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惊鸦
刚刚陛下看的是八百里加急的密折。
无论是内阁、司礼监还是通政司都不能提前阅览,所以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过能让陛下心情差到如此地步,不是地方出了贪腐大案,就是边疆防务出了问题。
在前往内阁的路上,陆英衷心地希望出的事情不要是后者。
因为,一旦后者出了问题,老百姓就真要流血了。
虽然宦官在世人眼中都是谄媚君上的佞幸,但陆英并不是那等小人,他并不希望主子难过,更不希望黎庶流血、战火纷纭。
而当陆英把绍治帝刚刚点过名的大臣一一带到时,绍治帝的情绪也稳定下来了。
不过,但凡长眼睛的人,都能感受到玉熙宫内压抑的气氛与绍治帝不妙的心情。
在众人小心翼翼地行礼问安后,绍治帝冷声道:“东南不平,朕如何能安?你们看看吧,南安郡王业已被茜香国俘虏。到底如何行事,还要你我君臣共议。”
他把手中密折递给陆英:“拿去给阁老尚书、都督将军们看。”
陆英接过绍治帝递过来的折子,又亲自把折子送到杨宗祯手里。
杨宗祯是元辅,合该他先看这份奏疏。
杨宗祯接过赵廉的奏疏后,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在看到南安郡王兵败被俘与茜香国的要求后,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南安王府养寇自重,已经是朝廷上下人尽皆知的秘密。
绍治帝继承了先帝的遗志,一直在削藩,也是不争的事实。
君臣博弈,本是正常之事。
可问题在于,地方军头担心自己被鸟尽弓藏,进而养寇自重的前提是,军头的部署要比敌寇的军队强势至少几倍。
在盛朝中央朝廷里,从绍治帝到基层小吏,都觉得南安郡王就是这样强势的军头。
谁能想到,南安郡王会没用到如此地步?
绍治帝没有想到这件事,杨宗祯也没有想到这件事。
一想到东南海疆要因南安郡王被俘一事掀起战火,绍治帝与杨宗祯这对君臣的心情就都差到了极点。
杨宗祯看完奏疏后,把奏疏递给次辅张泰维。
然后,脸色难看的人又多了一个。
待到五军都督府的将军最后一个看完赵廉的奏疏后,玉熙宫里,已经是愁云密布、哀鸿遍野。
绍治帝道:“我大盛自建国以来,和亲之事寥寥无几。朕怎忍心嫁公主、郡主去千里之外的茜香国和番,常受地动海啸之苦,永难返国思亲之痛!”
“可那南安郡王已经为茜香国所俘,若不下嫁公主,恐怕南安郡王会身死茜香,朕又于心何忍呢?”
“不知众位卿家,可有什么两全其美的计策,既能不嫁公主,又能救出南安郡王?”
这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计策?
茜香国打的就是用南安郡王换好处的主意,若没有好处,茜香国怎会松口,放过南安郡王?
绍治帝本人,也绝不会舍不得南安郡王身死茜香。
他巴不得茜香女王一刀把南安郡王给砍了。
可东南西北四王之先祖,都是跟着盛朝太祖皇帝打天下的老兄弟。
这四家异姓藩王,当年战功尤为卓越。
若非如此,太祖高皇帝也不会封他们为异姓王。
有这份祖荫在,只要四家王府不叛国、不谋反,他们就与国同休,即便皇帝对掌兵权的异姓王不满,也只能钝刀子割肉,逐步削藩。
而在成功削藩后,皇家依旧要让这些人做富贵闲人,安享太平。
从太宗文皇帝到绍治帝,都是如此。
所以在南安郡王战败前,绍治帝只能一点点削藩,而不能把南安郡王一撸到底。
在南安郡王战败后,绍治帝终于可以处置南安郡王了。
但他不能直接说出诸如“既然南安战败,就让南安死在茜香好了”之类的话。
因为,一旦绍治帝说出了这种话,武将、勋贵与功臣们都会产生唇亡齿寒之感。
但凡长脑子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那就是绍治帝今日如此对待南安郡王,日后是不是也会这样对待自己?
而在产生这种想法后,还有谁会对绍治帝掏心掏肺地尽忠呢?
所以绍治帝不能说这种话。
就算要清算南安郡王的罪责,也得等到南安郡王回到大盛后,才能处置他。
而不是把南安郡王搁在茜香国,生死由天。
在绍治帝问出这个两难的问题时,玉熙宫内,君臣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那就是,为什么老天无眼,没让南安郡王直接战死沙场呢?
如果南安郡王死了,他们现在直接拣选军队,开拔海疆、沙场雪耻就行了。
哪里还用考虑和亲与否的问题?
五军都督思忖再三后,还是站出来禀奏道:“陛下,不若拣选民间之女充作公主嫁过去,先打发了那茜香国主,换回南安郡王,日后我们再发兵雪耻!”
听闻此言后,原朴轻声叹道:“良人之女,有何错处要为南安郡王的错误买单?”
张泰维建议道:“原阁老说得对,若真要嫁人,也不该让无辜者顶上。”
“不若还是让南安王府的郡主嫁过去吧,她也是天潢贵胄,嫁过去,也不算辱没茜香国世子。而且为人子女者,为父尽孝,亦是理所应当之事。”
更何况,这事情本就是南安郡王战败才惹出来的。
由南安王府自己出人,把南安郡王换回来也很合理。
就在众人纷纷出计时,杨宗祯突然想到几年前休沐时,叶士高师徒来他家里、陪他读史的旧事。
在读到徽宗故事时,他那徒孙贾璋笑吟吟地道:“我看宋徽宗这样没用的皇子,才是最适合被送去和亲的人。”
“用风花雪月、诗酒风流软化敌方主君的雄心壮志,不正是徽宗擅长的事情吗?只可惜,那时候的金国并不是女主当权……”
那时退之听到茂行的话,还拍茂行的脑袋让他不要浑说呢。
但现在,贾璋曾经玩笑话却给杨宗祯不少灵感。
他走上前去,对绍治帝启奏道:“陛下,臣看南安郡王本人才是最合适的人。”
“茜香国正是女主当权,南安郡王相貌英伟、身份贵重,正是女王王夫的不二之人选!”
“那女王有一国之富贵,配南安郡王,也不算委屈了他。”
“而且,若要缔结两国之好,让公主远嫁过去做王妃,终究还是差了一层,还是直接与女王结亲最便宜了。”
就像茂行的玩笑一样,和亲也不一定非得是女子去嘛!
茜香国看中的本就不是谁去和亲,而是和亲一事背后的利益。
所以为什么不让南安郡王自己顶上呢?
南安郡王府没了南安郡王,上上下下都会方寸大乱。
而且,南安郡王妃没有儿子。
王府的几个庶子为了争夺世子之位,必然会竭力满足陛下的各种要求。
譬如说拿南安王府的财富凑和亲时所需的“嫁妆”,譬如说主动上疏,说自家想为郡王战败一事赎罪,自请降爵交权……
杨宗祯说完后,期待地看向绍治帝。
不知道陛下会不会觉得他的建议太过离谱了,不过如果可以的话,他真希望陛下采纳他的建议。
因为这才是最惠而不费的选择!
第198章 心意已定王府纷乱,茜香应允择定使臣
绍治帝惊喜地看向杨宗祯。
茜香女王提出和亲之议, 可皇室适龄的公主与宗室适龄的郡主都是金枝玉叶,怎能为了区区一个南安郡王,就嫁去蕞尔小国受尽辛苦?!
仕宦平民之家的女子更是无辜, 凭什么要她们千里迢迢地嫁去茜香,换回南安郡王这个废物!
谁的父亲谁去救, 这才公平嘛!
因为这个, 绍治帝觉得张泰维提出的建议很不错。
让南安王府的郡主和亲, 嫁给茜香国世子换回她父亲,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 他的杨首辅居然能想出这样天才的主意。
让南安郡王嫁给茜香国主, 这可比张泰维的主意妙多了!
谁犯了错, 就由谁去买单,这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从现在这一刻起, 让南安郡王嫁给茜香国主做王夫, 才是拯救南安郡王性命的最好安排!
绍治帝在听到杨宗祯的主意后, 就瞬间想到了南安郡王本人和亲所能带来的各种好处。
杨宗祯想到的好处,绍治帝全都想到了。
杨宗祯没想到的好处,绍治帝也想到了。
杨宗祯没想到、但绍治帝本人想到的好处,就是可以借着南安郡王和亲茜香女王一事敲打西宁郡王。
南安郡王养寇自重,私吞军饷, 为了拖延还债,还与茜香国勾结, 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那么, 胆大到敢于隐匿欠债勋戚财货的西宁郡王又会好到哪里去呢?
绍治帝纵容西宁郡王隐匿欠债勋戚财货,是为了让西宁郡王主动背上欺君罔上的罪名, 好变成他砧板上的鱼肉。
直到现在还没对西宁郡王动手,是因为绍治帝还没有彻底摸清楚西宁郡王的深浅,更没有摸清楚西宁郡王与义忠郡王是否有关系。
更何况,眼下东南沿海刚出事,若西北平安州再出事,天下黎庶必然人心浮动,他这个皇帝也会颜面无光的。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西宁郡王还有用。
绍治帝并不希望西宁郡王变成下一个被俘的南安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