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29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这次的事情,涉及到黛玉的外祖母家,更是不能瞒着黛玉,虽然林如海很是怜惜,但许多事情黛玉必须面对。

  正房里,灯烛全部点亮,亮堂堂的,椅背上雕刻的花蕊都纤毫毕现。

  下人将宫中白日刚送来的新茶泡上三杯,见气氛凝重,知主子有事商量,也不敢多作停留,只深深低着头要退出去。

  “等等。”胤祺也是在富贵窝里打过转的人,打眼一看,便知这茶确是好茶,但此时并非喝茶的好时辰:“大晚上的再喝这茶,今儿个就甭想睡了,我记得宫中每日都送牛乳过来,你们去厨房,让她们煮上三碗,在加上蜂蜜,给我们送过来。”

  五阿哥的话,下入谁也不敢怠慢,很快,三杯热烫的牛乳便替换了那几杯清茶。

  “妹妹,”胤祺正色看向黛玉:“夜间饮茶,容易走乏,睡不好最伤精气,我听太医说,将牛乳煮热,睡前喝上一盅,最最助眠。”

  “是我疏忽了。”林如海满脸惭愧,亏得他以为对于黛玉,他已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却还是有疏漏之处:“明儿个我便让管家去寻摸几头牛养着。”

  “无需如此麻烦。”胤祺毫不在意说道:“我分例中每日都有牛乳,宫中送来我也喝不完,何必再如此折腾。”

  林如海摸着胡子:“恭敬不如从命。”

  “林大人您也是。”胤祺笑着看向林如海:“这牛乳最补身子,林大人您每日也喝上一盅。”

  林如海正想拒绝,却见黛玉眼巴巴地望着他,林如海一直觉着他寿元不长,带着黛玉进京也有个想头,他哪一日身子差了,便将黛玉托付给贾母教养,然而想到今儿个见着的贾家情形,林如海深深觉着,贾府并不可靠。

  “好,我也喝。”不仅喝牛乳,还要多找几个大夫调理身体,林如海暗自下了决心。

  黛玉生性机敏,又如何瞧不出林如海那隐隐托孤的念头,见着林如海又有了求生之意,总算放心几分,遂笑眯眯地将温热地牛乳喝了一口。

  这牛乳也不知厨房如何处理的,如绸缎般丝滑,却全无腥味,喝下去只觉甜蜜可口,黛玉难得的多喝了几口。

  见着黛玉喜欢,林如海更是欢喜,他也不急着说话,只笑着瞧着琉璃杯中逐渐变少的牛乳,胤祺更是不着急,只慢慢地等着,屋里又陷入了静谧。

  “五阿哥,父亲。”见着两人都在等着自己喝完牛乳,黛玉悄悄红了脸颊,她将琉璃杯放下:“您不是和五阿哥有正事要谈吗?”

  “不急,先让牛乳喝完,凉了就腥了。”胤祺却不在意。

  见此情形,黛玉忙拿起牛乳喝着,示意不用理她。

  林如海见着天色已晚,确实不能再耽搁,他叹了口气,对胤祺说道:“五阿哥,今日臣去贾府,听两位舅哥的话,他们似是投奔了东宫,还在劝着我也投向太子。”

  “什么?”黛玉惊呼一声,手中的杯子没有握住,失手掉到地上,只剩下一个底的牛乳洒在地上,却无人关注。

  “父亲,您可不能犯糊涂。”就连黛玉这等闺阁女子也知,当今圣上乾纲独断,又正是春秋鼎盛之时,虽说太子是储君,是下一任帝王,但此时圣上还在,在他眼皮子底下和太子走太近,绝非好事。

  “我们林家深受皇恩,只忠于万岁爷。”林如海揪着胡子,肯定地说道。

  林如海并不在意胤祺听到这句话,此时前朝的局势虽然有一丝微妙,但也不过是大阿哥崭露头角,时不时的和太子挑衅几句,但对太子的地位没有半点影响,此时的太子,仍然是康熙最心爱的儿子,是被众臣交口称赞的完美太子。

  其他的阿哥,在朝堂上没有任何存在感,谁能想到日后会出现九龙夺嫡的事情,林如海从未想过胤祺有夺嫡的可能。

  与单纯忠心康熙的林如海不同,胤祺是听得目瞪口呆,贾家这行为,真的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来。

  胤祺是知道未来事的,现在在世人眼中地位十分稳固的太子,会经历两立两废,这么早凑上去的贾家,会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父亲,舅舅怎地这般糊涂,我们得劝劝。”黛玉急了,不再冷静,露出符合她年龄的模样。

  “玉儿,晚了。”林如海叹息一般地说道,眼中全是悲悯:“我今日也劝过,但他们已经被荣华富贵迷了眼,再拉不回来。”

  黛玉无力地靠在椅背上。

  “玉儿,日后你外祖母那边,能少去便少去。”林如海怜惜地看着黛玉,说出的话却很冷酷:“我不能拿我们全家未来去赌。”

  黛玉默然。

  “五阿哥,你亦要小心,太子行事失了谨慎,您务必小心别卷入前朝事情之中。”林如海又对着他的学生,谆谆嘱咐。

  “我知道的。”胤祺比林如海想到的更加谨慎,他对于这皇位是真没什么兴趣,他们争得头破血流的,未来几十年一个个的都快被康熙逼疯了,最后的胜利者老四,当了皇帝也没见日子多舒服,一天天累死累活的,生生把自己累死了。

  这事,胤祺实在敬谢不敏,只要他不做大逆不道的事,不与康熙和新帝对着干,身为五阿哥,一个亲王跑不了,更别说他还有皇太后和宜妃,谁吃了亏他也不会吃亏。

  这边林如海和黛玉及胤祺嘱咐着,那边贾府里,贾赦和贾政也一同到了贾母的屋子。

  那时候林如海刚走没多久,三春亦告退回了自己的屋子,贾母屋里满屋子的丫鬟婆子都在围着贾宝玉转,袭人正从盆中拧干帕子,服侍着宝玉擦脸换衣服。

  “孽障,今日又做什么怪。”贾宝玉今儿个做出的事儿贾政已经知道,他见着这样的贾宝玉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呵斥。

  贾宝玉见了贾政,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瑟缩了一下,求助地眼神看向贾母。

  “行了,在我这儿耍什么威风。”贾母劳累一日,已经显露疲态,但见着贾政斥责贾宝玉,她立时便将宝玉护住,骂了贾政两句。

  “儿子不孝。”贾政忙和贾母请罪,然后又对着贾宝玉说道:“还不快滚出去,我和你大伯有话和老太太说。”

  贾宝玉闻言,一溜烟地跑了。贾母叹口气,让鸳鸯揉着头:“这么晚了,你们兄弟过来所为何事?”

  “母亲。”贾赦和贾政互看一眼,贾政往后退一步,贾赦搓着手,皱着眉:“那事我和妹夫试探过了,妹夫并不如何搭理。”

  “等等。”贾母瞪了一眼,挥手示意屋子里全部退下,这才让贾赦细说。

  “母亲,我想着妹妹不在,妹夫和我们家就没什么关系,所以妹夫才这般冷淡,但太子爷又吩咐务必让妹夫投靠于他,我怕做不到,太子会怪罪于我们家。”

  贾母紧皱着眉,思索着。

  小心觑着贾母模样,贾赦轻声说道:“母亲,儿子想着,莫若给妹夫说个续弦。”

第51章 商定

  “你说什么?”贾母颤抖着手指着贾赦:“你妹妹去了才多久,你就想着给你妹夫找续弦,你对得起敏儿吗?”

  “母亲。”贾赦混不吝地笑着:“妹夫正是壮年,又能为妹妹守多久,他们林家几代单传,妹夫难道不想要个嫡子不成。”

  “要我说,与其便宜了其他人,不如从我们家里头选,就算我们家没有年纪合适的,还有那么多亲戚呢,总比和林家生分了强。”

  “不成。”贾母想着早逝的女儿,老泪纵横:“姑爷和我说过,他无意续娶,你们谁也不许打这主意,敏儿的位置,谁都不许占了去。”

  时下男子娶续弦,是需要前头妻子的娘家同意的,贾敏刚去不久,便有人找到林如海说媒,但林如海与贾敏感情甚笃,正是伤心的时候,他不仅将上门的媒婆全部拒了,还写了封信给贾母,向她表明他没有续娶的打算。

  贾赦急得来回踱步,他嚷嚷着:“母亲,哪个男人妻子去了不再娶,您别听林如海说得好听,等他真找着合心意的,那可就晚了。”

  贾母大怒,随手拿过桌上摆着的佛手便向贾赦掷去:“你说这话对得起你妹妹吗?”

  “母亲息怒。”贾赦并不敢躲,任由这佛手掷到他额头上,瞬间便青紫一片,见此景象,贾政慌忙跪在地上:“大哥说得直接了些,但也是为了咱们家好。现如今咱们家每况愈下,承蒙太子爷看中,交给了我们份差事,若让太子爷觉着林妹夫和我们离心了,怪罪下来又当如何是好。”

  “更何况,母亲你就算不考虑其他,只想想黛玉,一旦妹夫再娶,黛玉外甥女就要在继母手下讨生活,又有几个继母是好的,”

  听到这,贾赦抬起头,狠狠瞪了贾政一眼,他便是续娶了邢氏,邢氏和贾琏夫妇也不过是维持了个面子情,贾政这番话,无疑刺到了贾赦。

  贾政将贾赦的瞪视置若罔闻,接着劝道:“依儿子看,不如在咱们家里仔细找着,寻摸个品格相貌都不错的人,一来,咱们家和林家关系能再续上,二来,也不怕黛玉遭受继母的磋磨。”

  这番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确实将贾母的怒气熄了许多,她敛起怒容,冷静地思索着,慈和的双目中透出泠泠冷光。

  屋外的天早已黑麻麻的,丫鬟小厮们都会挥退,静无声息地守在外面,蝉从地里钻出,声声叫得人心烦,偶尔传来声乌雅的叫声,更是凄厉地心慌,贾赦和贾政垂首站着,等着贾母的决定。

  这不是外头的事,他们两兄弟商量着就能决定,此种涉及到内宅之事,没有老太太的点头,这一大家子的女眷,没有人敢帮着操持。

  “不成。”许久,贾母嘴中吐出这两个字。

  “母亲。”贾赦几乎要蹦起来:“这种好事,为什么不成。”

  “你们到底经的事少,后宅里的事不懂。”一阵风吹来,烛光跳动,闪烁间将贾母的神色映得莫测:“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更别说女婿在盐政上做了这么些年,家中底子肯定不薄,太子爷拉拢女婿,也是看中了他这个钱袋子,你们真是糊涂,现在林如海还是你们嫡亲的妹夫,若是真如了你们的愿,不管是娶我们家的旁支,还是娶亲戚家的女儿,关系到底远了去,更有甚者,女婿年纪也不算大,若他再生了儿子,他攒下的家当自是要留给儿子的。”

  “还请母亲指教。”贾赦和贾政悚然一惊,当即便出了身冷汗,连忙向贾母请教。

  “要我说。”贾母重又浮现笑意:“你们也是灯下黑。”

  贾政努力思索着贾母的话,花花肠子格外多的贾赦,转念之间便想明白,试探着问道:“母亲您的意思是,黛玉?”

  贾母欣慰地看了看贾赦,倒也不是全无脑子。

  “我想将黛玉嫁给宝玉。”贾母也不瞒着,将她琢磨出来的最好办法说出来。

  “母亲!”贾政惊呼出声,这是他从未想过的法子:“宝玉这个孽障,如何配得上黛玉。”

  贾母挥挥手,示意贾政住嘴。

  “今日我见了黛玉,格外喜欢,我们宝玉的人品相貌,哪里差了,这两个玉儿,就是天命奇缘。”

  想到她喜爱的两个孙辈,笑意浮现在贾母脸上:“刚刚听了你们的计较,黛玉嫁到我们家,才是最好的。”

  “一来,我们是黛玉嫡亲的舅家,她嫁过来不会被人欺负了去,二来,黛玉是女婿的独女,玉儿入了我们家,也不怕女婿和我们冷了心去,三来,日后女婿真得了太子爷的看中,也能提携宝玉。”

  “可...”贾政还在犹豫,贾赦嘲讽地说道:“二弟你就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这等好事有什么可犹豫的,也就是贾琏年岁大了,又娶了亲,不然我都想让贾琏娶了黛玉,旁的不说,妆奁就少不到哪里去。”

  “说得什么混账话。”贾母对着贾赦啐了口:“在黛玉面前,可不许如此为老不尊。”

  随即贾母又苦口婆心地劝道:“存周,你大哥这话,话糙理不糙,黛玉若能和宝玉定亲,对谁都好。”

  “儿子听母亲教诲。”贾政最终还是点头应下。

  “这就好,回去和你媳妇通个气,让她日后对黛玉更客气点。”贾母将这话吩咐完,阵阵疲意涌上,她有气无力地让两个儿子回去,又将鸳鸯叫来,好生按揉一番才去歇息。

  贾赦和贾政回了院子,贾赦最近新得了个鲜嫩丫鬟,正是稀罕时候,他扭头便往丫鬟屋子中走去,贾政看了看仍在点着灯的赵姨娘屋,叹了口气,走向王夫人房间。

  贾政和王夫人说了什么,王夫人又如何强笑着应下,暂且不提,总之,没过几日,贾家上上下下的主子,大抵都知道了,前几日从扬州来的那个林姑娘,是老太太心中属意的宝二奶奶。

  瞬间,贾家各个主子的帖子都往林家送去,邀请黛玉赏花的,看曲的,逛园子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黛玉谨记着林如海的吩咐,以为母亲守孝为由,将这些帖子全部拒了,在家里闭门不出,上午与胤祺一道学着功课,下午胤祺向武师傅学习骑射、布库,黛玉则和王嬷嬷学着管家理事,甚至听了此事的皇太后,还从宫中送来个嬷嬷给黛玉使唤。

  闭门不知岁月长,转眼就过了两年,时人为父母守孝服斩衰三年共二十七个月,黛玉的母孝,也快结束。

  这两年中,贾母再三令仆人将黛玉接去贾府,却都被林如海以守孝理由拦住,只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许黛玉走动一二,全了亲戚情分。

  这与贾母的打算截然相反,但贾母也不着急,想着黛玉年少尚小,如今孝期谈婚事也不成规矩,只等着黛玉出了孝期,再和林如海谈两个玉儿的婚事。

  事关皇家,林如海和贾敏都没有将癞头和尚的那番话对外说过,贾母并不知晓林家与宫中的默契,只想着让宝玉多多关心这幼年失怙的表妹,培养着两人情谊。

  贾宝玉自黛玉家去后,对那仙子般的妹妹很是惦念,隔三差五地求着贾母将黛玉接来,却每每失望,只能常常给黛玉写信,送些新鲜玩意儿。

  因此黛玉虽不太去贾府,却也知道些事情,例如二舅母王夫人家的亲戚,举家上京,现如今正借住在贾家,他们家有一女儿,名唤宝钗的,同样也是世间难得的女子。

第52章 宝钗(薛家剧情)

  那宝钗住到贾家,却也有一番缘由。

  宝钗姓薛,是皇商薛家的女儿,那薛家与贾家同为四大家族之一,贾史王薛四家同气连枝,是为金陵一地权势最盛富贵至极的家族。坊间所流传的护官符“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得便是那薛家了。

  宝钗本也是个千娇万宠的女儿,自小如男儿般读书习字,才气日盛,冰雪聪明较之兄长强上十倍不止,深得薛父的欢心。奈何造化弄人,宝钗幼年便父亲早逝,支掌门庭的哥哥薛蟠顽劣不堪,母亲更是一味宠溺,偌大家业竟落下个无人支撑的地步。

  甚至有那等掌柜的,见着薛蟠糊涂模样,很是哄骗欺瞒,铺子里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家业也愈见凋零。

  宝钗见着家中这衰败的光景,日益忧心,遂劝道:“母亲,父亲不在了,我们家在各地的生意却还要做,我冷眼瞧着,这几年铺子收益一年低似一年,就朱雀街上那个脂粉铺子,香粉是金陵城里独一份的,每日里都要转不开身去,就这样,年底盘账竟然也没赚几个钱,和哥哥说,他也不理会这些,只被哄着高兴就行,这还是我们眼皮子底下的铺子,掌柜都能如此弄鬼,再远些地方,还不知作何呢。”

  “我的儿。”薛夫人握着宝钗的手,动容道:“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道,老爷在的时候,我也陪他盘过账的,当时一间间铺子的利钱,如流水一般进来,各地铺子送来的银子,一间屋子都堆不下,现如今眼见着愈发少了,也就仗着库房里还有历年存银,尚能支应一二,我们这妇道人家的,也没法抛头露面去做生意,我只盼着你哥哥能尽早懂事,也不枉我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