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 第35章

作者:最爱冰萄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基建 BG同人

  功名利禄或许是当世之人评价的终点,却不是史册评价的终点,历史终会给人一个公正的评价。】

  闻言,扁鹊不禁面露笑意。

  并非为他名传千古,而是为这一句医者仁心也能载入史册,想必有天女这句话,医家不会再被人看做是微末小职,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救死扶伤。

  子虢听得心情激荡。

  曾经他放弃太子的身份,拜扁鹊为师,亲长都骂他疯了,放着好好的贵族不做,去做一个医匠。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这才是他想要的人生。

  用医术济世,又怎么不算是一种济世呢?乱世之中,他只想追随本心,与师父一起为可怜的百姓们尽丝绵薄之力罢了。

  未央宫。

  鲁元望着天幕,眼里无法抑制的流出一抹复杂。

  她心想,好奇怪,自己贵为公主,为何会羡慕一个老头子,男人建功立业,女子生子养家,这是千年来人们心照不宣的道理。

  可为何她心里会生出不甘....

  无人对她有更多的要求,就连母亲也将她看做孩子,更关注弟弟。

  这不是淑女该有的想法,鲁元在心里默默说道,可想法就像是荒原里疯狂生长的野草,无法铲除。

  赵王之子张敖陪伴在鲁元身侧,见她面有不虞,关心道:“公主的身体不舒服?”

  “没有,只是有些烦心而已。”

  “公主烦忧的样子也很美,”张敖羞涩道:“您是在为我们的婚事烦恼吗?”

  “.....”

  鸡同鸭讲,鲁元沉默了。

  她突然问:“与你成亲,能带给我什么好处?”

  美丽,财富,她都已经有了,嫁给张敖并不能拥有更多。

  张敖惊讶:“公主怎么会这样想,您嫁给我,我们会有一个可爱孩子呀。”

  鲁元笑了下,那笑容没由来的有些讽刺。

  张敖感觉有点被羞辱到了,他抿唇道:“公主您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我都能给您。”

  “就算是天上的星星,我也会想办法为您摘下。”

  鲁元审视地盯张敖的眼睛,想知道这个男人有没有说谎。

  发现未婚夫是认真的,鲁元罕见迷茫了,因为她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药铺里。

  抓药小厮记录的动作不知何时停了下来,望着天幕眸光闪烁连连。

  “良医.....良医,”

  他也想如前辈一般,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夫!

  结束了对扁鹊的讲解,天幕并未如往常般消散,而是画面一转,来到一名头戴棕巾的陌生女子身上,她眉眼认真,坐在内室为一名妇女诊脉。

  【医师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在许多人心中,想到医师,脑海却会下意识浮现男性医者的形象,但这个职业从来不是男性的专属,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就有了一位女性医师。

  她名义妁,旁人称“女中扁鹊”。

  她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巾帼医家第一人”!

  明日,我就给大家讲讲她的故事。】

  天音消失,人们神情变得惊讶。

  女子?

  仙人第一位专门点评的女子!

  而且对方还不是吕后王氏那样的贵族女性,只是一个普通医者!

  天幕之下,各时空人民受到冲击,尤其是程朱理学盛行的宋明清朝时期,酸儒们发出不满的声音。

  “好大的口气,她有何本事与扁神医相提并论?”

  “女子的名号居然也能传到后世?”

  西汉时空,一个女子激动地拉住身旁小伙伴:“阿妁,他们说的是你吗,我的老天啊....”

  不怪好友这么激动,义妁从听到自己的名字那一刻起便怔在了原地。

  行医者数万,泯然者何其多也。

  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机会登上天幕。

  义妁心神震动,失神地喃喃:“巾帼医家第一人.....”后人竟认为她的影响力可比那位大名鼎鼎的医家祖师爷?

  唐朝。

  高阳公主摇着团扇,笑嘻嘻地道:“好一个俊俏的妹妹,巾帼医家第一人,不知要羞煞多少男儿。”

  她喜欢义妁,若是唐朝也有位这么厉害的女医,她一定要与其结交一番。

  侍女:“公主,咱们还去佛寺吗”

  高阳公主:“去什么去,待在这儿,我要看完义妁妹妹的故事。”

  “把那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拿来,本公主要翻一翻上面有没有义妁妹妹。”

  侍女忍笑:“是。”

  近来司马迁的《史记》成为了不少官员人家的时尚单品,陛下送给公主此书,叮嘱她看了多少回公主都

  当耳旁风,说不耐烦看一本大砖头。

  还是义妁娘子的一张俊脸管用。

  高阳公主翻书翻了半天,结果在一百多页的酷吏列传里才找到义妁姓名,而且里面记载的根本不是义妁,讲的是她弟弟,说她弟弟因为姐姐得到太后赏识而得以入朝做官,为官生涯怎样怎样,关于义妁的生平没提到一丁点儿。

  高阳不高兴了,谁要看一个小官的事迹,官做得好的英才俊杰她父皇手底下一抓一大把。

  “司马迁真是没眼光。”

  她闷闷不乐,为此一整天吃饭都没欲望,直到第二天傍晚,侍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公主,银月异动了,天女娘娘的视频要开始了。”

  风铃轻响,优美动听的仙乐飘扬,月光与蓝天交织,呈现一幅在古人们看来有些诡异的场景。

  黑夜现白昼,只有仙人才能做到这样的手段,无论他们见多少次都会觉得惊叹。

  高阳撑起下巴,兴致盎然的望向苍穹。

  ....

  【义妁,西汉人,出生于河东一个小小的村落。

  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兴趣和其它孩子不一样,她喜爱药草,特别爱钻研医术,十几岁就上山采药,用捣烂的药草给乡亲们敷治外伤。

  在那个医疗知识匮乏的年代,义妁努力收集医书自学,向民间郎中虚心求教,请教各种医疗方面的疑难病症学识。】

  视频背景音乐悠扬,少女一身布衣,跟随在来村里行医的郎中身边学习望闻问切,即使遭到轻视,说女子学不透此道也不气馁,用实力向郎中证明自己有足够的恒心,能学好。

  就这样,日积月累,义妁学到许多宝贵的医药知识,她用涑北艾为乡亲们进行红油灸疗,消解他们的痛苦,名传乡里。

  就连外村人也慕名前来找义妁看病。

  镜头拉近涑北艾,给了这种草药一个特写,只见草药叶片肥厚,侧根多,有明显的纵棱。

  【涑北艾在后世又称为艾草,这种草药价格便宜,薄荷香气浓郁,有多种医疗功效,能温气血、逐寒湿、止血温经、安胎固气,活络止痛、提高人体免疫力。

  它还是妇科常用药,具有抑菌的作用,能用于治疗一些皮肤疾病。

  早在上古时期,祖先们就发现艾叶可以防治疾病,《神农本草经》记载,艾叶具有治疗风寒痛、通经活络、温暖脾胃等功效,被列为上品。

  结果人们往往用其驱恶辟邪,忽略了其丰富的药用价值。

  直到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要方》中对艾叶的用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半夏艾汤、厚朴艾汤等艾草方剂,方使艾草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成为家庭的常备草药之一。

  所以各位,别再忽略它的药理作用了,这可是一株万能草药啊。】

  村民们露出笑脸,他们不识大字,但他们听得懂天幕的意思,天女说的这草好处多多咧。

  这年头家里谁没个小病小痛的,听到艾草的功效,大家瞬间心动了。

  “俺记得,上回在河边瞧见过这种草药!”

  “大牛你说真的?我家小娃身子骨弱,老受寒,想去摘两根。”

  “谁撒谎啊,走,二伯娘,俺这就带您去。”

  “哎,我也去我也去。”

  战国时期,扁鹊也吩咐弟子们将艾草的功效记下来,准备回头多寻些,试验一下仙人说的多种功效。

  孔子和颜回等弟子恰好在河边的大树下歇息,发现了一丛艾草,于是一边采摘,一边继续聆听天音。

  各朝大夫们同样聚精会神听着。

  【有一天,义妁遇到一个外地来的腹胀病人,此人瘦骨嶙峋却怀揣着比孕妇还大的肚子,整个人奄奄一息。

  他的家人求助义妁替病人诊治,义妁了解病人的情况后,先是取出几根银针,精准扎入患者的肚子与腿上,接着将调配好的药粉洒在他的肚脐眼上,连续几日救治,病人的肚子竟奇迹般干瘪下来,恢复了健康。

  史书未曾记载义妁所诊治的患者病症,大部分现代人猜测是血吸虫寄生人体引起的大肚子病症。

  这种大肚子病也叫水鼓病,多发于南方地带,是流行最广的一种寄生虫病。

  血吸虫生存繁殖离不开钉螺,钉螺主要生长在潮湿草滩上和沟渠旁。

  虫卵从人或哺乳动物的粪便中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尾蚴,当人和哺乳动物接触疫水后,尾蚴钻入皮肤,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产卵。

  人得了血吸虫病可引起发热、拉肚子等,反复感染或久治不愈可引起肝硬化、腹水,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同时血吸虫病人和病畜又可作为传染源,造成血吸虫病传播。】

  “呕。”

  古人们哪里见过这般真实详尽的病虫发育过程,许多人立刻被恶心得吐了出来。

  江东京口。

  周瑜脸色发白,强装镇定说道:“主公,这血吸虫病的扩散过程十分清晰,往年总是搞不明白为何有百姓得这大肚子病,如今我们知晓原因了。”

  孙权捂着嘴:“公瑾说的是,我这就派人去灭了那些钉螺.....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