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19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但现如今已经不是寻常了。

  英莲救了胤祺和黛玉,这份情胤祺记着了,再怎么说他也是皇子阿哥,给甄家母女置个宅子,送些傍身的钱财,再送精明强干的管事过去,顺便给姑苏知府打个招呼,让他对甄家母女关照几分,这些事情对胤祺而言毫不费力。

  有了胤祺的关照,甄娘子带着英莲,在新的甄家里独门闭户好好生活,待英莲大了,或嫁个有为的夫婿,或召个老实的赘婿,都是个出路。

  胤祺将他的想法细细地和甄娘子和英莲说透,甄娘子紧张的神色放松下来,眼前的贵人愿意帮她们再撑起甄家的家业,实在是再想不到的好事。

  “这个法子好。”宝玉拍着手赞同:“要我说甄家以前就住在阊门外,新宅子也置在阊门才好呢,日后我让我家下人也多关照几分,绝不让英莲姐姐被人欺负了去。”

  胤祺赞赏地看了宝玉一眼,虽然年纪不大,但考虑的很是稳妥,果然遇见美人儿,宝玉就难得的周全。

  甄家娘子仍在犹豫,她在封家住的也不如何畅快,现如今有个机会摆在面前,能让她带着女儿过好日子,甄娘子很是心动,但想着家中支撑门庭的男人实际上杳无踪迹,她心中难免忐忑。

  “谢贵人恩典。”甄娘子尚在犹豫,英莲却已经想明白了,英莲瞧着柔柔弱弱的模样,心志却不可谓不坚韧,否则也不会果断药倒拐子,她毫不犹豫地向胤祺谢恩,并劝着甄娘子:“娘,我刚被找回来,这话论理不该我说,但我想着我们是再亲不过的骨肉,许多话儿我也就直接说了。”

  甄娘子在英莲刚张嘴喊她娘的时候,泪就滴了下来,哽咽着说道:“英莲你说,万不能和我生分了去。”

  英莲拿着帕子为甄娘子擦着泪水,柔声说道:“娘,我听您说,现如今您带着一个小丫鬟住在外祖家中,我恍惚记得外祖家里人丁兴旺,舅舅表哥很是不少。”

  甄娘子点头,封家是务农人家,多多的男丁才能将田地打理明白,因此封家女人一直可着劲的生。

  “娘,我和您回到封家,外祖慈和,舅舅仁爱,愿意我们在那儿住着,可到底我们娘儿俩也没个进项的,在外祖家白吃白喝的,到底不是个事,表哥们也到了娶亲的年龄,我们赖在封家,没得耽误了表哥的姻缘。”

  至于对甄娘子受不住钱财的担忧,英莲一字未提,但这番话句句都劝到了甄娘子心头,她在封家不是没被几个嫂子指桑骂槐的骂过,想着自己无依无靠的,也只能忍气吞声,不过是半夜在被子里哭一嗓子罢了。

  “难为我儿竟有这么大的见识。”甄娘子止住眼泪,怜爱地搂过英莲,终是下定了决心:“一切便按贵人说的办。”

  甄娘子同意了,一切就好办了,都不要胤祺再操什么心,不过是吩咐下去,下人便将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又是一日的午后,胤祺刚从学堂散学回来,贾雨村其人为人贪酷,心术不正,但到底也是正经进士出身,有真才实学,听他授课也有几分意思,胤祺听了一次后,便一直拉着黛玉和宝玉去学堂了,只不过记着日后别让贾雨村当官便也罢了。

  “阿哥。”乌若端上一碗已经放温了的玫瑰卤子:“英莲的事都已经办妥了,她想向您谢恩呢。”

  英莲和胤祺的身份,可谓是天差地别,倘若是一般人要求见胤祺,乌若想也不想地将他们拒绝,但英莲到底救过胤祺,乌若想着胤祺大概是愿意见见的。

  果然,乌若的话才落下,胤祺立时便让人将英莲请了过来。

  听到消息的黛玉和甄宝玉,也前后脚走了进来。

  “听说英莲要来?”宝玉喝了口玫瑰卤子,迫不及待地问道,见着宝玉那般着急的模样,黛玉捂着嘴笑着起来,促狭着打趣:“你真是天下事事事操心。”

  宝玉听了也不恼,他挠了挠头,傻笑着说道:“妹妹说得对。”

  黛玉瞥了一眼,无趣地走开,到了胤祺身旁停下问道:“英莲什么时候过来?”

  胤祺知道黛玉对英莲也是关心的,他微微笑着:“乌若已去了一刻钟了,大概快了。”

  两人正说着呢,门外又传来脚步声,抬头望去,果然是英莲到了。

  眼前的英莲与前些日子又不相同,眉间一直笼罩着的散不去的愁绪已经不见,在亲人的关照下,英莲眼眸中时不时出现的瑟缩也失了踪影,此时的英莲面色红润,神采风扬,瞧着便知道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果然,英莲走进门,立时便拜了下来:“贵人的大恩大德,英莲没齿难忘。”

  “快起来。”胤祺忙命人将英莲扶起,打量着她神色,满意地点头:“你能过得好,我们便都放心了。”

  “承蒙贵人恩典,我和娘已经搬回了仁清巷,到底是我娘住惯了的地方,她住着也舒心。”

  这事胤祺也知道,仁清巷那地方还是他挑选出来的,除了宅子,还有几封银子并几十亩地,也派了人去帮着打理,不至于大富大贵招人眼,但足够甄家母女舒服度日。

  “既如此,日后过好日子。”胤祺叮嘱道:“若遇见什么事无法解决,便来甄家,我已经和他们说过了,会照看着你的。”

  “我会的,我一定会将日子过好!”英莲使劲点头,神色再认真不过。

  话说完,英莲也不多留,只瞧着黛玉温柔地笑了笑,便告退离开,就连离开的背影,都是那般的果决。

  再见了,英莲,愿你之后的日子,遂心遂意,望着英莲的背影,胤祺默默祝愿着。

  康熙已经从杭州回銮,快要到苏州,胤祺即将随着御驾回京,姑苏此地不知何时才能再来,若无意外,这大概就是与英莲最后一次见面,见着这样的英莲,胤祺不可谓不欣慰。

  “五阿哥,”正当胤祺默默出神时,宝玉吞吞吐吐的喊了他一声。

  这般忸怩的神色,在宝玉身上出现并不常见,胤祺回过神来,疑惑地望过去。

  “五阿哥,我听我阿玛说,你们是不是要回京了?”宝玉不舍地问道,接驾这些日子,甄家难得的热闹,宝玉又是个最爱热闹的人,实在是不想他们离开。

  早已从林如海那儿听到这消息的黛玉,抬眼向甄宝玉觑去,世间无不散的宴席,黛玉这些日子里,每日都想着胤祺回京后的冷清,便只冷眼瞧着宝玉不舍的情态。

  “是的,估计这两天就要走了。”胤祺点头肯定了宝玉的问话,见宝玉听了他话,泫然欲泣地模样,忍不住笑着调侃:“怎么,舍不得我是吗?”

  宝玉红了眼眶,重重点头。

  他最是不愿意让朋友离开的一人,听到胤祺的肯定,心中更加悲凉,但此时,宝玉甚至顾不上他心头的酸涩,他定定地看着胤祺,恳求着说道:“五阿哥,我有件事想求你帮忙。”

第33章 送别

  微风轻柔地吹到春晖堂中,纱帘被柔风掀起,拂上几人的脸颊,胤祺疑惑地看向宝玉。

  胤祺在甄家也算是住了不短的日子,自认为对宝玉的性子还是看得分明的,这甄家老太太的心头肉,最看不上的便是那些营营苟且之人,宝玉经常和他凑在一起,亦不是为了他皇子的身份。

  能让这样心性的宝玉,说出“求”之一字,这事必然不简单。

  但,宝玉被甄家看得紧,更加上拐子一事,甄家更不许他出门,他整日里在家中,又会遇见什么了不得的事呢?

  胤祺沉吟半晌,并未一口应下,他笑着对宝玉说道:“难道有什么事是甄家公子还做不到的吗?你要真遇着了什么大事,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同想想法子。”

  黛玉亦关心地看向宝玉,连语气都平和许多:“是啊,有什么为难的事,说不得我们能商量出个章程。”

  宝玉本来就是个率性之人,遇喜则仰天大笑,遇悲则嚎啕大哭,听了胤祺和黛玉的询问,他咧着嘴,却是似喜非喜的模样。

  “五阿哥,”宝玉极力装出欢喜的样子,但声音中的哽咽却无法藏着:“我大姐过几日会和你们一道入京,日后在宫中求你关照几分。”

  什么!甄家大小姐要入宫?

  胤祺眉心一跳,他想起初入甄家时见到的那个芳华正盛的女孩儿,知进退,明事理,落落大方,仪态动人,谁见了不夸一句,不愧是大家小姐。

  这样风姿卓绝的甄家大小姐,将将及笄年华,就这样送进宫中服侍康熙那个可以当他父亲的男人,实在是可惜了。

  胤祺脸上不动神色,内心却只觉可惜。

  但,尽管如此,宝玉这个请求,胤祺确实无能为力,他如何能将手伸到后宫之中呢,甄家与皇家关系亲密,对于宫中情形再清楚不过,他们既然愿意送女儿入宫博个富贵,想必是考虑清楚了的。

  胤祺思索片刻,坦率地将心里话告知了宝玉,果然,宝玉听后并未生气,他只勉强道:“我也知道我这请求过于为难你了,事涉东宫,确实没有办法,我只不过是太担心大姐姐,乱了章法。”

  哦,原来甄大小姐进的后宫,不是康熙的后宫,是太子的东宫啊。

  听了宝玉的这番话,胤祺总算闹清楚了情况,甄大小姐不是嫁给年纪比她大上一轮的康熙,而是太子胤礽。

  还好,还...

  好什么啊!胤祺心中咆哮着,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按着虚岁算也不过十二岁,放以前还是小学生的年纪,怎么身边就有人服侍了!

  你们清朝,真会玩。

  胤祺被这消息震地好半天回不过神来,他知古人成婚早,但也没想到能早成这样。

  不过,如果是太子的东宫,宝玉求的事情反而好办了,皇太后并非康熙的生母,亦未抚养过他,能在宫中过得舒服全靠康熙对于嫡母的尊敬,因此对于康熙的后宫,皇太后向来不闻不问,只要康熙高兴就好,但太子幼时亦被皇太后抚养过,皇太后对太子却是有着关心的。

  “我会求皇玛嬷多关照甄大小姐几分。”好半天才从震惊中回过神的胤祺,勉强向宝玉承诺。

  “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听着胤祺的承诺,宝玉终于发自内心的笑了出来:“姑苏城里好吃的好玩的可多了,我让小厮赶紧去买了,虽说比不上宫中的好东西,到底也能玩个新鲜。”

  宝玉的话一出,甄府下人简直跑断了腿,知道这是要送给宫中五阿哥的仪程,谁也不敢将这事轻慢了去,没多久,零零碎碎吃的用的穿的玩的,便塞满了一架马车,让胤祺赶忙叫停。

  “你这莫不是要将姑苏城搬空了让我带回京中?”胤祺好笑地看着宝玉问道。

  “这都是我觉着好的。”宝玉委屈不已,这些东西都是他条件过一次的,不然一架马车还装不下:“我用了好,就想把这些都给你。”

  胤祺动容,但宝玉做的实在太夸张了,他正想着如何委婉的劝宝玉停住这番举动,黛玉却笑了出来:“宝玉,难道你没听过礼轻情意重这句话么,要我说,你找了这么多俗气东西,还没你这一句话来得真挚。”

  “我的东西俗气,”宝玉被黛玉挤兑的话气得一蹦三尺高:“那你准备了什么东西,拿出来看看。”

  “哼。”黛玉全不将宝玉的挑衅放在心上,她笑了笑,从侍女手中拿来一个卷轴,递到胤祺手中,嘴上还不忘说着:“总比你的好。”

  胤祺将卷轴接过,将系带解开,展开红木轴头,在丝绢的衬托下,洁白如茧的宣纸展露出来,只见这纸上用犹自稚嫩的笔触,写着: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

  胤祺随着林海读书的日子里,也是度过诗经的,不用再假装文盲的他,露出惊喜笑容:“林妹妹,这个真好。”

  黛玉抿着唇,得意而矜持的笑了。

  望着胤祺那掩饰不住的喜爱,宝玉酸溜溜地嘟囔着:“我也能写。”

  不管宝玉是酸还是喜,都拦不住胤祺回京的步伐,康熙回銮的御驾到了姑苏,眼见着皇太后精神上佳,胤祺身子也恢复康健,甚至隐约见着还胖了几分,心情大好的康熙将甄家夸赞了一番后,次日,御驾启程回京。

  而甄家大姑娘,正如宝玉所言,随着太子胤礽回了京城。

  而此时望着回程路上风景的胤祺,还不知道回京后尚且有惊喜在等着他,此时的他,在御舟上看着鱼儿从水中跃起,琢磨着如何才能将这肥鱼打捞起来,尽口腹之欲。

  皇太后和蔼地笑着,任胤祺折腾,在拐子一事之后,本就溺爱胤祺的老太太,对于胤祺更是纵容万分,只要胤祺高兴,想怎么着都行。

  更何况,皇太后想起她做出的决定,轻声叹了口气,她也管不了胤祺几天了,这种无伤大雅的事,胤祺想怎样就怎样吧。

  在皇太后的纵容下,胤祺晚间终于吃上了黄河中的鲤鱼,虽说滋味比想象着差了些,但捞鱼的乐趣足以弥补口味上的不足。

  回程的路似乎格外短暂,没多久就从温柔的江南,到了凛冽的京城,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变为塞北的朔风,刀削似的刮刀刚从马车上下来的胤祺脸上。

  一路上舟车劳顿,胤祺到了宁寿宫后,除了随着皇太后向太皇太后请安,其他时候再没有出过宁寿宫门,只吩咐着乌若将从江南带回的礼物送给诸位兄弟,其余时间一直被皇太后盯着在宁寿宫里休息。

  等过了好几天,胤祺终于歇了过来,太医也诊过脉没事后,皇太后将胤祺叫去,慈爱地将他搂在怀里,慢慢说了一番话。

  “什么?”皇太后的话,胤祺只觉震惊。

第34章 贾家出现啦

  “胤祺,我会和万岁爷说,让你搬出宫去住。”尽管皇太后的内心里全是不舍,但她说出的话语却是斩钉截铁,再没有商量余地。

  “可是,皇玛嬷,为什么呢?”不知那癞头和尚批命的胤祺低低地问着,声音里满满全是困惑。

  “这些日子你都病了许多次了,早些年宫中就是这样,夭折了一个又一个阿哥,直到将阿哥送去宫外抚养,才顺利长大,大阿哥和三阿哥都是这样的。”皇太后摸着胤祺毛绒绒地额发,耐心地说着。

  紫禁城中到底规矩重重,时时刻刻都得注意着言行举止,能够出宫住到大臣家里,尽管目前还不知道要去谁家,但对于胤祺而言,都会比宫中更加自在。

  唯一的问题是...

  “皇玛嬷,我舍不得您。”胤祺顺着皇太后的力道,依赖地靠在她的身旁,亲昵地撒娇,从胤祺睁眼到现在,皇太后对他付出巨大的心血与爱意,人非草木,胤祺自是深感动容。

  “有什么舍不得的,”皇太后轻轻拍着胤祺的头,嗔怪地说道:“搬出宫也是在京城,随时可以进宫给我请安,到时候宁寿宫里你用惯了的太监宫女全随着你出去,有什么事让乌若给我传个话,必不会让你受委屈。”

  胤祺依然低着头,闷闷不乐,皇太后也是不舍,但较之不舍,她更忌惮癞头和尚的那番话,她更希望胤祺可以健康平安。

  “就算你不搬过去宫外,过些日子也得搬去南三所,你在我这儿也住不了多少日子。”皇太后嘴角含笑,却无法遮掩语气中的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