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28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黛玉、迎春、探春、惜春几姐妹在贾母下首坐下,此时吃饭尚且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只闻调羹之声,一顿饭悄无声息地吃完,饭必,小丫鬟奉上茶来,又捧过痰盂等物,黛玉随着漱了口,刚拿着帕子擦干净嘴角,又有小丫鬟捧上新茶,这是吃的茶了,黛玉想着林如海素日教导,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不伤脾胃(3),遂只拿着茶却不喝,不动声色地放下。

  王熙凤眼珠子一转,瞧着黛玉的动作,却只笑着吩咐丫鬟们,将残羹撤掉。

  鸳鸯打开香炉,冬日里收集的梅花香四逸,将室内食物残留的味道挥散,贾母含笑望着孙女,外孙女,漫不经心地对王夫人说道:“你们便回去吧,我们娘儿几个好好说说话。”

  王夫人和贾母闲聊几句,带着李纨和王熙凤离开。

  黛玉和三春姐妹笑着说话,正问到平日读了些什么书之时,门帘又被掀起,只见一色如春花,眉目如画的公子走了进来。

  这人难道就是母亲说过的外祖母家混世魔王?黛玉好奇地打量着,越看越觉眼熟,好像在哪儿看过一般。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过安,又转身去了王夫人处,再回来,外出的大衣裳被换成了家常的衣裳,黛玉恍然大悟,难怪觉得眼熟。

  贾母见宝玉进来,搂着他笑道:“你林姑妈家的妹妹来了,快见见他。”

  宝玉顺势望去,却只见一仙子般人物坐在迎春身旁,远远瞧去,却与家中姐妹并不相同,宝玉愣住,喃喃自语:“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4)。”

  贾母斥责般地拍了下宝玉的手:“你们这是第一次见,怎地如此胡说。”

  宝玉笑了笑,正要说话,黛玉却先笑着开口:“人有相似也说不好,我瞧着宝二哥和我在姑苏见过的一个人也很像呢。”

  顿了顿,黛玉好似想起什么,接着说道:“说来也巧了,那个人也叫宝玉呢。”

  这话一出,不止宝玉和三春姐妹,就连贾母都起了兴趣:“快和我说说,姑苏哪家还有这么一个宝玉。”

  黛玉抚掌笑了:“是姑苏甄家的小公子,不仅长得相似,就连年纪也大差不差呢。”

  贾母细细思量一番,拍着手笑道:“这可不是巧了,我们家和甄家是多年的交情了,却没想到他们家也有这么个宝贝。”

  贾宝玉听了几句,又失了兴致,他凑到黛玉身旁,细细打量着,又问道:“妹妹可曾读过书。”

  黛玉扬眉:“正与父亲学着《四书》。”

  话音刚落,探春眼带羡慕地望来,宝玉却一蹦三尺高:“妹妹神仙一样的人物,怎地也读那等仕途经济文章。”

  黛玉闻言,眉头蹙起,冷笑着说道:“这几本书最受推崇,人们出将入相,治国理政都靠这几本书,他们读得,怎地我却读不得不成。”

  宝玉被黛玉这么一说,急得抓耳挠腮:“妹妹切莫有此想法,我只是觉得,妹妹这般脱俗人物,就该吟诗作画,这才配得上你呢。”

  黛玉只冷着脸不说话,林如海对黛玉悉心培养,她学得不比男儿差半分,甚至林如海也常常叹息,恨黛玉为何不是男儿身,若能下场,多少能有个进士出身,她最是不喜宝玉这等话。

  宝玉愈发着急,突然灵光一闪:“妹妹你可有字?若没有,我送妹妹一字可好?”

第49章 痴病

  “送字。”黛玉靠着引枕,不解地问道。

  “妹妹这样的神仙人物,我这儿有一字可配。”宝玉兴兴头头地应道:“妹妹你看颦颦二字可妙?”

  探春见她这哥哥又犯了呆病,正想转圜一二,却见黛玉嗤笑一声:“贾家哥哥这话说得稀奇,我的表字自有我父亲为我取,又何须你费心。”

  时人表字,均为长辈或师长所赐,大都与本名相关,以展示其品德,其中蕴含的是长辈的期盼与祝福。

  当然,若是女子,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出嫁后由夫君取名。

  且先不提“颦颦”二字寓意为何,贾宝玉自己还是个黄口小儿模样,又和黛玉同辈,黛玉的表字,再如何也不该贾宝玉这个外男置喙。

  “是我失礼了,还请妹妹恕罪。”贾宝玉被黛玉一刺,心下讪讪,他本就是满肚子风花雪月的心思,贾母将珍珠拨给他服侍的时候,他见珍珠姓花,想起“花气袭人知昼暖”一诗,将珍珠改名为袭人,自觉比那等庸俗之名好听许多,见着黛玉,也忍不住想为她取个表字。

  黛玉扭过头去,不愿搭理,心想眼前之人果然如母亲所说,最是惫懒无赖模样。

  贾宝玉见此,含情双目中水光氤氲,好似要掉下泪来一般,让贾母看得心疼不已:“宝玉你还不好好哄哄林家妹妹。”

  又拍拍黛玉的手:“你这哥哥,最是有口无心的,只是突然见着新来的姐妹,太高兴了。”

  黛玉望着贾母满是皱纹的手,想着母亲对老太君的孺慕之情,勉强笑着与宝玉又说了几句话。

  之前还不理不睬的妹妹,突然露出了笑意,宝玉心花怒放,想着法子讨黛玉欢心,连三春姐妹也顾不上了。

  “我们那兄弟,毛病又犯了。”探春瞧着宝玉殷勤的模样,和迎春咬着耳朵嗤笑,迎春温柔笑着低下了头,却是一言不发。

  “妹妹可有玉没有?”见着黛玉神色缓和,宝玉忍不住问出了他见到黛玉第一眼便想问出的问题。

  玉?黛玉想起贾敏曾经和他说过,贾家这个表哥衔玉而生,为此最受贾母宠爱,阖家上下无不将他当成宝贝疙瘩,那真真是含在嘴里怕话了。

  料想贾宝玉是要炫耀他的玉,黛玉笑着说道:“想必那玉是稀罕玩意儿,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谁成想宝玉当即便挑了起来,将系着美玉的丝绦扯了下来,使劲往地上摔去。

  “这是什么稀罕东西不成,家里的姐姐妹妹都没有,新来的神仙一样的妹妹也没有,要真有灵,这玉如何选了我这泥做的人物,却不选水做的姐妹们。”

  贾宝玉恶狠狠的话还没说完,屋子的丫鬟婆子却被他的动作吓得不成样子,连忙一拥而上,唯恐这玉被摔碎了去,就连贾母,都惊得站了起来。

  此时黛玉离贾宝玉最近,她见着贾宝玉这痴狂模样,弯下腰迅速地抢过玉佩,拿着玉佩来回看了一遭:“我还以为你说的是什么玉,这般的玉,我又如何没有。”

  贾母正搂着宝玉,准备编段话糊弄过去,却见一直挣扎着的宝玉直直地盯着黛玉:“妹妹说得可是真的?”

  “这有什么可以骗你的。”黛玉随手将贾赦给了见面礼拿出来:“凭这个玉,我瞧着也不比你的差。”

  贾宝玉将信将疑地将玉接过,却见这玉品质不过中上而已,他哭道:“妹妹你又何必唬我,我再没有见识,也知这玉瞧着不过一般。”

  黛玉更是冷笑连连:“我还以为你是个有见识的,怎地你也这般俗不可耐,世间美玉繁多,就连被雕成传国玉玺的和氏璧,也不敢说这品质就最好,我瞧玉,从不看其他,只求一个我乐意,入了我眼,路边的石子也比美玉要好。”

  “现在我看着这玉就很好,不比你这宝贝差。”

  黛玉的一番话,却是让宝玉听痴了,他本就是个痴人,从未听过此番道理,细细思量,只觉这话犹如石破天惊一般,更觉得林家妹妹说得在理。

  “是我着相了。”宝玉擦干泪,不再哭闹,任由丫鬟将玉佩重新系好,帮他戴上。

  贾母听着黛玉将孙子的通灵宝玉说得一文不值模样,心下不虞,但瞧着好不容易恢复平静的宝玉,又不愿再勾起他的痴病,只能强笑着转个话题:“玉儿出生后我还是第一次见,今儿个玉儿就住在我这儿,别回去了。”

  说着,便吩咐丫鬟为黛玉收拾床铺。

  鸳鸯笑着应了,想了想说道:“老太太,我前儿个才带人打扫了东边厢房,现如今被子褥子都是现成的,只要开箱子取些摆件便可以了,林姑娘住那儿可成?”

  对着贾敏留下的女儿,贾母到底还是怜惜占了上风:“不成,东厢房多久都没住人了,且得下大力气收拾一番,宝玉今儿个挪出来,和我睡里头的套间,黛玉就住他的碧纱橱。”

  宝玉一听,又活跃起来,他扭股儿糖般蹭着贾母:“老太太,我睡相不好,夜里别扰了您的觉,要我说,我在碧纱橱外的床上睡着就很妥当了。”

  贾母摩挲着贾宝玉的脖颈,便要默认。

  听着这番话的黛玉,却再忍不住,她没想到贾家行事如此不守礼,竟然让亲戚家的女孩儿和他家公子同住一屋,即使年龄都不算大,但到底也失了礼数。

  黛玉略一思忖,笑着和贾母撒娇:“我也巴不得在您这儿多住些日子,不过父亲让我学着管家,明儿个家里还一堆的事要办,实在是没有办法在您家里住。”

  贾母心下诧异,黛玉才多大,怎地现在就要管家,转念一想,林如海身旁也是有几方姬妾的,更有个曾经诞下儿子的妾,还跟在身旁,若黛玉不管事,林家的管家权就要到那些姬妾手中。

  想到这,贾母忙对黛玉笑道:“你是个有本事的,既然家里有事,我也不强留你。”

  正说着话呢,小丫鬟跑了进来:“老太太,林姑爷来了。”

  此时屋子里也就黛玉几姐妹,年岁尚小,无需避讳,贾母乐呵呵地吩咐着,让人将林如海请进来。

  三春及宝玉对这姑苏的姑父闻名已久,却是第一次见,不由地打量起来,特别是宝玉,想着黛玉如此清丽脱俗模样,林姑父还不知是何等风姿,等见着林如海,贾宝玉却心里一哆嗦,无他,不过是着林如海的气质,总能让他想起拿着戒尺的先生,吓得如鹌鹑一般,再不见之前的机灵。

  林如海过来,是为了向贾母告辞的,见着屋里还有贾家的小辈,忙将见面礼送出,三春及宝玉恭敬地道谢。

  林如海刚进来的时候就见到坐在黛玉身旁的那个公子,长得很是钟灵毓秀,遂在送了见面礼后,又多说了几句。

  宝玉听到林如海问他读书学问一类的话,心下叫苦不迭,却也只能勉力回答。

  进士出身的林如海,听了几句宝玉的回答,瞬间便兴致寥寥,不再询问,只向贾母请辞。

  贾母点头应了,林如海看向黛玉:“玉儿,我们该回家了。”

  黛玉施施然走到林如海身旁,向贾母行了礼,又和三春约定了写信联系,便跟着林如海家去。

  “老祖宗,妹妹要去哪儿?”宝玉见黛玉往外走的背影,又是一跃而起,眸子大睁地问道。

  “你妹妹有自己的家,要回家去。”贾母赶紧搂着贾宝玉哄着。

  宝玉还有个痴病,他恨不得全天下的好姑娘住在他们家,之前黛玉婉拒贾母之时,宝玉一心盘算着给新来的妹妹添些什么东西,并未听见她们的对话,只以为黛玉住他们家之事已经定了,一听见贾母说黛玉要回家,又是愣了。

  “老祖宗,别让妹妹走。”贾宝玉拉着贾母的手,抽噎得快背过气去。

  房中的丫鬟一拥而上,端痰盂的,拧毛巾的,端茶的,全凑到了宝玉身旁,急着哄他。

  林如海在一旁,看着这番混乱情况,脸色铁青。

第50章 算计

  贾宝玉这般模样,林如海也不能将黛玉带走,他冷眼旁观,听着贾母心肝肉儿的哄着,却止不住宝玉的哭喊,只觉着这贾府约莫后继无人。

  “姑爷,我这儿床褥都已经铺好了,就让黛玉在这儿多住几日。”没办法,贾母硬着头皮和林如海商量。

  林如海本就忧心着黛玉身子弱,唯恐她害了病去,见着贾宝玉如此形状,更是担忧黛玉受了惊吓,他苦笑着:“老太太,按理说长者命不能辞,但黛玉身子素来就弱,又有择席的毛病,从扬州过来一路上很是遭了番罪,这两天好容易才能睡个安稳觉,还望您恕罪。”

  贾敏还在的时候,给贾母写的信里,每每都提到了黛玉,贾母心知黛玉的不足之症,叹了口气。

  “择席?”还没等贾母说什么,宝玉先抽噎着问道。

  “你这妹妹,在旁人家睡不好,必须在自己家才行。”贾母搂着宝玉哄着。

  贾宝玉却将这话听了进去,他止住泪,含情双目中满是关切:“那妹妹快快家去,好好养好身子,记得多多的来我家,我家里的姐姐妹妹可多了,也能为你解解闷。”

  黛玉自贾宝玉摔玉开始,便知他的脾性,临走前贾宝玉的这番发作,也没让黛玉吃惊,她和林如海一般,冷眼瞧着,只悄悄猜测着,贾母如何才能哄住贾家这宝贝。

  却没想到,听着她有那择席的毛病后,贾宝玉瞬间便不寻死觅活,黛玉若有所思,这贾宝玉,瞧着也不是传言中那般混账。

  林如海领着黛玉与贾母告辞后,又坐上来时的翠幄清油车,到了荣国府大门后,再换上马车。

  林府中,胤祺做完功课后,又与布库师父练了会儿,直练得大汗淋漓后,见着天黑起来,才回屋子梳洗清爽,等着林如海和黛玉回来。

  眼见着天越来越黑,胤祺愈发觉着奇怪,当今出门做客,大概就是那么些时辰,此时天都要黑透,也不知黛玉他们遇着了什么事情。

  等到各处的灯都亮起,被胤祺吩咐着盯着大门动静的小厮连忙小跑着回话:“五阿哥,林大人和林姑娘回来了。”

  对贾府行事颇知一二的胤祺,连忙往正屋走去,贾府毕竟是贾敏的娘家,若有什么碍于亲戚情分不好做之事,胤祺不介意狐假虎威一番。

  林府才收拾出几个院子,从胤祺住着的院子出发,没几步就到了正屋,正好撞见神色不虞地林如海和黛玉。

  胤祺敢拍着胸脯保证,他从来没有见过脸色这么难看的林如海,当官讲究养气之道,林如海多年没如此动过怒了。

  原来在马车上,林如海细细问了黛玉,得知了他和贾赦贾政在外头时,贾宝玉还弄出了取字、摔玉那番闹剧,又得知贾母原意让黛玉住在碧纱橱中,贾宝玉住在碧纱橱外,这实在不成体统。

  “林大人,妹妹。”胤祺一愣,难道说贾家真的连面子功夫都不做了不成。

  “五阿哥。”按理说,林贾二家属于姻亲关系,多少也能用上一句家丑不可外扬,然而林如海想着贾赦席间隐隐表达出来的意思,林如海的头愈发痛了起来:“臣有事要禀,还请您入内详谈。”

  “黛玉,你也随我来。”

  自从知道女儿的归宿注定是皇家后,本就将黛玉当儿子养的林如海,更是将女儿时时带在身边教导,不止管家理事,人情往来,甚至与幕僚来往,也不避着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