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82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贾府的下人,最是踩高拜低,对于王熙凤的吩咐,本就不敢怠慢,听到说是要去林姑娘处送信,那可是顶顶好的差使,一个个的争着抢着要去,差点儿就打了起来。

  下人如此积极,黛玉没多久,便收到了王熙凤派人送来的信。

  王熙凤本就不是林家人,不过是贾母看着林家人少,唯恐操持不过来,特意将其派来帮忙的。舅家的亲戚,本就无需全程操心,虽说王熙凤行事果决,最是雷厉风行,确实省了不少事,但贾府里头有事,自然得以贾家优先。

  黛玉抓了一把铜钱赏给跑腿的嬷嬷,笑着说道:“二嫂嫂实在是太客气了,二嫂嫂是什么人,我心里难道还能没有数?派个人来传句话便罢了,何必弄得这么正式,反倒是生分了。”

  嬷嬷躬着腰,脸上的皱纹都挤成一团:“姑娘最是体谅人,这话让我们奶奶听到,还不知道如何高兴。”

  “二嫂嫂这些日子在我这儿,真真辛苦,前儿个南边刚送来一批东西,我想着二嫂嫂也是在金陵长大的,特特给她留了些好东西,嬷嬷正好帮我带过去。”夕阳柔和的微光透过窗外的竹影照在黛玉的身上,已经长开的容貌格外夺目。

  那嬷嬷简直不敢直视,她低着头,忙不迭地答应着,笑容满面地回了贾府。

  果然,王熙凤听了她的回话,见着黛玉让捎来的东西,一面向平儿叹着:“不愧是七窍玲珑的林姑娘,为人处世就没有能挑出毛病的地方,难怪皇家看中。”一面顺手从钱匣子里又抓了把铜钱赏给了这婆子。

  这婆子能抢到送信的差事,自然也是在主子面前得脸的,但也少有跑趟腿能得这么多赏的机会,美滋滋地将铜板揣着怀里,哼着小曲去打了壶酒,等着晚上和老姐妹们赌钱作耍的时候吃。

  只很不得这样的差使能够再多来几趟。

  但这种事情又如何会每日都发生,婆子回来后,贾府便忙起了薛宝钗拜访一事,上上下下的下人都被使唤起来,转个不停,就为了让王夫人见到对她姨侄女的重视。

  就连住在后头正房里的贾母都听到了动静,她问了嘴鸳鸯,知晓了前因后果,撇了撇嘴,却不做声,只戴着老花镜,继续与鸳鸯摸着骨牌。

  等到一局玩罢,贾母才取下眼镜,揉着额头,面露疲惫地说道:“到底是年纪上来了,我年轻时候也最爱热闹,现在却一点吵也经不得,这么摸一会儿牌就累了。”

  鸳鸯最知贾母心思,听她这么说,忙忙说道:“老祖宗,您忘了太医说的了,您前些日子的风寒还没有好,且需要清净地养几天,等您身子养好了,再摸一宿牌,您都不会累呢。”

  贾母叹着气说道:“你这丫头,也别哄我了,人不服老不行,这几日我还是听太医的,好好在屋里待着,别出去凑热闹了,让她们姐妹去玩耍也就罢了。”

  薛宝钗的拜帖上写着的日子不远,金钏儿刚刚定下亲事,宝钗便带着礼物上门,她将特特准备的蒙古那头的上好皮子给王夫人送去,得到王夫人搂着她心肝儿肉的哭了一场,正当她想拐弯抹角与黛玉搭上关系时,却被闻讯赶来的王熙凤拢着,去了大观园里。

  大观园里头早就摆好了一桌桌的席面,宁国府的尤氏,贾蓉后娶的媳妇,荣国府里的三春,甚至寡妇失业的李纨,都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

  薛宝钗见着这番阵仗,心里只觉着不妙,按着她的身份,她给王夫人请过安后,最多王熙凤陪着她说说话便也罢了,也不知她卷入了哪些神仙的擂台里,等食不下咽地吃了这饭、了餐案,一行人又都去了戏楼,听着上头咿咿呀呀的声音,宝钗更觉不对。

  薛宝钗的这次拜访,全程都胆战心惊的,唯恐中间出什么问题,至于她一开始的想头,希望接着贾府攀上黛玉,这话连说都没有机会说出口。

  这场拜访,虽然热闹,之于宝钗,却也不过是潦草收场。

  薛宝钗等人的小心思,黛玉一概不知,她自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自从胤祺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将他们的婚期提前后,黛玉在家里忙得脚不沾地。

  嫁妆、礼服都由内务府准备,一应嫁妆有皇太后与宜妃盯着,没有人敢在其中做手脚,这一部分黛玉可以放心,然而礼服却需要黛玉亲自试。

  那一日黛玉将贾府来的嬷嬷送走后,雪雁边帮她换着衣裳,边不满的抱怨道:“姑娘您都忙成什么样子了,这些嬷嬷交给我就行了,您的身份又何必亲自见她。”

  雪雁说的倒也在理,一个国公府的嬷嬷,如何能轮到皇子福晋接见。

  但这话,却不是雪雁能说的。

  且不提贾府的嬷嬷过来送信,代表的就是贾家的脸面。黛玉对于贾府的诸般做派看不过眼,但看在外祖母的份上,该给的脸面还得给。

  如雪雁这般话,黛玉最是忌讳。在她身旁的人,必须记得谨言慎行四字,做不到的都不允许出现在她面前。

  这却也不是黛玉为人严苛,只不过她要嫁入的地方,是天下最复杂的所在,学不会谨言慎行的,陪着她说不定哪一天就白白丢了性命。

  黛玉与雪雁一道长大,两人之间情分颇深,平日里雪雁犯了些什么小错,黛玉都当做没看见,大面上不错便也罢了。雪雁伴着黛玉日久,自是知晓她的忌讳,平日里很是注意,许是最近黛玉被各种事情缠身,已经许多日没睡个安稳觉,不由心疼起黛玉来,才说了这些堪称僭越的话。

  见着黛玉淡淡扫过来的一眼,分明未如何说指责的话,却好似有雷霆之威。雪雁瞬间反应过来,她脸色煞白,连忙告罪:“姑娘,我错了,不该多嘴。”

  黛玉这才缓了神色:“念在你是初犯的份上,这次就不罚你。”

  雪雁仍然神色惴惴,黛玉并不愿让雪雁处在惊恐之中,她无奈地笑了笑,指着里头的房间对雪雁说道:“内务府的大人们将礼服送来了,你帮我穿上试试。”

  雪雁心里头的复杂情绪瞬间消失,她双眼发亮地望着黛玉,无声地催促她赶紧进去。

  屋子里,全套的礼服已经被整齐地摆放好了。

  自从康熙的圣旨下了后,江南制造局里头灯火通明,为了几个阿哥的婚事昼夜不停,用最复杂的技巧编织着料子,等料子刚下织机,家里代代相传的裁缝,将其裁剪成衣,再将绣技精巧的绣娘征召过来,用着比头发丝还细的线,日以继夜地绣着。

  等到礼服上绣满云纹与鸾鸟,这寸尺寸金的礼服,才被专人小心地送去京城,供贵人挑拣。

  眼前的,便是江南织造局耗尽心血的成品。

  一整套礼服,包括朝冠、朝袍、朝裙、朝卦、朝珠、朝靴几部分,还需要搭配金约、领约、耳饰和采帨等装饰品(1),雪雁望着那件件繁复的衣裳,只觉一人伺候不过来,得了黛玉允许后,她又去了外头,将手巧的丫鬟喊了几个,几个人七手八脚的,才服侍着黛玉将衣裳穿妥。

  只见黛玉头戴朝冠,额戴金约,绣着五色祥云的从朝袍罩着朝裙,外头再穿上朝褂,褂上栓着采帨,修长白皙的脖颈上戴着领约,灵约上挂着一盘朝珠,双肩又分别斜挂着一盘朝珠。(2)

  每串朝珠都以蜜珀做成,以金黄的丝绦相串。(3)

  这全套穿戴下来,沉重地黛玉都要抬不起手来,等身高的镜子将黛玉的身影照得纤毫毕现,尽管黛玉只淡淡的抹了层脂粉,却已经威仪尽显。

  雪雁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黛玉,扶着黛玉转着身子,从镜子里全方位的看着衣裳,听着黛玉对哪里不满意,赶紧记下来,让内务府送来的江南绣娘,赶紧赶工修改。

  好在江南织造局这差事确实尽心,做出的衣裳大体上是合身的,只需要稍稍调整,让衣裳穿得更加舒适便可以了。

  黛玉满意地点头:“这衣裳做的好,不愧是南边的手艺,明儿个封些银子给内务府,让他们送去南边。”

  “这些赏赐如何还要你操心。”正当雪雁欲要答应的时候,却听到窗户外头传来男声。

  能在此时入林府后院的男人,除了林如海,也只有胤祺了。

  胤祺一大早便得了皇太后的口信,等散了朝立即去了宁寿宫,刚见着皇太后,便被塞了满手的图纸。

  胤祺疑惑地看着手上那一张张图,只见上头全是一间间的屋子,有着亭台楼阁,也有着轩然正殿。

  “皇玛嬷,这莫非是?”胤祺双眼发亮,期盼地望着皇太后。

  宁寿宫里烟雾缭绕,皇太后特意从蒙古带回来的高僧跪在外室念经,隔着缥缈的念经声音,皇太后好似见着了当年那个只有她手臂大的孩子,现在也长大了,很快就要成家立业,儿女满堂。

  皇太后将玳瑁眼镜取下,用帕子擦着眼角的泪水,欣慰地说道:“这是工部送来的图纸,你的府邸已经修好了,哪天有功夫去看看,哪里不喜欢,就让他们改。”

  果然如此!

  这是五阿哥府的舆图。

  胤祺和黛玉本来都做好了在宫中成亲,并且住在宫里的准备,没见着大阿哥孩子都生了几个了,还和大福晋住在宫中,

  没想到皇太后不声不响的,却给了他们一个天大惊喜。

  能在宫外当家做主,谁愿意住在南五所呢,一个宫殿挨着一个宫殿,说话声音大点都担心被其他人听见。

  胤祺笑得格外灿烂,这喜不自胜的模样让皇太后格外有成就感,为了让胤祺能住得自在,她与康熙说了好几次,给几个年长的阿哥修建府邸事情。

  修府邸又不是封爵,这等小事康熙还是乐意满足嫡母的,催着工部加班加点的,将胤褆、胤祉、胤禛和胤祺的府邸修好。

  胤祺又哄着皇太后又说了会儿话,见着皇太后露出了疲态,胤祺才告退出宫,马不停蹄的到了林府。

  得知黛玉正在试穿礼服,胤祺也不催促,令守门的丫鬟止住通传,他在屋子外头站着等着,并不觉时间难熬。

  等听见黛玉说要送去赏赐,对礼服很是满意后,胤祺才出言说道。

  说完,只听见屋里传来低低的惊呼,随即便是叮叮当当一阵响,没多久,里头动静止住,黛玉带着恼意说道:“你怎么来了,在外头等着。”

第138章 商量

  胤祺只听见里头簪环钗声不断,他摸了摸鼻子,讪笑着耐心地等了许久,才见到紧闭的大门重新打开。

  只见黛玉穿着一身见客的大衣裳,头上也插满了沉甸甸的簪子,胤祺眼中划过一丝诧异,他笑着说道:“可巧,妹妹与我想到一处了,都不用另换衣裳便能出门。”

  诧异之色在黛玉眼中闪过,胤祺从未提过出门一事,更何况他们两人的婚期近在眼前,又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必须卡着这个节骨眼外出。

  却只见胤祺神秘地笑着:“妹妹随我来便可,总归是好地方。”

  胤祺最是知道如何引起黛玉的好奇,她瞪了一眼,嘴上说着:“什么事儿弄得这么神秘。”脚步却诚实地往外走去。

  很快,黛玉与胤祺两人便坐上了五阿哥的专属马车。

  作为阿哥出行的仪仗,胤祺这马车较普通马车更加宽敞,柔软,胤祺与黛玉领着伺候的下人坐在里头,都还有不小的空间。

  技艺清湛的马夫轻巧地挥着马鞭,千里良驹扬起马蹄,轻盈地踩在地上,黛玉坐在马车里,几乎都没有感觉到颠簸之感,就连放在小几子上的茶水,都只浮现出浅浅的涟漪,足见平稳。

  黛玉背脊挺直地端坐着,双手捂着紫砂杯,轻轻地转着杯子啜饮,若非外头马车滚过地上声音不断传来,黛玉恍惚中只觉着她让在林府后院,处理着件件事情。

  “到底要去哪里,现在可以说了?”等到马车轮滚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黛玉饮尽杯中茶后,她戏谑地笑着问道。

  “妹妹冰雪聪明,想必心里已有了猜测。”胤祺对黛玉何其熟悉,一见着她那笑,便知黛玉已心知肚明,遂也不卖关子:“内务府将府邸收拾出来了,我们去瞧瞧,哪里不合心意再让他们重新修葺。”

  黛嘴角轻勾,露出意料之中的笑意,同时也期盼起来。

  虽说成亲的仪式还得在宫中举办,婚后不可避免地要在宫中住上些日子,等到了钦天监算出的吉日才能搬出宫来,但五阿哥府邸,确实是她后半辈子的住所。

  黛玉亦很期待将是何种模样。

  熟悉的街道慢慢地走过,马车从林府出发,向着皇城的方向走了没多久,到了烧酒胡同旁,便见着一个气势恢宏的屋子。

  只见那屋子朱砂涂墙,琉璃为顶,在日头的照射下,绿色的琉璃瓦波光粼粼,沿途走来虽是街道,却也不见如何喧嚣。

  五阿哥的府邸在东边,离皇城位置不远,黛玉歪着头打量片刻,笑着询问:“是只我们的府邸在此,还是其他阿哥们的府邸也都在此处?”

  我们,黛玉用着的这个词,让胤祺心里喜滋滋的,他想象着日后与黛玉住在此处的情景,一时间笑得痴了。

  笑过之后,才解释道:“皇阿玛给我们赐的宅子,不少是前朝大臣们的旧宅,按制修缮过再赐给我们的,本来按着长幼,这位置应当是四哥的府邸才是,然而四哥与八弟在佟娘娘宫里一道住惯了,搬出来也不愿分开,他们两人商量着求皇阿玛将府邸建在一处,这一块没这么大的位置,便让四哥挪去北边了。”

  说到这,胤祺忍不住叹息一声,此时的胤禛和胤禩,关系好到就连开府都要紧挨着,谁能想到若干年后彼此之间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五阿哥?”黛玉不知为何胤祺突然陷入了沉默,她疑惑地唤了声。

  胤祺甩了甩头,将信马由缰地思绪甩开,谁又能知道被掩盖在历史尘埃之下事情的真相,多年后到底将发生何事,何须此时烦忧,不若活在当下。

  “妹妹,这便是我们未来的家了。”胤祺露出柔和的笑意,可巧,随着他话音落下,厚重的宅门轰隆一声,正被开启。

  绿瓦红墙之下,蛟龙腾飞于影壁之上,里头的院子之景影影绰绰。

  黛玉下了马车,站在五阿哥府的牌匾下,默默注视片刻,随着双扇正门缓缓开至最大,黛玉换上了管家早便备好的软子。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入了五阿哥府。

  此时胤祺尚未封王,这府邸并非按照亲王的规制而修,正门不过面阔三间,往里头走去,是三进的大院,前头是胤祺的正殿,正殿之后,一进是胤祺起居的院子,后头是阿哥福晋起居之处。

  最后头则是一排后罩房,充作库房。

  府邸的西侧,是恍若将江南搬来的园林,太湖运来的太湖石堆成假山,瘦削嶙峋立于挖成的池子之上,引护城河的活水于池子之中,蜿蜒如玉带,期间亭台楼阁遍布,花草树木缤纷,薜荔藤萝缠绕,走入园子,只觉异香扑鼻。

  沿着园子往北走,出了园门,才是府里的后院,一模一样的小院子重重叠叠,这却是预留胤祺未来的侧福晋及格格之处。

  走到这,黛玉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胤祺,胤祺暗叫不好,他当即便扶住黛玉坐着的软轿,笑着说道:“逛了这么大半天,想必是累了,前头休息的地方都准备好了,去那儿好生歇一会儿。”

  黛玉帕子遮住脸上的神情,点了点头,软轿便又往来时的方向走去。

  没多久,便又从园子的侧门出来,又见到一开始的影壁所在,过了影壁,便是正殿,里头摆放的东西并不如何金碧辉煌,却也不见怠慢之处,确是胤祺分例内所能用上的最好一等。

  黛玉将雕刻花纹,陈设摆件一一看过,心里暗暗点了点头,对管家说道:“工部大人们的手艺自是极好的,我瞧着处处都和我心思,内务府送来的东西也出不来错,只一点,蒙宫中天恩,五阿哥库房里头很是有些好东西,你们收拾摆设的时候,务必留心,万不能将逾制的东西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