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而黛玉在倒完酒后放下玉壶,端起酒杯,对贾璋笑盈盈地道:“祝贺你成功,三哥哥,我为你感到骄傲。”
贾璋拿起桌子上另一杯酒,与她手中酒杯轻轻相碰,发出清脆悦耳的一声响。
当他辩经得胜时,当他看到师祖、师父欣慰的笑容时,当他被绍治帝赏赐麒麟服时,他心里都感到喜悦。
可他总觉得少了什么。
直到刚刚,他的祖母,他的母亲,他的妻子都因他度过一劫而喜笑颜开,因他的荣耀而眉飞色舞。
直到现在,他的皎皎、他的玉儿站在他面前,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对他说“三哥哥,我为你骄傲”。
贾璋才觉得自己飘飘忽忽的心彻底安定下来,才后知后觉地感受到那种触及魂魄的喜悦。
他喝干杯中梅花酒,只觉口齿留香,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夫人,你我饮胜。”
于是,黛玉也喝掉了这一小杯梅花酒。
喝完这杯庆功酒后,黛玉坐了下来,邀请贾璋一起吃饭庆祝。
但贾璋却没有坐到黛玉对面,而是挤在黛玉身边。
他给她盛汤,她给他夹菜,温情脉脉,莫过如此。
他们两人的肩膀凑得很近,但心与心的距离却要比现实中的距离更近。
而在月上中天之后,自是春宵帐暖、宝鼎烟寒……
贾璋的出色发挥,让张泰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所以眼下,正是张泰维心情极度不虞。
不过,此时此刻,张泰维并没有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另一件让他心情不虞的事情发生。
在经筵辩经一事结束后,没过多久,沈锦就被绍治帝鸡蛋里挑骨头,挑出了不少毛病。
绍治帝先是把他踢出了日讲官的队伍,然后又一封旨意,把沈锦平调到云贵之地。
一夕之间,沈锦就从清贵的翰林学士,变成了瘴疠之地的地方官。
差别之大,堪称碧落黄泉。
这份任命不是发配,胜似发配。
不论是外人,还是张泰维、沈锦这些当事人,都觉得沈锦是被张泰维设计贾璋一事牵连了。
若非如此,绍治帝也不会把他“发配”边疆。
或许是陛下不喜欢张阁老设计贾侍读这个御前红人,所以才拿沈锦敲打张阁老。
或许是杨首辅在私下里做了什么为徒孙出气的动作,这才让陛下对沈锦产生了厌恶之心。
种种猜测,不一而足。
不过他们最终得出了一条还算正确的结论。
那就是,贾茂行这人运气好,靠山硬,却是万万不能与之交恶的!
但他们猜的都不完全对,沈锦真正出局的原因只有绍治帝、贾璋与监视讲经值庐的绣衣使者知道。
绍治帝想要敲打张泰维的念头与杨宗祯私下里的动作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这些只是沈锦出局的次要原因。
他真正出局的原因,还是因为沈锦嫉贤妒良,胸无城府。
即便他学问扎实、才干优长,但他终究不是不世出的天才。
朝廷里,与沈锦一样有才华,但却没有机会出头的人犹如过江之鲫一般。
绍治帝根本就不缺他这一个臣子,所以他完全没有必要忍受自己不喜欢的人。
所以沈锦就出局了。
贾璋心想,在绍治帝心里,沈锦唯一的作用,恐怕就是敲打张泰维了吧?
不过这些事情,他谁都没跟谁说。
只有一个人知道的秘密才是秘密,绍治帝不会喜欢他晓得绣衣使者监视讲经值庐的隐秘多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冬雪消融,春和景明,此时正是早春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一年当中最好的辰光。
户部屯田清吏司与各地布政使、知府、知县都开始进行劝课农桑的工作,国库日益宽裕的朝廷也决计要修建水利设施,帮助小农灌溉田土。
就在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时候,一个坏消息从东南沿海传来。
东海将军赵廉上疏启奏,茜香国人往年骚扰东南海疆时,只会派出流寇。
今年,茜香国却派出了正规军队犯边。
在茜香国军队猛烈的攻击下,南安郡王所辖部队大败亏输,南安郡王本人也被茜香国俘虏。
如今茜香国女王派了使节来到了他这里,请他转达茜香国的停战要求。
那使节说,茜香国女王膝下长子业已成年,意欲求娶大盛公主,以结两国百年之好。
又道,若婚事缔成、贸易促就,茜香国必会礼遇南安郡王,女王也会把完好无损的郡王返还给大盛。
除此之外,茜香国女王还会感念大盛的恩德,严格管制国民船只与浪人流寇。
如此一来,大盛亦能海波平定,东南无忧。
这样两相便宜,岂不妙哉?
在转述完南安郡王惨败的情形与茜香国使节的话语后,赵廉又道:“是战与和,皆决于陛下心意。臣已枕戈待旦,只待陛下钧令御旨!”
第197章 养寇自重自食恶果,始谈和亲郡王自去
面对盛朝帝王矢志不渝的削藩之心, 南安王府不甘心像北静王府、东平王府那样认输投降。
他们府上,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兵权,只做一介闲散勋戚。
所以他们选择养寇自重, 对所辖防线沿岸的海盗流寇围而不剿,始终都没有彻底歼灭他们。
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防线附近始终都有敌寇, 从而避免皇帝找到削减自家兵权的借口。
飞鸟尽, 良弓藏, 这句话固然是至理名言。
可若飞鸟十分狡猾,一直都能逃窜出去,生生不息, 那良弓就不会被猎人搁置一边, 甚至劈作木柴了。
正是因为南安王府的放纵, 茜香国才得到了积攒国力、暗自壮大的机会。
这一代茜香国女王更是励精图治,在暗中悄悄养了一支强军。
只待时机到来, 他们就会大干一场, 从而获得利益。
但南安郡王根本不知道这一切。
他还遵照着祖辈的经验, 把茜香国视为蕞尔小国,依旧坚持着南安王府养寇自重的传统,甚至还在私下里跟茜香国高层通信。
去年绍治帝收缴国库欠债时,南安郡王就在给茜香国重臣送去一封信件。
在信中,他说他想与茜香国合作, 在东南沿海打一场虚假战役。
事成之后,佯败的茜香国可以带走他们劫掠到的战利品。
南安郡王也能得到击溃敌寇的战功与拖延归还国库欠款的时间。
当然, 南安郡王也不是全然没长脑子。
他没跟茜香国那边提后面那件事,只说他想要战功。
茜香国女王同意了南安郡王的合作邀请。
于是, 在去年京中勋戚哀鸿遍野、悲悲戚戚地缴纳自家的欠债时,南安部与茜香国流寇热火朝天地“打”了起来。
这场战役四处开花, 拖拖拉拉,直到冬天过去了,他们都没打完。
那时候的南安郡王,是何等的志得意满?
因为这场与表演别无二致的局部战争,他既逃避了还债之苦恼,又能偷偷摸摸吃空饷赚钱。一鱼两吃,简直美得要命。
南安郡王根本没想到,不过是区区几个月的时间,茜香国就跟他翻脸不认人了。
他更没有想到,这个在他眼里国内只生产茜草、只有海盗流寇有战斗力、正规军战斗力极度拉胯的番邦小国,居然悄悄培养了一支强有力的海军。
而他身为郡王,不但养寇自重,还带头吃空饷赚钱。
上行下效之下,南安部军队的战斗力断崖式下跌,又怎会是茜香国女王精心培养的强军的对手?
其实,茜香国女王一开始根本就没想过要跟大盛打仗。
她和南安郡王勾结,答应他的合作邀请,并不是为了刺探大盛的虚实。
她只是想赚点钱花花罢了。
可是,在跟南安部军队打假仗的这段时间,茜香国女王看透了南安部的虚实,更窥见了南安郡王与盛朝朝廷间的矛盾。
所以,在春汛过后,东风渐起时,茜香国军队勾结大盛东南沿海走私海匪,在原定打假仗的时候临阵翻脸,打了南安部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不但击溃了南安部署,还直捣黄龙,将南安郡王生擒到手……
不过大盛和茜香国的实力差距很大,茜香国那边很清楚,南安郡王会战败,是因为他贪污腐败,拖垮了军队的战力。
若与大盛强军打持久战,他们茜香国必败无疑。
所以,茜香国这边才生出了求娶大盛公主,借联姻缔造盟约、展开贸易获利的主意。
他们想要的,从始至终都不是大盛的公主,而是切切实实的利益!
虽然南安郡王与大盛皇帝的关系并不算好,可南安郡王好歹是个郡王,大盛总不至于放任他死在茜香国吧?
不论如何,他们都得到点儿东西才行。
要不然,他们费尽心思抓来的南安郡王不就白费了吗?
南安郡王这回,也算是自食恶果了。
看到南海将军赵廉的奏疏后,绍治帝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但他的声音比脸色还要冷厉:“陆英,召内阁阁臣、兵部尚书、五军都督前来觐见。”
听到绍治帝的声音后,陆英的心瞬间悬了起来。
上次陛下脸色这么难看,还是先帝还在时,命陛下收缴国库欠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