,最是温柔敦厚。若是赵兄有意,何不与我家结秦晋之好?”

  赵家萍腼腆地道:“我自是愿意和贾兄家结秦晋之好的。只是贾兄家里世代勋戚,又怎会愿意将贵女下嫁?”

  茂行兄三元及第,风度绝佳,想来他妹妹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且能和贾璋成为郎舅,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赵家萍虽然不擅交际,但这不意味着他不会做官。杨门的分量与贾璋在杨门内部的分量,赵家萍还是晓得的。

  贾璋道:“我那妹妹秀外慧中,样样都好,只一样不好,就是她的庶出出身。你刚才说了,你们家里是不在意嫡庶的。若非如此,我也不会和你提及此事。”

  而且赵家萍的长嫂就是庶出,若非提前打听过,贾璋也不会相信赵家萍空口白牙说出来的话。

  “赵兄,我和我那妹妹年纪相差仿佛,在我心里,她和我嫡亲的妹妹没什么区别。我怕妹妹出嫁后受委屈,赵兄,你是实诚君子,把妹妹托付给你,我这个做哥哥的也安心。”

  “结亲这种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若愿意,回家后把这件事说与伯父伯母听。若是伯父伯母不愿意,你也不用过于挂怀。结亲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要结两姓之好,要两家都愿意才成。”

  赵家萍地点了点头,在贾璋嘱咐他之前,就拍着胸脯对他保证道:“贾兄,我知道名声的重要性。你放心,不管这桩婚事成不成,咱们今天的谈话我都不会漏出去一星半点儿的。”

  赵家萍回家后,就和父亲母亲说了这件事情。

  做父亲的想到儿子婚事,总会想着婚事能给儿子仕途上带来什么好处。

  所以在听到迎春和贾璋的关系亲密后,赵大人就想把这桩婚事给答应下来。

  同年哪里有郎舅亲密?小贾状元是三元及第的文魁,又是阁老的徒孙,未来前途可不限量。小儿子做他的妹婿,必然是有好处的。

  做母亲的却会想到儿子的幸福与媳妇的品性,所以赵夫人在听到赵大人的话后瞪了他一眼。

  她虽然也觉得赵大人的话有道理,但还是想要相看一下姑娘的人品。

  而贾璋在回家后,也跟贾母和邢夫人提起了这桩婚事。

  “赵家萍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虽然名次不高,但也在二甲之列,以后必是有前程的。”

  “他家在安徽老家有好些土地,上头只有一个哥哥,家里人口简单,迎春嫁过去应付得来。赵家萍还是我的同年,妹妹嫁过去,也能帮我巩固我们之间的同盟。”

  “比起同年,还是姻亲更让人放心。”

  贾璋最后面的这句话,既是实情,也是在帮迎春讨要好处。

  他心里清楚,只有在迎春的婚事能帮到他的情况下,祖母才会给迎春添上一份比较厚的嫁妆,母亲才会愿意把迎春记到名下给迎春一个体面。

  在听到贾璋的话后,贾母点了点头。

  赵家萍这人听起来可比那些纨绔少爷好多了。

  虽然赵家萍的父亲不过五品,但是贾政也不过五品。若是没有祖宗荫蔽,老大和老二还做不到五品官呢。

  “还是你心疼妹妹,看中的人也不错。若是赵家愿意,就让你二妹妹和小赵大人相看一下吧。”

  因为贾赵两家都有意,在贾璋他们这些新科进士第三次旬休时,邢夫人和赵夫人约定好一起去京郊皇觉寺上香。

  实际上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为了让小儿女相看才去的。

  如今的迎春既温柔可亲又落落大方,赵夫人一见到迎春就很是喜欢她。

  这时候赵夫人也不觉得赵大人的急切有问题了,这么好的姑娘,她也怕被别人抢走呀!

上一篇:吹响!小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