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43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黛玉微微抿起唇,拎着裙子,只觉着心中无比安稳。

  山风越发凉了下来,日头也隐入云层,只见彩霞漫天,如火烧一般,绚烂夺目,终于走到了山脚之下。

  马车便停在那儿等着。

  雪雁掀开帘子,从马车内拿出一个梅花纹样的小几,稳稳地置在地上,便要扶着黛玉上车。

  正在这时,不远处传来呼哧呼哧地喘气之声。

  黛玉止了上车的脚步,循声望去,却只见是一乡间老妪并一五六岁小孩,全身湿漉漉地,粗布鞋上沾满了泥巴,正一脚深一脚浅地在路上走上,一老一笑的,看着很是狼狈。

  “你们怎么这个样子。”雪雁瞪大的圆圆的眼,扬声问道。

  “雪雁,”黛玉轻声呵斥,外头不比屋里,说话做事需多点讲究,好在这儿只有胤祺随身带着服侍的人,不怕被看了笑话。

  雪雁自小服侍黛玉,与胤祺也很熟悉,她知晓无论是黛玉还是五阿哥都不会因为此事喊打喊杀,倒也没被吓到,只讪笑着:“姑娘,是我错了,下次不敢了。”

  “这正是旁边村子里的村户,村子里都叫那人为刘姥姥,平日里种着那几亩田度日,上次我拿回来的那几把蒲扇,您夸这说颇有野趣的那几把,就是这刘姥姥和她女儿在家中编的,也不知去哪里了,怎地如此狼狈。”

  说话间,刘姥姥和孙子板儿已经走近,见着前头那些人,个个穿得富贵非常,就连服侍的下人都格外得体,瞧着比之前见过的平儿姑娘更加体面。

  从荣国府出来后,刘姥姥自诩也是见过世面的,不敢冲撞了贵人,只瑟缩着躲在路旁,哆哆嗦嗦地向胤祺和黛玉行礼。

  一阵风吹来,不知什么东西吹到板儿鼻子旁,板儿鼻头一阵痒,打了个喷嚏。

  “贵人恕罪,贵人恕罪。”刘姥姥知贵人讲究,见着胤祺和黛玉微微蹙眉,忙不迭拉着板儿跪了下来。

  黛玉知板儿是无心之举,无意为难,她点点头,吩咐雪雁从马车里拿来大帕子:“老人家上了年岁,孩子又小,这么兜头淋了一阵雨,赶紧将身子擦干,可别落下病来。”

  刘姥姥从雪雁手中接过帕子,只觉手中之物不知是何料子,洁白而柔软,手抓上去犹如陷入棉花堆里一般,她捧着舍不得用,咋舌道:“老婆子真真长了见识,这么好的东西可舍不得用,原以为今日里腆着脸去荣国府已经是上辈子烧了高香,没想到回家路上还能撞见这等好事,回到家中且得给佛祖上个香。”

  荣国府,听到这话,被绑起来又塞住嘴的净虚师太呜呜叫唤起来,黛玉与胤祺对视一眼,神色凝重起来。

  莫非这一趟出门,就撞见好几个荣国府的苦主?

  只不过见着这刘姥姥的神色,好似并未受到到什么磋磨。

  “帕子给了你,就是给你用的。”胤祺不耐烦和刘姥姥在这种事情上多费口舌,他望了眼舞文,舞文立时走过去,轻柔地将帕子接过来:“这位老人家,让奴才服侍您。”

  刘姥姥当时便僵在当场,手脚都不知道要如何摆放,舞文手一动,她便要念一句阿弥陀佛,这让原本心事重重地黛玉忍不住笑了出来。

  见黛玉心情好转,胤祺也有了耐心等待,等到刘姥姥头发上衣服上终于不再一拧就滴水,舞文又取了个新的帕子,直接将板儿包住,同样轻柔地擦拭起来。

  “你刚刚说的荣国府,是什么情况。”金镶玉的马鞭在胤祺十指间转动,上下翻飞,划破空气时带出的风声格外吓人。

  刘姥姥再有见识,也不过是庄户人家,被胤祺手中的鞭子吓得瑟瑟发抖,唯恐这贵人手一抖,鞭子便落在她的身上。

  “贵人,”刘姥姥脸色惨白,心下思忖着这人问荣国府,到底是福是祸,虽说她没敢细瞅,却也瞧见了被绑住的那个人,她小心翼翼地斟酌着回话:“老妇有个女婿,名叫狗儿,祖上也曾做过京官的,蒙金陵王家不弃,两家祖上也连过宗,奈何家业萧条,生计实在困难,老妇想着如今荣国府二夫人正是王家的小姐,那王家小姐吃斋念佛,最是惜贫怜若,想着虽说王家放了边任,但老妇和女儿到底与二夫人有过一面之缘,去贾府求求,说不得便能缓了家中困难。”

  黛玉仔细打量,只见这刘姥姥和板儿穿着粗布衣裳,那衣服上并无补丁,穿着也算合身,能瞧出已经是他们最好的衣裳了,但这衣裳洗过许多次,原本的青色中泛着白,一看便能知他们的日子困顿。

  黛玉在贾家住过些时日,她深知贾家那些势利眼是如何瞧人的,按着眼前两人打扮,连荣国府大门朝哪边开都找不到,但望着刘姥姥极力掩饰,却掩盖不住的美滋滋模样,黛玉便知刘姥姥这趟必有收获。

  这倒是奇了。

  黛玉暗暗思索着,胤祺却未顾忌太多,他一挑眉,戏谑问道:“哦,后续如何?”

  见着胤祺似笑非笑模样,刘姥姥更是小心又小心,只见她憨憨笑着:“回贵人的话,我们这等乡野人家,贸然寻去国公府上,却是我们的失礼,照理说,我这样的破落户上门打秋风,被打出来也应该,我想着若不成,带着我这外孙子见见世面,也算值了。谁承想荣国府现在的当家奶奶,也是王家小姐,实在是菩萨心肠,不仅亲自见了我们,还给了我们二十两银子,这银子够我们庄户人家花用许久了,这份大恩大德,实在难以为报。”

  当家奶奶,王家小姐,这俩词一出,却是王熙凤无疑。

  胤祺惊讶地扬起眉头,黛玉亦暗自低语:“却也不是全失了人性。”

  唯有净虚,人被五花大绑着,嘴里塞着破布都没能堵住她的动静,使劲发出吱唔之声是,眼中迸射出怨恨地火花。

  这番动静,正好提醒了黛玉,她厌烦地瞅了净虚一眼,恹恹地耷下眼皮,胤祺便知她的心烦,忙挥挥手,侍卫连忙赶来,一把将净虚的嘴捂上,不许她再发出声音。

  黛玉见着刘姥姥和板儿,老的太老,小的太小,也知他们走了一日,想必已经筋疲力尽,吩咐着让人腾出一辆车,将两人送回家,在刘姥姥感恩戴德之声中,复又掀开车帘,踩着脚踏坐了上去,胤祺紧随在黛玉身后,单手在车辕上一撑,便跳了上去。

  等到黛玉和胤祺都坐好后,舞文坐上车辕,挥着鞭子赶起车来。

  马车缓缓向园子走去。

  “阿哥,我本想着直接将净虚送去老太太那儿,让老太太去处理的。”黛玉头靠着引枕,轻声说道:“但听刘姥姥的话,琏二嫂子又好像不是无可救药。”

  胤祺哼笑着:“既如此,那边让人仔细查查。”

  荣国府中一个刚当家的奶奶,也不值当胤祺派人随时盯着,见着黛玉犹豫,胤祺索性吩咐着手下的人好好去查探一番。

  能在阿哥手下听使唤的人,能力自是不菲,没两日,详细地结果便到了胤祺手中,此时胤祺正好和黛玉坐在葡萄架下,面对面的博弈。

  胤祺将手中白子放下,笑着告饶:“妹妹棋艺精湛,我认输了。”

  说着便将信封撕开,黛玉没好气地看着他:“每次都这样。”却也没多计较,毕竟她也更在意那份调查结果。

  胤祺将新掏出,飞快看过,脸上神色格外奇怪。

  “怎么,尼姑那事不是琏二嫂子第一次做?”黛玉讶异地在凑向胤祺,却只见胤祺将信递给她,神色莫名说着:“弄权之事倒是第一次做。”

  黛玉侧耳,等着胤祺的下文,果然,胤祺哼笑两声:“那王熙凤真是个胆子大的,扣着丫鬟的月例银子放印子钱,她这也是独一份了。”

  黛玉表情一言难尽:“放印子钱?”

  “嗯,”胤祺肯定地点头:“现如今印子钱猖狂,许多人家还不上这钱卖儿鬻女的,朝中早有大人提出过此乃民生十大害之一,皇阿玛大怒,下令禁止,奈何有些人家仗着军功,连皇阿玛旨意都不放在眼中,现如今是皇阿玛一心想打准噶尔,还要依靠武将,对他们那种阳奉阴违行为在忍着,等准噶尔平了,皇阿玛哪天心气不顺,计较起来,这些放印子钱的,还能的得了好?”

第77章 问责

  “阿哥,令人将这净虚送去外祖母那儿,与外祖母将这些事儿说明白吧。”黛玉将水晶杯放下,兴致寥落,这贾母,真的是每一步都在悬崖上跳舞。

  “老太太年岁大了,想必没那么精力管了,不若我派人私下去训斥一遭,许是更有作用。”胤祺知晓黛玉对贾母的孺慕之情,皱着眉劝解。

  “何必呢,”黛玉反倒看开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这次是我碰着了,还能有些转圜,京中贵人许多,凭着贾府猖狂的行事,想必得罪的人更是不少,若撞到他们的手上,又哪有什么好下场。”

  “我本还想着,琏二嫂子对着刘姥姥和板儿,也给了银子,瞧着本心不是个坏的,私下帮她将事情周全了,再好生和她说说,倒也不必惹得老太太烦心,没成想却是我想错了,按着她这性子,火盆中的银子都恨不得能伸手去取,再不是我能管的,索□□给老太太,自家管自家事,老太太真撒手不管了,我又有什么好着急上火的,终究不过就是树倒猢狲散罢了。”

  既黛玉已下定了决心,胤祺也也不多劝,只令人将净虚绑着送到贾母跟前,附带着封信,将王熙凤、净虚做的事交代得一干二净。

  对于胤祺派人送来的心,贾母从不敢掉以轻心,她不假人手地拆开信,飞快浏览起来,读完信,气得一个倒仰,苍老的手抖得厉害,她并未像胤祺和黛玉猜测的那般,装聋作哑含混过去,贾母生在史侯家,嫁入国公府,什么事儿能抬手放过,什么事儿需采用雷霆手段,再无人比她拿捏得更为准确。

  “去,将琏儿媳妇叫来。”贾母重重倒在椅子上,喉间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却顾不上叫太医,只大声吩咐着将王熙凤叫来。

  紫鹃连忙跑了出去,黛玉回家之后,拨去服侍她的鹦哥,又回了贾母屋中,鉴于她将黛玉服侍的好,贾母一高兴便给她改名紫鹃,又将她提到内间服侍,补了去服侍贾宝玉的晴雯的位置。

  鸳鸯连忙将前些日子太医留下的养身丸子取了一粒,小心地喂给贾母,也不敢在这等时候多言。

  没多久,听闻老太太身子不适的王熙凤匆忙赶来,刚进屋子,便见鸳鸯坐在贾母榻前,轻轻地为她锤着腿,屋子里一个个都噤若寒蝉,只能听见衣物的摩擦之声。

  王熙凤也是个警醒性子,她连忙向鸳鸯望去,鸳鸯与她院子里的平儿交好,经常为她在老太太面前周全,这次也不例外,王熙凤想着让鸳鸯给个暗示,然而鸳鸯却只垂着头,连眼尾的余光都没有看过来。

  这让王熙凤心头砰砰直跳,不知是什么事儿犯到了老太太手上,她强忍着不安,关心地说道:“老太太,紫鹃说您身子不适,可请了太医,您可是我们家中的定海神针,再不能出岔子的。”

  对着王熙凤的讨好卖乖,贾母神色更冷,她冷笑着:“我这老婆子活久了碍你们的眼,我知道你们恨不得将我早早气死,这样也就没人说这些讨嫌的话了,还请什么太医,让我早早闭了眼,去找国公爷才是正事。”

  王熙凤当即大惊,敷着的脂粉都盖不住瞬间变白的神色,她当即便仓皇跪下:“老太太,您这真吓煞将我了,但凡我有半点这种念头,就让我天打五雷轰。”

  贾母听了王熙凤的赌咒发誓,冷笑地更加厉害,她眼皮抬起,宽容慈和再也不见,从那严肃地眼神中,能窥见执掌荣国府中馈数十年的当家夫人身影。

  贾母的手在鸳鸯手背上拍了两下,鸳鸯立时停手,示意屋内服侍的丫鬟全部退下,随后将绑在屏风后后净虚拖了出来。

  “呜呜呜。”堵着嘴的净虚呜呜咽咽,在喉咙里发出悲鸣,见着王熙凤后,好像见到救命稻草,跪着往王熙凤脚下扭过去,涕泪横流的脸沾上王熙凤的裤子,王熙凤更是一惊,忙将净虚踢开,殷勤笑道:“可是这老尼惹了老祖宗,您便将她交给我,保管让您出气。”

  贾母眼沉沉地望着王熙凤:“琏儿媳妇,你是个聪明的,再这么装模作样,却没意思了,我既然绑了净虚,你觉着还能瞒过我吗?”

  王熙凤犹自带着侥幸之心,她惨白着脸,勉强拉起嘴角,声音干涩:“老祖宗,您说什么我听不明白。”

  贾母上了年岁,又大惊大怒,没精力和王熙凤绕圈子,她将胤祺派人送来的那封信甩到地上,怒声呵斥:“这信上写得清清楚楚,你还不认。”

  王熙凤露出难堪之色,她跪倒在地,抱着贾母的小腿:“老太太,官府判罪还得说个罪状,让犯人分辨一二,您这直接就给我定了罪,我却不服。”

  气昏了头的贾母这才想起王熙凤不识字这一遭,她喘着气:“我只问你两件事,一是你可在外放印子钱,二是你可打着贾家的旗号在外头弄权?”

  王熙凤只觉天旋地转,她在见着净虚的时候,便觉着张家事败,心头一早便盘算着要如何辩解,却没想到贾母就连她放印子钱也知晓,不知道是哪个烂嘴拔舌的东西,跑去老太太面前搬弄口舌,王熙凤暗自咒骂着。

  脸上神色却变得苍白,她将老太太的腿抱得愈发的紧:“老太太您最是疼我,这事我也知不对,不过现在家中日子艰难,前头为了给娘娘修园子,花的钱更是海了去,我做这些事,都是为了维持住这个家的体面。”

  贾母却并未打动,她声音冷地能冻出渣来:“这时候了,你还在找借口。”贾母痛心疾首:“这些年我不当家了,但家中光景也还是知晓的,库中还有前些年的积攒,怎地就到了揭不开锅地步。”

  王熙凤哭得更加狼狈:“老祖宗,自娘娘成了贵妃,宫中公公便差人来了数趟,都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又不敢轻易得罪了去,只怕娘娘在宫中受苦,每次不说多了,两三千两银子总是要花的。”

  “更别说家中上上下下那么多张嘴,娘儿们还好说,老爷们在外头,总不能缺了手,总不能将库中钱全用尽了,再满世界想着找银子,可不得提前想着。”

  贾母脸上的皱纹更深,她深深叹了口气:“家中生计既已如此艰难,便让上上下下的人都勒紧裤腰带,就说我吩咐的,再也不许做出那等奢侈之事,让我见着了,立时便赶出去,你那些烫手的钱,可别再拿了。”

第78章 伴读

  王熙凤哭诉的话,贾母并未全信,就她这沾上毛就比猴儿还精的人,说为了贾府全心全意奉献,丫鬟婆子的大牙都能笑掉,但这些事儿若未发生,王熙凤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睁眼说瞎话。

  贾母久不管家,虽说隐约察觉到一些事情,却仍然沉浸在曾经的辉煌之中,确实是没有想到,贾贾居然到了如厮地步。

  王熙凤觑着贾母脸色,暗暗想着,如今的贾府,说是让她当家,但掣肘并不少,莫说她那拎不清地正经婆婆邢夫人,就是她的姑母王夫人,也是她头上的一道紧箍咒。

  这事已经闹了出来,反正左右都要被责骂,索性趁着这机会,将那些烦人的事儿解决了,免得白白受了这番气。

  想到这,王熙凤眼珠子一转,帕子擦着眼中流下的泪:“老祖宗,您说的话,我又何尝不知,我年岁下,脸皮也薄,有些话按理是不该我说的,有多少苦水,我都自个儿咽了,今儿个这些乱糟糟的事闹到您的面前,免不得为我自己分辩几句。”

  贾母皱着眉:“这些事不是你做的,难道我还冤枉了去?”

  王熙凤见着贾母已经将屋中伺候的人挥退,就连净虚也早就被拖了下去,此时屋中只有她们娘儿俩个,她索性也不要脸面,顺势往地上一跪,靠着贾母的腿哭嚎着:“老祖宗,我心里苦啊。”

  “我们家琏二爷,这些年说是在外头打理着家事,但拿回来的钱一年少似一年,一问他总有数不尽的话堵着,恨不得让我将嫁妆也拿出来供他花用,我那婆婆,您也晓得,总觉着父亲那一屋子的人,还不够使唤,隔三岔五地便想着又去买几个年轻又标致的姑娘服侍父亲,屋中多了那么多要吃饭的嘴,银子更是流水一样的花。”

  “婶娘管家的时候,家中也没多少余粮,钱全拿出去交际应酬,养着清客,这份银子更是不能少,我再没见识,也知晓家族要延续,必然要有爷们在外头撑起来。”

  “只不过前些年的帐我这些日子令平儿也好生算了,这些年来,库中竟也没攒下多少银子,不过就是寅吃卯粮罢了,您说的紧紧手过日子,我又何曾没想过,但才在下人中立些规矩,那些丫鬟婆子都将我骂成什么样了,只能绞尽脑汁地谋些银子。”

  贾母知晓,王熙凤说得确实是贾府如今存在的问题,但攀扯上她的两个儿子,她更不乐意,对王熙凤更加不满。

  这份不满,被王熙凤看得清楚,但她既然选择这般说,自是留有后手,她擦着脸上的泪,抽噎着说道:“就说刚刚,您将我叫来之前,我刚收到信,薛家的表妹过了选秀,入了宫中成了公主伴读,都是一家子亲戚,按理说我们也该送份礼过去,我刚吩咐着人去开库房,取些银子和摆件,好让您过目了给薛家送过去,转背里那些婆子们就嚼舌根,说我要将贾家搬空到王家去,天地良心,我若有此想法,只叫我五雷轰顶。”

  王熙凤的赌咒发誓没让贾母动容,但话中的意思,却让贾母不得不深思。

  贾史王薛四家,同气连枝,姻亲牵缠,可称得上是同进退,薛家的女儿选秀入了宫中,虽说是公主伴读,未尝不会有更大的造化,不能轻慢了去。

  薛家再如何富贵,也不过是皇商,贾家以前并看不上这份出身,四大家族中唯有贾家与薛家未曾联姻,两家此事要搭上关系,还得从王家绕一圈。

  如此情况,却不能苛责对王家的女儿。

  贾母迅速将其中利害想明白,她狠狠地拍着椅子,喘着粗气:“谁给那些人天大的胆子,居然敢编排起主子,你是个精明人,怎地这时候又慈悲起来,找个为首的,绑起来打一顿,看谁还敢胡咧咧。”

  王熙凤心头一喜,知晓贾母这是要将这事揭过:“还是老太太对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