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8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说完,林海从怀中掏出一个装满银子的荷包,将服侍他的小厮叫来:“你拿着这鱼,去小厨房里,和他们好生叮嘱了,好好整治出一桌席面来,我要与其他的大人们一道享五阿哥的恩典。”

  小厮踮着脚便跑去了小厨房,在大袋银子的开路下,没多久,好酒好菜便抬了上来,摆好了一整桌的席面。

  太阳挣扎着从天际落下,天空如湖水般辽阔,星星点点的星辉洒落,水面上也浮现出细碎光斑,也不知是天上星落入水中,还是水中星飞到天上。

  星光泄泄,流水汤汤,美酒佳肴,其乐融融。

  南巡路途到底是辛苦,途中乐事更是让人念念不忘,无心插柳之下,五阿哥胤祺尊师重道的名声,传得更远,这属实是胤祺没想到的效果。

  但能有个好名声总是件好事,胤祺对林海也有着感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听课更是认真,师生之间越发的融洽。

  龙船顺着河水悠悠而下,见了乌衣巷口的夕阳,赏了二十四桥的明月,终于到了人家尽枕河的姑苏。

  姑苏,自商朝开始成为“勾吴”之地,从吴越争霸到孙吴立国,占尽千古风流人物,到了清朝,已成苏湖熟,天下足之势,姑苏富庶可见一般。

  渡口处,天子御船在众船的拱卫下停了下来。

  姑苏织造甄忠早已殷勤地候着。早在接到康熙接驾旨意时,甄忠便忙了起来。

  接驾是何等荣幸,非康熙近侍宠臣不得,甄忠早几年是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承蒙康熙的恩典,调任成姑苏织造,不仅为宫中贵人们送去各色各样的料子,更是承秉密探之责,将江南诸事记录在案,时时给康熙汇报。

  甄家在江南盘根错节,一大家子守望相助,得知姑苏的甄家得了接驾的恩典,一时间各枝各脉的人全赶来了姑苏。

  康熙旨意过来时,车架已经在南巡的路上,要想新建一个园子接驾,那必然不成,好在甄家在姑苏经营许多年,底蕴颇深,甄忠稍一思量,便想起了老宅的园子。

  那是甄忠刚奉旨到江南之年所建,庭院占地颇大,院中假山嶙峋,碧波清幽,亭台楼阁以连廊相连,花窗将园子里的景色框成一副副绝佳的画,在姑苏都是数一数二的园子。

  但,这样的园子,接驾到底还是寒酸了些。

  白花花的银子流水一样的淌进园子之中,数不尽的奇花奇草搬进园中,路边不起眼的一株草,也是价值千金的兰;所有屋室,无论是金碧辉煌的正厅,还是小巧玲珑的轩阁,从里到外全部粉刷起来,姑苏城里手艺最好的师傅被接了过来,日夜不停地描绘,屋子里的摆件,大到床椅桌柜,小到掸子水盆,不论新旧,全部更换了一遍。

  紧赶慢赶的,总算在御驾到来之时,将园子彻底翻新一遍。

  胤祺坐在皇太后的轿子里,等着康熙和接驾大臣会见完毕,在见着甄忠的时候,康熙那威严日重的脸上,居然露出轻松的笑容,这让胤祺更加好奇地打量起来。

  一路舟车劳顿,渡口没待多久,一行人在苏州城百官的簇拥下,往甄家而去。

  居然还能这样!

  胤祺自忖他以前也是见过世面的,又在宫中住了这么长时间,不会轻易被什么震到,然而从走进甄家院子第一步开始,胤祺还是为这份奢靡深深震惊。

  此时已非花期,然而目之所及处,花树繁盛,熠熠生辉,仔细看去,原来这树上的每朵花,都是由一寸锦一寸金的锦缎裁成,金丝线密密织入其中,在日头下低调的闪着光。

  从大门走到皇太后所住的春暄堂,满目都是富贵气象。

  康熙刚到苏州,带着太子在前头大宴群臣,胤祺陪着皇太后在春暄堂里用膳。

  只见姿容秀丽的侍女,端着珐琅瓷盘子鱼贯而入,三十六品凉菜后,是七十二品的热菜,再是三十六品点心,满满当当的摆满了整个桌案,鸭只取舌尖那一点,鱼只取鱼腹那一小块肉,燕窝只取南边来的金丝血燕,海参只要关外刚送来的黑玉参。

  就连白菜都是由熬了三天三夜的高汤浇熟,也不知和红楼梦的茄鲞比起来,哪个更加复杂,胤祺胡乱想着。

  “太后娘娘,甄家老夫人携孙子、孙女向您请安。”正当胤祺魂游天外时,宫女向苏曼嬷嬷低声说了些什么,苏曼稍作掂量,笑着向皇太后说道。

  听了苏曼的话,皇太后微微皱起了眉头,凝神想了好一会儿:“我记起来了,甄家是万岁爷的乳母,她家孙子是叫宝玉?”

  “太后娘娘好记性。”苏曼抿着嘴笑了:“甄家小公子,乳名正是叫宝玉呢。”

  什么!宝玉?胤祺如遭雷击,难道他这是到了红楼梦的世界!

第15章 甄家宝玉

  胤祺如遭雷击,胤祺精神恍惚,胤祺以前并不喜欢情情爱爱的书,四大名著里,比起红楼梦,胤祺更喜欢三国的纵横睥阖,水浒里的肝胆相照,西游里的神妖诡谲,对红楼并没仔细看过,但林黛玉进贾府,是进了教科书的内容,再怎么不关心的人,也知道贾宝玉这个人。

  是了,这就是这个世界里种种不合理之处的原因,胤祺自从知道这是清朝后,一直想不明白,为何许多习俗都和满人不同,最显眼的就是从北到南一路上,无人剃发。

  如果说这是红楼的架空世界,那一切就合理了。

  但,为何此人姓甄不姓贾呢?胤祺陷入了疑惑。

  作为红楼世界的主人公,这个世界再如何改变,男主的姓这么大的事,还能发生如此大的改变?

  不过,红楼的故事,年代本就不可考,从未提出过是在清朝,难道是这是红楼和康熙朝的背景相互融合,为了符合背景而发生的变化?

  胤祺想着各种理由将自己说服。这就是吃了没看过原著的亏,但凡他将红楼梦看到了第二章,就会知道在红楼的世界里,除了贾家有个宝玉,江南甄家同样的也有个宝玉。

  当然,此时的胤祺对此一无所知,他凝重地思索着,倘若他的猜测属实,那事情就更加复杂起来,他对于康熙朝的历史就一知半解,现如今还加上了红楼的世界,两相掺杂,何是真又何为假?

  最简单的例子,康熙选择下榻之处,甄家,他们的家主甄忠,前几年在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任上,这个颇具现代风格的官,胤祺以前无论在清宫剧里还是在历史书上,都没有听说过。

  按理说能作为帝王心腹存在,甄忠担任的官职,必然不是寂寂无闻,尽管胤祺一直没能将红楼梦看完,但是他也听说过江宁织造这一官名。

  胤祺本来还以为是自己见识太少的缘故,很是羞愧,缠着林海将清朝的官制学了一遍。

  原来,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是红楼梦世界里的官职,在现实里不存在!

  日后必须更加谨慎,决不能仗着知道历史走向而轻率,谁知道红楼梦里会如何神来一笔,将自己所知道的常识打破。

  想到这里,胤祺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连桌上的菜都不香了。

  将手中的象牙筷子放到纯金錾富贵如意云纹的碟子上,胤祺目不转睛地盯着门。

  黄花梨的门被推开,拇指大的珠子串成的珠帘掀开,胤祺瞧着门外乌压压地站了满地的人,却连咳嗽声都不闻。

  皇太后听见动静,瞥了一眼门口,只轻轻点了点头,苏曼悄悄地走了过去,皇太后却动作未停,只慈爱地望着胤祺:“可是这些菜不合胃口,怎么才吃这么一点就不吃了。”

  皇太后越想越是这么回事,眉头紧皱:“我就说这江南的东西没甚可吃的,我让厨子再做些京中菜过来。”

  听闻此言,胤祺尚未有动作,被苏曼悄悄领过来的甄家人,却吓得冷汗涔涔。

  甄家老夫人颤巍巍地跪下:“是奴才疏忽了,奴才这便让人上桌新的菜。”紧跟在老夫人身后的人也随着跪了下去,只见站在一排的四个女孩儿脸色煞白,唯独一个五六岁的公子哥,毫不见惶恐,好奇地看向胤祺,一双眼睛伶伶俐俐的,瞧着便粉雕玉琢。

  不愧是宝玉,胤祺心中暗赞,确实是一等一的好人才,他身边那几个小女孩,应该就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了,迎春、探春、惜春年岁尚小,惜春甚至只能被乳母抱在怀中,不过能夸句天真可爱罢了,但最大的元春已经长成,行走动作间初具少女的风华,让人见之忘俗。

  不愧是能成为元妃的女人,如若脸色没那般惨白,就更好了。

  想到这,胤祺将欣赏的眼光收回,示意乌若给他盛了碗汤,汤里是寸长的透明状小银鱼,这小银鱼是当地特产,只有皎洁的月光下才会出现在最澄澈的湖里,再由少女亲手从水中捕捞而起,趁着月光将小银鱼运送至富贵人家的后厨,手巧的厨娘用针将鱼身内细细的白线挑出,放入往年攒下的梅花上的雪水烹煮,才能得到这一小碗汤。东西不算金贵,但其中费的功夫,属实不小。

  胤祺伸手拿起纯金勺子,艰难地舀了口汤,鲜美的味道满溢口中,唇齿留香不外如是。

  “皇玛嬷,这汤好喝。”胤祺挥着勺子,示意乌若将银鱼汤盛一碗给皇太后,趁机给甄家老夫人解围。

  果然,胤祺这话一出口,笑容重新浮上皇太后的脸上,她满脸笑意:“还是胤祺孝顺。”

  皇太后心头的火被那一碗汤浇熄,见着胤祺又从新用餐,且用得颇香的模样,皇太后对着甄家,也有了好脸色。

  “你们今日用心了。”皇太后不冷不淡地说道:“起来吧。”

  “谢太后主子夸奖。”甄家老夫人被大孙女搀扶着谢恩,握住拐棍站了起来。

  皇太后在先帝朝再如何不受宠,也是大清朝的皇后,等到了康熙朝,更是很受康熙的尊敬的皇太后,对于甄家这种包衣,并未投注多少注意,对于甄老夫人的请罪和谢恩,都没有什么想法。

  毕竟,谁会在意家中奴才想些什么呢,皇太后召见甄家,不过是念着甄老夫人是康熙的乳母,并且康熙还颇记甄家的情,给几分面子罢了。

  “这就是你家的孙子孙女?”皇太后舀着乌若盛来的鱼汤,享受着孙子的孝心,漫不经心地打量着下首的几个孩童。

  “回太后娘娘的话。”甄老夫人谦恭地回话:“这边是奴才家中不成器的孙子,孙女。”

  话是这么说,但语气重的骄傲却是任谁都能听出来。

  “这是奴才的孙儿,乳名叫宝玉的。”甄老夫人怜爱地看向紧紧牵着她手的男童:“宝玉,快向贵人请安。”

  “宝玉拜见主子,恭祝主子吉祥安康。”小小的人,行起礼来也是有板有眼的,礼仪规矩比之大人也差不了什么。

  满屋子的宫女,都不自觉地露出了笑意,就连皇太后,也放下了汤碗,笑着招手过去:“好孩子,快来让我看看。”

  一句话就征服了殿中老老少少,这就是男主角的魅力吗!

  胤祺腹诽着,见着宝玉缓慢却稳当地走到皇太后身前,白玉似的脸上浮出汗意,却丝毫不显得狼狈。

  皇太后细细打量了几番,握着宝玉的手,仔细地询问起来,诸如今年几岁,在家中爱干什么之类。

  难得宝玉年岁不大,口齿却很是伶俐,对着皇太后说出的满文,也对答如流,皇太后越问越满意:“这是个齐整孩子,这几日有功夫便来我这儿,皇上这些日子给胤祺找了个先生,我瞧着他被拘得厉害,你过来陪胤祺上课,也能让他松快几分。”

  还不等甄老夫人谢恩,宝玉便清脆地应了下来,甄老夫人喜地无可无不可的,笑得眼角的褶子都挤到了一块儿。

  胤祺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多了个玩伴。

  这时候,皇太后将眼神放在几个女孩身上:“你们家女孩儿也养得好。”

  甄老夫人弯下身子:“太后娘娘,这是奴才的四个孙女,取名叫...”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胤祺轻声自语。

  “甄源、甄清、甄流、甄洁。”

  胤祺自语之声与甄老夫人之言重叠,却是四个截然不同的名字。

  嗯?胤祺的眼睛诧异地睁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四个女孩儿的名字也不相同,难道说那宝玉的名字不过是巧合?

  胤祺再次陷入困惑之中,他彻底将这桌的山珍海味放下,心事重重地琢磨起来,就连甄家几人告退都没能引起他的注意。

  “五阿哥,您在为何事烦心?”饭后,胤祺又陪着皇太后念了半个时辰的经,随后被乌若服侍着到春暄堂侧厅的卧室歇下。

  自从胤祺到了宁寿宫,便是乌若伺候的,她对胤祺何等熟悉,一打眼便瞧出她服侍的主子有心事,她将胤祺腰间的翡翠腰带解下,好生收好,又将胤祺头上的金冠摘下,取来乌木的梳子,顺着头皮轻柔地梳着头发,安抚紧绷了一天的头皮。

  等见着胤祺彻底放松下来,乌若才柔声问道。

  “江南风景如此好,能有什么事情烦心的。”胤祺先否定了乌若的话,乌若却只慈爱地看着胤祺。

  胤祺自睁眼以来见到的第一个人便是乌若,这些日子以来,乌若行事处处妥帖,更是一心照顾着年幼的主子,倒也不是不能信任。

  想到这,胤祺犹豫地问道:“叫宝玉这个名字的,多吗?”

  乌若等了半天,只等来胤祺这个问题,一直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她轻轻地为胤祺梳着头发,笑着说道:“我的阿哥,哪家没有个如宝似玉的孙子,甄家小少爷这乳名,且不是独一份的呢,光就奴婢所知,京城里的国公府里,也有个宝玉呢。”

  居然这样。听了乌若的解释,胤祺笑了:“是我想多了。”

  倒也是,能够穿越到清朝已经够不可思议的事情了,怎么可能还会有红楼的存在呢。

  这想法真是异想天开啊,胤祺暗暗自嘲,然后将苦苦思索了许久的结论扔开,待梳洗万完后,躺在金丝木做成的拔步床里,盖着暗色绣花织金锦,闻着红釉美人瓶里的花香,径自睡得香甜。

  但凡胤祺多问上一句,京城里国公府的那位公子姓什么,都不会这么轻易地将他的想法否定,更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受到暴击。

  但此时的胤祺,对于将来的事情全然不知。

  胤祺睡醒后见到已经候在门口的甄宝玉,高高兴兴地带着他去了临时备着的书房里听林大人授课,短短一天,胤祺和甄宝玉的关系便亲近起来。

  “五阿哥,为了迎接万岁爷的到来,明天晚上姑苏城里会举办灯会,我们求求老祖宗,出去看热闹吧。”刚下课,宝玉便神神秘秘地凑到胤祺耳边,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