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见江南
想到这里,他一咬牙,让人将监牢里的武松带出来。国难当头,实在顾不上这些细枝末节。
好歹先将那座门神送走!
第39章
武松这些日子在牢里待得比较舒心,他本身手出众,虽然被发配到登州,按照规矩打了五十杀威棒比较虚弱,但对付一般毛贼也是轻而易举了。
得到当地官员的从宽处理已经是意外之喜,结果武松还震惊的发现自己在监、狱里的待遇越来越好,他不是傻子,明白这是武大在外面使了人,欣慰兄长终于顶事到同时也担心其会不会被人欺骗。
不过担心也没办法,毕竟他也出不去,直到今日,方才有衙役来提审他。武松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厅堂,远远便见前方一帮人聚集,领头的是个穿着锦衣的俊公子,由于眼里出众,他一眼就认出了赵淳楣,刚想开口,却见武大郎快步走了进去,拉过他轻声耳语了几句。武松讶然,等到了赵淳楣身边,只神色复杂地张了张嘴,“妹……兄弟,多谢了,你又救了我们一次。”
“生分了不是,”赵淳楣摇头,轻笑着扶住对方,“自打分别我便一直想着哥哥,只不过几番探听一直没能得到你们的下落,如今总算重逢,哥哥可愿与我上山,二龙山虽然不大,但好歹也算个落脚的地方,只盼哥哥莫要嫌弃。”
若是之前,武松有兄长这个牵挂肯定是不愿意落草的,但经过这么多,他算看清了,于这乱世之中,哪怕是个人武力再高超也很难保全自身,更何况旁人不清楚赵淳楣的真实身份,他确实知晓的!
对方一个孤女,冒着如此大风险,置身于绿林,万一真被人发觉,别说朝廷那边,就是江湖上的风言风语也够对方受的。所以,自己必须得帮其守住秘密,哪怕是死也得保全她!
打定主意的武松自然应下,宗泽在一旁冷眼旁观,见赵淳楣竟真是大老远只为了故人兴师动众,确实称得上是重情重义,这样的人在山里落草,而朝堂上坐的却都是些无耻鼠辈,不由长叹一声。
想了想,招呼手下又去牢里领了三人,与赵淳楣道:“本来打算沉下心将沙门岛好好治理一番,但北方有战事,我唯恐力有不及,这三人与武松相同,都是我上任后各地送来的,他们的罪名我查了,绝不至于发配至此。反正我也将武松放了,他们几个也一并带走吧。”
赵淳楣微愣,见老人目有决然之色,知道对方这是想利用地形之便于辽国金国斡旋到底了,暗暗叹了口气,迟疑片刻,还是规劝道:“国之大事,在京城,在两府三司,知州你远离朝堂,能做的终是有限,有些事情问心无愧便好,莫要强求啊!”
她这样说倒不是希望对方也跟大宋官场上那些庸人一样,只是想到历史上的宗泽,原本都是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为了国家南征北战,结果却被朝廷猜忌,最后忧愤而亡,死前三呼“过河”,周围无不悲痛万分。
依赵淳楣现在的想法,历史大势其实是很难逆转的,北宋的灭亡虽然有一定偶然性,但依徽宗、钦宗那对不靠谱的父子当政,再加上大宋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尖锐,迟早都还是有这一天。既然如此,干脆不去与大势抗衡,只顾好能顾的,先确保一方百姓生活得平安喜乐再说。
宗泽也明白她的意思,但他乃进士出身,受的是正经儒生教育,对忠君爱国的执着哪是说放弃就放弃的,摇摇头,没多说什么,起身送他们离去了。
赵淳楣见对方这般也言尽于此,反正这次的目标已经达成,一行人可以轻松离开。在路上她特意将那三人单独招来询问,得知他们名字为裴宣、邓飞、孟康。
裴宣是个生得肉白肥胖的中年人,原本是朝廷的官吏,文武双全,但因性情刚正不阿,被贪官陷害至此;孟康是个造船的能工巧匠,被强行压着给官府造船运送花石纲,在这其中砍死了暴力执法的监工;剩下的邓飞双睛红赤,人称火眼狻猊,为人特别能打,进监牢也是因为这些莫须有的狗屁罪名。
这三个都是难得的人才,现在虽然被宗泽放了出来,但也还是待罪之身。赵淳楣与他们大致说了下自己的情况,之后便大大方方邀请他们入伙。
有个栖身之处,几人自不会拒绝,更何况说白了他们能重获自由也是因为对方,所以都兴高采烈地同意了。
众人出了城与大军汇合,刚准备出发,忽然后方两道人影奔来,等到了才发现是解珍解宝两兄弟。
少年们气喘吁吁,对着赵淳楣好半天才说出话,“大王,您把俺们也一道带走吧!”
赵淳楣愣住了,旋即有些好笑道:“你们跟我走什么?不是说了好好过日子吗,山上俱是些活不下去的,但凡世道好没人愿意落草的,我们可是强盗,是贼。”
但解珍解宝却反驳,“大王莫要诓俺们,俺虽生于草野,但也知道哪有贼会主动给人钱的,就算是贼也是义贼!好贼!”
“别管好贼坏贼,我都答应你们姐姐了,肯定不会领你们上山的,听话,快点回去。”赵淳楣挥手,几乎是用赶的。
然而两人态度却很坚决,就差抱着马腿撒泼了。
就在此时,但见后方又有来人,原是顾大嫂夫妇以及邹渊带着侄子邹润匆匆赶来。
解珍解宝一下子就僵住了,下意识躲到赵淳楣身后,然而赵淳楣如此瘦削哪里能覆盖得住这么大两只,为了能尽量多占点地方,兄弟俩当场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脚。
当靠近的顾大嫂见到这副滑稽幼稚的景象之时,心里再多的气也消散得差不多了。
“两个臭小子!”顾大嫂恨得直咬牙,“你们现在是翅膀硬了不听话了是吧!”
解珍解宝瞪着眼睛,连连摇头,“怎敢,只是、只是姐姐你与俺们讲过,受了人一点恩惠也要全部报答回去,可如今赵郎君这般对我们,俺们能回报的却什么都没有,唯一有点价值的,恐怕也就只有自己了。姐姐,你既成全俺们吧!”
顾大嫂听得鼻酸,又欣慰又气道:“好啊,合着我不答应就是那狼心狗肺之人了。”
“不是……”
“行了,”顾大嫂制止了面色通红的两兄弟,表示自己同意了,接着让丈夫孙新回去收拾东西。
众人直接懵了,不明白她这是做什么。
“上山啊,”顾大嫂回答得很坦然,接着看向赵淳楣,“郎君啊,我两个弟弟想当忠义人,我总不能拦着,但他们爹娘死前将人交给我,我于坟前发过誓,绝对得照顾好他们,既然如此,也只能跟着去山上落草,不知寨主收不收留!”
赵淳楣只她性格刚强,决定好的事不会轻易更改,见既然如此说,当然表示欢迎。
跟在后面的邹渊有些忐忑,上前道:“赵寨主,不知能不能把我俩也收着,虽然不是什么厉害人物,但也想为山上出份力。”
赵淳楣大笑:“都来都来!”
出来一趟,本是想救武松,没料到还网罗了如此多的人才,属实是意外之喜,所有人都很高兴,史进不由道:“现在事情都差不多办成了,还办得如此漂亮,咱们回去可以跟大和尚那帮人好好吹一波了!”
“回去?这倒不着急,”赵淳楣摇头,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看向武松,“二哥,陷害你那帮人可是待在潍州?”
武松点头,神情颇为愤恨。
赵淳楣冷哼,“害了我兄弟还想善了?之前咱们不是还犹豫东南西北该拿下哪边好吗。”
“点好人马,随我同去潍州!”
……
昌乐县县令刘豫打从睁开眼睛的瞬间便知道不对。
静。
太静了。
他只记得昨日夜晚出门看灯,然而才走到一半便觉得脑后一痛,接着便不省人事了。
强撑着起身,刘豫战战兢兢地打量着四周,发现此处貌似是家酒店,犹豫了半晌,见始终无人,方才一点点开门。
走出去,只见厅堂内做了几桌,听到后面动静,大家齐齐回头。
刘豫吓了一跳,只觉得这些家伙体型彪悍,面色不善,下意识四处寻觅,直到看见过清瘦俊秀的少年方才眼前一亮,连忙凑了上去。
“小郎君,吾乃昌乐县县令刘豫,此处是哪里?您能否送我回去,只要答应我给你一贯、啊不,给你五贯钱!”
那少年微笑了下,未曾回话,而是反问道:“刘县令可曾识得我身边这人?”
刘豫心急如焚,但无奈势必人强,还是仔细辨认了一番,摇头道:“这位好汉魁梧奇伟,我却不曾识得。”
那男子听罢冷哼了声,将刘豫听得心一紧,连忙摇头改称好像是见过。
但面对追问,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见他冷汗都要冒出来了,少年忙温声安慰:“都快半年了,不记得也正常,以后知县就会记得了。”
刘豫听完都要哭了,这里面恐吓的意味也太浓了,再听不出就是傻子!
但是,他也敏锐的捕捉到对方话语里“以后”两个字,既然有以后,那就说明他暂时是安全的!
于是刘豫立刻使出全身力气猛拍马屁,姿态之谄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少年,也就是赵淳楣虽然想看看对方还能怎么表演了,但迫于时间,还是打断道:“刘县令言重,实不相瞒,我们其实是隔壁青州的,因为于西域处得了些种子,想要找些人地种上一种,听闻贵县土壤肥沃,这里的人祖祖辈辈都是耕种好手,所以选中此处,希望你能帮着安排一下。”
刘豫听完愣住了,“就为了这点儿事?”
旋即松了口气,擦擦汗,痛快表示:“好说好说,不知郎君想要种多少?”
赵淳楣沉吟片刻,开口道:“昌乐县的三分之一吧。”
刘豫:“!!!”
他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反问道:“郎、郎君,潍州虽然小,但昌乐县却是大县啊,三分之一您知道是多少地吗?”
“这你不用管了,”赵淳楣摇头,“种子我给提供,百姓要给官府的赋税我交了,产出的东西我收购,你只需在县里推广即可。”
刘豫还是想拒绝,大宋虽不遏制土地兼并,但每个地方的耕地产粮还是会被纳入考核标准,万一朝中有人拿这个告发,自己这官也差不多当到头了。
见此赵淳楣又笑了,轻敲了下桌面,马上有人送上三个盒子。打开第一个,里面空空如也。
刘豫有些摸不到头脑。
“我自然不会让刘知县难做,假如你真答应,那么等事成后,在下可以将黄金填满这个盒子,里面的财务都归你所有。”
刘豫错愕,大宋虽然对官吏待遇上比较优渥,可这么大一盒金子,自己在县令位上怕是干上十年也攒不下来。
没等他回话,赵淳楣又让人将另两个盒子打开,刘豫有些期待地望去,结果却被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只见那盒里装的,赫然是两颗血淋淋的人头!
细细观察,其中一个刘豫竟然还认识,正是自己身边的孔目!
“这两人乃姻亲,半年前勾结陷害我哥哥,还将我哥哥发配到沙门岛,现在已经被我们砍了。”赵淳楣说得风轻云淡,然而她越是平静给人的威慑力却越大!
给了对方点消化的时间,又接着道:“我知这大概为下面污吏勾结山匪,蒙骗刘知县,只不过嘛,既然来了,终究是要讨个说法。”
赵淳楣将地上的刘豫扶起,温声道:“现在盒子都在这,要黄金还是要人头,全看知县选择了。”
刘豫抖如筛糠,哪里还敢反抗,当即躬身行礼,“愿为郎君所用。”
赵淳楣满意地点头,“大善。”
第40章
把目光锁定在昌乐县,除了有帮武松报仇的原因,还出于其他考量。
首先刘豫这个人本质上跟慕容彦达没有任何区别,什么被手下孔目蒙骗,那都是赵淳楣给双方台阶下随口说的,陷害武松的确实是那个孔目,但没有县令的公文,发配沙门岛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成功。拿捏这样的狗官,赵淳楣现在可以说跟喝水一样简单。
其次就如之前讲的,昌乐确实是块种地的好地方。历史悠久不说,关键还很大,往西与青州接壤,真出什么事,二龙山可以火速前往。只要将这治理好,那完全可以辐射到
东边,吸引潍州其他县城自行投奔。
最关键的是,潍州本地最大的一股黑、恶势力就在潍州,也就是被武松见义勇为的那些。人数不多,也就三五百。赵淳楣带着一千兵马直捣黄龙,把他们杀的杀放的放招降的招降的。在灭了这些人后,潍州剩下的山贼很难成气候。
招待刘豫的这家酒店,其实是前两天赵淳楣买下来的,目的是作为满客食肆二店,在卖吃的同时帮助二龙山监控东边动向,可谓一举两得了。
至于留守的人选,赵淳楣决定让顾大嫂夫妇干这事儿。他们之前本身就是开店的,对经营一道比较熟悉,至于收集消息,让周通李忠来简单培训一下便好了。而且顾大嫂这一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山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官逼民反被世道折磨得活不下去才选择落草的,余下零星几个可能如解珍解宝一般,受了赵淳楣的恩惠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
而顾大嫂夫妇不同,两人不愁吃喝,上山是为了离弟弟近一点。这种既无外因也无内因驱动,要他们完全接受山匪生活其实是很难的。刚好赵淳楣需要个眼睛看着东部,顾大嫂人品没的说,干脆让他们继续做生意。
此话一出,夫妇俩明显畅快不少,如今不光离青州近,能照看着弟弟,而且不用做实了贼名,日后亦有退路,这般确实方便许多。而在听闻赵淳楣同意让利,给两人开出的条件后,对其更加感激涕零,发誓一定要将这里经营妥当。
赵淳楣点头,又交代了一番后,留下几个在征讨山匪过程中因受了比较重的伤,虽不影响生活但显然已经没办法再战斗的人当员工,见之后没什么大事,终于带着人回了二龙山。
离开的这段时间不长,二龙山也没发生什么,唯一值得说的便是经过一个冬天的传播,山下集市的规模更大了,这回不再只是涉及民生的原材料,连胭脂水粉、文玩绸缎什么的也有一些。赵淳楣见此大喜,知道这是交易场所逐渐走向繁荣的标志,刚好东边的潍州也算打通了,于是便让花荣以后巡视的更远些,确保这些人的安全。
同时众人见她这次不光带了武松,还有如此多好汉以及几百战俘也都有些惊奇,细细打听下才知此番竟然经历了这么多的事。而闻焕章在听说金国与朝廷的合议后眉头就未舒展过,他虽然跟着赵淳楣落草了,但心中对朝政的担忧,对天下的局势一直非常在意。
赵淳楣明白他心事,轻声安慰道:“先生莫要牵扰,官场中毕竟还有宗泽宗知州这样的有识之士,相信左右不会太差。”大不了也就是个亡国。
“真如你所说,那宗知州确实是位好官,只是这样的人,官场上不说百里无一也差不多了。”闻焕章摇头,有些恨铁不成钢道:“朝中俱是些个尸位素餐的奸臣,他们也不想想,那对面那金人能几日灭辽五十多城,岂是自己能抗衡的!想着两虎相争捡便宜,万一人家辽国安抚成功,回过神带着金人来打大宋,你又能撑多久!”
赵淳楣未曾回话,虽然闻焕章对宋朝官场一清二楚,但显然他不懂北方战况,更不知这边军队是有多费拉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