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爱冰萄
彼时的清王朝国力强盛,经济欣欣向荣。
而在社会上,自北宋二程兄弟创立,南宋朱熹发展程朱理学发展了近千年,女子无才便是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种种迂腐的儒家思想深入到女性生活的每个角落。
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她们。】
春秋时期。
“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谁教他们的?!”
孔子气得快吐血了,他的儒家是治国齐家平天下,不是靠压榨欺压弱小者得来的!
儒家后来有这般一个接一个的卧龙凤雏在,到后世的名声究竟会被歪曲成什么模样?
清朝。
后宫中。
丹绣看着荣妃,神情欲言又止。
自从她家娘娘上次从御花园回来后,就再没出过宫了,皇上不来也不发牢骚了,前几日还破天荒的和她说想练字,让她去差宫人买些纸笔来。
丹绣现在怀疑她家娘娘是不是中了巫蛊。
马佳氏放下研磨墨水的动作,冷笑出声:“说女子无才便是德,那男人怎么就不安份呆在家里绣花呢,皇上常说不许后宫干政,如今看来,也是防着咱们罢了。”
丹绣听得心惊胆战,赶紧朝门外看,见荣妃的心腹太监小李子远远守在门前,没有异常,才长松了一口气。
“娘娘,您就少说两句吧,万一.....”
不小心被万岁爷听到了怎么办。
众所周知,康熙有躲墙角听人说小话的坏毛病。
【不过,与女子卑贱的普遍社会思想不同,王贞仪的家庭氛围非常开明。
她祖父是权掌一方的知州,父亲是著名学者,母亲出生于书香世家,三人深知读书使人明智的道理,即使王贞仪为女儿身,长辈也从小教她读书识字,教男子们读的四书五经,给她最大的疼爱。
王贞仪的祖父王者辅喜欢研究星象与算数,所以从小便给她讲述星星的故事,告诉她日月星辰的形成道理。
祖父的作为,对王贞仪的科学启蒙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王贞仪回忆,她幼年学历算,“复读家藏诸历学善本十余种,潜心稽究十余年不少倦。”
星辰是她的童年好友,她最喜爱与祖父一起到野外追寻它们的身影。】
王者辅捋着胡须微笑:“老夫只有一个孙女,自然要加倍重视。”
“说读书无用,都是满肚子坏水的男人骗女孩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贞仪自小聪慧,若为男儿,定为状元之才,不识字才是埋没了她。”
看吧,他的行为多睿智,孙女即使无法如男子一般跻身做官,也在昭昭历史上做出了不亚于须眉男儿的成绩!
【正当王贞仪埋头书案、孜孜以求时,她的祖父突然获罪,被发配到严寒的吉林戍所,不久,王者辅便在戍所中离世。
祖父去世的那一年,王贞仪年仅十四岁。
突如其来的变故给王贞仪的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生活从此变得困顿,家中原本丰富的藏书也散失殆尽。
而王贞仪不但失去了一位疼爱她的祖父,更失去了一位学业上的良师益友。】
“什么?老爷死了!”王家人大惊失色。
六岁的王贞仪抓着王者辅的袖子,哇一声哭了出来。
“爹!”王父王母焦急地踏进门。
王者辅懵了,发配边疆.....可是重罪呀!自己平日里做事兢兢业业,认真对待每项公务,从未利用手中权力去谋私利,贪过百姓分毫米粮,到底因何缘故获了重罪,具体罪名又是什么?
王者辅想不明白,他叹息着,轻轻搂住王贞仪,对王父王母道:
“我流放了不要紧,千万别连累了贞仪和你们。”
王父欲哭无泪:“爹,这下怎么办啊,咱家不能没有你。”
王者辅咬了咬牙,壮士扼腕道:“我明日去衙门辞职!”
既然是获罪发配,那他干脆不做官了,这样总能捡回一条小命吧?
【祖父去世的打击并未磨灭王贞仪奋学向上的意志。
十六岁那年,她随家人前往关西,期间游历吴、楚、燕、越多地,路途上万里,几年的游历令王贞仪大开眼界,泰山的巍峨壮观,山海关的雄伟险峻,五湖的壮阔浩瀚,都深深地印刻在她的记忆之中。
途中所见的名胜古迹、民俗物产让王贞仪感慨万千,她的志向也逐渐在路途中成形——】
天幕上,肤色微黑的少女,掷地有声道:
“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
“我要以女子的身份做出不亚于世间任何男子的成就!”
【王贞仪用《蚕妇词》《捣练图》等诗篇即描述了沿途所见中劳动妇女的艰难生活,对社会上贫富不均、官吏横征暴敛的残酷现实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面对地主富户及封建官府在灾荒年月“千田无复有青黄,赤地空遭旱魃殃”的情况下,仍然逼租催粮的恶行,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同时代的诗人袁枚评价王贞仪的诗“俱有奇杰之气,不类女流”,王贞仪听后只是笑了笑,她何尝不是因为女子,才会将目光投向最底层的弱者,对他们无限悲悯,为他们发声呢?】
【进步思想并不是男性的专属,作为女性也
同样有呐喊的欲望与权利。】
稷下学宫。
颜回随侍在孔子身边,听到孔子长长地叹息一声,声音隐含自嘲。
“枉老夫自尊自大,原来也是井底之蛙。”
“老师.....”颜回担心道。
“无妨。”孔子说:“错了便是错了,承认没什么好丢脸的。”
“去吧,子渊,你且去拟一份奏章,呈交予王上,就说——
女子聪慧,代不乏人,学宫内可见长袍,亦可见罗裙翩翩。”
第80章 墨家与发明篇28他大清人才济济,怎……
武周朝。
“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
武则天低声念诵王贞仪所做的诗词,感慨道:“此女才智绝世,又有一颗怜民之心,宰执之才不敢说,但至少做一方大员足够用了。”
“若为朕臣子,朕必重用。”
上官婉儿点头,她道:“陛下慧眼识珠,要是王姑娘知晓她得到了您的认可,一定会很高兴。”
武则天看向上官婉儿,女子的脸上没有丝毫嫉妒之心,唯有对王贞仪的真心敬佩。
“王姑娘太遥远,朕现下最倚重的是你。”
“婉儿,你不比她差。”
上官婉儿一愣,在朝堂上喷敌无数,所向披靡的冷硬女官,微微红了脸颊。
陛下.....总是叫她猝不及防。
若说天幕的出现,对女性的肯定与剖解空降上官婉儿心中的神坛位置,那么神坛顶端,站立的永远都是武则天。
她们是君臣,也是志同道合的队友。
上官婉儿对权力的认知从武则天开始,她看她从皇后走到天后,再从天后走到万人之上的位置,见证了一切。
父亲被杀,上官婉儿也想过卧薪尝胆,对仇人虚与委蛇,爬到高位再狠狠报复她,但等真正抵达高峰后,上官婉儿才明白武则天当年有多难,正如她现在以女官的身份站在朝堂上。
她的敌人不只是朝廷诸公,更是千千万万座大山,山上刻着男尊女卑,刻着千百年来对女子的成见。
上官婉儿时常感觉庆幸,她并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有陛下,有太平公主,有努力想为女儿争到皇太女位置的韦氏,还有……
上官婉儿看向了天际的明月。
银月流动着莹莹光辉,辉光洒落至另一时空的唐朝。
贞观年间,立政殿。
长孙皇后赞叹:“足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
“闺娥志向远大,亦可撑起乾坤之半。武才人,你说是吗?”
武媚娘放下书册,向长孙皇后轻轻福了一礼。
长孙皇后神色复杂的看着她,眼前这个女人身份特殊,她不仅是她丈夫的妃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还是她的儿媳,出色到与雉奴共治天下甚至后来掀了李家的桌子。
作为李唐的皇后,长孙皇后天然地排斥对方,但另一方面,她很佩服武媚娘的能力,甚至隐隐有些羡慕她后来能在史书上留下那般精彩的一笔。
而她自己,或许与无数的贤后妃子一样,化为盛世大唐可有可无的点缀,就像无人有兴趣去了解红花旁的绿叶有着怎样的生平。
武媚娘说:“多谢娘娘救我。”
李世民并非心慈手软的人,清楚武媚娘将来会以周代唐,第一时间便准备杀了她,是长孙皇后带着宫人赶到武媚娘住处拦下了那杯毒酒,为此与李世民爆发了激烈争吵。
皇后娘娘在陛下面前向来是贤淑的,微笑的,亲人可柔的,宫人们第一次见到长孙皇后发那么大火。
眉目凶狠,字字如刀。
“你李家的江山很了不起吗?”
“昭昭大唐,容不下一位女皇帝?”
“事情还没发生,就已经惧怕到不敢让她继续活下去了!”
“……是!我是你的妻子,该为你着想,但我也是雉奴的母亲,她是雉奴的伴侣,将来帮他对抗权臣,我作为母亲,凭什么不能护着我儿媳?!”
而长孙皇后最后一句话直接让李世民沉默。
“太宗陛下想赐死一个小小的妃子,轻而易举,我这位后宫之主在您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她自嘲说道:“什么大唐的皇后,我看只是一个无用的花瓶摆件罢了,千年之后,后人估计连我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
夫君那日离开的背影,至今长孙皇后还清晰地记得,她心里很难过,但不后悔自己说过的话。
出口的一瞬间,还有种莫名的解脱感。
上一篇:脸盲在木叶和暗部谈恋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