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弋
等待胤祺乘坐的马车转过弯,彻底消失在几人视线中,太子胤礽冷笑着抬起下巴:“灰溜溜地出宫,有什么好看的。”转身离开的太子,没有注意到身后兄弟更加复杂的眼神,只琢磨着甄家格格所说有投靠之意的贾家,是胤祺之前短暂住过一段时间的人家,更与胤祺之后要住的林家又姻亲关系,想着找个时间召贾家的人叙话。
而被太子惦记的贾家人,正围在贾老太君的屋子里,商议着林家送来的拜帖。
林如海本是列候之家,又凭本事考了科举,连任姑苏、扬州巡盐御史,在贾家的姻亲中也是不俗。贾母接到以林家名义送来的拜帖,想起早亡的女儿,哭了一场,服侍在一旁的邢夫人、王夫人并王熙凤陪着哭了一次,好容易将贾母劝住。
“你们回去给家里爷儿们说,林家姑爷过两天要来拜访,让他们都将事情安排妥了,过来陪姑爷喝杯酒。”止住泪的贾母,神思清明,对着邢王二夫人吩咐,邢王二人忙点头应是。
“黛玉也随着他父亲入京了,到时候将家里的孩子也都叫来,兄弟姐妹的玩闹一阵,也让黛玉散散心。”贾母想了想,继续吩咐。
王夫人眉心一跳,试探着问道:“老祖宗,宝玉素来顽劣不堪,也不知什么时候会犯了那脾气,我怕他冲撞了亲戚,要不那日让宝玉好生待着,别惊扰了林家姑娘。”
“呸,”贾母当即骂道:“宝玉哪里见不得人了,怎么亲戚来了反而要关起来,你这还是当娘的人?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打什么主意,这家里我还没死呢,你这些小心思都给我收起来。”
王夫人惨白着脸,流着泪跪了下来:“老祖宗息怒,媳妇绝无其他相头。”
王熙凤见着她姨妈被斥责,自觉脸上也过不去,她眼珠子一转,对外挥挥手,守在门外的俊俏丫鬟悄然离开,没多久,门外便传来李嬷嬷让宝玉跑慢点的声音。
贾母这才吩咐王夫人起身,又令她去后面梳洗一番,自己则搂着宝玉在怀里,心肝肉儿的疼着。
第47章 进贾府
黛玉送去的拜帖当天便得到了回帖,言说老太太对外孙女十分想念,一刻也忍不得,恨不得立时便能见着,但念着黛玉一路舟车劳顿,便先休整几日,待三日后再见。
贾敏远嫁姑苏,时不时地想起京中娘家,常常在处理完家事后,搂在黛玉在怀中,和黛玉念叨着若干事,黛玉对于母亲描述中的贾家,神往已久。
贾府来送回帖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只见这婆子打扮地很是体面,说话亦是客客气气,瞧着便很是体面,只一点,与黛玉说起她贾敏之时,虽也陪着掉了两滴泪,瞧着却也没甚真情实感。
黛玉若有所思地接过帖子,令人拿了几个精致小巧的金馃子,赏给周瑞家的,便客客气气地将她送了出去。
已经搬入林府的胤祺,等到周瑞家的离开后,从屏风后走出来。
“阿哥,这嬷嬷我瞧着并不真心。”黛玉心思灵巧,很轻易便瞧出了周瑞家的尊敬表象下的那丝不喜。
“这又如何。”胤祺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好似要将看不见的不虞挥散:“他们喜或不喜,真心或假意,都对妹妹没甚影响,妹妹是林家女儿,去他们家不过是走个亲戚,何必为了他们伤神。”
胤祺在荣国府也住了几日,冷眼旁观着却也能看出一二,担忧着黛玉过几日在荣国府里吃亏,胤祺回想着,将荣国府情形与黛玉分细细说来:“都说白云苍狗,如今宁荣二府却和贾夫人出嫁时候截然不同了。”
黛玉坐直了身子,仔细地听着,这却是贾敏没和她说过的事情。
“史老太君早已含饴弄孙,荣国府的一应事宜,却全部交给了孙儿贾琏的媳妇打理,王夫人只吃斋念佛,并不大理事。”
荣国府中的人员关系,黛玉是尽知的。按着胤祺所言,此时的荣国府管家之人却是长房贾赦的儿媳妇王熙凤,按着辈分,她应该唤一声二嫂子的,这嫂子却又是二舅母王夫人的娘家侄女,个中种种,虽不明言,却是微妙。
黛玉心思通透,胤祺这寥寥几言,她瞬间便有了决断,让雪雁将拟好的礼单拿来,斟酌着将拟好的礼单增减一番。
三日后,晨光微熹,京城林府便动了起来。
这三日里,林家大大小小事情终于理顺,林如海也去了翰林院报道,与同僚厮见一番,唯一不同的是,林如海无需如其他人般,日日去翰林院当值,只要在家中好生教导五阿哥。
外头家里的事情都处理好了,也到了约定去荣国府的日子。
林如海与贾敏感情甚笃,更何况还有黛玉在,对于贾家将礼数做的足足的,一大早便领着黛玉,从林家出发,往贾府而去。
此时正是天光乍明之时,晨光刺破云层,耀眼的光芒四射而出,天高地阔,风朗气清,正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大街上各色摊贩已经将摊子摆出,吃的用的戴的玩的杂耍的,无所不有,更有那等西洋传来的精巧玩意儿,繁盛不知几何。
黛玉入京之时已经见识过京中繁华,这一日再看,却仍看得目不转睛,较之江南,京中街市更有一份粗犷地热闹。
马车艰难地走过街道,从林府出来,往东走了大半个时辰,街市皆热闹非凡,突地,马车转过街角,一路上的喧嚣瞬间消失,只见两个巨大的石狮子摆在门口,后面是三间兽头大门,上书“敕造荣国府”几个大字,正门旁坐着几个衣着鲜亮的小厮,懒懒散散地闲磕着牙。此时大门紧闭,两侧的角门开着,小厮仆妇进进出出的(1)。
黛玉将沿途掀开的帘子放下,端坐在车上,又成为最知礼懂礼的林家千金。
“父亲?”见着林如海示意马车停下,却不动弹,黛玉不解地问道。
林如海将黛玉放下的帘子掀开,隔着窗吩咐林仁将他的帖子送过去,随后才对着黛玉笑道:“玉儿,我们是贾家的正经亲戚,林家也是列候之家,为父不才,也是科举出身,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走亲戚万没有从他们角门进的理。”
黛玉从小被林如海当男儿养大,不仅特特请了进士为黛玉授课,更是借着遇见事情,时时刻刻为黛玉说着这些人情文章,唯恐黛玉被人欺辱了去。
从车窗中向外望去,只见那几个懒懒散散地小厮,见着走过去的林仁,相互踢了几脚,最后一个脸最嫩的不耐烦站了起来,眼皮都不抬地将拜帖接过,待听完林仁的自报家门,几个小厮从椅子上一跃而起,跑进去报信的,合力开门的,叫来轿子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两顶青布软轿被清俊小厮从角门抬出,知道林如海今日要来,早在门房里等着的林之孝,接到门子传话后,连忙跑到马车前:“姑爷,老太太盼您许久了。”
林如海捋了捋长须,不多与林之孝计较,扶着黛玉坐入轿中,机灵的小厮将马车赶去马槽,抬轿的小厮呼喝一声,齐齐使力,青布轿子一前一后地入了荣国府中。
进了荣国府,顺着大甬路没走多久,便见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1),这却是荣国府的正房,荣禧堂了。
黛玉随着林如海,走入荣禧堂中,大舅舅贾赦和二舅舅贾政已经在屋子里等着了,甫一照面,两人几步走了上来,与林如海厮见之时便红了眼眶:“妹夫,到底是我家妹妹福薄。”
林如海见着妻舅,想起与贾敏琴瑟和鸣的日子,伤心事又被勾起,亦是流下泪来。
一时几人相对泪流,很是哭了一遭。
黛玉本便敏感,随着也呜呜咽咽掉下泪来。
这却将林如海唬地不行,那疯癫和尚和道人说的话,他且记得深深的,万不能让黛玉流泪,林如海忙止住泪,哄劝起黛玉来。
这番动静,也让贾赦和贾政注意到这从未见到的外甥女。
“这便是黛玉了,妹夫和妹妹果然养得好。”贾赦赞了一句,又想起已经逝去的妹妹,叹了口气,从袖中掏出了块玉佩:“舅舅第一次见你,也没甚么好东西,这块玉你要不嫌弃,就拿过去玩玩吧。”
黛玉看向林如海,见他点头后,双手接过贾赦的玉佩:“谢大舅舅赐。”
贾政见此,亦找了个把件赠给黛玉。
一时间几人见礼完,贾赦拍着林如海的肩膀:“妹夫,我们久久未见,我令人摆了席面,待会儿让丫鬟将外甥女带去给老太太瞧瞧,咱们今儿不醉不归。”
林如海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不动声色地讲袖子从贾赦手中抽出:“大舅兄的宴,本不该辞,但我许久没见过老太太,且让我先向老太太磕个头。”
“这是应当。”贾赦还未言语,一旁的贾政已经欣慰说道,他最是尊崇儒道,对于林如海惦记着老太太的行为,颇为满意,当即便找了个年幼的小厮,令他去后宅通传一声,免得冲撞了去。
趁着这功夫,几人又交谈一番,待知道林如海目前是翰林学士后,贾赦不屑地撇了撇嘴,贾政却更加热切与林如海交谈起来。
没多久,小厮跑来传信,可以去老太太的正屋了。
一行人从荣禧堂出来,外面是两架翠幄青紬车,林如海携黛玉坐上一架,贾赦和贾政同坐一辆。鞭子挥起,拉车的骡慢慢走着,不知转过来几个弯,也不知走过了几条道,连廊接着连廊,院子围着院子,走了不知多久,终于到了贾母所住的正屋。
贾母早已翘首以盼。
第48章 宝玉黛玉见面
“给老太太请安。”林如海恭敬地弯下腰,向贾母行了大礼,黛玉站在林如海身旁,同样落落大方的向贾母问好。
“好,我一切都好。”贾母应付过了林如海,目光移到黛玉身上,再转移不开。
贾敏是贾母的小女儿,也是最得她疼爱的一个,未出嫁时在家里也是千娇万宠的,却没想到贾敏年纪轻轻的,居然先一步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着实透彻心扉。
见着颇有几分贾敏气度的黛玉,又思念逝去的女儿,又怜惜外孙女早早没了母亲,贾母一时悲从中来,踉跄着走了几步,将黛玉搂在怀中,放声大哭。
贾母一声声“我苦命的女儿”,也勾起了黛玉的思母之情,在贾母温暖的怀中,黛玉亦红了眼圈,哭得不能自已。
贾赦、贾政和林如海陪着哭了一场,过了许久,贾政含着泪劝道:“母亲,还请您保重身体,若您因为这病了,妹妹去了都不能安心。”
一时间,贾母更觉得痛彻心扉,林如海也勉强止住了泪,几人好说歹说的,才将贾母劝住。
三两个灵巧丫鬟轻巧地走上来,搀扶着贾母坐下,黛玉被贾母搂在怀里,坐在秋香色坐褥上,林如海、贾赦与贾政三人分列而坐。
鸳鸯拍了拍手,小丫鬟们端着水盆帕子鱼贯而入,贾母亲自拿着帕子,替黛玉将脸擦干净,待众人都收拾齐整,贾母也整理好心情,哀声问着林如海贾敏临去前的情景。
这个话题到底过于伤感,说着说着,林如海又哽咽难言,贾政见贾母又有恸哭之意,想着贾母也是上了岁数的人家,最忌大悲大喜,今日已哭过一场,万不能再引起她的伤心,想了想,贾政找了个说话的空隙,对着贾母说到:“母亲,妹夫已经调入京中,日后能见面的日子还长着呢,也能时时见着外甥女了。”
果然,听了贾政的话,贾母转悲为喜:“这话当真,可不是唬我?”
“老太太。”林如海勉强收拾了心情:“万岁爷的旨意已经下了,日后我便在翰林院当差了。”
“翰林院。”贾母喃喃念了一回,却也笑了:“翰林院好,是个清贵地方。”
贾母又关心地询问几句,林如海亦恭敬地答了,他到底是外男,不好在内宅久待,见着桌上的更漏又过了一刻,便要离开。
贾母才见着黛玉,又如何愿意松手,她注意力全在黛玉身上,随声吩咐:“你们俩将女婿招待好。”
贾赦和贾政遂领着林如海去了前头。
等到林如海离开,丫鬟们顿时松泛起来,鸳鸯笑着请求贾母的示下,是否可以摆放,待贾母点头,招手叫来一个小丫头,让她去厨房跑腿。
这时,一直让丫鬟盯着贾母房里动静的邢夫人和王夫人也赶了过来,贾母搂着黛玉正在轻声安慰,见着二人,指着对黛玉说道:“这就是你大舅母、二舅母了。”
黛玉从贾母怀中出来:“黛玉给大舅母、二舅母请安。”她还记着周瑞家去林府时,笑脸下的那份假意,着重打量了王夫人几分,只见她这二舅母却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见着她温和的笑着,全然看不出不喜。
邢夫人心疼地从手腕上捋下赤金虾须镯,戴到黛玉手上,王夫人亦给了一副头钗。
正相互厮见着,青缎帘子又被丫鬟掀起,只见一阵香气袭来,三四个婆子并数个丫鬟,又簇拥着四人走了进来。
只见最中间之人穿一身酱紫色衣裳,头上手上全无首饰,只耳朵上挂了两个丁香坠子,素淡地打扮与守孝的黛玉也相差无几。这约莫是去了的珠大哥媳妇李纨了。
黛玉如是想着,又将视线转到另几个人身上,却是几个年岁与她相仿的姑娘,温柔可亲有之,顾盼神飞有之,只最后一人年龄尚小,尚瞧不出什么,这应是贾家的姐妹了。
果然,贾母指着几人介绍着,与黛玉所猜一般无二。
几人相互笑着见过,互相通了姓名,贾母笑着问道:“你们今日怎么和珠儿媳妇一道来了?”
迎春温柔笑着:“老祖宗,今儿个大嫂子带我们做针线呢。”
“珠儿媳妇是个好的,你们都好好和她学着。”贾母满意地点头,对着黛玉叹道:“你这嫂子,最是守拙之人,品性极好的,我素日也和他们说,虽珠儿不在了,有你这嫂子,我也放心。”
“老祖宗,您又夸您那好孙媳妇了,我们这些人和大嫂子一比,就是那烧糊了的卷子。”还不等其他人言语,掀起的门帘后传来一嗔怒地声音。
黛玉循声望去,只见一恍若神仙妃子的女子走来,含笑带嗔地看着贾母:“老祖宗,您这么偏心,我可不依。”
贾母笑骂:“你这泼皮破落户的,没见着还有亲戚在呢,都多大人了,快将这模样收收,不然惹得亲戚笑话。”
“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1)”来人看着黛玉,笑得更是亲热。
黛玉微微往贾母怀里缩了缩,贾母连忙搂得更紧:“你这辣子,可别吓坏了我的玉儿。”
随即笑着对黛玉说道:“玉儿别怕,这是你琏二哥的媳妇,人称凤辣子的,你叫声二嫂子也就是了。”
这就是胤祺说的,现如今荣国府的管家奶奶王熙凤了。黛玉靠在贾母怀里,仔细瞧着,果然眉眼间自有一股杀伐决断。
黛玉与王熙凤见过礼后,只听见她笑着对贾母说道:“老祖宗您可不能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有了外孙女,就将我们这些孙子媳妇都扔脑后头去了,不然我可是不依的。”
说着,又抚着黛玉的脸:“也难怪老祖宗这么疼了,我自诩也是有见过世面的,但您这外孙女,瞧着这份容貌、气度,真真是生平少见,想必是像了我那未曾谋面的姑妈。”
这话一说,却是又勾起了贾母的伤心事,她强笑着:“我才好了,你又来招我(2)。”
王熙凤做势要扇自己的嘴:“是我不会说话,老祖宗您当着亲戚面,给我留点脸面罢。”
贾母指着王熙凤笑了:“我才说一句,你且这么多话等着我呢。”
几人说笑间,鸳鸯进来回话,厨房已经将饭菜准备好,贾母站了起来,一屋子人都跟着动作。
只见后房门里,桌上已经放满了菜,贾母在众人的簇拥下独坐上首,王夫人、李纨、王熙凤捧羹拿勺的,站在贾母身后伺候。
上一篇:啵嘴咒术能否拯救柯学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