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第6章

作者:想见江南 标签: 种田文 女强 历史衍生 爽文 BG同人

  叹了口气,轻轻地闭上眼睛。

  眼见刀锋离自己只有几寸,少女甚至能嗅到上面的血腥气,却听“哐当”的一声,接着就感到身上一热,好像几股暖流朝自己喷涌而来。

  赵淳楣睁眼,只见那位歹人头上冒出鲜血,甚至来不及惨叫,就已经了无声息。

  其缓慢倒下,于后方露出一面圆耳大、鼻直口方的壮汉,阳光下,对方硕大的光头尤为明显。

  此时后面追来的几个歹人见同伴遇袭,全都拿着刀刃张牙舞爪地奔了过来。

  胖和尚挥舞着禅杖,瞬间又倒下两人,怒骂一声:“直娘贼!你们这帮畜牲,洒家没去找你们,你们到来打俺!如此便别怪俺下手无情!”

  言罢飞身上前继续与其混战,别看那和尚长得胖,动作却灵敏异常,在场几个连蔡头领都算上,在其手里跟三岁孩童一般。

  见事情不妙,蔡头领还想求饶,然而大胖和尚哪里肯给他机会,连禅杖都没用,提起那醋钵儿大小的拳头,照起面门狠狠一拳。蔡头领被打得鲜血直流,鼻子歪在半边,只一拳就有进气儿没出气儿了。

  他们一伙为了不引入注意,一共也才十个人,如今已尽数被和尚诛杀,扫视一圈儿,确定周围没有敌人了,和尚方才蹲下身子,对着被溅了满头污血的赵淳楣粗声粗气道:“女施主,你可还好?你姓甚么?要我帮着报官吗?”

  赵淳楣双眼发直,愣愣地看着前方。这短短的一个时辰里发生了太多,饶是她心智再坚定,现在也有些被吓傻了。面对大和尚的询问,反应了半天,方才懵懵懂懂道:“我、我姓赵……”

第7章

  东京,开封府衙。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时期的开封府尹一职位显得尤其特殊,不光是因为在皇城脚下,更主要的是,打从开国,其就由储君担任。像太宗、真宗继位前都曾出任此职。其实也不难明白,开封地处首都,既能上达天听又能管理百姓,还可以和各路权贵打交道,实在是培养皇室接班人的理想平台。

  不过从仁宗开始,天子血脉不丰一直是个问题,当今圣上醉心玩乐,对太子一事也不上心,所以现在由一位姓滕的官员担任。

  滕府尹日子每天日子过得不顺,京城恨不得连条狗都有背景,经常要受夹板气不说,而且百姓还众多,人口流动量大,平日琐事一箩筐。这不,眼下就有件棘手的。

  看了看厅堂内呆坐在椅子上的女子,滕府尹小声道:“怎么样?人还没来吗?”

  “没有,怕不是要明天。”旁边的孙孔目轻轻摇了摇头,“要不然下官去问问她,看能不能套出点话来。”

  滕府尹正要点头,却听衙役上来禀告,说大宗正司那边人到了。滕府尹大喜,连忙命手下将其请进。

  来者是一个精瘦的老者,见到滕府尹也不见礼,只略微点了下头,“赵孝颖,宗正寺丞。”

  在京多年,早习惯了这帮子皇亲国戚的傲慢,滕府尹也不恼,而是吩咐孙孔目与他一同上前问话,自己还有其他公务要处理,就不多待了。

  看着仿佛脚底抹油般的男人,赵孝颖没说什么,眼底闪过一丝讥讽,两人进入厅堂,看见已经回过神,模样有些忐忑的赵淳楣。

  说来惭愧,那日获救后,她实在是有些吓傻了,那和尚问了自己几句,都回答得磕磕绊绊,眼见无法交流,和尚干脆跑去报官,最后官府的人将她带走。因为天色已晚,于县衙安置了一夜,第二天洗了把脸,将沾着血迹、脑、浆以及各种人体组织的衣服换掉,方才觉得重新活了过来。

  此时的少女素白着一张小脸,平日里锐利的眉眼有些耸拉着,乌黑的秀发散落在柔嫩光洁的颈边,看上去着实楚楚可怜。

  再联想道对方的遭遇,赵孝颖叹了口气,声音尽量柔和道:“我看了邵杰登记的造册,你父亲是三班借职赵贤之?”

  宋朝的宗室头上基本都会有个虚职,三班借职是武将的最低职级,由此可见那被杀的男人混得多惨。

  赵淳楣愣了下,旋即反应过来昨天恍惚间将自己上辈子的姓报了上去,现在估计是把她当成同行女儿了,刚想解释,却听对面老人安慰道:“莫要害怕,你是宗室子弟,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会为难你的,只是确定一下。”

  敏锐地察觉到他话中有话,赵淳楣小心翼翼地开口:“不是宗室,就会有麻烦吗……”

  “怎么可能,寺丞就是想让你安心罢了。”孙孔目抢先道。

  赵孝颖冷笑,“这可难说,离汴京城附近发生了这档子事儿,死的还是宗室成员,滕府尹巴不得现在有个活人站出来顶罪。她要不是姓赵,恐怕昨天就因为勾结流寇谋害他人被关进大牢了。”

  孙孔目被其一顿嘲讽,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

  赵孝颖不理他,重复了遍刚才的话,“你父亲可是赵贤之?”

  少女沉默了片刻,轻声道:“是……是,我是赵贤之的女儿,我叫赵淳楣。”

  赵孝颖上下打量了下,确定身形年龄都对的上,点了点头。

  “若按辈分,你应该叫我一声叔祖。”接着叹息了一声,“你父亲是个好学的孩子,可惜了。”

  “昨日大宗正司已经把你的事儿上报给了官家,官家听完怜你孤苦,让我们在京郊寻块好地方将你父母兄弟下葬,还赏赐了你些财物。因为外地宗室没有特许不能来开封,也通知不了你的叔伯,要是想回老家,我可以命人送你回去。”

  赵淳楣听到这里连连摇头,直说自己暂时不想回去。

  老者听完也没惊讶,世人皆嫌贫爱富,赵贤之过得这么惨,估计与亲属关系也不怎么样,对方一介孤女,就这么返乡很可能受人欺负。

  “如此也好,汴京吃住都方便,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大宗正司找我,至于她的户帖……”赵孝颖转头看向孙孔目。

  所谓的“户帖”,可以大致理解为首都户口本。与之前所有朝代都不同,大宋的户籍制度尤其开放,哪怕是三无人员,只要在东京城里登记,满一年后即可落户。不过这种只能叫“客户”,需要连续居住七年,并且有一定不动产,才能升级为“主户”并且拥有“户帖”。有了户帖不光是能在东京参加科举,连买房置业办事情都要方便许多。

  孙孔目见此了然,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道:“寺丞放心,交到我们身上。”宗室在开封府附近被虐杀的事情自打开国还是头一份儿,连向来不理事的天子都惊动了,作为开封治安管理者,滕府尹现在一个头两个大,别说是户帖,只要上面满意,让他叫爷爷都行!

  赵孝颖淡淡地应了一声,接着就要带少女离开,临走前赵淳楣犹豫了下,缓缓道:“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个女孩,能不能把她葬在我父母旁边……”

  两人听后只觉得她心善,也并未拒绝。

  府衙外面,皇帝赏赐下的东西集中装在一辆牛车里,赵孝颖依照惯例拿出造册宣读。

  “衣著三十匹、慎头、丝鞋、二十匹;麻鞋、七匹……翠毛细法锦夹枚子一领,二十两金腰带一条。”

  不得不说,东西还挺齐全,四季衣服、药品食材、金银器物应有尽有,光是朗读都朗读了十几分钟,到最后赵淳楣都有些震惊了。

  她不知道的是,就这赵孝颖依旧不满意,毕竟前几代皇帝给宗室的赏赐都包括良田房屋,如今天子整日骄奢无度,弄得国库空虚。这些年宗室用度一再削减,大家的不满情绪早已积累到一定程度。眼下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所有人都在观望皇帝的态度。

  可惜……

  念完之后,赵孝颖叹了口气,略带歉意地对少女道:“委屈你了 ,孩子。”

  赵淳楣心中有事,对此没太大反应,只勉强地笑了笑。

  这样一来赵孝颖更觉得她懂事,吩咐手下将其送到客栈,并护卫一段时间,等她安定下来再离开。

  想了下这一路上发生的事儿,赵淳楣没有拒绝,再三谢过老者后,双方才就此分别。

  在仆人的帮助下,赵淳楣成功入住了一家连锁客栈。不得不说,东京不愧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客栈居住条件清幽不说,连服务都是一等一的。

  见赵淳楣形容狼狈,店家自动备下了热水以及室内穿的里衣,并且贴心地告知他们每个房间都非常独立,私密性绝对高,让客人尽管放心。

  在这样的舒适的环境下,赵淳楣身上绷紧的那根弦总算得以放松。

  泡在浴桶里,她仰头望天,恍惚间竟有种又穿越了一次的感觉。

  不过嘛……跟穿越也差不多。

  想到现在自己摇身一变顶替了人家的身份,赵淳楣就觉得非常愧疚。

  确实,她与那家人只相处了几日,关系也不算融洽。可正如那句俗语,人死如灯灭,思及之前起的那些龃龉,在生死面前,实在不值一提。但要是让赵淳楣去实话实说,她也没有那种大义凛然的勇气。

  她不是圣人,自己这条命经历千辛万苦才算捡回来,葬送在此处赵淳楣实在不甘心……

  长叹一声,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梳洗完毕,赵淳楣觉得有些饿了,毕竟从昨天到现在她都还没吃过东西,于是便去找了赵孝颖留下的护卫,询问哪里能吃点好的。

  “好的?那得去丰乐楼啊,那可是咱们为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首,那叫一个富丽堂皇,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色艺双绝的李夫人……”那仆人性格十分活泼,讲起话来滔滔不绝。

  对方口中的“丰乐楼”,应该就是名扬天下的樊楼,至于李夫人,则是名伎李师师。这两样嘛,倘若是平时赵淳楣可能还会扬起几分好奇,可如今身心俱疲的她实在没这个兴致,摇头道:“我就是想找个地方吃饭,有没有热闹点儿的,最好是卖杂嚼多的。”

  “有啊,朱雀门附近,连着州桥,只要您想,一天都逛不完。离着也不远,小的这就给你带路。”仆人轻快地应道。

  于是在其带领下,赵淳楣得以窥见了大宋都城的一角。

  虽然才是上午,开封路上行人却非常多,不少店铺的员工在外面热情地招揽客人;三五书生聚集,吟诗作画,挥毫笔墨;带三花的点茶婆婆,敲着盏灯命令手下人干活儿;桥下几个少女舀水浣纱,看见游人不觉露出羞涩的笑容……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熙熙攘攘,不一而足。

  说来奇怪,赵淳楣本身心烦气躁,可见到这满满的人间烟火气,竟然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向旁边卖花的孩童买了支茉莉簪花,付钱的时候多给了对方两文,看到孩子欣喜笑容,赵淳楣也跟着笑了。

  用力嗅了嗅手中的茉莉,赵淳楣此时脑海中就一个念头。

  活着,真好啊!

第8章

  若说来到东京真有什么让人惊喜的,吃这块绝对算一项。

  仅一个上午,赵淳楣与仆人两个就尝试了十几种小吃,颇有些劫后余生报复性消费的意思。

  这其中最让她难忘的是一种叫“云英”的面点。听店家介绍,此物是将莲花藕丁菱角芋头等混合在一起,放到精肉里蒸熟捣烂,之后用蜂蜜香料搅拌均匀,晾凉后用刀切成薄如蝉翼的长片。因为最后形状跟雪白的花瓣一样煞是好看,所以取名云英。

  这道菜不光好吃好看,还颇为雅致,实在是让赵淳楣这个土包子大开眼界。

  咬着几颗酸枣,少女慢悠悠地走在大街上,与身边之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

  “这开封府啊,什么都有,您只要有钱,什么都不用准备,哪怕是洗面汤,花个两三文都有人给送上门。城中夜市三更才结束,才五更又复开张,报晓的头陀每早手执铁板,沿街循门的,您在家一听见那个声儿啊,就差不多可以出门了……”因着与赵淳楣混到不少好东西吃,赵孝颖家的仆人挺着滚圆的肚子,十分惬意地帮少女四处介绍。

  赵淳楣听得认真,这些都是可贵的消息,想要在东京过得舒坦必不可少。等听到“家”这个字,她心中一动,开口问道:“我想要租个房子落脚,不知应在何处登记。”

  仆人一听就笑了,颇为自得道:“这娘子可就找对人了。”

  宋朝由于人口稠密,城市化高的原因,首都房价一路飙升,别说是小老百姓,就连许多官员也只能“望房兴叹”。大文豪苏轼的弟弟苏辙,兢兢业业为朝廷干了几十年,却始终都没能在京城买房。最后七十岁了受不了儿子的埋怨,卖掉一批心爱的藏书于开封附近的许昌买了间宅子,最后自责“我老不自量”,到了这把年纪还来做房奴。

  如此一来,租房市场自然火爆。不光商贾百姓们投身这个行当,就连宗室寺庙都参与其中,而他之所以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可能是因为提前遇见有这一天,宋朝的廉租房制度也非常发达,朝廷设有店宅务,为普通百姓们提供相对便宜的住宅,一间房一个月只要五百文左右,而如今负责管理店宅务就有赵孝颖。

  仆人有心跟小娘子炫耀,十分自得地开口道:“小的等会儿与阿郎讲,定然挑个宽敞的房间给您。”

  谁知赵淳楣听罢却正色道:“不可,既然是廉租房,就是为了那些真正有困难的人准备,我现在身上还有些钱财,没到过不下去的程度,万一真占了旁人的名额,岂不是罪过,还是劳烦你告知一下其他租房的地点。”

  仆人微愣,旋即收起之前的漫不经心,转而敬佩道:“娘子大义,如此倒是小的无状了,放心,小的必帮您把事情办妥。”

  他暗中感叹,对方一介孤女,本身自己也不容易,却依旧有一颗济苦怜贫的心,从这点上看,真不愧与自家主人一样是真龙血脉!

  两人继续往城里走,直奔最大的一家房牙子,也就是宋朝的房屋中介。由于提前亮出了身份,负责人非常热情,当即便带领他们去看了几个就近的房源。

  赵淳楣一眼就看中了套一进的小宅子,家具齐全不说,院子中间还有个水井,如此生活方便许多。问了下价格,每个月要三贯钱,虽说贵了些,倒也不是承担不起。爽快地付了三个月的租金,转身就将自己的东西搬到新家里。

  眼看她安定下来,仆人也该回去复命。

  临走前赵淳楣不顾对方的推脱,硬是塞了些钱财当作这两天的答谢,并且表示等自己这边安稳下来了一定去叔祖府上拜访。

  如此里子面子都给到充足,仆人十分满意,回去之后没少在赵孝颖面前夸赞对方。

  当然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谈。

  再说赵淳楣这边,简单整理了下行李,她开始擦拭起全屋,这是其穿越之后养成的习惯。在繁重的劳动中,她能更好地清空大脑,从而审视外部环境。

  直到天色渐完,扫除工作方才结束,擦了下额头上的汗水,赵淳楣满意地环视了下四周。假如不出意外,未来的一年里,这儿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家了。

  想到她上辈子出生在三线小城,连大学都是在家门口念的,本想着毕业了去北上广求职,结果却查出癌症,之后就是无休止的手术和漫长的治疗,临死前都没出省。如今穿越,却在首都有了套不小的宅子,虽然是租的,但也算没白来一趟。

上一篇:玛蒂尔达女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