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91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雪雁吐了吐舌头,将这话止住,心里却依然这么想着。

  反正五阿哥不靠朝廷那些俸禄过活,与其大早上的吃苦受罪,不如陪着黛玉,让黛玉多睡几个时辰。

  因此雪雁听见胤祺的话,反应才如此之大,对她而言,这简直心想事成的美事,一时忍不住心中的激荡,失言说了出来。

  听了黛玉讲述的前因后果,胤祺也哭笑不得,只能叹一句:“这倒是个忠心的丫鬟。”

  随后便将雪雁放过了。

  日头渐盛,坐在琉璃窗户前的两人被这暖洋洋的日头晒着不想动弹,黛玉本就没睡几个时辰,很快又昏昏欲睡,胤祺挽起袖子,便要将黛玉抱回拔步床上,让她舒服地躺下。

  正在这时,雪雁探头探脑地在外头看着,胤祺气得笑了出来:“有什么事进来说,何必鬼鬼祟祟。”

  雪雁便知之前事已平,她傻笑两声:“五阿哥,福晋,荣国府琏二奶奶求见。”

第149章 盘算(一更)

  “哎哟,琏二嫂子怎么这时候来了。”黛玉抬头望着外头明晃晃的太阳,坐直了身子,诧异地问道。

  虽说黛玉派雪雁给王熙凤下了帖子,却也听说了贾府里头的那番闹剧,只想着王熙凤这几天未必还有心思出门,盘算着等过几日,她面上好看了,再下帖子重将人请来。

  没成想转天王熙凤便上了门。

  人既然来了,黛玉自是只有欢喜的,她睨着胤祺:“我去见琏二嫂子问问洋人的事。”

  雪雁已经找来了见客的大衣裳,胤祺从榻上起身,向黛玉作了个揖,笑着说道:“辛苦五福晋操持。”

  黛玉啐道:“油嘴滑舌的,也就嘴上说的好听。”

  胤祺忙从妆奁中挑出一支金灿灿的凤凰衔珠金钗,殷勤地递给黛玉:“这钗子正与妹妹相配。”

  黛玉却将这钗撂下:“这钗得小一斤重了,搁头上沉甸甸的,在家里我且不爱用。”

  话毕,黛玉自翻找片刻,从琳琅满目的钗饰中,拣了支喜鹊登枝红梅报喜簪,在发间比划着。

  只见那簪子不大的一支,上头却嵌满了细碎的珍珠,被乌黑的发衬得,更显富贵。

  胤祺暗赞一句,压住黛玉欲插簪的手,笑盈盈地将簪子插入黛玉的发间。

  等身高的穿衣镜将人照得纤毫毕现,黛玉通红的耳垂一览无余。

  她感受着胤祺暖热的呼吸,从他虚虚拢着的怀里挣脱出来,她瞪了胤祺一眼,捋了捋散乱的鬓角,轻嗔道:“你在这儿歇着,我前头见琏二嫂子了。”

  胤祺含笑望着黛玉的背影,直至再也不见,才重又躺了下去,随手拿了本书,遮盖到脸上,闭目养神起来。

  正院里,王熙凤已经等候良久了。

  她自诩也是见过市面之人,却只觉着在这五阿哥府里,是真真长了见识。

  陈设摆件的奢华且不提,最难得的,是下人们的规矩调教的好,说一句令行禁止也不为过,王熙凤在这屋子里坐了这么长时间,当差的丫鬟们就没有多余的动作,对着她这外来者,礼节周到又不显冒犯,一言一行里尽显大家风范。

  足见黛玉的管家能力。

  在王熙凤的印象里,黛玉一直是那个娇娇怯怯的姑妈家表妹,每每贾母提起,也只言你那表妹是个可怜人。王熙凤打听了黛玉请她过来的用意,忖度着大概五阿哥刚刚出宫,手上不衬手,借着做声音的幌子,去亲戚朋友家折腾些银子。

  毕竟千金之子,如何会行商贾之事。莫说五阿哥的身份,就说他和黛玉两个不知世事的大家子弟,真做生意,说不得能被那些人把银子全坑了去。

  尽管如此想着,王熙凤还是飞快地让平儿开了库房,找了笔银子出来,毕竟这可是五阿哥府啊,若折损些银子,就能让黛玉高兴,借此攀上五阿哥府,这些银子花得实在太值。

  等入了五阿哥府,见着五阿哥府里的情景,王熙凤对她之前深信不疑的判断开始怀疑起来。

  王熙凤也荣国府管家日久,最是知晓下人偷奸耍滑的心,她刚从王夫人手中接受贾府的事物时,那些老婆子们仗着在主子面前的脸,让她吃了多少暗亏。若非她手腕强硬,用了几个事情让婆子们知道了她的本事,如今且得被糊弄着。

  她这柔柔弱弱的表妹,能将家里管得规矩森严,想必不是个心里没有成算的。

  黛玉派人说的生意一事,未必真的是胡闹。

  王熙凤兀自陷入了沉思,她将手边的汝窑雨过天青色裂纹杯拿起,啜了口冷热适宜的茶,只觉着暗香盈满口鼻,自忖王家最盛之时,家里也没有过这等茶水,然而放在五阿哥府里头,不过是待客用的普通茶水罢了。

  想到这,王熙凤想攀上胤祺这艘船的心,更加热切。

  家里头早些年向太子投诚,然而这么多年下来,除了姑奶奶得了个贤德妃的虚名,王熙凤冷眼瞧着,家中光景竟似一日不如一日。

  甚至自从元春得了贵妃,为了维护她的排场,为她在宫中做脸面,流水的银子,数不尽的宝物都送入了宫中,更别提宫中太监隔三差五上门打秋风了,莫说旁人,就连贾母的私房银子都薄了许多。

  荣国府与五阿哥福晋亲戚关系如此近,黛玉除了个林姑父,也没旁的人能够依靠,若能与她亲近起来,难道宫中的太监还敢去荣国府伸手要银子。

  仅少了这一项,荣国府就很是能松口气。

  王熙凤一边饮着茶,一边将事情梳理了一遭,更是下定了决心。

  因此,等到黛玉过来的时候,见到的是一个完全没有因为久等不虞,反而更加热情的王熙凤。

  “给福晋请安了。”王熙凤见着被丫鬟簇拥而来的黛玉,忙将茶盏放下,走到黛玉面前向她问安。

  黛玉忙侧着身子避过,虚虚地扶着王熙凤,嘴里说着:“嫂子与我这般见外不成,我真受了礼,在你面前拿大,传出去不知道的人还不知如何说我轻狂。”

  王熙凤未语先笑,爽利地声音脆生生的:“礼不可废,都知先国后家的道理,那等子糊涂人的说法,您又何必费神去听呢。”

  说完,王熙凤不过阻拦,端正地行了个礼,与黛玉见过礼后,两人分主宾坐下,王熙凤坐在黛玉下首的那张黄花梨搭狐狸毛坐蓐椅子上,亲亲热热地握着黛玉的手,上下打量半晌,才满意地点头:“姑奶奶眼见着愈发贵气了。”

  叙完了国礼,王熙凤又不动声色地与黛玉拉起了亲戚关系,称谓也变了回来,王熙凤好似全然没有被她生日宴的那场闹剧扰了心神,笑吟吟地对黛玉说道:“姑奶奶嫁入皇家也有许多日子了,老太太每日在家里念叨着皇恩浩荡,很是想念姑奶奶,可巧了,前些日子我们一个远方亲戚,名唤刘姥姥的,最是个实诚的庄稼人,前两年往我们家认了认门,就记住了我们这门的亲戚,今年又给我们送了些地里的出息。”

  “也不知那刘姥姥是什么造化,怎么就投了老太太的缘,不仅领着她在园子里逛了一天,还巴巴地将刘姥姥送来的菜干做菜吃了,老太太说这个味道才是正经菜的滋味,特特令我给您送来尝尝。”

  “要不怎么说姑奶奶您和老太太贴心,还不等我过来,您便派了雪雁姑娘唤我。”

  王熙凤口齿伶俐,这么一大段的话,就连一个磕巴都没有打,那么多的人,几门子的话,也被她说的清清楚楚,黛玉听了,掌不住的笑了:“难为你说得明白,老太太叫你凤辣子是一点也没叫错,你说的那刘姥姥,我也知道。”

  王熙凤一惊,连忙想着刘姥姥家的显贵亲戚,却除了她们家,再无旁人,她纳闷地瞅着黛玉:“姑奶奶您这话说得,我属实想不通,我家的亲戚,您又如何识得。”

  黛玉眼往上看,空气中的尘埃在日头下翻转跳跃,黛玉的记忆回到之前夏日里避暑的那个庄子,她嘴角噙着笑,追忆着说道:“这是几年前的事了,我与五阿哥去庄子上避暑,正好撞见了刘姥姥领着她孙子回家。”

  “对了,”黛玉一拍手掌,笑着说道:“事情如何能这般巧,那次刘姥姥就是去了贵府做客,我与五阿哥才在路上见着她的。”

  王熙凤更是抚掌大笑:“不然说这是缘分呢,若不是姑奶奶你亲自和我说的,换个人,我都当她在唬我。”

  王熙凤顺着黛玉的话奉承逗乐,心里暗暗决定了等刘姥姥回去的时候,给她的仪程再丰富些,刘姥姥这种积古的老人身上,说不得真有什么运气在。

  正在这时,却听见黛玉笑了阵,又端起玛瑙芍药杯,抿了口茶,润了润喉咙,对雪雁吩咐道:“想必那刘姥姥送来的东西是极好的,你去吩咐厨房,今儿个便取了做菜。”

  说罢,又扭头对王熙凤说道,“二嫂子,你也留下来,试试我们府里厨子的手艺。”

  能得阿哥福晋留饭,说出去都是了不得的恩典。王熙凤最是掐尖要强之人,听了黛玉的话,心里得意,想到这饭说不得还是沾了刘姥姥的光,决定了给刘姥姥的东西再厚上三分。

  等雪雁点头去了厨下,黛玉复坐正了身子,笑着对王熙凤说道:“我知晓二嫂子你诸事缠身,请你来是有事想问,之前我让雪雁也与你说了几句了,今儿个请你为我解解心中的疑惑。”

  来了,王熙凤深知,黛玉的目的就是此事,她打起了一万分精神,斟酌着说道:“雪雁姑娘倒也说过,只不过我这人驽钝,也没太听明白,还请姑奶奶再详细说说。”

  黛玉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笑骂道:“你还驽钝,那旁人更是没法活了,快别给我打马虎眼,我记着你们王家祖上与洋人打过好些年交道,快将里头的门道与我说说。”

  听了黛玉问的话,王熙凤是真的没想明白,雪雁去荣国府的时候,只告诉她五阿哥与黛玉想要找些做生意的门口,特特找她相商,她连个黛玉送的银票都准备好了,正在怀中,谁想到,黛玉张嘴问的居然是洋人的事情。

  王熙凤属实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满头雾水地思索半天,也不知道洋人和生意有什么关系,只能斟酌着说道:“姑奶奶您问我,可真真问对人了,早几十年里,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无论粤,闽,滇,浙,都要与我家打交道呢。”

  “那些洋人,一个个长得奇形怪状的,说话也怪腔怪调的,身上味道更重,远远的就能闻到那股膻味,您千金之躯,如何想着见那些人。”

  王熙凤苦口婆心地劝解并未被黛玉听入耳中,她笑得眉眼弯弯:“放心,我不见他们。”

  还不等王熙凤松口气,就听见黛玉接着说道:“五阿哥想着会会他们呢。”

  王熙凤的心提得更高,唯恐祸从口出,万一她说的哪句话不对,害了五阿哥的安危,整个贾家,王家都得受挂落。

  黛玉也瞧出了王熙凤的惶恐,她拍了拍王熙凤的手:“放心,不会有事的,真出了事,还有我呢。”

  说也奇怪,黛玉这么一个尚未及笄之人,语气却沉稳地让人格外信服,王熙凤苦着脸,顿了片刻,将她知晓的事情全部与黛玉倒了个干净。

  黛玉若有所思,要不如何说术业有专攻,若没有王熙凤的讲解,里头许多弯弯绕绕的门道,他们又要去哪里晓得。

  不知这些事情,胤祺不知要多走多少弯路,想到这,黛玉决定令胤祺的侍卫送王熙凤回去,也让贾府知晓,王熙凤和五阿哥府是能说得上话的,不能喊打喊杀。

  黛玉在琢磨着如何感谢王熙凤,王熙凤也在盘算着她的心事。

  王熙凤本来就最是个机敏的人,贾府老太君曾经说过,她粘上根毫毛,就是活猴,心眼多的和筛子一样,在解答黛玉的疑问过程中,王熙凤慢慢摸清楚了黛玉与胤祺的打算。

  造洋货卖出去,这话乍一听好像天方夜谈,毕竟大清是天朝上国,什么好东西没有,就连五阿哥他们盯上的琉璃,也有不少珍宝,与将作监的师傅比起来,洋人那些琉璃都是什么玩意儿。

  然而等再听了几句,王熙凤的看法便来了个天翻地覆的转变,若按着黛玉与胤祺的思路,这生意真的挺有赚头,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巧立名目找亲戚要钱。

  王熙凤心头火热,她管着荣国府的家当多年,自是知晓荣国府收不抵支的财物财物状况,那么大个庄子,除了地里留下,供府里人自用的外,满打满算也只得五千两银子,这些银子扔进荣国府里,就和石头扔进海里一样,连个响都听不见。

  然而府中之人,自老太太起,到底下的跑腿丫头,都是过惯了好日子的,更别提大老爷在外头为了爱物一掷千金,二老爷在官场上应酬也耗费颇多,稍微减省一分便是怨言载道,真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为了多弄些银子,王熙凤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她本来想着去放印子钱周转一二,事到临头又想起了当年宁国府之事,唯恐她也重蹈了秦可卿的覆辙,被消了身份送出去,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

  能搭上五阿哥的生意,那自是极好的。

  想到这,王熙凤忙对黛玉说道:“姑奶奶,我有一事相求。”

第150章 应允

  炭盆里的炭燃烧地更加热烈,上好的银霜炭上的碳灰往下直掉,灰白的粉末在炭盆里堆成厚厚的一层,与炭放在一块儿烧着的香料,已经只剩下最后的余味,然而这余味却格外的悠长。

  黛玉侧着头,日头斜斜地打在她的脸上,将脸上吹弹可破的皮肤沾染上一片金光,她静静地盯着王熙凤,也不做承诺,只等着下文。

  王熙凤被黛玉的眼神瞧着心里直打怵,哪个刚出阁的少奶奶,会有这样震慑人心的眼神,莫道被皇家选为了媳妇。

  咽了咽口水,王熙凤艰难地说道:“好叫姑奶奶知晓,说来都让人脸红,这些年来,外人瞧着荣国府花团锦簇,朱门大户好不得意,然而自家人知晓自家事,煊煊赫赫的荣国府也就是个空架子,上上下下那么多张口,张嘴就是要钱,我逼得都把嫁妆当了,填补家里的窟窿。”

  黛玉依然静静地望着,全然没有被王熙凤的哭诉影响。

  好个铁石心肠的姑娘,王熙凤借着用帕子抹眼的功夫,悄悄打量黛玉,却见着她并未有半点动容的模样,寻常人家的小媳妇,早就被她这连唱带念的与她共同垂泪了,再不济的,也会赞她几声,谁能想到黛玉却全然不吃这套,但也就是黛玉的这番表现,让王熙凤更加认定了,黛玉能做出一番事情来。

  她懊恼的咬了咬唇,立时决定变换招数。

  等到王熙凤的帕子落下,泪痕擦去后,她脸上的软弱与泪痕一道不见了踪影,她长叹了口气,向黛玉开门见山问道:“姑奶奶,我知你们也是费了许多心思,才想出这个路子,我也不是要占您的便宜,我只想求着您府上将我们家琏二爷带上,有阿哥府的管事在,我也不担心他被谁哄骗了去,也能跟着开阔眼界,长些见识,若是能再寻摸到一个营生,就再好不过了。”

  王熙凤在见着黛玉的嫁妆银子之后,确实动过让贾琏也外放几年,为他们夫妻攒些家业的心思。

  然而她生日宴上发生的事情,让她醍醐灌顶,彻底消了她之前想让贾琏外放的心思。

  作为贾母的孙媳妇,她又管着荣国府这一大摊子事,贾琏外放了,她必须在家尽孝,绝不能陪着他赴任。贾琏本就是个腥的臭的都爱往屋子里拉的性子,在她眼皮子底下还能闹出这般大事,真撒了手,还不知晓在外头会如何的荒唐。

  更何况,王熙凤膝下只一个大姐儿,并无儿子傍身,她与贾琏分隔几年,更是没了生子的指望,这对她而言,绝非好事,贾琏本就是个靠不住的人,她没个儿子,日后还不知道要被后院子里的那些女人,糟践成什么模样。

  王熙凤回过神来,绝口不提外放之事。也就是这次机会难得,又有五阿哥府的人盯着,想必闹不出什么大事,至于一路上的眠花宿柳,左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反正如何都得派人跑一趟,五阿哥府捎上贾琏,也不费什么事,王熙凤有把握黛玉会答应。

  没想到黛玉却并未一口应下,她踯躅片刻,向王熙凤说道:“论理这事不大,你和我张嘴了,我如何也得应下,但这次这事,是五阿哥操持的,我得先问问他,队伍里头还能不能多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